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基因延续探讨: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 吴志强、桂鹏、周咪咪等 | 时代建筑2019年第4期

吴志强等 时代建筑 2023-01-07


主题文章简介


在中国的国家级新区/新城建设中,更具有国家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战略意义的新区/新城案例是深圳经济特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的雄安新区及首都副中心的定位属于此列。当新区/新城的设立需要在更宏观维度面对区域空间结构性发展问题时,其发展指向就必须成为国家总体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并且成为国家城市发展综合探索的前沿基地,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成为中国城市群发展中重要的引擎。今天,当我们面对更广维度的国家战略意义的城市群发展挑战时,国家级新区/新城的新引擎会是怎样的指向呢?本期我们邀请城市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吴志强、桂鹏、周咪咪等探讨了北京副中心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基因如何延续的问题。邹兵以一种历史的视角,分析了深圳成立特区以来,一系列堪称中国城市化“深圳经验”的城市建设开创性实践;并探讨了进入大湾区时代,深圳将承担的更多的区域责任和历史使命。陆天赞从讨论全球城市区域和创新城市群落出发,探讨创新城市群落的基本特征,并提出创新城市群落发展的初步思路。裴钊回溯了19 世纪末到20 世纪末的百年里都城建设案例呈现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开放城市独特的社区实验项目的经验,指出这对于都城这种特殊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沙永杰和纪雁分析了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4个城区自21世纪以来的能级提升举措,提出了上海浦东陆家嘴在新时代实现能级大幅提升需要面对的问题。约翰姆·H.福斯特以汉堡港口新城开发为例探讨了着眼服务未来标准的新城规划理念与时空管控策略。邵勇、赖鸿展和张青玉分析了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新动力对中国传统工业港区转型升级的启示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基因延续探讨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Discussion on the Continuance of Local Genes in National New Districts

Taking the Sub-Center of Beijing as an Example


吴志强    桂鹏    周咪咪    李欣    郭子渊    袁飞    刘琦

WU Zhiqiang, GUI Peng, ZHOU Mimi, LI Xin, GUO Ziyuan, YUAN Fei, LIU Qi

Abstract


     基因决定了物种的体貌行为特征,控制着生命体孕育、生长、衰亡的表现方式,地方基因则记录了城市生命体基本性状和生长逻辑的信息。识别并延续地方基因对于城市生命体继承原有城市特征、不断发展演变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深入剖析了城市生命体理念下的地方基因概念和作用机制,总结了地方基因系统性、遗传性、变异性三方面的特点,提出基因识别的四方面标准,并探讨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基因延续模式,通过深入挖掘和梳理通州发展演变的文化脉络,从自然关系、区域关系、历史进程、精神内涵四个方面提炼城市副中心的地方基因谱系,识别出运河文化、京畿要地、城市生活、科工先风四项主要基因序列,总结出具有城市副中心特色的地方基因延续路径。文章进而提出以“历史创新未来”为目标的地方基因延续模式,保护地方基因的精髓,激发城市文化活力,延续城市生命,将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创新未来的源泉,对国家级新区规划建设进程中的地方基因延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线阅读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国家级新区的建设中,历史文化传承和地方文化保护始终处于突出的位置。201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的批复中指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如何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做好文化传承并创造新的历史,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这样一个国家级新区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


1  地方基因理论研究


1.1 地方基因的概念

“基因”是引自生物学领域的概念,是记录生命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储存着生命体的全部信息,定义了物种的体貌行为特征,记载着生命体孕育、生长、衰亡的表现方式。基因对于生命体的生存和延续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基因使物种的基本特征代代延续,维持物种特征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基因在繁衍过程中通过“突变”的机制帮助物种提升环境适应性,不断完善生命功能。


城市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综合系统,由复杂的大系统组成,涉及经济、环境、文化等多个子系统。城市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生命体的特征,“城市生命体”由土地、人、交通、建筑、能源、信息、资源等多个要素组成,能通过与生命体类似的新陈代谢方式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生长消亡和自我更新的演化过程,并能进行自我调控[2-3]。由于城市生命体的系统性和自组织特征,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城市保持了适应当前环境的稳定特征,并遵循长久以来形成的生长逻辑继续发展,记载这种城市生命体基本性状和生长逻辑信息的就是“城市生命体”概念下的“城市基因”。特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基因集合就是“地方基因”,地方基因完整地表达为地方基因谱系,由若干个地方基因序列组成,每个地方基因序列包含若干基因片段,地方基因通过各种不同的物质要素外化存在而可见。


地方基因谱系结构示意


1.2 地方基因的特征

地方基因是城市文化活的灵魂,它不是物质实体,而是一串记录城市文明的信息,外化到城市空间里则反映出城市特色和城市性格特质。时间维度上,地方基因在城市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城市一方面继承原有特征,一方面不断发展创新;空间维度上,不同层次的地方基因形成复杂的文化联系,使得地方基因既从属于大的区域环境,又有自身的独特内涵。剖析地方基因作用于城市的方式和运行规律,可以总结出地方基因具有系统性、遗传性、变异性三方面特征。


(1)系统性特征

城市基因具有完整系统的层次和结构。地方基因不能脱离它所处的历史和区域环境,除了体现自身特有的文化,还继承了所处大区域地方基因的基本特点,反映当前历史阶段的特色。由于这种地方基因的系统性,相邻相近的城市体现出相近的文化和类似的城市空间特点,但类似的地方基因由于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在各城市得到差异化的表达,使得这些城市一脉相承却又各不相同。


(2)遗传性特征

城市呈现出来的样貌和属性是长期演化发展的结果,城市在应对自然环境、历史事件、技术发展等条件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这些基本属性代代相传,使得城市保持相对稳定的基本特征。


(3)变异性特征

地方基因始终是发展变化的,环境变化、科学进步、思想革新等因素都会刺激城市基因发生突变,产生不同于原有基因的新的表达。一般而言,在不受人为干预的城市发展过程中,这些突变基因将经受历史的考验,适应性强的被保留下来,适应性弱的被淘汰,这样的机制使得城市生命体不断生长发展。


1.3 地方基因的识别

地方基因不是直观可见的历史文化遗存,而是隐藏在物质空间实体背后的文化信息,所以基因识别需要突破物质空间的表象,深入挖掘和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脉络,融合区域文化背景,建立起完整的地方基因谱系。一般来说,可以从城市所处的自然关系、区域关系、历史进程、精神内涵四个方面着手,识别其中的规律性信息。


(1)体现自然地理的环境特点

城市从选址建造到发展繁荣,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处理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城市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城市在营城理念和发展路径上的不同,这些自然因素作用于城市,外化表现为各个城市与自然相结合的城市风貌特色[4-5]。中国的传统营城理念中常表现出“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城市所在自然环境中的山川河流是城市建设中需要重点协调的对象。


(2)体现区域格局的外部影响

一个城市的生长发展不是一出独角戏,它始终存在于复杂多变的区域环境中,在区域分工中承担具体的职能,大区域的发展变迁、周边城市的发展变化等因素都对城市产生影响。城市在应对变化发展的区域环境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符合区域定位,彰显城市区域职能,富有特点的地方基因[6]


(3)体现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

地方基因始终都在发展变化并形成完整的文化脉络,完整的基因谱系应体现城市历史发展的完整进程,既包含古代的,也包含近现代的,而不能片面地夸大某一个历史时期的地方基因片段。需要让城市发展变迁的过程在城市空间中有迹可循,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继承和体现。


(4)体现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涵

地方基因既能外化为物质空间,也能外化为人民生活中的意识、观念和思想,这些精神要素作用于城市,形成独特的艺术审美和价值判断,是保持地域特色并继续创新的重要力量。这部分地方基因的识别需要充分考察当地风土人情,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和历史传承,总结背后的文化渊源。


2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方基因的延续


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国家级新区,它的规划和建设应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要能体现通州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中,提出了“历史创新未来”的规划理念[7-8],将地方基因延续和历史文化传承作为城市规划设计需要重点处理的四个关系之一,完整梳理了通州历史文化脉络,搭建起完整的历史文化时空框架,建构起副中心地方基因谱系。


副中心地方基因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从属于燕赵文化,反映出北京周边地区的文化特点,传承了中华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精髓、燕赵文化“革故鼎新,富国强民”的创新精神,以及北京周边浓厚的京都古韵及优质的生态本底。根植于区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副中心结合自身文化内涵,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地方基因,城市在自然关系、区域关系、历史进程、精神内涵四个方面形成了包括运河文化、京畿要地、城市生活、科工先风四个部分。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方基因谱系示意


2.1 延续一:运河文化

以大运河为代表的“运河文化”是副中心重要的地方基因序列,在这部分基因序列的作用下,运河沿线存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副中心段是运河北端的源头,是带动古代通州发展的重要因素。运河两岸留下了石坝码头、土坝码头、里二泗码头、张家湾码头等系列漕运遗址,有通运桥、八里桥、佑民观及碑刻石雕、储仓会馆等历史遗存;河道连通通惠河故道、萧太后运粮河故道等历史水脉通渠,见证了通州古城、路县故城、张家湾古镇等三座古城的沧桑变迁,形成辉煌灿烂的通州运河文化。


历史上北京与通州空间关系示意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中,延续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营城理念,围绕大运河这个副中心的“金名片”,打造了“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重塑运河沿岸历史风貌,以北运河为骨架形成五大乐章,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的交响乐,同时重启运河水上游线,提升运河文化活力,串联古城、燃灯塔等历史节点,副中心站、行政办公区等当代节点和城市绿心、设计小镇等未来节点,将历史、现在和未来交织融合,展现运河文化的当代新风。


大运河生态文明带规划示意


大运河生态文明带规划效果示意


设计延续通州“九河下梢”的基因片段,遵循历史上的自然格局,通过“通州堰”分洪体系和“龟背排水”的智慧理水手段,延续城市与水的和谐关系。“通州堰”借鉴古人“堰”的分水理念,基于自然地势,顺应现状水系脉络,以水城共融为目标,构建 “上蓄、中疏、下排”的多级滞洪、缓冲、分洪系统,减少大运河城市副中心段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高程变化,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安全,稳定常水位,为营造安全有活力的亲水岸线提供条件;同时汲取古人“龟背排水”的理水理念,优化城市高程,使水流自然下汇,科学梳理修复流域水脉网络,恢复水脉连通、岛洲相望、一环绕九水的城市历史水格局。


“通州堰”系统规划示意


“通州堰”防洪体系示意


2.2 延续二:京畿要地

 “京畿要地”基因序列描述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通州之于北京的重要作用。通州是北京重要的东郊要道,同时,在新时期通州还作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形成新的城市格局。通州自古为京畿重镇,自大运河全线贯通后,成为北京的运河前港,是皇家物资仓储、官民出行要津、南北物货交汇之地。自金代开始后的八百多年间,护卫与管理漕务、服务京城成为通州的基本职能。潞河古城、古驰道、燃灯佛舍利塔、通州清真寺等历史遗迹都证明了通州对于北京的重要作用,而通州起义、八里桥战役、平津战役等历史事件也见证了通州的战略地位。


北京—城市副中心主副关系示意


城市副中心位置与区位示意


优化与北京中心城区的主副格局始终是通州建设发展的重点。城市副中心规划对通州与中心城区的主副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以主副轴线强化城市格局,通过延续长安街东西轴线、打造五条景观大道来延续历史的主副联系。东西轴线串联五河交汇处、八里桥水镇等重点区域,传承通州古韵、融合运河水韵、描绘时代风韵,推动文化共建共享,实现长安街东延长线的精彩收尾。同时,选择观音堂路、广渠路、京通快速、京哈高速、铁路绿廊等五条重要道路建设景观大道,通过景观营造和断面改造,形成界面连续、风貌出众、四季景观各异的城市廊道,塑造副中心的特色门户。


城市副中心规划景观大道空间位置示意


规划新华大街示意图


规划在延续历史格局的基础上构建新时代的主副关系,在朝阳区与副中心间打造宽度500 m~1 000 m,南北长约32 km的绿色廊道,通过控制生态廊道拉开城市框架,形成清晰的主副结构,遏制城市无序蔓延。“朝阳——副中心”绿廊是北京市“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廊建设与城市通风廊道、生态涵养地区以及休闲游憩集聚发展区的建设紧密关联,对改善空气质量,优化城市景观,带动绿化隔离地区向公园化等有显著效果。


朝阳区与城市副中心间规划绿色廊道示意


规划绿廊效果示意


2.3 延续三:城市生活

“城市生活”基因序列描述了通州在各个历史阶段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和文化,透过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以呈现出一幅完整连续的通州生活图卷,展现出历史古城和城市景观的发展脉络。自古以来通州地区就是城市活动丰富的生活区,承载着丰富的城市记忆。现存路县故城(西汉)、通州古城(北齐)和张家湾古镇(明嘉靖)三座重要的古城,古城和周边区域发掘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地下文物埋藏区、传统村落等,完整地反映出通州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城市生活传统。


规划中重点保护三座古城,深入挖掘通州古城、张家湾古镇、路县故城历史文化底蕴,恢复历史文脉,提升文化活力。其中,路县故城着重挖掘古城历史遗存,建设遗址公园;通州古城重塑“两水四城门、一轴四街道、两仓多胡同”的历史空间格局,强化船形历史城郭,保护南北东西大街、中仓西仓、十八个半截胡同、三庙一塔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张家湾古镇恢复传统北方水镇的特征风貌,保护展示城门及部分城墙段落,通过空间织补恢复历史风貌,植入全新的城市发展功能,形成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特色风情古镇。


路县故城遗址发掘现场


通州古城现状照片


张家湾古镇现状照片


规划重构通州八景和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通州八景是体现古代通州精神气质和风貌意象的重要城市记忆,规划汲取其中的地域精神,继承发展城市历史文脉,结合当代副中心的城市特征,重塑通州八景,集中体现新时代副中心的城市精神和美好的城市愿景。规划整体研究保护以南大街为代表的历史街区,通过有机更新的手段保护传统街巷空间,着重维护空间肌理和历史风貌,恢复玉带河等历史水系,延续南北轴线及系列节点,恢复市集等历史文化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品质。


通州新八景之“古塔凌云”意向图


通州新八景之“古街漫步”意向图


2.4 延续四:科工先风

“科工先风”基因序列描述了通州创新、交流、交往的精神内涵,通州在南北易货、文化繁荣、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历史上通州商贾云集,市肆繁华,是南北物资交流的枢纽,各种文化交流频繁,形成了科学文化集聚的地方基因。现在通州仍保留有北京护校洋楼、京兆男子示范学校教室、协和书院教士楼和谕祭国柱碑等文化遗存。近代以来,随着天津开埠,通州漕运日渐萧条,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至今保留了包括通县发电厂自来水塔、东方化工厂、张家湾工业区等大量不同年代的工业遗迹,承载着独特的工业文化记忆,是通州改革开放的缩影。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中,充分挖掘通州工业文化基因,推动工业遗产改造,为通州再现科学文化高地提供载体。力求将通州打造成为创新思想、创新科技的碰撞之地,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结合近代工业遗产打造张家湾设计小镇。随着城市绿心实施、环球主题公园建设运营和区域环境持续整治提升,该地区成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节点,张家湾将从过去劳动密集型过渡到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成为融合古代、近代、当代文化的城市记忆区和中国设计中心的新港湾。


除了对成片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利用,散布在老城区内的工业厂房也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成为融合工业遗存要素,落实副中心家园中心和创新创业功能的重要资源。规划对老厂房内的红砖、桁架、龙门吊等历史元素进行保留,传承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活力公共空间的文化基因和尺度基因,改造各类工业厂房,优化空间环境,融合城市综合服务体系,打造成为混合、高效、活力的家园中心。


中仓家园中心设计意向图


3 地方基因延续的副中心模式


城市可以升级换代,基因要代代延续。地方基因延续需要经过识别、保护和复兴的完整流程,在未来城市复兴的历程中继承、丰富和活化,实现城市文明的再延续。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这样的国家级城市新区建设中,延续地方基因,形成城市特色,彰显城市文化成为体现大国首都新区的重点,总结地方基因延续的副中心模式,可总结为识别、保护、复兴三个流程。


3.1 流程一:地方基因的识别

地方基因的识别有内在的规律可循,应立足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总结归纳城市诞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内容,一般应包含四个方面内容:第一,研究城市与自然的关系,甄别城市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内在逻辑,包括城市选址的自然逻辑、城市规避自然灾难的办法、城市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景观的手法等内容,总结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和确定城市生态节点;第二,研究城市的区域关系,解析城市所在区域的空间和功能格局,明确历史上城市在区域中的职能分工、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系、区域城镇空间网络和整体结构等内容;第三,梳理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包括城市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存、各阶段的城市空间意象、城市的城址变迁等内容;第四,深入挖掘支撑城市发展演变的内在精神内核,包括当地的文化信仰和偏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内容。


3.2 流程二:地方基因的保护

地方基因的保护应以物质空间实体保护为基础,以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重点,重视地方基因的活态保护,激发地方基因活力,构建完整的时间和空间体系。在空间上,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沟通联系,通过公共空间营造和交通系统串连等手段,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历史文化空间,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交相辉映;在时间上,注重保护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尊重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形成连续的城市发展时间线,全面展示城市各个时期的特点。


地方基因保护不是简单的物质空间保护。地方基因的本质是信息,历史文化遗存和物质空间只是地方基因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建筑风格、风貌特色、符号元素等形式,地方基因才得以被解读和识别。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物质空间重复和再现,可以得到较为完善的继承,但仅能解决基因延续的遗传性问题,要激活地方基因的变异性特点,发展出新的文化,则需深挖深藏在城市空间背后的精神品质,这样才能将历史文化与时代特色融合发展,保持地方基因的活性,使城市生命得以延续。


中仓家园中心设计意向图


3.3 流程三:地方基因的复兴

地方基因的延续不是为了使城市停留在过去,地方基因的保护是为了丰富城市未来的创新[9]。城市的创新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城市创新不是天马行空的再创造,而是根源于地方基因的富有文化生命力的生长和延续。在地方基因复兴的环节中,应注重城市文化内涵的表达,历史文化保护与当代文化创造并重,书写当代东方文明的新篇章[10]


地方基因的复兴关键是文化活力的复兴。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加强历史文化的活化设计,激发地方基因的生命力,使其成为未来创新发展的源泉,将历史文化空间与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活力功能相结合,鼓励发展创新和多样文化的融合发展,创造既符合历史传统,又体现当代特色的城市文化[11]。文化复兴过程中应注重给创造活动松绑,一方面加强高线引导,对创新发展的方向和价值观进行统筹判断,另一方面应加强底线控制,建立完善的负面清单,谨防创新活动突破文化底线。在高线与底线之间给予新文化充足的发挥空间,保留“基因突变”的可能性,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丰富的可能性。


4 总结


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要破除千城一面的窘境,需要在大历史背景下进行新的创造。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总体城市设计中,新提出了“历史创新未来”的设计理念,要延续城市生命,将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创新未来的源泉,在当代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树立“现代·东方”的新风格。这种创造是符合地方基因的现代创造,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历程中全新的一页,是引领未来中国城市的新范式[12]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伟大的时代。伟大不是要灭掉基因,是要复兴新生命。地方基因是创新发展的基本参考和文化发端,是地方文化发展延续过程中“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只有对地方基因进行有效识别和继承,才能为未来的创造提供文化依据。地方基因架起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在地方基因的联系下,过去与未来交相辉映,外在形态不同,但在精神内涵上却又高度统一,成为城市发展历程中代表各自时代特色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EB/OL]. [2019-05-15]http://ghzrzyw.beijing.gov.cn/

col/col4102/index.html.

[2]吴志强. “人居三”对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指向[J]. 城市规划学刊, 2016(6):7-12.

[3] 吴志强.城市规划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4] 钱易,吴志强,江亿,等. 中国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分析与战略建议[J]. 中国工程科学,2015,17(8):81-87.

[5] 吴志强. 吴志强:城市规划,不要鸟瞰要“人看”[J]. 中州建设, 2016(7):64-65.

[6] 吴志强,干靓,等.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压力,挑战与应对[J].中国工程科学, 2015,17(8):88-96.

[7]吴志强,李欣. 城市规划设计的永续理性[J]. 南方建筑,2016(5):4-9.

[8]吴志强,刘朝晖. “和谐城市”规划理论模型[J]. 城市规划学刊,2014(3):12-19.

[9] 吴志强,杨秀,刘伟. 智力城镇化还是体力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15(1):15-23.

[10] 王伟,吴志强.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561-567.

[11] 吴志强. 百年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变的精神和责任[J]. 城市规划,1999(1):27-32.

[12] 吴志强. 城市发展将决定中国21世纪的发展命运[J]. 城市规划,2000(1):37-38.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19年第4期 新引擎:引领城市群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与新城,吴志强、桂鹏、周咪咪、李欣、郭子渊、袁飞、刘琦《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基因延续探讨: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吴志强,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博导,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桂鹏,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规划师;周咪咪,女,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规划师;李欣,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级工程师 博士研究生;郭子渊,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规划师;袁飞,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刘琦,女,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助理规划


本期主题文章相关阅读


[1] 吴志强、桂鹏、周咪咪、李欣、郭子渊、袁飞、刘琦.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基因延续探讨: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J]. 时代建筑,2019(4):6-11.

[2] 邹兵. 从特区到大湾区:深圳对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贡献与未来责任 [J]. 时代建筑,2019(4):12-17.

[3] 陆天赞. 创新城市群落视角下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J]. 时代建筑,2019(4):18-23.

[4] 裴钊开放的都城 [J]. 时代建筑,2019(4):24-27.

[5] 沙永杰、纪雁. 上海浦东陆家嘴的国际对标城区21世纪以来的能级提升举措 [J]. 时代建筑,2019(4):28-36.

[6]  [德]约翰姆 · H. 福斯特、李建.着眼服务未来标准的新城规划理念与时空管控策略:以汉堡港口新城开发为例 [J]. 时代建筑,2019(4):37-39.

[7]  邵勇、赖鸿展、张青玉.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新动力对中国传统工业港区转型升级的启示:在深圳自贸区赤湾片区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的实践 [J]. 时代建筑,2019(4):40-45.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戴春,王秋婷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新引擎:引领城市群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与新城】

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时代建筑》杂志电子版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订购《时代建筑》杂志


感谢关注《时代建筑》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timearchi(微信号),时代建筑(公众号)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http://timearchi.tongji.edu.cn

电话:(021)65793325、(021)65038903

邮箱:timearchi@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