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丰城人划龙舟,不该成为绝响

丰城君 丰城君 2018-08-20


今天,端午节划龙舟时打架斗殴的视频在丰城人的朋友圈转发。听口音,挺像本地人,丰城君还以为是丰城恢复划龙舟了,细一看又不是。有人说是新建的,又有人说是别地的。总之,端午节划龙舟,出事了。

 

这当然是令人震惊和痛心的事情。但令人可气的是,有人据此质疑丰城君昨天的推送《端午重申:丰城人不是“蛮族”》,不该呼吁恢复端午划龙舟,否则同样不可收拾云云。这就好比邻县出了车祸,有人便对刚上车的你说:“你还敢开车啊,小心被撞死哦!”听了不来气吗?

 

端午节划龙舟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或为祭祀水神祈雨,或为祭吊爱国者屈原,说法不一。但历朝历代,延续至今。由于许多地方在划龙舟时声势浩大,万人空巷,高度密集,出现过一些意外或械斗事件。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不会影响社会秩序?会。但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地方官府对此表现不一。有积极提倡者,有因势利导者,有完全禁止者。崇祯十年端午节(1637年)时,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写道:“初五日,是为端阳节。晨起,雨大注……时方禁龙舟,舟人各以小艇私棹于山下,鼍鼓雷殷,回波雪涌,殊方同俗,聊资凭吊,不觉再热。”

 

上述记载表明了两点:一是这个地方官府禁止划龙舟;二是民间私下里仍在划龙舟。可见龙舟活动代表着民间草根力量,虽时有禁止,但屡禁不绝。从治理角度理解,是有的老百姓不听话,其实从文化角度分析,这正体现了民间生机勃勃的生气,是活着的“历史”。


 

丰城君查阅相关丰城史料发现,划龙舟活动在丰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划船规则,没有文字记载,也无须宣传,划船者皆能自觉遵守。当然在一场场热闹的节庆活动中,也免不了有纠纷,甚至引起宗族械斗,但在新中国建立后这类事件逐年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严禁划龙舟,全县大部分龙舟被毁。

 

可喜的是,端午节划龙舟不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说没就没了,它毕竟寄托了人们千载的乡愁,植根于民众心中。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没有等“文化大革命”结束,丰城的小港等地,群众就自发组织划龙舟。政府见此情况,没有强行禁止,但安全事大,只能在活动期间派出大量民警赶赴现场,防止意外发生。

 

到了1978年以后,丰城各乡镇划龙舟活动基本全部得以恢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和1985年,丰城县体委分别在沙湖公园、杜家村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县龙舟大赛。这可是官方组织的划龙舟大赛,可见对于传统民俗,政府是高度重视的。


后来丰城划龙舟活动演进得如何,丰城君没有掌握更多资料,只是注意到在2004年,孙渡街道龙舟队参加宜春市“青龙杯”龙舟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至于为什么这样好的势头没有持续到今日,竟至划龙舟在丰城被完全禁绝,实在是找不到文字记载。只是听说划龙舟时出现了大规模械斗,政府不得不痛下决心加以禁止。

 

就像今天在朋友圈传播的视频一样,估计这个地方的政府对划龙舟要重新评估了,甚至作出让我们不愿看到的禁划决定。


 

然而即便是在划龙舟活动中出现过械斗,就要一禁了之吗?

 

先抛开因噎废食这样的话不说,单就端午划龙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活动这个问题就无法面对。划龙舟是中国的核心民俗活动,端午节禁止划龙舟,类似于春节禁止吃团圆饭、清明禁止去祭祖一样叫人错愕。没有承载灵魂与价值的形式,中国传统节日就会沦为放假休闲的空架子。

 

划龙舟时出现翻船或械斗事件,从纵向历史和横向各地来看,都有发生。但千年传统得以延续,并在许多地方得到繁荣发展,足见这一民俗活动绝不等同于出事,绝没有被执政者一禁了之。

 

为此,丰城君一方面呼吁我们的老百姓要文明礼让,遵纪守法,规范言行,以实际行动赢得管理者认同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希望政府在设法保障社会稳定大局和人们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如何保护这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俗活动,引导这股强大的民间力量更加文明,更富凝聚力、创造力。


丰城人划龙舟,具有千年传统,植根百姓心中,不该成为绝响。

 

习近平主席在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访时曾自豪地表示,“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龙的传人。”


丰城君深以为然。文化传统与文化传承,是民族之魂,是国家之魄。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