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考历史预测: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三次改革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借鉴

因材教育 中考历史 2022-06-15
 初中7-9年级各学科微课合辑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预测:武汉战“疫”,中考会怎么考?
  

28年前,邓小平启程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称为南巡讲话。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率先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重大社论报道。 


 南巡讲话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述,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句话极大解放了思想,促进了改革开放。下面我们从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三次改革,探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借鉴。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三次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这些改革充分表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是哪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方式,评价和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时要和当时的历史条件相联系。

 

比较列宁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


新经济政策(1921)

罗斯福新政(1933)

中国改革开放(1978)

背景

都是在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书面下进行的改革。俄国是在经历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情况下进行;美国是在严重经济危机打进下进行;中国则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经济遭受严重摧残下进行。

目的

都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实质

都是在维护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都是在制度内进行,都没有改变该国的社会性质

结果

都获得了成功,取得了很大成效,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特点

都进行了不少大胆的创新

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和平发展的需要

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使美国遭受沉重打击

文革刚刚结束,国家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性质

社会主义改革

资本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要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不同社会制度之间也可相互借鉴对方的发展经验。


  微课|初中历史微课合辑(2020.2.22)


20世纪三大成功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同点

(1)背景相同: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和政局不稳的情况下的改革。

(2)前提相同:都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制度。

(3)影响相同:都使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政局稳定,为以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4)都有创新:①美: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②苏: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③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等。

(5)启示相同: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借鉴优势和长处,取长补短,自我完善;②结合国情进行改革,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借鉴成功案例

1.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到1925年苏联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水平;

2.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3.1933年,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计划)经济的先河),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借鉴失败案例

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并没有借鉴市场经济手段,而是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结果苏联模式的弊端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数学学习群


比较列宁与斯大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特点

项目

列宁

斯大林

政策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工业

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农业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

影响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成

特点

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生产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借鉴

特点

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

最初人们的

错误认识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公有制)——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宝。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私有制)——有人批评罗斯福新政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因其干预经济)

惨痛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只有计划,没有市场调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

(自由放任)

正确的做法

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需要干预(计划)

成功例子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到1925年苏联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水平;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1933年,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计划)经济的先河),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

说明道理

这说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同经济体制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微课|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2020.2.18)


中考真题训练


1.“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公私合营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

A开放五口通商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经济特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苏俄政府将一些国营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外资同苏维埃政府一起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外国资本家获此经营权源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新经济政策

5.1921年列宁说,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因此苏俄开始实施(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两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6.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A.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7.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在本质上新在哪里?(   )

A.领导人新      

B.领导阶级新     

C.手段新     

D.目的新

8.1933年,临危受命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迅速推行“新政”。其主要特点是(   )

A.防止盲目的生产过剩             

B.加强对工业的控制和调节

C.增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D加强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

9.罗斯福新政期间,为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而颁布的法律文献是(   )

A.《全国工业复兴法》 

B.《社会保障法》  

C.《紧急银行法案》 

D.《国策基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时指出,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要适时结束,要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扩大企业的权力,打破平均主义。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我们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史称“北方谈话”。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对“北方谈话”的理解。(2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用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2)材料二中邓小平的这段讲话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两年多来,我们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2015年3月29日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时的谈话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分)

(1)理解:表述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思想,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后来的改革开放作了重要的思想动员。(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1点即得满分。)

(2)历史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3)评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1点即得满分。)

 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微课集


英语学习群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为了吃饱肚皮,安徽风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 

材料二  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材料三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事件后来促成了中央政府哪项有关农村的改革措施?说说给中国带来的变化。(2分)

(2)分析材料二统计表回答,深圳国内生产总值(CDP)和人均CDP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强国富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2分)

(4)通过上述材料你应该懂得什么样的道理?(1分)

(1)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1分)(2)变化:1980年,深圳的GDP和人均CDP在4个一线城市中均居末位,但到2017年,CDP居第三位,人均GDP居首位。(2分)

主要原因:深圳成为经济特区。(1 分)(答实行对外开放或实行改革开放亦可)

(3)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分)

根本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4)道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20中考:一轮复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0中考:一轮复习|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2020中考:一轮复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大事记(部分)

①192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970亿美元

②1929年胡佛当选美国总统,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③1929~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从1039亿美元逐年下降至560亿美元

④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实施“    A    ”。

⑤1933~1939年国民生产总值从560亿美元上升至913亿美元

【注】胡佛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体现的是“自由放任”理论的观点,“自由放任”理论适应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由重农学派首先提出,亚当·斯密竭力倡导,19世纪英法经济学家继续加以宣传和发扬。“自由放任”理论认为政府不应该干涉经济活动,经济应该留给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听任资本主义自发力量发挥作用,能使经济自然调节,保持均衡。

(1)影响材料中③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下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说出该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胡佛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无关系,并说明理由。(6分)

(2)请将材料中④处的“A”补充完整,并说出它的特点。(4分)

(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1)历史事件: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2分);关系:有(1分)。

理由: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木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再也不能适应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经济发展的需要(1分)。

(2)A:新政(2分)。特点:国家干预经济(2分)。

(3)启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要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要有利于民生的改善,要有利于社会稳定(任答一点2分)


长按识别二维码

 获取小初高中教材、微课、课件资源!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免费观看 

初中7-9年级各学科微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