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大“民法王子”张晓远:课堂被赞“现场版百家讲坛”,学生称他“七宗最”好老师

大川 四川大学 2019-02-20

在川大,有这样一位教授民法的老师——


他的课堂被誉为“现场版百家讲坛”。语言幽默风趣、逻辑清晰有力、知识点在各种信手拈来的经典中高密度出现……一堂法律课在一阵阵笑声和掌声中被上成了一场精神盛宴。


听过他课的学生,在长期地体验了其课堂带来的“幸福感”后,给他列了“七宗最”以示表扬:“声音最有磁性”“最具有专业感”“最具有感染力”“最会冷幽默”“最理性”“最具有人格魅力”和“最受学生欢迎”,并给予他“民法王子的美称。


他受欢迎到什么程度呢?写着他名字的课程就相当于被贴上了“一座难求”的标签,手不快,抢不到。但即使抢不到,大家也要去听,于是上课前给旁听的同学加座就成了常事。甚至,他开在晚上的课,有同学在早上就去教室占好了座位。


川大督导委的听课记录表上记录着专家们对他课程的评价:“逻辑清晰、语言流畅、脱稿、走动讲授,国内外案例信手拈来,没有任何语病和废话,诱导式授课,认真而富有激情,亲和力较好,有课堂吸引力。”


这位抢手的“七宗最”老师,就是我校法学院副教授张晓远,相较于“张老师”,学生们都更喜欢叫他“晓远哥”。

停电,满教室学生

“打电筒”都要上他的课


1990年,张晓远老师与四川大学结缘,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1994年毕业时,留校、教学,张晓远老师与川大的缘分就算这么定下了。


如今,张晓远已经在教学岗位上变成了师生间有口皆碑的“民法王子”。在他那被喻为“现场版百家讲坛”的课堂上,从苏格拉底的契约精神到弗洛伊德的爱情观……张晓远老师用自己的幽默睿智、博学多才,将知识点娓娓道来,听得学生如痴如醉,讲台下掌声阵阵。


语言美学中之极品,幽默风趣中之绝唱”,选修过张晓远老师课程的2008级学生刘旭雷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道。



2000年,张晓远老师开设了“婚姻、爱情、家庭与法”课程。在选课阶段,由于当时条件所限,需要老师现场签字选课。不巧的是,选课当天,教学楼因故停电,更不巧的是,张老师的这门课,恰好开在晚上。


“我到教学楼后才发现停电,进教室前,我想停电了教室里应该不会有人的。”张晓远老师说。但推开教室门后看到的场景,让他大吃一惊:教室里齐刷刷坐满了学生。


“既然停电,要不今天就不签了?”张晓远老师没想到这个提议遭到了大家的反对:“不行啊老师,我一早就来占座了,如果您今天不签,我下一次还要早早来排队。”有同学掏出了手机,于是,借着微弱的手机屏幕光,张晓远老师为120名学生签了字。


无独有偶,2016年,又一次停电打断了张晓远老师的课堂。同学们强烈要求继续上课,张晓远老师果断走到教室中间继续侃侃而谈,同学们开着手机电筒听课、记笔记。事后,有同学在朋友圈里写道:“老师讲得太好了,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内容。听课人数,特别是停电后的听课人数足以说明一切。”


2016年10月,课堂停电,

同学们打开手机电筒上张晓远的课


张晓远老师从教二十余年来,这种课堂上的火爆程度从未衰减。每次开放选课,张晓远老师的课总是如同春运火车座位般“一座难求”。上个月,大川在旁听他的“合同法”课程时就发现,教室内座无虚席不说,还多加了五六个座位。“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常有后排站着听完整堂的人。”一位上过张老师课的学生告诉大川。


张晓远老师说,“学生的认可,对我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它会促使我更加努力。”



是老师,

也是律师和仲裁员


除了教师,张晓远老师还兼有律师和仲裁员的身份。面对不同职务,张晓远老师在其中游刃有余。“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张晓远老师说。


张晓远老师认为,律师和仲裁员可以为自己带来不同角度、更深层次上的专业认识。作为仲裁员,需要从公正裁决的角度看待问题,平衡双方利益;作为律师,要极力为当事人争取权益;作为教师,则纯粹从专业角度研究问题。“律师和仲裁员的法学实践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张晓远老师说。


张晓远老师跟学生在一起


多年来,张晓远老师裁决过、代理过的案子最终都成为了他在课堂上信手拈来的案例。这些案例还不是课堂的调味剂,而会成为“主菜”——张晓远老师会在课上让同学们对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引出课堂要点。“编一个考试题很简单,但编一个案子很难,大家说我的课堂生动,主要是因为有鲜活的案例,而非枯燥不真实的故事。”张晓远老师说。


对此,他的学生感受更强烈。2017级法学院学生王同学告诉记者,对待案子,张晓远老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实实在在的案例也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如果不尽力把课讲好,

就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因为讲课太生动,张老师的课堂金句在川大江湖上可谓经久流传。比如“爱情是鬼魂,相信的人多,看到的人少。”“爱情的价值可能并不存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这个世界上让人不能自拔的,除了牙齿,估计就只有爱情了吧。”“两口子吵架论情不论理、女人永远都是最佳辩手。”……


一学期“婚姻、爱情、家庭与法”课程讲下来,爱情聊了不少,同学们的“恐婚”感也增加了一些。“张老师的课堂上给了我们好多真实的婚姻案例,在课上笑过之后,也感觉到婚姻不是自己浪漫幻想中的那样,得慎重。”一位上过该课程的同学说。


“这门课就是让大家理性地对待婚姻、对待爱情,并处理好它们的关系,让大家学到更多的婚姻经营艺术。”张晓远老师认为,提早告知学生社会整体婚恋状况,比带着美好幻想却最终跌得鼻青脸肿要好,“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成年人,就应该有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的准备。”



让课堂更加有趣的,还有张晓远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相处。“我发现学生们没有把我当作老师,而是当作一个哥哥。”张晓远老师说。的确,同学们下课后很少有人管他叫老师,大家都爱叫他“晓远哥”。


同学们会在课后向张晓远老师坦言自己对于课堂的看法、指出不足,还会帮助张晓远老师改进他的普通话发音……这一切都让张晓远老师觉得珍贵,他甚至把课堂成功的原因归结于此:“同学们提出了问题,我才能不断完善,也正是因为他们每堂课都认真在听,一个个睁着大眼睛坐在那儿听我讲,我觉得如果我不尽最大的努力把课讲好,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学生写给张晓远老师的信


张晓远老师说,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就是自己不断提高的动力,相较于知识层面,他更愿意从思维层面影响学生。“如今的学生在信息的获取量上可能远超过我,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课堂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人文关怀。”



|| 推荐阅读 ||

权威发布!川大2019年博士招生章程公布,计划招生约1644人

双十一甜蜜暴击!新鲜出炉的大川牌狗粮了解一下

川大,赞!赞!赞!


大川

采写 / 张鸿腾

图片 / 张鸿腾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 张鸿腾

责编 / 曹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