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议程 |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一届宏学青年学者论坛


会议议程


时间:2022年8月22日(星期一)   

方式:腾讯会议(ID:833 418 125)



开幕式 8:30-8:40


致辞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周敏 教授

主持人

杭州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陈礼珍 教授

云端合影



专家引领(按姓氏拼音排序)

第一组


8:40-9:10 “国别区域学”与外语学科的发展机遇

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

陈秀武 教授

9:10-9:40 本雅明“光晕”概念及艺术思想评说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方维规 教授

主持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

彭青龙 教授



第二组


9:40-10:10 大翻译与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罗选民 教授

10:20-10:50 历史与文学作为文化实践——论史学的文学化与文学研究的历史化

《外国文学评论》主编

梁展 研究员

主持人

信息工程大学外语学科专家组组长

钟智翔 教授



第三组


10:50-11:20 语言研究的两个取向——兼论语言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外国语》主编

束定芳 教授

11:20-11:50 理论是一种待开启的可能性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部主任

张跣 教授

主持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

王欣 教授



分组研讨 13:30-17:15

(按姓氏拼音排序)







闭幕式 17:15-17:45

方式:腾讯会议(ID:332690418)


小组汇报

陈茂林 教授

詹宏伟 教授

裘禾敏 教授

会议总结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潘春雷 教授

主持人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孙立春 教授


主旨报告人及发言简介

(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秀武 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2018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著有《日本大正时期政治思潮与知识分子研究》《近代日本国家意识的形成》《日本的“万国公法”受容与“霸权体系”构想》等,发表论文60余篇。



“国别区域学”与外语学科的发展机遇


摘要:“国别与区域研究”作为学科方向,是由外语学科牵头发展起来的。有些学校的外语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已将其自主建设为二级学科方向。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文件明确将“国别区域学”列为一级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高校外语学科应该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在固守外语学科初心的前提下,抓住机遇不断拓展外语学科的边界,进一步推进学科内交叉以及不同学科交叉的发展。基于以上思考,杭州师范大学外语学科也具有进一步拓展空间。



方维规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1年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文学与戏剧”学部)。1986年至2006年在德国学习和工作, 获哲学博士学位和德国教授学位,先后在特里尔大学、哥廷根大学、埃尔兰根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概念史、文学社会学、海外汉学研究。出版有《西方与中国:西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等五部德文专著,《什么是概念史》等七部中文专著,编著《思想与方法:地方性与普世性之间的世界文学》等五种,另有英文专著、编著各一部,译作《问鹤——白居易诗一百五十五首》等四部(中译德,德译中),发表论文百余篇。



本雅明“光晕”概念及艺术思想评说


摘要:本雅明是文学和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经久不衰的探讨对象。这个“最后的文人”的原创性思想,还在展示着不同寻常的魅力。《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开山之作之一,也是本雅明艺术思想的总结。本演讲将以“光晕”概念为中心,讨论本雅明关于“后光晕时代”的艺术哲学。本雅明研究中还有不少语焉不详之处、甚至“以讹传讹”的现象,因此存在厘正的必要。这也是本演讲的重点之一。




罗选民 教授


清华大学首批二级教授,现任广西大学君武讲席教授,外语学院院长,主要兼职有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人文艺术部外籍委员,(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人文学部委员,英国Routledge出版社ESCI期刊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二、三届中国图书政府奖评委,第五届、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文200余篇,有著、译三十余部,2021年译著《文学通诠》(含导读)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022年英文专著Translation and Chinese Modernity由美国Peter Lang 出版公司出版;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学术成果奖,最近有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一般、后期资助项目多项,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4年1月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大翻译与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在大翻译的思路下,指出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要立足世界格局之上,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形象的建构与文化传播,突破由语言差异、思维差异、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不仅创造优秀的翻译作品,还通过翻译促进人类文明交流,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互鉴。在大翻译框架下,典籍翻译资源可实现深挖和阐发,历时与共时并重,翻译与阐述共生,文字符号与艺术行为相生,从而培育和形成集体文化记忆,作用于国家形象建构和文化传播之上,最终推动国家文化战略的顺利开展。




梁展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和中西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颠覆与生存:德国思想与鲁迅早期自我观念的形成》(2007)、《政治地理学、人种学与大同世界的构想:围绕康有为<大同书>的文明论知识谱系》(2016)、《帝国的想象:卡夫卡《中国长城修建时》中的政治话语》(2017)、普遍差异、殖民主义与未完成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民族主义想象》(2020)等专书和论文。



历史与文学作为文化实践

——论史学的文学化与文学研究的历史化


摘要:历史化已经成为当前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明显趋势之一。当下史学的文学化与文学研究的历史化趋势,一方面,“新文化史”研究者并不满足于传统史学主张的史料之“客观性”价值;另一方面,文学理论 家们则质疑历史证据之真实性的前提,二者在方法论方面的追求和目标相当一致,即都在致力于揭示先于逻辑、理性和证据生成的“生活世界”。因此,非但没有如反对理论者们所说,背离了传统历史学和文学研究所遵 循的人文主义原则,而且是对古典人文主义的具体化和历史化。




束定芳 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外国语》主编,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Cognitive Linguistic等国际期刊编委,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5-2017)。2001年获“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09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和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1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2011)、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12)、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等。



语言研究的两个取向

——兼论语言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目前我国的语言研究有两个主要取向,一是从世界语言看汉语,二是以汉语事实验证或补充国外语言理论。两方面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的语言研究如果要对普遍语言理论作出应有的贡献,还需要突破原来研究的范式,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创新。语言研究有大目标,有小目标。大目标是通过语言研究进一步认识人类和人类文化,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小目标是解决一些具体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创新需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我们应该先深入了解传统;创新需要我们有广阔的视野和兼容并蓄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一切对我有用的理论和方法。积小胜为大胜。




张跣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新媒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执行院长等。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网络文化领域的研究。出版专著《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网络文化与社会转型》等。



理论是一种待开启的可能性


摘要:理论不是真理,只是话语。理论的基本特性在于片面性、假定性、对话性和未完成性。理论的价值在于开启一种可能性。理论架构的二律背反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片面性困境与普遍性追求的悖反,二是确定性追求与创造性精神的悖反。




主持人简介



彭青龙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 英文期刊 New Techno-Humanities 主编,《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澳大利亚文学、比较文学和教育教学。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学、科研成果分别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届“王佐良外国文学研究奖”二等奖等十余项。




钟智翔 教授


信息工程大学外语学科专家组组长、外语学科首席专家、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七届、第八届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校客座教授,贵州省教育厅非通用语学科建设指导专家,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原副会长,军队优秀中青年专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三等奖1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军队优秀技术人才津贴。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发表论文134篇,出版著作10部、教材19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研究、东南亚国别与区域研究、藏缅语言学研究。



王欣 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英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比较文学方向的研究。曾获得省社科基金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兰生股份教学科研一等奖,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之星”,宝钢优秀教师奖等。



欢迎各位师友、同道 

相聚云端,坐而论学


期发布


最美研途 | 英专生的考研路:勇于挑战,不忘初心


最美研途 | 朝鲜语考研图鉴


···END···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 | 李雨辰

审核 | 苏润原

终审 | 娄丹华

投稿邮箱 | wgyxwzx@126.com

欢迎关注“杭师大外国语学院”

杭师大外国语学院,为你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