65 岁前程序员比尔·盖茨:我只是“顺手”做慈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LinkedIn Author 37度2
最近被比尔·盖茨关于慈善的一次发言感动到了。
当被问到什么事情让他生气,他说,是人们“认为我是有史以来最慷慨的慈善家”。
他认为自己给的,就是自己正好有的,所以谈不上牺牲。
要看谁的贡献更大,不在于捐款的绝对值,而应该看出发点是不是正直,是不是尽了力。
对比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鼓吹牺牲的“慈善”行为,三观简直不要太正。
自07年卸任微软CEO之后,比尔盖茨在中国轻易不出现,出现就是个小清新读书博主。
而近期,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给武汉捐了500万美金后,又追加了5000万美元,还助力开发家庭试剂盒。
2月29日,盖茨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全球领导人联合抗疫,扎扎实实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盖茨做慈善是认真的吗?关于他做慈善是为了避税的议论,有根据吗?
本文就来八一八盖茨和慈善的那些事儿。
做慈善也需要决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是有钱就可以
2019年,Netflix拍摄了一部豆瓣评分9.2的纪录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
片子的英文名很有意思,叫Inside Bill’s Brain,比尔脑子里有啥。
事实证明,比尔盖茨脑子里有很多东西:傲慢,贪婪,魔鬼,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极高的智商,缺乏耐心的乐观主义……
这样顶尖的大脑,给了他一眼看穿复杂事物本质的能力。
这使得他在慈善领域最浓墨重彩地出手,就选中了一个非凡的领域:厕所。
为什么是厕所?
《纽约时报》指出,大约有45亿人——超过世界人口的半数——生活里用不上安全的卫生设施。
而这直接影响饮用水的安全。
1997年,比尔盖茨翻到了一篇文章。
那是一篇关于全球儿童因为水源污染正在不断死去的报道。
生活在条件优越国家的人大多没想过,水和环境造成的腹泻每年会导致43.2万人死亡,其中近30万是五岁以下的儿童。
面对卫生问题,很多人和片中这位工程师的反应一样:
“在我看来,卫生问题早就已经解决了呀!”
而事实是,在地球上的很多国家,有人因此而丧命。这也导致,来自发达国家的慈善机构鲜少注意到,喝水也是会杀人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会成立了。
除了一些基金会常规会做的事情,比尔把在微软时“用技术革新解决问题”的风格也带到了基金会。
2011 年 7 月,基金会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宣布,投入 4200 万美元研发厕所。
因为,经过考证,引起水污染的根源之一是:当地的厕所太差了。
在这些贫困和偏远地区,由于水资源和城市管网系统缺乏,穷人们使用的厕所,通常只是地上的一个洞。
而坑式厕所由于长时间无人清理,会变得恶臭难当。于是更多人干脆直接把粪便倒在排水沟里。
但倾倒粪便的水沟,同时也是很多人的取水源。于是病原体就通过河流感染了大量居民。
要从根本上改变染病问题,一是解决厕所问题,二是提供清洁的水源。
所以,比尔和团队想到,如果能发明一种可以自净的厕所,同时解决水处理的问题,自然能得到清洁的水源。
但是,设计厕所,理论上有解决方案,但要在从技术层面实现存在障碍。
没有多少人愿意投入精力,参与研发:比尔亲自给顶尖大学知名教授写信,没人搭理。
很多人走到这一步,发现所有路都堵死了,干脆直接放弃。
但比尔盖茨的思维方式是:
我离胜利还差几步?
如何去解决问题?
在他的词典里,“不可能”是不存在的。
1975年比尔盖茨创立微软时,愿景是:“让每个家庭的书桌上都有一台电脑。并且都用windows系统。”
那时他20岁,以1975年的视角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但看看今天的我们,谁的工作和生活离得开电脑系统呢。
比尔盖茨很快给出了解决方案,拿出700万美金作为奖金,吸引到8所大学,办了一场厕所创新PK赛,从优胜者中找到了厕所的设计师。
与此同时,他邀请专家尽快发明“万能处理器”,集中处理这些地区的粪便污秽,这项技术现已经能成功帮助当地城市处理1/3的生活污水。
在纪录片里,盖茨面对镜头,先是略微犹豫了一下,而后便喝下了工厂从粪便中生成的纯净水。
如果真是伪善的作秀,那他可真是够拼的。
几年后,经过工程师们不断改进设计,设想中可以“自我净化”的马桶终于研发成功。
但是新问题又来了,单个马桶的造价都在5万美元左右,发展中国家根本用不起。怎么推广普及?
2018年11月,新世代厕所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比尔盖茨亲自带着一罐人类粪便走上主席台,预备寻找一位生产商合伙人来降低生产成本。
如果找不到生产商,那么7年的努力和2亿美金的投入都将付诸东流。
最终,世界最大制造商郦住集团接下了以低价生产新世代厕所的艰巨任务,为全球普及共同努力。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只是有钱有资源,没有决心、毅力和一颗认真做慈善的心,是做不成这些事的。
重要的不是你给予了什么
而是你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
比尔盖茨受到母亲的影响颇多,从小就被教育要回馈社区,帮助他人。
他母亲说过一段话:
那么,比尔盖茨到底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呢?
他的这段话,可以成为这个问题的回答:
每当我们觉得负面新闻让我们应接不暇时,我们就提醒自己,我们没有权利袖手旁观,坐等世界变好。我们有责任竭尽全力。
2000年,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高达1200万。仅仅是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一种疾病,就会带来数十万的死亡。
有一次比尔盖茨和女儿在家看小儿麻痹症的纪录片,女儿指着屏幕问他:你们为这个女孩做了什么?
这让比尔盖茨开始思考,怎么才能让有限的资源效果最大化?
控制感染人数,预防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也不难,打疫苗。
但事实是,截至2000年,全球仍有3000万孩子无法接种各种疫苗,他们分布在全球最贫困的80个国家。
为什么?
以小儿麻痹症的现实情况为例:
一方面,宗教领袖在传播谣言,说疫苗是西方国家的阴谋,打了会让儿童绝育。
另一方面,无法跟踪疫苗的实施情况,造成对付疾病就像打地鼠一样,你以为它已经被消灭的时候,又会在其他地方发现正在肆虐。
比尔盖茨于是动身来到索科托苏丹,和当地领袖坐在一起,倾听他们的想法,解答他们的问题,几个小时后,领袖们同意帮忙。
现在,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小儿麻痹症全球病例已下降至2位数,极有望成为自天花之后,人类成功消灭的第二种病毒。
成为一个行动者,是比尔盖茨给母亲交出的答卷。
悲观者往往正确
乐观者往往成功
作为一举一动都被关注的名人,围绕盖茨到底是真慈善还是伪慈善的争议从来没有断过。
之前有网友说,希望国内网友能看到像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夫妻这些世界级的企业家,在医学、科研等关乎全人类利益的领域,做出的伟大公益。
没想到键盘侠连连开炮,声称比尔盖茨做公益是因为遗产税高,做公益就是为了避税和赚口碑。
其实私以为,避税的手段太多了,如果是为了避税,大可不必像他一样把戏演得如此卖力。
退一步说,即使是伪慈善,谁又能否认这些项目给世界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呢?
几十年来,盖茨基金会投入了几十上百亿美元帮助消灭世界上的疾病。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全球3000万儿童无法接种疫苗的问题,2000年基金会捐款支持成立了GAVI(全球疫苗免疫联盟)。
截至2019年,已为全球7.6亿孩子接种疫苗,避免了估计1300万儿童的死亡。
2002年,基金会又资助成立了“全球基金”,共同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向低收入国家引入能够挽救生命的药品、技术和项目。
仅2018年,就有将近1900万人因它的存在获得抗艾滋病毒治疗。
此外,他们还将目光投向了教育不公平问题、性别平等问题,等等。
总要和世界的阴暗面正面刚,是一种多么积极、入世的态度啊,这和纪录片里提到的盖茨“缺乏耐心的乐观主义”不谋而合。
对于疾病,没有耐心袖手旁观。
对于灾难,没有耐心坐视不理。
只好该出手时就出手。
正如扎克伯格说过: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在2019年的公开信里,盖茨和妻子说:
最近常有人问我们对未来是否仍然乐观。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我们发现乐观主义是最嘹亮的号角,召唤我们行动起来;乐观主义还具有放大效应——为美好未来奋斗的乐观主义者越多,我们就有越有理由感到乐观。
也许,改变世界是乐观主义者被天赐的一项特权。而这,也是我们喜欢盖茨的原因吧。
作者简介:37度2。爱坂本龙一,爱可口可乐,爱做梦。用文字开启另一个平行世界。
热 文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