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大诗意男孩,马悦豪

大川 四川大学 2024-03-31


出版《银鞍白马度春风》诗词集的时候,马悦豪还是高三的学生。书里都是他在初二到高三期间创作的诗词作品。



2022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马悦豪被川大匹兹堡学院中外名校强强联合、国际化办学的新模式吸引,他决定投身工科,学习电子信息专业。


而诗词却是他要坚持终生的爱好。有老师评价他的作品称赞道:“不仅有文采,也有意境,甚至蕴藏着超越他年龄的哲思。”


感悟魅力

诗词是独一无二的宝藏


懵懂的初中阶段,马悦豪开始尝试创作诗词。


“想着自己也要写一点东西。”对诗词有实感后,尝试写作的想法不断在马悦豪脑海中萦绕,他回忆道,“虽然刚开始时觉得有点矫情,但写得很欢畅。”在不断地尝试中,诗词成为他不可割舍的爱好,承载着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


在马悦豪看来,诗词有着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魅力。


“在中国人所成长的语言环境中,我们抬头看到的月亮不是波德莱尔‘蓝天里袅袅上升的白色幻象’,而是苏轼酒里的倒影,是李白床前的霜,是游子思乡的凭证;我们对于河流江海的体验不是好望角上的帆,不是伏尔加多瑙河。河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江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种含蓄内敛的情愫我们都可以体会,可是若要用白话,却不知从何下笔。”



“所以,当我有些情绪、感悟时,很自然就想到用诗词去表达。”比如当他阅读书中的某个小点子,感悟到某些小情感,或者看到某些漂亮的风景,“就像是风不经意到来的那刻,风铃相撞发出的清脆响声。他慢慢将灵感存储起来,倘若遇到可以彼此串连的灵感,就将其写成一首小诗小词,或者一篇小文章进行记录。


他回忆起十五岁那年,正是少年心事当拿云的年纪,懵懂的他认为自己应该肩负天下大义。虽然现在内心已趋于平静,但埋藏在血管下的涌动总在不经意间令他热血沸腾。



写作内涵

是不忍释手的韵味 


“其实,不止诗词,就单单是古文,其中就有无限的韵致。”马悦豪感叹道,“这种情致雅趣,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感悟和体会。”


“古诗词会一直存在,记录在白纸黑字的书页上,丢不了。我们每个人从小到高考,会背记大量的诗词,以前是,今后也是。”马悦豪说,“同学们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又有多少杜甫国破家亡的愁思?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更应该努力去感受诗词真实的模样,去看看苏轼最接地气的嬉笑怒骂,看看晏几道露骨的情思,去品品诗词中千百年前的风月山河。”



问及写作更深层的内涵时,马悦豪说:“如果诗词已经再无今人去创作,它就是一张精美的遗照,一件陈列室里精美的古衣,爱看不看。可是,她明明可以生动明快地活着。我有点舍不得。”


诗词在马悦豪心中是不忍释手的韵味,是用缘分拼凑的宝石,占据着他独一份的情感。


他坦言道:“难以接受别人修改自己的作品,这会带来一种挫败感。”但同时他也明白,从客观来讲,确实存在别人修改之后更加通顺,或者更符合格律的情况,“希望自己慢慢修改,多读多改,不过也存在可能第一遍是最好的情况。”



融于生活

与之共同成长 


人生路漫漫,难免遇到雷同的情绪,马悦豪率真地说:“雷同就雷同吧,只要那些情绪是你自己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人不乏在相同的场景,甚至在同一时刻,与世界对话,情绪涌上心头。它真真切切的存在,如同山洪般喷泻而出,想要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潇洒快意,也想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纯粹爱意,因为诗词就融于生活之中,与生活息息相伴。”


每次写完一首诗词,合上笔盖的刹那,马悦豪都有着侠客收剑入鞘般的快意。



如今,马悦豪运营着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小红书账号,将自己写的文章记录下来。他说:“积累的时间长了之后,回顾写作历程,还是挺满足的。”


他还加入了川大匹兹堡学院辩论队,那些涉及各个方方面面的辩题,坐在青广模辩到凌晨三四点的夜,是他在新的环境里继续着与诗词的缘分。 


马悦豪(左一)与辩论队合影


问及未来的规划,马悦豪明确表示“不会一直局限于诗词中”,“想去多尝试”。


当别人说到一首词很熟悉的时候,他确实也想不起其中的一些句子,也能慢慢感觉到记忆的消退,诗词储备量的减少。


“但诗词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因为会读更多的书,知道更新的事情,所以也能拥有更多新的感悟。”马悦豪微笑着说。


对于未来,他希望忙碌之余,仍揽半溪明月、一枕清风,“如果可以,也希望阅遍河川、看尽山野,不拘于困顿,不枉于年少。”

|| 推荐阅读 ||

这是在川大的生活!出发!(内附文创伞获赠名单)

全球首个,川大研发!

国内首套,川大研制!

大川

图片 | 来源于受访者 

采写、编辑 | 张舒雨

责编 | 王允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