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设计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深度报道 | INDUSTRY
独立设计,并非一路坦途
by 向幽
● 上海时装周落幕,秀场上中国独立设计品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谈及销售与市场表现,独立设计却处于两难境地。
淘宝直播的前负责人赵圆圆,在做客播客贝望录的时候提到一个故事:薇娅本人,是有点文艺青年气质的姑娘,很喜欢一些漂亮又小众的东西。但她只会买给自己,不会加入直播选品当中。
「她不敢或者不能上这些东西,因为都是小众的,销量也是小众的,只有小众会喜欢。你上去(直播)之后,背后几十万上百万粉丝都等着,结果你上了一个只有少数人喜欢的东西,希望大众去喜欢去买,其实是比较难的。」
这番话很有道理,只是数字不够新——薇娅如今在淘宝直播的粉丝,不是几十万上百万,而是7498万。
李佳琦在「琦」袭之夜发布后台
另一位直播“一哥”李佳琦,在淘宝直播的粉丝是4023万,也是一个相当吓人的数字。但他对小众品类趋之若鹜:4月6日,2021秋冬上海时装周开幕,当天的重头戏莫过于李佳琦与蕾虎Labelhood合作的「琦」袭之夜,以一场走秀与直播同时进行的方式,推广20多个中国设计师品牌。
李佳琦在预热视频中说,自己要把中国设计师的优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出去,“小众的人群聚集到一起,力量会越来越大。”
李佳琦花的功夫当然有所成效,给一众设计师产品创造了销售奇迹。官方口径称这一场的售罄率高达95%,但同时出现的是参差不齐的风评。直播当晚评论区里滚动着不少负面评论,有说看不懂是设计风格的,有说走秀灯光不好的,还有说价格太高无法理解的。
这是一次很容易总结的合作:通过联动平台内头部资源,形成组合拳,触达目标客户群体,以此达到赋能细分领域的作用。甚至可以用更简单的话说,这是天猫内部的两个资源池子,“勾兑”了一下。
设计师品牌的“旧模式”
在Google搜索「设计师品牌」五个字,弹出来的是一系列人名:Alexander McQueen,Jason Wu,Vera Wang,Yoji Yamamoto,Uma Wang等等。这些人名同时也是品牌名称,他们大多都已被收入开云和LVMH两大集团麾下。
Alexander McQueen与其“伯乐”Isabella Blow。
以Alexander McQueen为例,这位天才设计师发布的毕业系列时,被时任英国版《VOGUE》副主编Isabella Blow发掘,并让他接触到第一位商业伙伴。在她的一手提携下,Alexander McQueen的个人品牌于1992年正式成立,McQueen也逐渐声名鹊起。1996年,他的「千年血后」系列,经销商们下了40万英镑的订单,公司首次实现盈利。[1]2001年,GUCCI集团购入了品牌一半的股权,后续两三年中,随着开云对GUCCI的不断增持,Alexander McQueen也随之被纳入开云旗下。
初出茅庐—展露锋芒—创立品牌并发展—被巨头扶持甚至收购,这是过往(或者说前互联网时代)一个设计师品牌通往荣耀殿堂的路径。这条路意味着,品牌在输出设计师本人的表达,同时还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样不断吸引外部投资,直到最后成为巨头集团的一员。
JACQUEMUS在Instagram上更像是一位时尚博主,他展示产品时也在展示自己的生活
进入21世纪,这条通路有了新的切口,就是社交媒体。独立设计师品牌依靠自身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即可独立成材,一如当红法国设计师品牌Jacquemus。这个成立于2019年的品牌被认为是「靠Instagram发家」,十年间营业额逾千万欧元,并且由设计师百分百控制。
Jacquemus把商业策略和美学表达分得很清楚:他的思路是把价格定在轻奢档位,同时通过视觉塑造——包括设计本身的和社交媒体上的输出——树立高端形象。他很懂社交媒体,Instagram确实是他的主战场,所有美学层面的气质,完全是通过社交媒体传达到消费者端的。“图像就是一切”,这是Jacquemus的理念。在经营上,他没有传统的产品结构,秀上走的,就是网站卖的。
两种路径,各有各的问题。被大集团收购后,设计师有了充足的资源发挥和传播创意,但也要背负着集团层面对营收的检视。自立门户可以不受干涉,善用社交媒体还能达成低成本营销,但前提是在生产成本上更审慎,甚至还需要点运气——不是每个设计师都能吸引大量愿意花钱的Instagram粉丝。完全维系在核心人物身上,也会影响品牌的抗风险能力。无论如何,设计师品牌再有精彩的创意,不等于商业战场上的免死金牌。
本土环境里的新尝试
互联网来了,社交媒体来了,一个欢迎表达的环境来了。设计师不仅要做好看的衣服,更要有自己的个人表达。
刚刚入围LVMH prize半决赛的中国设计师周睿将其新系列RUI 2021秋冬季在Labelhood发布。
什么是个人表达?SANKUANZ的设计师上官喆接受杂志采访说,「我思考的最多的问题不是消费者会穿什么样的衣服。穿上SANKUANZ感受是什么?我只关心我当前的这个系列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秀场上是什么状态。这可能是我不商业化的问题。我不太关心别人。对我来说,一切平衡都是假的。我想走的更极端,这不是偏执和固执。是我非常清楚自己喜欢什么。」[2]
这种个人化的、观点性的态度,在Labelhood合作的设计师身上都找得到。聚合着大批新生代设计师,Labelhood几乎成了上海时装周里最不可或缺的组织力量。它从一家买手店,逐渐发展成为了设计师展示平台、创意策划和商业咨询机构。Labelhood创始人Tasha更愿意认为Labelhood是一个「先锋时尚艺术孵化平台」。
这种发展上的转型,是乘着互联网变化而起的。Tasha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了媒介变化这个重要的条件,「如今在中国,引导消费的媒介已经发生改变了。今天大家处在一个更平等的时代,虽然现在showroom、trade show越来越多,但是未来我相信那些direct to consumer的端口会发展的更快。」
落到实际操作上,「direct to consumer」就是电商和社交媒体,甚至就是指天猫/淘宝,微博微信。Labelhood 在微信公号上扮演媒体的角色, 定期拍大片,发推送,策划各种创意活动。
这些操作很容易让人把Labelhood和国外的一些买手制网站,放在一起审视。去年七月,因为疫情的打击,美国买手网站Totokaelo宣布关闭,一块倒下的是与其合并不久的Needsupply。再后来,曾经的明星买手店Opening Ceremony也宣布关店把销售渠道全线挪至线上。
美国著名买手店Totokaelo
Totokaelo从售卖当地社区的原创设计做起,逐渐成为标准的买手店。鼎盛时期,网站上不仅能看到Dries Van Noten和Yoji Yamamoto,销售数字也是每年两位数增长。创始人Jill Wenger曾一度以为,生意会永远这样昌盛下去。但现实是,以“贩卖品位”为核心的媒体化运作的确能抵达和维护住自己的核心客群,但小众客群的抗风险能力较低,当市场环境遇冷,客户可能首先选择的是降低这部分“兴趣消费”。
不过,对于Labelhood来说,依托中国市场充满着机遇与变数。国内草莽状态的业态非常有活力,电商环境提供了更多的玩法与可能性。像淘宝直播这种新媒介出现时,Labelhood也迅速跟上了脚步。他们开出自己的直播间,并且培养着自己的主播,邀请KOL上直播间,努力触及更多消费者。要是这些还不够,和最顶流的主播一起合作。
相比于薇娅,李佳琦的确更为合适。李佳琦不排斥高价产品,他的直播间Bottega Veneta的手袋也卖过。尽管从淘宝直播的粉丝数量上看,李佳琦比薇娅少了一半,但这一半的差距在微博粉丝数上追平。薇娅的微博粉丝数为1775万,李佳琦则是2915万。微博意味着一种更多元、更广的影响力,更适合为声量不大的设计师品牌谋求更多曝光。
至于直播带货,它本身是一种销售方式上的创新,尤其对于设计师品牌而言,在头部直播间能同时实现销售和推广两种效果,并且绕过了买手店、经销商等传统渠道所代表的市场。在那些市场上,设计师品牌或许不受重视,但并不意味着受众不需要,这一点可以被官方披露的95%的售罄率当中得到验证。
「琦」袭之夜的走秀
但这种新模式绝不是毫无风险的。李佳琦反复强调一件事,不挣钱还累心,但他就是想推广中国设计师品牌。
类似的说辞,在他推广完美日记和花西子等国产美护品牌时也能听到。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于三月首次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2020年全年营业总收入增长为72.6%,其中第四季度的营销费用投入13.8亿。考虑到上市时的股权激励所抬高的成本,真正能反映实际经营活动的业绩是净亏损2.87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亏损在预期范围内,因此股价略涨8%,但还是引发了一轮争议。关注点就在于营销费用过高,且都流向了KOL。同为国产美妆的花西子,还传出过全额佣金的消息,对象就是李佳琦。花西子在销售上非常依赖李佳琦,据报道,2020年花西子80%的销售来自天猫,这个销售额里面有40%来自李佳琦。[3]
既然是由电商孕育而生的,带货这种销售方式也就出现了互联网公司中常见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头部最大。这个模式落到设计师品牌上,就变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套环:设计师要把自己的品牌输送给Labelhood这样的头部平台;Labelhood接收后,整合旗下品牌的产品,统一以labelhood的面貌向李佳琦直播间输送。
一旦平台方需要回报,设计师随时会走上国产美护走过的路。眼下无论是Labelhood还是李佳琦,都怀着对国产品牌的谆谆之心而出力推广,可这种状态不会持久。更何况,设计师品牌在做小众生意,如果再多一份营销成本抬高售价,就要面临消费者出走的风险。
尽管有了新的销售方式、销售渠道,有了基于本土商业环境的新模式,困境还是那个困境,要怎么做,才能自己的才华转化成一家运转得起来的公司。中国设计师们要面对一种两难境地,曾经他们在西方接受时尚教育,但西方的模式早就有了诸多弊端,在国内也无法实践;回到本土作战,要适应一个规则尚未明晰、全凭自己探索的环境。
唐霜、李佳琦与设计师郭一然天在「琦」袭之夜
「琦」袭之夜的走秀结束后,三位设计师被请到台前发言,Deepmoss的设计师说,很开心看到设计师的时代终于来了。
时代的确是来了,但如同每一次洋流,给陆地卷来新鲜海水的同时,也带来了风和雨,还有重重迷雾。
(Morain对本文亦有贡献)
Work Cited:
[1]国王与诸神 重庆大学出版社
[2]时尚先生2020年10月刊
[3]界面新闻20201/04/01
每天5分钟
FASHION
INDUSTRY知晓圈中事
往期回顾
Giorgio Armani或出售品牌,谁能接盘其商业帝国?
肖战为李宁走秀到底能带多少货?
END
门道 FASHION
时尚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