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ZU点赞并转发了你的成果动态

深圳大学
2024-12-01


学期即将过半

在热爱里奔走的SZUer

近期取得了哪些成果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综合竞赛奖项



深圳大学高尔夫球代表队刷新2024年世界大学生高尔夫锦标赛中国男子团体最佳纪录

2024年世界大学生高尔夫锦标赛在芬兰库奥尔塔内和塞伊奈约基两个城市成功举行。曾在2023年中国大学生高尔夫锦标赛中获得超级组男子、女子个人冠军及团体冠军的深圳大学受教育部委派,组建中国男子代表队,参加此次国际赛事。


经过4天共72洞的激烈角逐,深圳大学代表队在世界20多个国家代表队中表现出色,取得了男子团体第13名的好成绩,刷新了中国男子团体在此项赛事中的最佳纪录。



2024年世界大学生高尔夫锦标赛中国男子代表队

代表团团长:李智军

教练:蔡汶霏

队员:运动训练系学生王子凡(2022级)、王奕阳(2023级)、顾家宁(2023级)


深圳大学3项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获奖

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4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的通知》,深圳大学共3项案例获奖,其中2项获评一等奖(全市共5项),1项获评三等奖,获奖数量居深圳市高校第一。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获第12届未来设计师·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国奖25项、省奖146项

近日,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2024第12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喜讯频传。深圳大学在本届赛事中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9项;省级赛一等奖46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49项。深圳大学获全国赛“卓越组织奖”、省赛“优秀组织奖”;贺沁洋、许慧获评优秀组织教师;王方良等24位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点击图片查看获奖项目及部分优秀作品展示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师生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佳绩

2024“李斯特纪念奖”

第十四届香港-国际钢琴公开赛

2022级研究生彭悦获青年组一等奖

指导教师张又丹获“优秀钢琴导师奖”


2024第十七届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

2023级研究生刘毓颖获青年组一等奖

指导教师张又丹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24第十四届香港国际钢琴邀请赛总决赛

2023级本科学生胡瑞麟获练习曲组第一名

指导教师张又丹获“英才导师奖”


2024第五届亚洲国际钢琴大奖赛总决赛

2023级本科学生唐翎灵获青年组第一名

指导教师张又丹获“杰出导师奖”


2024博兰斯勒国际音乐节暨第四届德国隆尼施国际钢琴大赛

2023级本科学生吴雨诗获肖邦作品组二等奖

指导教师张又丹获“卓越指导教师奖”

获奖情况(上下滑动查看)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学生获全国赛事金奖

近日,“鹦鹉杯”国际手风琴艺术节暨第二届国际手风琴协作艺术节在青岛举行,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手风琴专业学生孙继明与汤钰欢分别荣获了高校A组金奖。汤钰欢还在第三届“佰笛杯”国际手风琴艺术节上荣获高校自由低音组一等奖。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表演作品获全国戏剧节四项大奖

第二届“友邻杯”莎士比亚学生戏剧节近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决赛。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陈箭箭、汪悦婷两位老师指导,2022级表演专业学生文珺瑶、邱德茂表演的作品《麦克白》作为示范剧目获评戏剧节决赛二等奖、“最佳女主角”“最佳舞台时刻奖”“最佳音乐设计奖”等四个奖项。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在第三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心理学类专业学生心理咨询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

第三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心理学类专业学生心理咨询技能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师生在此次大赛中分别斩获一等奖、三等奖和“最具亲和力”奖、“最具影响力”奖。

获奖情况:

一等奖 刘舟瑶、廖峥

三等奖 余可

最具亲和力奖、最具影响力奖 廖峥

指导老师 陈玉明、朱辰、郭田友


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学子在群星闪耀FILA GOLF女子菁英赛中获得佳绩

9月15日,FILA GOLF女子菁英赛在上海PGA安瀛高尔夫俱乐部圆满落幕。比赛获得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认证,吸引了来自中国、泰国、日本、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及地区的132名球员参赛。深圳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在校生和毕业生共11人在比赛中荣获佳绩。

获奖情况:

冠军 2023级纪钰爱

第三名 2021级蔡丹琳

第十名 2022级潘艳红

第十三名 2021级李耕珊

第十九名 2024级林心恩

第五十二名 2021级陶娟娟

第五十八名 2022级石昱莉


深圳大学毽球队在第13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再创佳绩

2024年第13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体育馆举行。深圳⼤学毽球代表队共派出16名队员参赛,最终共夺得4枚银牌、4枚铜牌、3项第四名、4项第五名、3项第六名、1项第七名,同时荣获甲组团体总分第四名、丙组团体总分第六名的佳绩。


其中,甲组运动员麦浩麟、黄倩彤,丙组运动员丘文聪、谢俊敏荣获优秀运动员称号,教练员崔家宝老师获最佳教练员称号,深圳大学代表队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获奖情况:

甲组

平踢毽球甲组男⼦三⼈赛第二名

(邓启轩 洪杰 李锦锋 ⻨浩麟 谢润洮)


花式毽球甲组三⼈位置接⼒计数赛第二名

(邓启轩 李锦锋 谢润洮)


平踢毽球甲组混合双⼈赛第二名

(⻩倩彤 ⻨浩麟)


花式毽球甲组混合团体接⼒计数赛第三名

(洪杰 ⻩倩彤 ⻨浩麟 宗⼀帆)


平踢毽球甲组男⼦双⼈赛第四名 

(李锦锋 谢润洮)


平踢毽球甲组⼥⼦三⼈赛第五名

(⻩倩彤 林旭彤 ⻰子熙 宗⼀帆)


花式毽球甲组男⼦单⼈规定套路赛第五名

(⻨浩麟)


平踢毽球甲组⼥⼦双⼈第六名 

(林旭彤 宗⼀帆)


花式毽球甲组男⼦单⼈盘踢计数赛第六名 

(洪杰)


花式毽球甲组⼥⼦单⼈规定套路赛第七名 

(⻰⼦熙)


丙组

花式毽球丙组男⼦单⼈盘踢计数赛第⼆名 

(张祖杰)


平踢毽球丙组男⼦三⼈赛第三名

(刘宁锋 林振勋 罗宏基 丘⽂聪 张祖杰 邹⾦城)


平踢毽球丙组混合双⼈赛第三名 

(林振勋 谢俊敏)


花式毽球丙组男⼦单⼈三项全能计数赛第三名 

(丘⽂聪)


平踢毽球丙组男⼦双⼈赛第四名

(罗宏基 丘⽂聪)


花式毽球丙组⼥⼦单⼈盘踢计数赛第四名

(谢俊敏)


花式毽球丙组三⼈位置接⼒计数赛第五名

(林振勋 罗宏基 丘⽂聪)


花式毽球丙组⼥⼦单⼈三项全能计数赛第五名 

(谢俊敏)


花式毽球丙组男⼦单⼈规定套路赛第六名

(罗宏基)

(上下滑动查看)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获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策划案类一等奖

9月7日至8日,“中国大学生好创意”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策划案类现场决赛在北京举行。深圳大学传播学院2022级学生小组以优秀的策划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取得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获全国一等奖


获奖情况:

项目名称《可点可圈可画——新视界成长指南》

团队成员 梁惟熙、王一鸣、杨嘉宜、张芷盈、陈芷晗

指导老师 黄玉波、简予繁


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在202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夺宝奇兵”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佳绩

2024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夺宝奇兵”全国总决赛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首次参加此项赛事,四组参赛队伍以省赛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的好成绩成功出线至全国赛,并于决赛斩获国赛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两项

 

获奖详情:

省赛

全国决赛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MBA案例入选第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9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以下简称“百优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深圳大学MBA教育中心报送的11篇案例中,共计2篇获评“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具体获奖名单如下表:

管理学院自2010年组织参加“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以来,累计已有30篇管理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系列,72篇录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8次获得“最佳组织奖”,在全国名列前茅。


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师生获全国数字贸易大赛丝路电商留学生赛道全国总冠军

9月29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金色大厅举行。由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师陈默指导的两支团队均入选全国总决赛并斩获奖项。


获奖情况:

丝路电商赛道之星奖(总冠军)

申文燮(韩国)

一等奖

“最美和声”团队:申文燮、Qaisar 方尧(巴基斯坦)

二等奖

“GPlink 高普智联”团队:夏梦蕾(俄罗斯)、周童欣(中国)

优秀指导老师

国际交流学院 陈默、传播学院 王建磊

优秀组织奖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获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区二等奖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区“科技创新赛道”中,有来自深大、南科大、哈工大(深圳)、北大深研院等高校以及腾讯、中兴、华为、鹏城实验室等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共181支团队参赛。深圳大学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朱泽轩教授团队牵头联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和鹏城实验室以“基因大数据压缩存储及标准化”项目参赛,在激烈角逐中最终取得第四名的佳绩,荣获决赛二等奖






学术科研成果



深圳大学18项成果

获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10月17日上午,广东省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颁发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深圳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3项,获奖数创历史新高,获奖率21.3%。获奖项目涵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青年奖2项和科技合作奖1项。深圳大学一等奖获奖数量并列全省第二,并且首次获得科技合作奖,成功实现了深圳大学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深圳大学作为参与单位获得了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

↑点击图片查看获奖详情


深圳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

海水制氢成果再登Nature子刊

10月15日,谢和平院士团队以深圳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建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Redox-mediated decoupledseawater direct splitting for H2 production”的研究成果。这是谢和平院士继海水直接电解制氢Nature正刊后,在该领域的第二篇Nature子刊。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李清泉院士及助理教授杨超

Science Bulletin发文:

中国大城市屋顶绿化

可能收获巨大的潜在碳汇

近日,深圳大学李清泉院士及助理教授杨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Roof greening in major Chinese cities possibly afford a large potential carbon sink”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利用2020年大规模对地观测数据和情景分析(种草或灌木情景),探究了在理想条件下(假设屋顶绿化在良好的技术、管理和投资下能达到天然草地和灌木的最佳固碳能力),我国所有大城市(102个城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屋顶绿化的可能的碳汇及对碳中和的贡献(即抵消城市碳排放的比例)。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医学部许太林课题组

2024年在AFM、ACS Nano、

AM、Research、AC、BB

发表系列研究成果

1. 高效单向药物输送和伤口护理的水凝胶功能化绷带

该论文发表在自然指数期刊ACS Nano上,报道了一种具有Janus润湿性的双层结构的水凝胶功能化绷带,可实现单向药物输送和多功能伤口护理。深圳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水凝胶功能化绷带制备及其机理


2. 支持伤口pH值视觉监测的自消毒微针传感贴片

该论文发表在自然指数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提出了能够抑制伤口感染并跟踪伤口愈合状态的智能微针传感。深圳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自消毒微针传感贴片机理


3. 超低检测限制和自适应可切换的可穿戴压力传感器

该论文发表在自然指数期刊ACS Nano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异质性(微/纳米级异质结构和宏观异质细胞骨架)的压阻接口,可以动态适应特定的压力传感要求。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基于多尺度异质性的压阻界面的设计


4. 可穿戴比色面罩用于呼吸氨检测

该论文发表在自然指数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提出了一种穿戴舒适的Janus比色面罩(JCFM),通过结合机器学习K-近邻(K-NN)算法来评估呼吸氨水平。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可穿戴比色面罩用于呼吸氨检测示意图


5. 机器学习结合可穿戴设备,用于精准汗液监测和相关疾病预测

该论文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报道了一种包含监测模块、信号处理和无线通信的微系统,通过机器学习该便携式平台实现了混合条件的快速准确分类,以及在对DPV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后对Tyr、Trp和pH值进行定量检测。深圳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机器学习驱动的可穿戴传感器用于区分汗液成分和预测疾病的示意图


6. 用于多种健康生物标志物监测的可穿戴全集成微针阵列生物传感器

该论文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报道了一种全集成的微针阵列的小型化可穿戴生物传感器,可同时和持续地在体育锻炼期间监测与健康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例如葡萄糖、乳酸和酒精)。深圳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基于多路复用微针的可穿戴传感器系统的结构和及其原理


7. 连续声动力治疗的全集成适形可穿戴超声系统

该论文发表在自然指数期刊Advances Materials上,报道了一种可实现连续声动力学治疗的穿戴生物电子系统,该系统将超声阵列贴片和由小而精巧的超声驱动电路板以及交互软件组成,可直接连续地在皮肤表面使用。深圳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可连续声动力治疗的全集成适形可穿戴超声系统及抗肿瘤治疗示意图


8. 无线实时细胞监测的集成Mini-Pillar平台

该论文发表在中科院与Science集团合作的一区期刊Research上,报道了一个集成的微型柱平台,用于原位监测多个细胞代谢过程,通过阵列式微型柱芯片实现培养基锚定和细胞培养。该平台集成了表面功能化微电极生物传感器,以构建一个集成的微型柱生物传感平台,能够实时、原位监测各种细胞的细胞生长过程。深圳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用于原位监测细胞代谢过程的集成微型柱生物传感平台示意图


9. 极端水凝胶生物电子学

该论文发表在自然指数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综述了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工作的水凝胶,重点介绍了它们在生物电子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可以赋予水凝胶上述极端性能的材料开发和结构设计等策略。总结了当前构建用于生物电子应用的极端水凝胶的策略,包括抗机械损伤、抗脱落、抗溶胀、抗冻结和抗FBR水凝胶。在每种情况下,我们都指定了极端条件如何损害水凝胶的结构或功能,以及不同的策略如何帮助减轻劣化。接下来描述了这些极端水凝胶实现的潜在生物电子应用。最后,讨论了开发极端水凝胶生物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当前挑战和新机遇。深圳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

极端水凝胶生物电子学,包括抗机械损伤,抗肿胀,防冻等水凝胶生物电子学


10.实时生酮饮食管理的可穿戴垂直石墨烯微针生物传感器

该论文发表在自然指数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实时监测酮和葡萄糖的可穿戴微针生物传感器。该微针阵列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可以对间质生物标志物进行一致的采样,同时减少与皮肤穿刺相关的疼痛。总体而言,这种经济高效的全集成的生物传感装置可以加速生酮饮食在个人营养和健康管理以及在肥胖、癫痫、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深圳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实时生酮饮食管理的可穿戴微针生物传感器的示意图和图像


11.生物化学传感器中人工智能算法

该论文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期刊Trac-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上,这篇综述深入探讨了将AI算法(包括分类、回归和聚类技术)集成到各种生化传感器中的最新进展。不仅突出了商业化的光明前景,还解决了成功整合这些技术需要克服的障碍。深圳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AI算法出于各种目的和功能处理生化传感器数据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迟新丽课题组

发表大学生自我关怀对复杂性创伤后

应激障碍症状的影响及其干预效果

系列研究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迟新丽团队近期在国际期刊发表自我关怀对大学生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症状发展轨迹的影响及其干预效果系列研究。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2019级硕士生黄柳玥(第一作者,现为澳门大学心理系博士生)与导师迟新丽副教授(通讯作者),以及境内外自我关怀与创伤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共同合作发表该三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Child Abuse & Neglect(JCR 1区,5年IF = 4.6)、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JCR 2区,5年IF = 3.9)、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JCR 1区,5年IF = 2.0)。

经历童年逆境的中国大学生复杂性创伤后应激症状的轨迹:自我关怀的作用

遭受童年逆境的中国大学生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网络的变化

短程自我关怀在线干预对有创伤史的中国大学生复杂性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唐苏勤老师

《好好告别:如何疗愈你的哀伤》

一书出版

唐苏勤老师的作品《好好告别:如何疗愈你的哀伤》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无论是亲人的离世、情同家人的宠物去世,还是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与转折,都可能让我们深陷哀伤的泥沼,无法自拔。当我们失去时,如何找到前行的方向与生活的意义?由哀伤与疗愈实验室成员共同创作的哀伤疗愈指南——《好好告别:如何疗愈你的哀伤》——也许能帮助你找回前行的方向与生活的意义。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邹立业

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在线发表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BBM实验室硕士研究生侯美君(第一作者)与导师邹立业教授(通讯作者)联合全球运动与认知科学领域知名学者在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23 IF = 4.9,JCR一区) 发表了题为“Recent Trends and Disparities in 24-hour Movement Behaviors among US Youth with Mental, Behavioral and Neurodevelopmental Condition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观察精神、行为、神经发展障碍(MBD)儿童青少年的24小时活动行为(24-HMB)的6年变化趋势,并发现社会人口群体之间的差异,提出要针对性地看待社会差异,并倡导定制这些弱势群体的活动行为健康促进指南。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李朝红-柯勇贯课题组揭示了

连续谱中的多粒子束缚态

深圳大学量子精密测量研究所和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李朝红-柯勇贯课题组和国内外同行合作揭示了相互作用诱导的连续谱中的多粒子束缚态,并提出利用拓扑泵浦对其进行动力学调控的理论方案,该成果以“Interaction-Induced Multiparticle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 为题发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深圳大学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第一作者黄泊宁为深圳大学与中山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深圳大学教授李朝红和研究员柯勇贯为共同通讯作者。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梁广兴研究员课题组联合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炜发表

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工程

提升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的

最新研究成果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梁广兴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炜在能源与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中科院大类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32.4)上发表了题为“Interfacial band bending and suppressing deep level defects via Eu-MOF-mediated cathode buffer layer in an MA-free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 with high fill factor”的研究论文。梁广兴、陈炜和陈烁为通讯作者,陈烁研究员指导的博士后Tahir Imran为第一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化学环境工程学院

李倍老师在电气交通领域顶级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ITS发表文章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李倍老师在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上发表了题为“Real-Time Hydrogen Refuelling of the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Through the Coupl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d Power System”的研究论文。李倍为独立第一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单位。

电网-微网-交通网耦合结构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刘翼振课题组在Nature Index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新型

COVID-19居家分子诊断技术研究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刘翼振副教授团队在Nature Index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中科院大类一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From Lab to Home: Ultrasensitive Rapid Detection of SARS-CoV-2 with a Cascade CRISPR/Cas13a-Cas12a System Based Lateral Flow Assay”的研究论文。本研究不仅为居家分子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还展示了CRISPR技术在公共卫生和家庭诊断领域的巨大潜力。副教授刘翼振与副研究员陈勇为论文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胡镕涣为第一作者,深圳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本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深圳市科技计划稳定支持项目的大力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杨楚罗教授团队在

Nat. Commun发表成果:

高功率效率、长寿命的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杨楚罗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界著名的综合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Harmonization of rapid triplet up-conversion and singlet radiation enablesefficient and stable white OLEDs”(《协调三线态上转换和单线态辐射获得高效且稳定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论文。深圳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生黄曼莉为本研究工作的唯一第一作者,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杨楚罗为唯一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汪国平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关于光学表面波牵引技术的理论研究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汪国平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篇题为“Morphology-independent general-purpose optical surface tractor beam”的学术论文。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深圳大学副教授汪能,深圳大学教授汪国平与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吴紫辉共同担任通讯作者。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构建了一套基于表面波光学力的通用理论,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形态无关的表面牵引光束技术,能够在原理上实现对任意粒子的光学牵引。

基于表面牵引光束的实际结构设计和作用在不同微粒和团簇上的光力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汪国平教授团队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发表研究成果:

通过调整空气层厚度来连续改变

光子外尔介质中费米弧形状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汪国平教授团队联合香港大学,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影响因子20.6,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了题为“Continuous evolution of Fermi arcs in a minimal ideal photonic Weyl medium”的研究论文。深圳大学副教授刘亚超为第一作者,深圳大学教授汪国平和香港大学教授张霜为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光子费米弧形状连续演变及稳定的光牵引力示意图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独立完成论文

被人工智能顶级会议IJCAI 2024收录

由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独立完成的论文“VCformer: Variable correlation transformer with inherent lagged correlation for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forecasting”已被人工智能顶级会议IJCAI 2024收录。论文第一作者为2022级硕士研究生杨应南,通讯作者为其导师陈剑勇教授。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在信息检索顶级会议

SIGIR 2024上提出了一种面向

多行为序列推荐的数据增强框架

由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完成的论文“A Generic Behavior-Aware Data Augmentation Framework for Sequential Recommendation”发表在信息检索顶级会议SIGIR 2024上。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可视计算研究中心和

快手科技在计算机图形学顶级会议

SIGGRAPH 2024上合作发表论文

深圳大学可视计算研究中心和快手科技合作完成论文“Spatial and Surface Correspondence Field for Interaction Transfer” ,发表在计算机图形学顶级会议SIGGRAPH 2024上。 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和表面对应场的交互迁移方法,给定智能体和源物体之间的示例交互,该方法能够通过对应场推断出智能体和同类别目标物体之间的空间和表面关系,该对应关系能够为后续的交互优化提供约束,从而产生更加精确、合理的交互迁移。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可视计算研究中心和

快手科技及字节跳动在计算机图形学

顶级会议SIGGRAPH 2024上

合作发表论文

深圳大学可视计算研究中心和快手科技及字节跳动合作完成论文“LGTM: Local-to-Global Text-Driven Human Motion Diffusion Model”,发表在计算机图形学顶级会议SIGGRAPH 2024上。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名为LGTM的局部到全局的文本到人体动作的生成扩散模型,以应对传统方法难以从动作文本描述准确生成语义一致的人体动作的挑战。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朱平教授团队

IEEE:Internet of thins发表

研究论文: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优化

6G网络的能源和效率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朱平教授团队在IEEE:Internet of Things发表了题为“Multi-Layer Irregular RIS Assis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优化6G网络的能源和效率的算法,Shimaa A. EL-Meadawy 博士后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教授朱平为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埃及原子能机构的Haitham S. Khallaf 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作者。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

MLI-RIS网络优化布设示意图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赵若

在自然指数期刊Angew Chem Int Edit

发表研究论文:准金属有机框架的

设计、制备及固态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应用

赵若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了题为“Design of Quasi-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Enabling an Ultra-Stable Interface with Li Metal Anode”的研究论文。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研究员赵若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

 a)准MOF的设计示意图

b) ZIF-67和QZIF的合成和配位结构

c) TFSI-在CoN4(ZIF-67)和CoN2(QZIF)上的吸附构型简化模型以及相应的微分电荷密度。绿色和黄色区域分别表示电荷密度降低(Δ𝜌< 0)和增加(Δ𝜌> 0)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赵伟课题组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发表研究论文:掺杂剂氧化钌催化剂

协同工程实现酸性OER超高性能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赵伟课题组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上发表文章“Synergistic Engineering of Dopant and Support of Ru Oxide Catalyst Enables Ultrahigh Performance for Acidic Oxygen Evolution”。该文章由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武斌、武汉理工大学麦力强、深圳大学赵伟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Felix博士作为第一作者,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弦歌不辍

砥砺深耕

期待每一位SZUer

奋楫逐浪向未来

继续书写精彩篇章



来源 | 校内各单位

编辑 | 廖熙洁

责编 | 廖楷狄 林海音

审校 | 杨振宇 李翔 李世卓 王若琳



深圳大学全媒体平台长期接收投稿

来稿请标明作者姓名和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 : szuxcb@szu.edu.cn



深圳大学捐赠平台

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