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步步相携不觉难 | 疫路同行

林颖颖 湃客工坊 2022-04-11

海报配图为虹口区嘉兴街道瑞虹新城·璟庭志愿者合照

湃客正在征集更多抗疫故事:居家生活、心境起伏、社区观察、志愿者经历等,欢迎你的讲述。投稿方式:添加“湃客小助手”微信(paike0719),备注:投稿。

文 /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 林颖颖

出汗、胸闷、气短,镜片模糊,手机被锁在“大白”防护服内的口袋里,看不到时间。所以也不知道,这一身穿了多久后,会有此反应。有经验的“同事”安慰说:“正常!说明你衣服穿对了,口罩戴对了”——只是这位“同事”,我还不知道姓名,和他真正的职业。

笔者换上全套“大白”装备后的自拍

时间回到浦西封控前夜,我所住小区发出《告居民书》:第二天一早,全体居民核酸检测。小区志愿者大群及各栋楼的志愿者小群,随即热闹起来:召集、响应、分工、确认。消息你来我往,没有客套、省了标点,虽简短却明确。

“明天能再来一位吗”

“我可以,几点”

“8点”

“收到”

……

“明天可能会提前,大家7点半大堂集合”

“收到”

10个人,是我们楼的志愿者微信群的规模。加入这个群之前,我们互不认识,可能之前常常在电梯遇到,但的确连点头之交都称不上。入群之后,依旧不太熟悉,只以微信名来称呼对方:“闽姐”、“Tony老师”、“噜噜”……教师职业的我,则被唤作“小林同学”,自有种不违和的亲切感。群里平时闲聊不多,一到分配任务,“有事说事”,回复及时。

4月1日早晨7点25分,收拾妥当准备出门,群里发来消息:“衣服还没到,大家等通知再下楼。”这里所说的衣服,自然就是大白防护服。

7点49分,群里说衣服到位,大家立刻下楼。

8点,大白防护服上身,各就各位。

就是这样,不浪费每位邻居的时间,也不耽误每次志愿者的工作。

今天的工作有这样几个“工种”:第一位负责在门禁处按门铃,通知大家下楼做核酸。为避免聚集,每三层居民为一组,做好后再通知下一组。第二位负责为下楼的居民做登记,确保每位都登记在册,以便核对。第三位负责扫描大家的核酸二维码。还有楼道的保安负责维持秩序,保洁阿姨定时在电梯和大堂楼道消毒,物业楼管帮忙通知门铃无应答的住户,确保应检尽检。

今天我负责“登记”工作,在大堂门禁处等待。电梯一开门,戴口罩的邻居们陆续走出,有人神情紧张全副武装,穿连帽雨衣、着塑胶手套,手里捏瓶消毒喷雾;有人睡眼惺忪闲庭信步,披睡衣穿拖鞋,仿佛海边度假。小宝宝抱在爸爸怀里,女儿推着老爸的轮椅,妈妈们更关心:“我家孩子上网课,请问人多不多?”

邻居手机镜头下的笔者

“您好,几零几室?家里几位?叫什么名字?好的!请准备好核酸二维码,到前面扫码做检测……”我向陆续光临的邻居们,重复着问候。防护面罩和N95口罩内,难免要加大声量,来回走动时间久了,腿也开始发酸。这些都不难,毕竟平日上课练出了“基本功”。

不适的是这一身防护服。之前在新闻中看到“大白”,除了敬意,还觉有些可爱和萌。真正把衣服穿上身,才发现真心不舒服。密不透风的连体设计,穿上后马上在拉链及裸露处彻底封口,再戴上N95口罩以及隔离面罩,整一个成了“套中人”。

不知过了多久,开始胸闷、气短,出汗,眼前被蒸汽模糊——这其实已是我三天内第二次穿“大白”衣服,仍然不适应。身受之后更加感同,对长期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敬意倍增。

“辛苦了!你们做得很好。”不时有邻居在做完核酸后,这样和我们说。互不相识,隔着口罩彼此致意——也许日后电梯相见,仍旧彼此不识,但温情已洋溢开来。

也有相熟的邻居在声音中认出了我:“林老师,是您吗?辛苦了辛苦了,家里还有两个娃。”

是的。家里有两个“停课不停学”的娃。爸爸带下来时,他们一眼认出了我。还是特地开玩笑:“请问几零几室?叫什么名字啊?”小儿子瞪大眼睛,一副“你明知故问”的表情,大女儿则莞尔一笑,拉着弟弟快步往前:“快走,别打扰妈妈工作。”

预案提前做足,大家配合得力,检测工作在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为我们检测的医生准点“下班”——也许她立即又要去别处“上班”。我们三人将收尾做好,迅速脱下防护服,没有寒暄没有告别,上楼关门。如同一场“快闪”。

其实,在浦西全面封控之前,我们小区已封闭了两天,此前做过几次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每次都有志愿者主动报名,高效运转。大家的感受是,组织一次比一次好。

我在小区居民群里看到,这次疫情中的志愿者,不仅在线下,在线上也活跃而忙碌。转发小区公告,解答居民疑问,提供及时帮助,居民的点赞此起彼伏。

截止到4月1日晚上7点半,我们小区志愿者大群内,已经有137人。小区名中有个“璟”字,居委为志愿者群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璟礼”,寓意“锦鲤、敬礼”,其中饱含的,必定是对上海必胜的期盼,以及对每一位热心人的敬意。

虹口区嘉兴街道瑞虹新城·璟庭志愿者合照

第一次志愿者工作结束回到家,7岁的儿子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去当志愿者?”

我和他说起《三个火枪手》的那句名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我们封楼的第一天,家里米油面快没了,网上又叫不到快递,童童一家马上跑到超市去,帮我们扛了大包小包送到大门口。在我们封楼的第二天,嘟嘟妈妈和阳阳妈妈送来了肉和蔬菜,还有你最喜欢的菠萝包和哈密瓜。你看,不也有很多人在帮我们吗?大家都是志愿者。”

朋友送来的物资

孩子若有所思,频频点头。

这两日,我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记录:“封楼,焦虑指数似乎没有想象中高。或许是几个街区之外亲手送来的柴米油盐,让人温暖;或许是指尖与亲友们互道珍重,不觉孤单。还有那么多人的努力和守护,让我们尽管忍受着眼下的焦灼,却总在盼望,一切都会赶紧好起来。”

很多点赞,很多评论。最相似的是这句:“一定会好起来!”

浦西封控前几日,笔者经过一处樱花树

注:标题引自唐朝诗人刘禹锡所著《同乐天登栖灵寺塔》中的诗句

湃客正在征集更多抗疫故事:居家生活、心境起伏、社区观察、志愿者经历等,欢迎你的讲述。投稿方式:添加“湃客小助手”微信(paike0719),备注: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