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平: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徐留平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产业工人的关心关怀,为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出的重大部署。工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深入贯彻落实《意见》与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向深入,更好发挥产业工人队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深刻领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意义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要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的回信中,勉励他们坚守技能报国初心,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苦练内功、提高本领,继续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本质要求、重大部署,全力以赴推动在工会系统落实落地,形成生动实践。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全会通过的《决定》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角度,对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产业工人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正当其时、意义重大。自2017年启动以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现实需要看,我国高技能产业工人数量仍然不足,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左右,技能型人才缺口高达2000万左右。提高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大力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依然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充分体现。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工人阶级作为最先进的阶级,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掌握先进技术知识最多,力量最集中,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都离不开工人阶级特别是产业工人的奋力拼搏和忠诚奉献。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产业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勇担历史使命、走在时代前列,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勋。新时代以来,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团结奋斗,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大贡献。迈上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仍然需要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仍然需要更好发挥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充分调动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壮大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准确把握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面临新环境。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变乱交织,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和平和发展事业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一些国家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对我国先进制造业不断遏制打压,严重破坏国际贸易规则,损害全球产业链稳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骨干力量,产业工人在突破技术瓶颈、打破封锁壁垒方面肩负着重要任务,在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我们要以提升产业工人创新能力为切入点,激发产业工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组织动员广大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建功立业。
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面临新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中央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需要大批能够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熟练运用现代技术、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复合型产业技术工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在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未来产业正在加速布局建设,传统产业的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稳步有序推进,这都要求产业工人具备较高数字素养、掌握智能制造技术技能。我们要以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为落脚点,加大培养力度,推动知识更新,更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和岗位能力需求。
实现产业工人全面发展,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面临新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首先要体现在亿万劳动者身上。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产业工人对职业发展、工作环境、权益保障有了更高的期待,不仅将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还将其视为提升生活品质、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载体。当前,产业工人还面临着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发展空间受限、职业激励力度不足等影响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部分企业职代会、集体协商、厂务公开等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工作不够规范。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数以千万计的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涌现,他们的权益实现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以解决产业工人急难愁盼问题为着力点,推动产业工人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持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根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产业工人中落地生根。扎实开展“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用产业工人听得懂、乐于接受、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广大产业工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方法,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中,帮助产业工人树立积极心态、坚定发展信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广泛共识。
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推动加强产业工人教育培养,强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健全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1+1+N”工匠学院体系建设,到2026年建成全国工匠学院建设点500家,带动各级工匠学院建设。广泛实施“求学圆梦行动”,推动实施产业工人继续教育项目。创建“工会服务职工技术技能云”,建好用好“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等线上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等社会公益阵地作用,向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普惠制、普及性技能培训服务。
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助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畅通产业工人向上发展通道,推动把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党管人才总体安排统筹考虑。健全落实产业工人“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完善以工作业绩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在产业工人中形成清晰透明的向上发展职业预期。贯通产业工人横向发展机制,推进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推动健全产业工人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互相贯通的长效机制。推动完善针对产业工人的就业信息服务制度,帮助产业工人充分了解就业岗位信息,逐步消除妨碍产业工人合理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完善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探索建立“互联网+”民主管理工作机制。
切实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加强产业工人服务保障。坚持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推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技术技能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创新创造、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和合理增长机制,以提高技术工人薪酬待遇为重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督促企业与产业工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积极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推动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保制度,推动平台企业建立与工会、劳动者代表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常态化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依法落实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建好用好“职工之家”APP,深化工会驿站建设,继续做实送温暖、送清凉、金秋助学、职工医疗互助、职工疗休养等工作。
搭建产业工人建功立业平台,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及其融合、生产性服务业等,广泛开展各层级多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产业工人积极参与“四技五小两比”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创建“工会服务职工创新创造云”。引导和支持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参与企业重大技术革新、科技攻关项目,广泛开展产业工人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交流、转化活动,推动产业工人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实施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力争到2035年,培养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深化“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等,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注:转载文章属原作者或文章来源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本公众号刊发的信息仅为阅读、传递文化、信息参考之用,不作为任何行为的指导和建议。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11月29日第1版
编辑:青海省总工会宣传教育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点击下方按钮,进入“青海工会”,查看更多精彩
◉ 碗碗拉面香 满满民族情——都兰县总工会举办拉面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