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早翻译:西班牙侵征中国的计划

大风网站 2022-11-12

 点击蓝字“大风网站”关注我们=订阅

作者 | 萨缪尔·霍利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早翻译

想当年,西班牙探险家曾经想像征服南美一样征服中国

1586年4月29日,西班牙的教会、军方、王室及市民代表会集在新建的菲律宾殖民地马尼拉(Manila),商讨征服中国。此事并无异议。出席者一致认为势在必行。需要讨论的只是如何动手。而且,要不遗巨细。与会者筹划出需要多少人、船、枪、炮;哪里可以买到最便宜的炮弹和子弹;必需多少资金;应携带什么礼物;以及为确保计划最终成功的种种其他事宜。与会者上疏马德里的国王菲利普二世(King Philip II),总结说,这将是“一切人类心智可欲可求的财富和不朽荣誉……”

对于西班牙人,征服中国并非心血来潮。差不多六十年前,在当时被称作新西班牙的墨西哥,这个念头已经开始成形,彼时东亚尚面目模糊,人们只是隐约知道,它地处巴尔博亚(Balboa)刚发现的“南海”(Southern Sea)彼岸。1526年,新西班牙的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ana Cortes)写信给皇帝查理五世(Emperor Charles V),请求批准他领导一次横跨太平洋的远征,“去发现一条通往香料群岛(the Spice Islands)以及可能存在于马鲁古(Maluco)、马拉加(Malaca)和中国之间其他岛屿的道路,经营擘划,使香料成为陛下的合法财产,而无需再如当今葡萄牙国王获之于贸易;诸岛土著将视殿下为真宰和主人,并尽忠效。”科尔特斯并未特别提及征服中国,但在他的意识深处,这很可能就是把西班牙帝国扩张至亚洲的最后一步。正如在入侵美洲大陆之前要首先征服古巴和海地,攫取亚洲诸岛将会为进攻亚洲大陆本身打下基础。

为控制新西班牙以外九千英里的大洋、并在亚洲建立根据地,西班牙人花了30年时间。1564年,黎牙实比(Miguel Lopez de Legazpi)首次开路远征,率五艘船和五百人西行横渡太平洋。饱受觊觎的香料群岛早已落入葡萄牙之手,黎牙实比因此开向没有葡萄牙人冲突的菲律宾群岛。黎牙实比在群岛中心的宿务岛(the island of Cebu)建立了首个殖民点,后于1570年转往公认更为有利的马尼拉。早期这几年西班牙人处境困迫。由于菲律宾土著的农耕仅限于自给自足,食物很难获得。葡萄牙人也同时构成威胁,1568年他们袭击了宿务岛的殖民点,又在1570年卷土重来、捣毁防御工事。此外还有中国海盗,他们人多势众,船队阵容达70艘战船。1574年他们袭击了苟延残喘的马尼拉殖民地,大部分城镇被烧毁,许多人被杀。

虽然困难重重,可西班牙人在菲律宾还不到五年,某些人就开始极力主张入侵中国。奥古斯丁会士马丁·德·拉达(Martin de Rada)就是一位始作俑者,他曾在1569年给新西班牙总督的一封信中议及此事。德·拉达写道,菲律宾殖民地贫瘠至极,人们几乎饿死。但努力是值得的,因为,“如果陛下想要控制中国,——我们知道那是一个辽阔、富有、高度文明的国家,比起欧洲,它的城市、堡垒和城墙恢弘得多,——就必须首先占领这些岛屿殖民地……”,在德·拉达看来,这番冒险表面上虽然可畏,却大有成功的希望,因为“中国人根本不好战。他们全靠人数之众和城墙坚固。如果夺下他们的堡垒,他们就会束手待毙。因此,我相信(上帝保佑),无需强兵就能制服他们。”

四年之后,狄戈·德·阿提达(Diego de Artieda)上尉在一份直接递呈给马德里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报告中旧事重提。他复述了德·拉达的断言,认定中国是囊中之物,并请缨率领一支先遣远征队考察海岸,以确定“如何在那里展开贸易和征服”。他仅需要两艘各250吨的船,以及80名精兵。至于在致富之路上收益甚少的菲律宾,阿提达上尉建议舍弃,“看到大笔钱财被浪费在一片无论如何都没有利润的土地上,我很懊恼。”

在德·拉达和德·阿提达二人身上,我们看到征服中国这种呼吁的两个背后推动力:宗教和财富。对于德·拉达和其他投身此事的宗教人士,武力征服被看作是改变中国人的信仰、拯救他们灵魂的唯一途径,因为官方不允许传教士入境。唯一被允许进入中国的基督教人士是葡属澳门的耶稣会士,然而即便此处传教也仅限于港口一带,因为葡萄牙人不想激怒中国人、以危及自己的财路。

耶稣会士普遍接受此事,在工作中小心谨慎。对于他们,渗入中国成为一件需历时数十年的任务:要花费数十年去学习语言和风俗,去结交权贵、培养影响力,去灌输(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和思想的好奇,也许有朝一日这就会转变为对基督教本身的接受。德·拉达一类的奥古斯丁会士不认可这种缓慢的、几乎是地老天荒的方式。多明我会士也不赞同。对于他们,中国这片教区前途太好,绝不应放任自流。他们论证说,中国文明高度发达,基督教必将被欣然接受,信仰无疑会迅速传播。如果官方决意抵制,就显然要推翻当局者,因为他们阻碍了基督教历史上最伟大的皈依活动。在这部分人为征服中国而施压之时,澳门的耶稣会士开始担忧,西班牙人会夺走这个国家和它的教区,而他们自己将一无所获,因此有些人也加入这股浪潮,开始力主入侵。

作为一名16世纪的基督教徒,阿提达上尉很可能分担了德·拉达对中国人灵魂的关切。作为西班牙新世界征服者传统的继承人,中国的财富也让他心心念念。这是一种西班牙人从未见识过的财富。首先,这片土地如此广阔,几乎难以置信。一份报告热情洋溢地宣称,“它的百分之一……就有世界的一半大。”它还是肥美的膏腴之地,并非沼泽、丛林或沙漠,足以分割成上千块繁荣的封地(encomiendas),不仅能使领主富足,更能让西班牙国库丰实。那里的人们似乎应有尽有。他们对西班牙提供的真材实料的货物没有兴趣,更别说那些新世界的印第安人曾经用黄金交换过的破烂儿。当时的新西班牙总督在1573年向菲利普二世报告说,每一种能想到的欧洲、新世界和亚洲的出口品,中国人都在生产或买卖,从丝绸和糖到棉花和蜂蜡。“简言之,与那个国家做贸易就必须用价值高于其他所有东西的银……”

概括起来,狄戈·德·阿提达这类人的想法就是:只需向西北航行数日,就有一份无比丰厚的战利品,看似无法征服、实则手到擒来,西班牙人又何苦屈居在菲律宾苦苦挣扎?

德·拉达、德·阿提达及其他人出征中国的恳请并未得到国王菲利普二世的批准。此间,在马尼拉,对这项计划的热情继续高涨。到1576年,菲律宾官员弗朗西斯科·德·桑德(Fransisco de Sande)接手此事时,发兵远征的压力已渐至白热,并催生出一个详尽的、更现实的计划——虽然依旧荒唐。在一份6月7日发往马德里的信函中,桑德估计,完成这项任务需4~6千西班牙精兵,外加一些或许会受到丰厚战利品引诱、也想分一杯羹的日本及中国海盗。他们将航行至中国南部海岸,从吕宋岛北部出发全程只需两日,岛上繁茂的树木则可用来就地建造一批大船。一旦到达,一支两三千人的部队就能强攻登陆、占领中国的一个省。“这将易如反掌,”桑德向国王保证,因为中国人“普遍没有、也不使用武器。一伙两百人的海盗就能劫掠有三万居民的大镇。他们是很糟糕的射手,他们的火绳钩枪也没什么用。”此后,所有省份都会落入侵略者之手,因为中国人惨遭当局蹂躏,将会利用西班牙人入侵的机会造反,推翻明朝。“最后,”桑德总结说,“我们展现出的怀柔手段、权力证明和宗教会使他们对我们死心塌地。”

桑德也许嗅到了宫廷的吝啬,他在给国王菲利普的另一封信中指出,侵征计划不会让马德里损失什么,“因为西班牙人民愿意无偿出征,并自费武装……仅有理事和官员需要开销,他们要负责造船,指挥炮兵、铁匠、工程师,营办弹药和军火。粮草可在此供给,军队斗志昂扬、健康且年轻。这是留给世界之王的帝国和空前荣誉,所获之利将超越一切,是对上帝最伟大的效力。”

像拉达和阿提达一样,总督桑德并没有得到马德里的批准去开展他的计划。西班牙曾在这个世纪上半叶因征服新世界而牟取到暴利,在此之后是什么让菲利普二世和他的政府止步不前呢?

首先,马德里不信任地球另一端的殖民地官员。这种谨慎仅仅因为距离:讯息从马尼拉到达西班牙要花上两年,答复回来还要再需两年。极度延时意味着菲利普对亚洲之事没有当下信息,也不可能掌控事件经过。对于冒进中国,不论有无限制,任何批准都如同触发山崩: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叫停或控制。因此这太危险了。考虑到此事涉及的距离,严格监控桑德这类人是明智的。

第二个让菲利普国王反对中国计划的现实因素是钱。他的钱不够。事实上,他在位的大部分时间都濒临破产,有三次几乎彻底垮台。很多时候,新世界的宝贝根本没有去往西班牙,而是一整船一整船地直接驶向欧洲其他地方的债主。1598年菲利普去世时,单是急剧增长的国债利息就耗费掉他政府收入的40%。弗朗西斯科·德·桑德在他的计划书中谈及这个问题时强调,侵征中国花费甚少。然而,倘若事实表明,此次干戈远难于预期、不得不后续增援,怎么办?即便征服轻而易举,如果不得不财务透支长达十年甚至更久,才能把这个国家整合入帝国,使之成为创造财富的西班牙殖民地,怎么办?和距离的问题一样,这太危险了,这种风险财富并不能承担。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征服中国的政策对国王菲利普没有吸引力。1586年他写道,“我没有理由贪得无厌,求取更多的领土或国家,……因为我主慈悲,已赐我良多,我心满意足。”菲利普如此陈词无疑是真诚的。他的心头之事不在于征服,而是要防守并维护他的父亲、皇帝查理五世留给他的帝国。这也是从马德里掌管帝国的老臣们共同关注的事情。他们的防守方式无疑是侵略性的,有时候在西班牙的敌人看来完全是进攻而非防守。然而,本质是守。西班牙缺少人力和必要的资金,无法在所有遥远的省区和港口派驻大批军队,悠闲地抵御可能的攻击。为确保领土安全,有时候首先出击才是明策,以免敌人和对手得到进攻或制造麻烦的机会。纵观16世纪60、70和80年代,几乎所有牵涉西班牙的冲突都可以这样去看,或是防守,或是先发制人——至少国王菲利普这样认为。而征服中国的提议,两者都不是。中国并未威胁到西班牙帝国或西班牙的利益。菲利普因此看不到进攻它的理由。这样做反而会扰乱现状,打破他极力维护的脆弱的世界平衡。

随着1580年西班牙吞并葡萄牙,菲利普及其内阁要维系现状的意图愈发明确,特别是亚洲的现状。保住里斯本的王位之后,菲利普试图安抚葡萄牙人的恐惧,赢得他们的忠心,把他们拉拢过来。他通过怀柔慷慨做到这点,并特别许诺维护葡萄牙帝国,允许它独立于西班牙。批准入侵中国就是言而无信。那将会危及葡属澳门,破坏该殖民地与日本获利颇丰的贸易,挑衅葡萄牙在亚洲久已确立的势力范围。那就将自绝于葡萄牙人,会逼迫他们离他更远。对于国王菲利普,中国虽然广袤,也不值得如此。确保他对葡萄牙的掌控更为重要。因此国王菲利普二世没有批准桑德的提案。国王对这个计划的抗拒在桑德的请愿书上就能看到,马德里一位匿名的宫廷书记员在空白处写道: 

关于征服中国,目前讨论此事不合时宜。反之,他(总督桑德)必须极力维护与中国人的友谊,一定不能和那些与中国人为敌的海盗勾结,也不能让那个国家有任何正当理由对我们不满。他必须上报一举一动,待有朝一日全局更为明朗之时再图新机为妥,那时他会得到必须服从的相应命令和计划。在此期间他应尽力管好分内之事,效力上帝和陛下;在征伐或新的探索这方面,他应该、也必须严格遵旨。 

总督桑德在接下来的任期里始终力主出征中国。他在1579年5月30日给菲利普二世的信中最后一次提出请求,次年他离开菲律宾返回了新西班牙。文件空白处记载了这封信在马德里被接收、阅读的日期——1581年6月4日,批文为“已阅,无需回复。”

桑德的继任者,贡扎罗·龙基略(Gonzalo Ronquillo,1580~1583)和圣地亚哥·德·维拉(Santiago de Vera,1584~1590),在他们任职期间继续不断施压,意欲征服中国。1586年4月20日,总督维拉在马尼拉召开大会,提出一个更宏大、也更详尽的计划,该计划的产生把侵征中国一事推向高潮。此次预想的征军由几百名当前驻扎在菲律宾的西班牙精兵、西班牙派出的一万或1.2万人增援部队、或许还有5~6千本地印度人及耶稣会传教士在日本募集到的同等数量的日本人组成——共计2~2.5万人。此外还提议邀请葡萄牙人共谋此事,这将使侵略军更加势不可挡,“仅仅是它的出现和震慑力,就足以让中国人投降,而无需血流成河。”否则中国人“为数众多,……会执迷不悟、发起抵抗;西班牙人均为勇武的斗士,混乱和屠杀将无休无止,给这个国家带来极大损害。”(这样说当然不高明,可是让葡萄牙人参与进来并与他们一同“分享”中国,还会同时避免冲突,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界定亚洲势力范围一事上仍然存在争议。1494年,西葡界限划定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的大西洋中,1529年这条经线绕全球延长了出去,但由于地理知识所限,它在亚洲位于何处尚不明确。)对远征领导者的选择要慎而又慎,“如果用错了人,那么很可能——不,几乎一定会——重蹈古巴及其他国家的覆辙,昔日人烟稠密,如今却一片荒凉。如果西班牙人以其常态入主中国,他们就会让这个有史以来最兴盛、富有的国家野荒民散……”

总督圣地亚哥·德·维拉被举荐领导远征,辅助他的官员将从“这些岛上的卡斯提尔和葡萄牙居民”中任命,“以他们的忠诚、勤劳和贡献,他们应该受此重用,因为他们打下这片土地,也守住了它,对于该国及其民众他们经验丰富。此外他们已经适应、习惯了这个国家,它的气候、炎热和雨水;因此他们的帮助和建议将极富价值,不论如何他们都应该得到回报和偏爱。”

马尼拉计划详细列举了所需的装备,除每个士兵的私人武器,还需要西班牙送来大量物资“以防万一”:五百杆滑膛枪,四千支长矛,一千套胸甲,“一千顶来自新西班牙的勃艮第头盔”,和不定数的火绳钩枪。需要四位铸炮工匠现场造炮,外加“一两个设计军械和投火机的工程师,以及若干扎营的技工……”

无需火药和子弹。当地无法获得的一切都能从中国廉价购买。大中型枪支所需的铸铁弹亦在此列,因为中国人的售价每枚只要“2~3雷阿尔,而在此生产一枚却要花费八或10雷阿尔。”(马尼拉文件并未意识到此处的讽刺)

不可避免需要大笔现金,用于支付日本雇佣兵和杂项开支。预计共20万比索。需要从新西班牙送来毛毯和制造军装的布匹,另需西班牙提供丰富的礼品,“去拉拢某些中国官吏和显要人物,”包括西班牙的天鹅绒、猩红布料、镜子、玻璃制品、珊瑚、翎饰、油画、羽毛织物、地球仪及其他珍玩,为了同样的目的还需要一些红白葡萄酒。

远征的中转站位于吕宋岛北岸的卡格扬河(CagayanRiver)河口。国王菲利普大可放心,从此地去往中国,只需两日航程。(犹如十年前的桑德,这个估算有些乐观。从吕宋岛北部到中国海岸的最近距离是七百公里,至少需航行四日。距离更长、但风险较小的越岛路线途经巴丹群岛和台湾,甚至要航行更久。)所需的航船是“侧舷较高的大帆船或护卫舰,它们是最适于此目的的船型。”这些船只可以在卡格扬河的中转地区使用当地木材建造。需要西班牙的造船大师来监管此事,另需配备经验丰富的船员。还需要缆绳、锚和滑钩索具。这些可以从印度海岸的果阿(Goa)殖民地派送。

从卡格扬河基地登船出发后,西班牙远征军将会驶向澳门东北方几百公里的中国福建省海岸。葡萄牙军队则可同时从他们的澳门殖民地楔入广东省。由澳门的耶稣会士充当翻译和向导,两支军队将分别开路北上,杀向北京,并在那里确立他们的最高权力——注意要让现有的明政府机构原封不动,因为它如此有效地维持了庞大人口的秩序。

至于时间,会议记录强烈建议,要么尽快出击,要么干脆放弃,因为中国人的警惕性越来越强了。几年前,大概在桑德提交方案之时,他们庞大的国家会被一击而溃,“无需辛苦、花费或伤亡;如今,要有所得就必有所失,可很快就再也不可能夺取中国了,不论损失多少。”因此,国王立即批准计划至关重要,因为它“给陛下提供了世间君王能被给予的最伟大的机会和最壮丽的开始。在他眼前的,是一切人类心智可欲可求的财富和不朽荣誉……”

50位与会代表起草、签署了这份文件后,它被送往马德里,负责送信的是该计划最激进的倡导者、西班牙耶稣会士阿隆佐·桑切斯(Alonzo Sanchez)。由于上文论述过的原因,当桑切斯一年半后到达马德里,菲利普二世早已决意驳回。收到一封罗马耶稣会首脑的信函后,他的反对更加理直气壮,这封信谴责该阴谋,并对涉身其中的桑切斯大加斥责。倘若至此这种念头尚存一息生机,那么1588年夏西班牙无敌舰队出击英格兰的大溃败则彻底扼杀了它。

西班牙征服中国的计划就这样失败、夭折了。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国王菲利普二世批准了这个计划,马尼拉的西班牙征服者们会走多远?他们以为中国能被1576年总督桑德预计的几千人或1586年计划的2.5万人征服,这不愚蠢吗?或者他们有可能成功?

的确有自以为是的嚣张,有16世纪西班牙人惊人的狂妄,正是受到这种狂妄的驱策,弗朗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在1530年凭借不到二百人征服了印加帝国。的确,皮萨罗达成了心愿,一如1520年代,埃尔南·科尔特斯以略多的兵力征服了阿兹台克人(Aztecs)。然而,阿兹台克和印加帝国是青铜时代的文明。他们没有铁制的剑和矛,更别说滑膛枪和十字弓,他们甚至从未见过马。他们从未经历过欧洲人战争的残暴,被西班牙的方式搞得不知所措,常常因他们自己的好客和信条而让步。与之相反,明朝(1368~1644)的中国人在技术上与西班牙人旗鼓相当,他们精通战争之术,对直至欧洲的外部世界了若指掌,不论陆上海上都在时刻防范着异族入侵。

因此妨害印加人和阿兹台克人的相同劣势不会压垮中国人。然而,他们所吹嘘的军事力量并不像他们希望外部世界相信的那么势不可挡。明朝开国之初,洪武帝创建了一支自给自足的军队,他们耕种官地为自己给养。采用这种方式,他为国家准备了有两百万士兵~农民的军力,至少在明朝初期,它让国家耗费极少。在之前的元代,这种可以按照需要从和平期的常务切换为战时根据地的自给军队模式曾在蒙古人那里卓有成效,对于这些外侵者,从马上牧民转变为战士顺理成章。可明朝不行。家养军队变得当真只是,家养;变成遗忘了军纪、荒疏了战术的农耕集团。他们也从未完全自给,年复一年,他们不断要求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先是谷物,因为士兵们无法为自己耕种足够多的粮食,后来谷物稀缺之时就开始索要银子。最终,甚至这也无法保证士兵们吃饱。他们很少得到应得的全饷,腐败的官员们常常从中克扣。因此,人们普遍贿赂官员,使之允许他们离开军营从事其他事务,他们常常一去不返。这类事情,加上无记录的死亡和脱逃,使16世纪中期中国军队数量骤减,与此同时供养军队的开销却急剧上涨。据估计,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军营中仅有名册上兵力的二到三成。

因此,在西班牙计划侵征中国之时,北京的登记簿早已过时,根本没有记录上的两百万士兵。也许只有该数目的十分之一。极度缩水的兵力不足以同时应对当时冲击帝国的多重威胁:长城外有蒙古入侵者,东北有女真人来犯,缅甸边界上纠葛不断,北方卫戍部队内部兵变。这些危机必须一个个处理。在通常需耗费数月准备的军事行动中,为集聚出足够强大的兵力应对某个问题,各部分队不得不长途跋涉。这是一种笨拙且危险的防御手段,因为它仅在对抗同样笨拙的威胁时才有效。

当时的中国必须抵制行动迅猛的敌人,这使它防御上的弱点暴露无遗。例如,1550年代,蒙古突袭者轻而易举地攻入本应森严壁垒的北方边境,掳掠他们想要的一切,又继续进兵洗劫了北京近郊。他们推进得如此迅猛,以至于都督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远近卫所召集到区区五万人制敌,尽管首都城内的驻兵就应超过10.7万人。

更离奇的一件事发生在1555年。那年秋天,一小伙只有一两艘船的倭寇在东南海岸登陆,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洗劫旧都南京周边的内陆城镇,未遭遇任何抵抗,而都督府的部队名录却声称附近卫所中驻守有1.2万士兵。最后,明史总结此事说,他们“为官军所围,追及于杨林桥,歼之。是役也,贼不过六七十人,而经行数千里,杀戮战伤者几四千人,历八十余日始灭。”

那么回到问题上来:西班牙人会征服中国吗?几乎不可能。然而,他们也许会像俺答汗(Altan Khan)的蒙古人和1555年的倭寇,受益于队伍相对较小规模能够快速移动,把行动推进到对他们的队伍而言出人意料的远处。可以想象,在都督府的庞大机构用一支可观的军队挡住他们去路之前,他们将会向北进军一段颇远的距离,甚至可能直达北京的大门。然而,因为行军艰辛和沿途战斗,届时西班牙人已会开始遭受到严重的人员耗损。此外,不像墨西哥和秘鲁,他们将行军穿过的中国腹地太过匀质化,西班牙人要取得地方支持、吸收本土军队,不大有望成功。

倘若开展行动,可能的结局是,迅速行军北上开向北京期间,都督府受胁惊觉,采取应急措施,继而是在首都以南某处的一场战役,西班牙人或被歼灭或至少惨败。

倘若发生奇迹——入侵者有变戏法的能力——西班牙部队的残兵设法逃脱并退回到他们在南部海岸的阵地,那么中国人就会缓慢地追来,集聚起一支大军,将他们彻底清除。

计划侵征中国,并不仅是西班牙人想入非非,事实上它最终还是被付诸实施——被日本人。早在1586年,日本独裁者丰臣秀吉就曾说过,一朝完成日本统一,就侵征中国。1592年,丰臣秀吉得到全日本、结束了一个多世纪的内战后,从九州岛上的侵略基地派出15.88万人的军队,跨过对马海峡到达朝鲜港市釜山。这支军队在半岛上长驱直入,最终停下等待增援和给养时,距中国边境不到二百公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用了半年多时间才向朝鲜派出一定规模的军队制敌,并最终迫之撤退。倘若丰臣秀吉的军队绕过朝鲜、像西班牙人计划的那样直接推进至中国海岸,结果可能就真的很不一样了。

此时,在马尼拉,征服亚洲大陆的热望并未消减。由于没有马德里的批准,一个更温和的计划取代了侵袭中国的宏大愿景并得到关注:征服柬埔寨。据两个从柬埔寨到达马尼拉的探险者说——一个叫布拉斯·瑞泽(Blas Ruiz)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迪奥戈·维罗索(Diego Belloso),——这个王国很弱小,该国君主极度渴望西班牙人来援,以抵御西方泰人的入侵。该计划有许多可取之处:这个王国的富有众口一词,田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处湄公河口附近,西班牙人认为从此地可以掌控整个印度支那;据报道当地军力疲弱;国王张开双臂、热情欢迎西班牙人。

1596年初,未得到马德里批准的远征军从马尼拉出航入侵柬埔寨。远征军由一艘三帆护卫舰、二艘载有120名西班牙人的舢板船组成,外加菲律宾土著和日本雇佣军,大概总计不超过三或四千人。这次行动计划不周、领导无方,屡屡受困于恶劣的天气且时运不济。三年后以失败告终。许多参与者被杀。


注:英文原稿:http://samuelhawley.com/imjinarticle3.html。萨缪尔·霍利(Samuel Hawley),生于南韩,就读于加拿大安大略金斯敦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历史系,并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完成学业后他返回亚洲,先后生活在日本和南韩,曾任职于首尔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霍利最有名的历史著作为《壬辰战争》(The Imjin War,Royal Asiatic Society-Korea Branch,2005)。2007年起,霍利定居加拿大,成为全职作家。


刊《參閱文稿》No.2017~10

因微信篇幅所限,刪節部分註釋和資料來源

全文阅读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大风网站往期文章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订阅】

点击标题下蓝字“大风网站”,再点"关注"等于订阅!

大风网站微信号:strongwindhk

长按下列二维码可直接关注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