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废待兴! 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六根定海神针

中国生物 中国生物 2020-04-02


这是一部从未上映的纪录片
这是中国生物制品事业百年发展的掠影
这是一段亲历者讲述的不朽记忆
这是几代中国生物制品人初心不渝的历史见证
即日起,我们开始分段连播《相遇百年》
期待与关心中国生物制品事业的您相遇
↓↓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当时解放战争刚刚结束,

国家处于百废待举的状态,

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流行

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与传染病作斗争成为当时全国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当时全国从事生物制品工作的人员不足700人

……

1958年,我国在

北京、上海、兰州、长春、武汉、成都

建立生物制品研究所

自此

中国生物制品事业在

全国六大行政区的中心城市

组建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格局形成

与全国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如同六根定海神针的生物制品研究所

是如何在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

建立起来的呢?

↓ ↓ ↓




  北京所:汤飞凡坐镇主持工作  




为控制和消灭烈性传染病,中央决定,将生物制品作为国家供应的一类特殊非商品化药品,由政府统筹全国的生物制品制造、研究、供应,对全国的生物制品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和全面调整,以形成布局合理的全国生物制品生产、科研体系。根据规划,开始了按照全国六大行政区的中心城市组织实施生物制品机构的建设。

在北京,原中央防疫实验处中止了与上海、昆明、兰州几个分处的隶属关系,继续作为国家的生物制品机构设在天坛原址,改名为中央防疫处。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卫生部电邀汤飞凡自沪返京主持工作,并将中央防疫处更名为中央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后改称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旧址


   上海所:11家单位合而并之   



在上海,华东军政委员会接管了民国政府遗留下来的中央防疫实验处上海分处、善后救济事业保管委员会制药公司筹备处生物学试验所、上海市卫生试验所等三个单位,于1949年9月1日成立上海生物制品厂。厂址设在闸北区天通庵路191号原中央防疫处上海分处旧址。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旧址

原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 贡文耀

接管以后,当时马上组织职工清点资产,注册登记,同时加强职工教育,发动群众马上恢复生产。主要疫苗是鼠疫、霍乱、破伤风类毒素抗毒素,大部分供应部队,同时也生产牛痘苗这一类产品。



   兰州所:四大天王 八大金刚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原中央防疫实验处兰州分处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1950年晋南西北人民制药厂血清疫苗部并入。1951年改称生物制品实验所,1953年更名为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1958年由小西湖迁至盐场堡新址。


原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  殷绥亚

齐长庆所长在招揽人才上花了很大力气。人的来源一部分是各生物制品所派送过来,一部分从大学直接分配过来的,两部分。所以这样,技术队伍基本上齐全了,所以就有了“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之说。四大天王是兰春霖、张慧卿、王成怀、齐长庆;八大金刚是王秉瑞、白植生、程夷、孙柱臣、何长民、董树林、刘新铭、我,也确实是这批人真正成了兰州所的基本技术队伍。



   长春所:保障东北生物制品供应   



1951年初,东北卫生技术厂改组为东北人民政府传染病防治院。1952年防治院的生产部分独立出来改名为东北生物制品厂,同年10月该厂与大连卫生研究所合并,改称东北生物制品实验所,总部设在大连。1953年大连所与长春所分开。大连所于1957年撤消,从事鼠疫活疫苗和卡介苗的人员并入长春所。至此,东北地区仅有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武汉所:亚洲第一玻璃大楼   



武汉解放不久,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武汉筹建生物制品研究所,并从上海所聘请生物制品专家杨永年负责筹建并主持工作。所址选在武昌临江大道平湖门。

武汉所1950年开始建造,次年6月主体建筑“工字楼”完成,1953年正式投入生产。所名1950年称为中南生物学制品厂,1951年改为中南生物制品实验所,1956年改称为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原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  周坚

杨永年教授在国际国内都是非常有名的,是我们国家生物制品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把当时的国际上生物制品的理念引进到我们所来。造生物制品楼要求非常严格,包括选择建材、设计单位、建造单位,都是非常严格的。造起了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玻璃大楼。我们体会,这个楼结构非常好,到现在墙、门、窗不变形。现在很多新造的房子就有点垮垮了,如有大的起重机的话,可以把整个楼吊起来。

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还在上海设立“武汉驻上海办事处”,重点工作是邀请上海民生药厂厂长、免疫学专家谢毓晋等生物制品专家加盟武汉所。

原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乙肝疫苗室主任  钮家湘

就把他所有的财产、账目一点也没落下,全部搬到这里了,包括谢教授坐的櫈子和桌子都搬过来了。所有的东西,很多书,大概值几十万元钱,他一分钱都没要,全部送给武汉所了。


   成都所:鸡公车推出来的西南要塞   



▲兴建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使用的鸡公车

解放初,昆明、重庆、成都各有一处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实验处昆明分处被接管后,1951年改为西南生物制品实验所;重庆市卫生实验所1951年改为西南卡介苗制造研究所;四川卫生实验所1950年改为川西卫生实验所,1953年撤消后该所从事生物制品的人员转至成都的中央生物制品二所筹备处,该处主要任务是在外东包江桥一山坡上搞基建,1954年卫生部将其改为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筹备处。1956年基建完成后,卫生部实施了在此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规划:撤消大连生物制品研究所、西南生物制品实验所、西南卡介苗制造研究所,合并组建成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同时将上海所从事白喉、破伤风血清的工作人员调入成都所。


原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  陈廷祚

我第一次来是1954年,那是一片荒地。当时成都没有汽车,所有这些建筑材料都是用“鸡公车”推来的。什么砖瓦、水泥、木料,完全是靠人力。

我有一个设想,每个操作间有一个缓冲间,这在全国没有的,没有哪个所有这个设想。在每个实验室都要有设一个缓冲间,这是我在国外学习来的。


1958年12月4日,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建成投产。由此,在全国六大行政区的中心城市组建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格局形成。



   生物制品检定所成立   




生物制品是“生命制品”,质量是生物制品的生命。为加强国家对生物制品的质量监督和检定,由汤飞凡建议,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1950年4月中央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在天坛成立,汤飞凡兼任所长。

检定所成立后,承担起了全国生物制品质量抽检和监督、生物制品检测方法建立和标准品的研制等职责,起草了我国第一部《生物制品法规》。1951和1952年开办了二期培训班,培养新分配来检定所及各生研所选派人员共59人,这些人员以后都成为生物制品行业的骨干力量。



从2013年6月启动摄制工作
奔波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省会城市
走访40多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
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一段段珍贵的画面和声音

1


《相遇百年》纪录片全长106分钟,分为序篇、“萌芽”、“新生”、“开拓”、“使命”、“爱与责任”和尾声几个章节,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生物制品事业一百年来努力满足人类健康需求,服务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光辉历程。几十位中国生物制品界“国宝级”老专家出镜,为我们重现了同疫情斗争、战胜各种传染病的生动历史场景。



相遇百年① 国家记忆!100年来我们这样战胜时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