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心语 | 路 人



12


人生苦短,相逢相遇,乃属有缘,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何况路人。


对路人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一个社会的道德与文明。


——徐扬生






    路  人

文 | 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 校长徐扬生院士




记得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正值文革时期,不知是什么原因,学校让我帮助搞墙报的工作。墙报就是学校出的贴在墙上的宣传大字报,有点官方的形式,需要做一些美术编辑的工作。我的任务是在课余帮助一位美术老师,负责墙报的排版和报头美术。那时主要在上午上课,大多数同学下午就回家了,我就留在学校当那位美术老师的助手。


这位老师是我的第一个美术老师,就叫他Z老师吧。Z老师长得高大威猛,比较严肃,穿衣服都很整齐,一脸大胡子每天都刮得铁青铁青的。他话不多,但每当我有疑问,他都能讲出一些道理来。那段时间,常常只有我俩在一处工作,讲的话自然就多一些,我对色彩的感觉,调色的工艺,以及美术字的书写,都是从他那里学的。


有一次我问他:做个画家大概很难吧?等了一会儿,他说:最难的是要学会观察。我不解,他也不多解释,只是说你可以坐在自己的家门口,观察马路上从你家门口走过的人群也好,牛马也好,鸡鸭也好,仔细观察他们,一定要仔细。比如说,一队马走过后,如果有人问你,第九匹马与其它马有什么差别,你要立即说的出来。我听了觉得很有趣。


那天晚上我与母亲睡在她单位里,她单位楼上的窗口临着大街,是当时市里最热闹的地段之一。我想到了白天Z老师的话,就趴在窗口,观察起大街上路过的行人来。


平常不留意,当你一注意时会突然发现,这马路上的行人怎么都是那么的不同!有走路东晃西晃的,有愤怒地边走边骂人的,有边走边吃东西的,有边走边自言自语的,有衣服上扣系下扣的、一只裤脚高一只裤脚低的,有脸色苍白地像要晕倒的……形形色色,千千万万,互不相识,也与你毫无关系。


这些人,我们就称他们为“路人”。


有一年,我们学校在珠海的一个渡假村组织务虚会议,白天开会的时候有不少酒店的服务员帮助我们做后勤工作。傍晚时,会议结束了,我路过酒店门口的时候,遇到一大群刚刚帮我们做完会议工作的服务员,都已经换上了他们自己的衣服,嘻嘻哈哈地一起走出去,我顺便给他们打个招呼:“回家了?”他们说不回家,因为他们的家都不在附近,他们说他们去“看路人”。我觉得很奇怪,这路人有什么好看的?他们说路人可好看哪!原来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坐在马路旁的人行道上,买一只雪糕坐在那里看路人。我忽然想起,在我小的时候我也看过路人,原来还不止我一个人会这样做,看路人还真是蛮有趣的。


路人,就是那些与我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这个世界上,按照亲密程度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等可以划一个圆。认识的人在圆里面,不认识的人在圆外面,路人都是圆外的人。圆外的人比圆内的人多得多,这世上大多数人对我们来说都是路人,我们自己对大多数人来说也都是路人。


现在,人们都很关心环境保护。空气、水、树木都是环境,都需要人们关注与保护。但其实我觉得“人”,在这个世界生活着的千千万万的素不相识的人,却是构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忽略了“人”的因素,所有的环境保护都是空谈,人类文明的体现是从对人,对路人,对陌生人的关注和态度上反映出来的。


很多年前,我去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在当时南斯拉夫的城市Ljubljana(卢布尔雅那,现为斯洛文尼亚的首都),当时柏林墙还没倒,我是从美国飞过去的,经过几站中转后到了目的地,终于找到会议安排的住宿地,是一家很像内地当时的招待所这样的小酒店。那天是周六的早上,服务员都放假了,只有管门的一位老人,他给了我房间钥匙,我就进去了。因为是周末,没有人值班,走廊里黑乎乎的,我觉得好像只有我一个人住在这个酒店似的。


在房间里把行李打开,洗了个澡,还好热水是有的。我突然觉得饿极了,我应该去换点钱,去买点东西吃。当我出门走了一圈后,我彻彻底底失望了!这儿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换钱,我身上带的美元在当时是不能用的,酒店里也没有可以吃饭的地方。怎么办?我在房间里到处找可以吃的东西,却连袋咖啡都没有,好不容易找到两小包白糖,我就冲了热水,暂且充饥了。过了一阵子,肚子仍然饿得慌,我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准备自己的会议材料上,两个小时过去了,转眼到了中午,我出门想到街头去找一点希望。


酒店不远的地方是一个集市,很热闹,估计是周末的缘故,更显得热闹一些。我路过一家香肠店门口,铁板上放着很多热气腾腾的烤好的香肠,店主在吆喝着。闻到那个香味,我的肚子突然饿得更凶了。于是我停下来,与这位年长的店主人打招呼,我跟他解释我没有当地的钱,但我有美元,可不可以用美元买他的香肠吃,他立即摇摇头给否定了。我只好继续走,又问了几家,大家好像都很死板,一律都说不行。我越走越饿,不知不觉又回到原先那家香肠店了。我停了下来,那老人已经认出我了,我实在有点难为情,只好移步走开。


我还没走几步,那老人用纸包了两根香肠走出来递给我吃,我很是惊喜,嘴上说着不用不用,但手还是接住了,我拿出十美元来放在他的桌上,他坚持说不要。于是我开始吃起来,那香肠又粗又香,很是好吃。我以前从来都没想到香肠会有这么好吃。回到酒店后,我意识到我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因为这只是午餐,还有晚餐呢?明天是周日,换钱的店铺估计还是关着的,我该如何度过这两天呢?


到了傍晚时分,我又到了那个集市里逛,走着走着又到了那家香肠店。夕阳刚落,集市𥚃的人比上午要少很多,很多店都在收摊了。还好这个香肠店还没有关,老人旁边多了个人,可能是他女儿吧,他认出我来了,就用他们的话跟他女儿叽哩咕噜讲了半天,我估计他是在解释我的状况。他女儿笑着用英语对我说,让我进店里来,对我说没关系的,这两天你都可以在我们店里吃。我实在感激不尽,对他们千谢万谢。接下去的几顿我都是在那个香肠店里吃的。


周一我换了钱,去那个香肠店还钱,父女二人都坚持不要。我知道,他们起初在接待我的时候就没想过要让我还钱。他们纯粹是在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路人。


是的,我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路人,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无数个路人,对待路人的友善,与对待家人朋友不一样,有时是很不容易的。然而,恰恰是这种对路人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一个社会的道德与文明。


小时候祖母说过:”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说的是一位叫契此的宁波和尚,生活在唐末五代的明州奉化,经常背着一个布袋,手持一钵,走遍大江南北,因此人们又称他为布袋和尚。我每次迎接新来的同学,手握着新同学和他们的家长的手时,心里就想着这句话:“一钵千家饭”。每次手握着那些给我们贫寒学子提供奖学金的善心仁士时,我心里也会想着这句话:“一钵千家饭”。我们都是吃千家饭的人。有吃千家饭的意识,就有服务的意识,就会尊重和关爱每一个路人。


这些路人,表面上看与我们无关。但实际上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源,是我们的“饭碗”。病人对医生来说是路人,也是医生的“饭碗”。顾客对银行来说是路人,也是银行的“饭碗”。网购供应商并不认识客人,每一个顾客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路人,但他们很清楚没有这些路人,他们就没有“饭碗”。


人生苦短,相逢相遇,乃属有缘,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何况路人。


配图/Guim Tio作品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徐扬生微信号


欢迎投稿 | 邮箱 : cuhkszjz@foxmail.com



微信号: cuhkszjz

港中大深圳家长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微信公众号:cuhksz2014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办微信号:CUHKSZ_AO

徐扬生微信公众号:xuyangsheng-

港中大(深圳)家长咨询2群:439713965

港中大(深圳)家长广东咨询群:19952069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