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相亲,人人都不陌生,作为我国上世纪五十至九十年代常见的恋爱形式,不少人的父母是通过媒人介绍,以结婚为目的将彼此发展为对象的。但在提倡自由恋爱的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中也一直存在着“相亲”活动的身影。一方面,TA们深受互联网影响,生活节奏更快,智识水平更高,另一方面,又选择回归古早相亲,期待通过相亲,寻觅一段爱情冲动与理性审慎交织的亲密关系。
本期节目的嘉宾邀请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老师,另外两位嘉宾是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相亲的当事人,一位是媒体英文编辑@木木,一位是出版社图书编辑@海舟。那么,当我们坐下来开始讲述相亲时,我们在讲述什么?
当然不止相亲本身。我们选择相亲,进入广大的相亲市场,抛出自己的择偶偏好,也期待能达到钟意对象的种种要求,这些都直指婚姻本质——浪漫爱情与物质基础的结合体。我们也从父母辈的家庭模式出发,继而谈到对一个足够包容的婚恋友好型社会的期待。个人经验和社会理论交织,一起呈现婚恋种种话题之后的再思考。
在讲述的最后,我们发现相亲背后所表达的,既有渴望缔结亲密关系的人类本质,也有顺利嵌入社会框架的存在需求。
或许,重要的并非是相亲、婚恋,而是探究我们真正的内心需求,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传统相亲局的回归:
涟漪效应:现在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归到了传统的相亲局,您觉得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於嘉:我觉得其实有几方面的原因吧。一方面的原因的话,其实是熟人介绍的,大家对于彼此的家庭情况,一些客观条件其实都是有非常深入的一个了解的,它其实可以帮助在其中去寻找伴侣的这些年轻人,节省一个信息成本和时间成本。这个信息成本就是说你可能不需要再耗费自己过多的时间去了解被对方的一个背景的状况,帮你介绍的这个人其实已经帮你摸得非常的清楚了,他对你们两方都非常的了解,就像你找工作去投简历一样,经常他是给你提供这种非常标准化的信息,直接可以来确认说那你的客观条件到底是不是满足。那另一方面的话,他可能也会面临到父母的一些压力,希望可能他可以尽快地进入到婚姻之中或者组成一个家庭。因为会去参与这个相亲过程的年轻人,可能都是有近期或者短期之内组建家庭的意向。那么还有一点就是,年轻人随着他的这个自身的条件越来越好,那其实择偶的条件也会越来越高。换句话说,那条件高的话,会筛选掉非常多的人。你可以选择凭借你自己的关系网去认识的对象其实可能会是越来越少的。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上学或者工作,那可能已经不断地有人已经进入到婚姻,你可以选择还没有结婚的群体,其实数量是比较少的,所以就是它也可以帮助你拓宽一下交际圈。我觉得可能主要是这样的几个原因,影响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回归到了传统的相亲局。涟漪效应:那木木和海舟,你们选择传统相亲的形式,觉得是自己的意愿更多还是父母的因素更多?木木:我这边的话感觉其实都有,因为一方面其实我自己也是挺向往婚姻的,然后就是希望要结婚,但正好在学校里面也没有很合适的对象。而且我自己会比较倾向于找对文科感兴趣的理科生,但是我周围好像基本上都是文科生,我自己从事的也是文科相关的工作,所以说可能如果不是通过介绍的话,自己去认识还是有那么一点点难的。希望通过相亲去拓宽自己的圈子,就像刚才於嘉老师所讲的那样。然后同时另外一方面当然也有父母催婚的因素在,他们就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然后希望早点看到我结婚生孩子。海舟:我觉得父母的意愿更多一点,他们会觉得我的社会年龄就到了,应该完成这样一个阶段了,他们比我更加着急。其实我的话并没有那么着急,说想要家庭,进入到婚姻状态,经常有时候就是说甚至他们就会帮你先摸底。摸底了解一下对方的一些情况。那么这些情况的话其实我都完全不知道的,然后就是可能有机会来,那你过去跟他们见一面,最好是线下见面人可以认识一下,或者说是去加一下微信。线上聊天,先建立一个联系,然后再聊一聊。这个过程当中会催促。这一点的话,我会觉得有点不耐烦。涟漪效应:感觉这跟小家庭还是有关系的。那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62 人。相比于传统的四世同堂,小家庭时代已然来临。那於嘉老师您怎么看待这种转变呢?您认为家庭小型化趋势对年轻人的婚恋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於嘉:我觉得家庭小型化其实是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那对于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家庭之中的个体来说,那这种家庭的小型化其实它带来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说生育率的一个下降,平均每个家庭生育子女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可能像木木或者海舟,或者在年纪大一点或者年纪小一点,可能大部分的都是来自于这种独生子女家庭。那在这种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之下,父母对于子女其实是更加重视的,也就意味着说他可能把他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这一个子女身上,那就会产生一个更为紧密的一个情感的连接,那情感投入的密度也会更大。但是与此同时,我觉得其实家长在这种跟孩子的这种交流或者沟通这种连接之中,他们其实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她们的一个权威性,就是她对于子女的婚恋状况更重视,也会更多地干预到其中。那另一方面就是我觉得还有就是这个家庭小型化的一个影响,其实也会让大家在择偶的时候会非常充分地考虑对方的一个家庭条件或者背景。也就是说大家在择偶的时候可能会对于客观的条件变得更加挑剔,因为这种四二一家庭,可能你就会去开始思考父母养老的一个问题,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摆出来,不是说我只认识你这个人,我要对你的家庭状况、你的父母的状况都要有非常深入的一个了解。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一个变化,也是为什么就是大家开始又回到相亲,就是一定要把条件都摆出来,然后比较明确、比较清晰讲这个问题。涟漪效应:我记得您之前也讲过婚姻的经济基础要求的强化,以前是婚姻更相当于是互相的交换。社会压力更大以后,大家更倾向于强强联合。於嘉:对,以前的话大家观念比较传统一点,或者比较传统的这种性别观念的影响之下,还是觉得说男主外,女主内对吧,可能男性的经济条件更好一点,女性更顾家一点。但是现在尤其在大城市,可能木木和海舟也都在大城市工作,就是这种压力很大的情况之下,你再用这种传统的分工模式,可能很多家庭是难以支撑下来的。换句话说,靠男性靠丈夫一个人的收入,没有办法去支撑整个家庭的开支,甚至你要生育子女,未来可能还要去赡养父母。所以就是他一定会形成一个强强联合,就是优势和优势这个结合在一起对吧,就是这个物质条件其实被看得更重。涟漪效应:家庭小型化确实是导致了年轻人的婚恋压力增大,甚至导致了年轻人更愿意选择相亲这种方式去寻找伴侣,早日成家,建立稳定的生活。这种趋势下,您认为我们对待婚姻是更保守了吗?於嘉:我觉得其实也不能说更保守,可能只是更加重视婚姻的这个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或者是一个客观的条件。但是我觉得,虽然说有更多的年轻人现在可能会去选择相亲,但是我觉得也不能叫做早日成家。因为可能真正非常积极的开始参与相亲的这个群体,它可能也不是我们定义的这个早婚的群体对吧,可能不会在 25 岁之前就早早的进入到相亲的模式之中。但是回到说这个保守或者是开放的这个问题,从我们家庭的理论出发,它就会强调说那进入到这个后工业化社会或者后现代化社会之后,那第三方就是外界对吧,或者是权威,你的家庭,你的原生家庭,对于个体的婚姻的干预会越来越少,那个体可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性,会更加重视爱情而不是物质。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看到几十年前的这个预测成真,就是虽然不同的社会的现实状况不同,但是其实我们依然看到,无论是在东方在西方,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其实婚姻的物质基础都是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的。那其实跟整个全球社会的一个竞争压力很大,也是有很大的一个关系,它也不是中国独有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不觉得说大家是变得更加保守了,可能只是更加谨慎地进入婚姻,因为婚姻毕竟对于个体,你未来的声誉以及你可能你的工作、你的就业、你的职场发展等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一个影响。那既然有这个影响存在的情况之下,我觉得大家只是更加谨慎而已。
涟漪效应:可以说,现在大家这种谨慎是因为社会的背景使然,并不是说我们的观念变得更保守。於嘉:对,我觉得其实是社会的一个压力带来的,并不是说大部分的人都想寻求到家庭的一个稳定,更多的可能是外界的竞争压力太大,或者是外界的这种不安全感太大,家庭又重新变为了一个避风港,所以可能想要去回归它。但是我觉得如果说我们只去看保守或者不保守的话,那首先就是大家其实进入婚姻的时间是越来越晚的对吧,就没有说这个结婚的年龄又提前了。那另一方面其实婚恋的方式也是非常多样化,因为我自己也做一些同居的研究。那我们发现可能大家也不会直接进入婚姻,可能会先有婚前新生活,然后再同居,然后再去进入婚姻对吧,其实从整体来看,其实行为上是更加的开放了,只是说可能还是越来越谨慎,越来越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
迷茫着清醒着:
涟漪效应:除了传统的相亲局以外,我们也了解到有一些所谓的高端相亲局,比如说 985 相亲局,甚至身份证号相亲局,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呢?木木:对,因为我之前在美国留学,也是名校,可以说也参加过类似的这种活动,算是名校相亲局的感觉。那我个人觉得这其实也是交朋友,然后扩大圈子一种方式。就是像我们学校的这种相亲活动的话,可以认识一些别的专业的,可能不是平时在课上或者社团里认识的朋友。然后我觉得这种活动其实大家会有一些共同的经历,比如说都在一个学校或者都在类似的学校,都在类似一个背景上面,大家会对对方有一个大致的预设。以这个为出发点,再开始聊,大家会比较契合。但是这也不一定,就是说我觉得像我自己参加这种活动,感觉就好像有很多那种很尴尬的相亲游戏,其实不是很适合社恐,都是很适合那些社牛的同学。海舟:985 相亲局,这个我好像还是在新闻上看到的,有一些公众号推文。门槛蛮高的,当然他可能就会圈子化和窄化。而且会让我有点不太不太舒服,因为就是说你太标签化了,但是他们有些人会比较乐意去参加这样的活动,会觉得跟我是同类,那么我匹配会更加精准一点。其实活动形式好像也是大同小异的。涟漪效应:那於嘉老师您会怎么看待这种传统相亲局和所谓高端相亲局之间的不同呢?於嘉:我觉得其实本质上倒是没有什么特别多的一个差别。我觉得更大的一个差别在于说,同类的人筛选到了一起。那其实我们在探讨择偶的这个话题的时候,就是人们的偏好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不同的。比如说有些人可能会去偏好和自己背景差异比较大的人,他可能想去追求一个新鲜的感觉。可能教育背景不一样,出生的背景不一样,来自的地区不一样。那另外一方面的话,其实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择偶的过程之中,人们的偏好其实是有一个同类的一个倾向,就是无论是在教育程度上,在家庭背景上或者在各种兴趣爱好上,很多时候其实我们看到它有同类的一个偏好。那这个偏好比如说 985 的相亲局,或者是一些教育程度的相亲局,或者比如身份证号相亲局,可能只限定于我们北京土著或者上海土著,虽然看起来它好像是形成了一个区隔一个圈子,但是一定程度上比如说这个教育程度,它可能也不仅仅是代表的是一个经济的条件,可能更多还代表一些文化的背景。我们有没有一些共同的话题?那包括可能同一个地区的人,他可能要组成的一个相亲局,那更多时候他可能也要讨论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一样对吧,因为可能中国还是很大的。那不同地区其实生活习惯也是差异特别大的,比如你吃什么,怎么过节等等,它其实是帮助人们去更加容易的去找到一些同质化的一个群体。所以我觉得本质上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一个差异,只是说定了一个更高的门槛和标准,然后让大家更容易去实现自己的一个同类的偏好。涟漪效应:那於嘉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这种对人外在标准要求的强化?於嘉:我觉得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其实还是认为择偶行为和市场交易的行为是一样的,我们都是用相对的优势或者相对的资源去换取对方的相对优势和相对资源。只是说可能你没有去进行相亲的时候,你内心已经有了一个标准了,但这个标准可能不是外化的,没有把它打分或者列出来这么得明确。但是其实你在择偶的过程中,也在给对方进行评价进行打分,每个人都是有权重的。非常外化地直接进行打分,或者当着你的面去给你打分,我觉得可能不太好,但是其实它本身就是人们在思考,在理性思考。但是其实我觉得这种理性的计算其实本身就是择偶之中的一部分,包括刚才其实木木和海舟都有提到说可能当初去相亲的时候,除了客观的要求之外,也提到说希望这个人有趣,或者说希望我们可以聊得来。但是其实很大程度上我们谈到的有趣、聊得来,很大程度上其实也取决于他的背景,取决于他的这些客观条件。比如说他有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是文科还是理科,他有没有广泛地阅读,包括可能他来自什么样的一个地区。那可能有这种类似的相同的经历,才有可能会聊得来,或者你们才会有共同感,或者你们可能来自类似的家庭背景类似的一个社会阶层,可能你们才会彼此聊得来,会觉得对方有趣。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它其实是一些无形的条件,或者是看起来很虚无缥缈的事情,其实我觉得它都是有客观背后的一个基础在的。那当然还有的人他可能是非常单一的一个标准。比如说我一定要找一个江浙沪的,或者我一定要找一个北京的。每个个体其实都是有很大的差异性或者是异质性。如果说你是去评价一个人整体的话,那可能这些单一的标准并不会帮助你去筛选掉一些可能的潜在对象。但是如果你是必须要卡一些非常非常单一的标准的话,那其实也会排除掉了一些可能潜在的一个对象。所以每个人择偶的机制是不太一样的,适用的这个群体也是不太一样的。涟漪效应:那您觉得这背后体现出的婚姻形成的本质是什么呢?於嘉:我觉得婚姻形成的本质当然是有激情有浪漫的爱情,既然要进入婚姻,它还是一个非常稳定的一个存在了非常非常久的一个社会制度。那作为一个社会制度,它当然是有一些社会功能的,并不是说只是为了满足你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其实还是要满足很多物质上的需求,和你共同生活的一些需要。所以我觉得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分工和交易,只是说可能和传统的分工和交易模式有所转换。但是它背后的机制,我觉得其实也是一种交易。或者换句话说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交易这个词本身也不是一个坏的词语了,它其实就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语,就是双方的一种协议和一种承诺。那我们达成了这个协议,我们有彼此的一个认同。涟漪效应:也可以理解为婚姻的形成就可能是一种中性的、打双引号的市场交易,整个交易过程我们该给对方打分。那具体化的标准满足以后,再进行挑选,也可以节省彼此的时间成本。那木木和海洲对你们来说,你们觉得走入婚姻必要的条件是什么?木木:我觉得除了这些硬件什么的。本质上来说,双方对婚姻和对家庭的认知需要是比较一致的。比如说你对于孩子是什么样的态度,对于长辈跟长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三观一致,我觉得这个是必要的,是超过很多别的东西。当然就像於嘉老师刚才说的,你这种观念的形成背后可能本身也有很多物质的那个背景和基础在那里。所以说我觉得经济基础和感情基础就是对半开的这种感觉。海舟:我会觉得婚姻本质有点像契约,就是商业行为当中的契约。进入婚姻了以后,双方之间要有个承诺,互相不背叛,互相能够走下去,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契约的承诺。另外婚姻的话更多的时候会考虑到双方的一个家庭,可能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一件事。
什么是婚恋友好型社会
涟漪效应:於嘉老师,您觉得当代年轻人和父母那辈的传统式相亲,不同的地方体现在哪里呢?於嘉:我觉得其实还是有挺多不同的地方。那一个的话,现在当代年轻人的相亲,其实可以非常非常多次的,而且大部分人可能也都经历了非常多次。但是在父母那一辈的话,可能就是不会有人给你安排这么多次,或者包括说你可能看得差不多或者没有看得差不多,只要身边的人或者他们的父母说这个也差不多,那可能他们也就会同意了对吧。当代的年轻人我觉得还是相对来说,社会更宽容一些,没有要求说你一定可能过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要进入到婚姻。虽然有这个压力,但是其实这个压力跟父母那一辈比起来,已经小了很多。所以你可以延展你择偶的一个时间,那你可能慢慢的更容易找到一个满意的对象。那第二个方面可能是把客观的条件都摆出来作为一个门槛。我们基于这个客观的条件去见彼此。但是其实爱情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只是客观条件符合,我就愿意结婚。那可能我还是希望可以跟对方产生爱情。那这个爱情它到底怎么产生?是跟陌生人产生,还是说我们是不是交流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会产生这种感情。但是无论怎么样,就无论是通过哪种模式,是一见钟情也好,还是慢慢相处产生的也好。那我觉得当代年轻人其实把感情和爱情这一部分其实也融合到了相亲之中,那相亲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说唯一可以帮助他进入婚姻的方式。那还有一些差别,我觉得也是沟通的方式或者是,就是大家接触的方式其实也是越来越多样化。涟漪效应:您刚刚也提到,跟上一辈相比,我们现在年轻人更多样,也会更包容。那在您看来,到底什么是婚恋友好型社会呢?和父母那辈相比,我们确实是更友好了吗?於嘉:我觉得其实整体来说还是更友好一些。我觉得一个友好型的社会是可以包容大家各种各样的需求。如果你很想早早地进入婚姻,那社会也可以包容你这个早早进入婚姻的需求。但是你想维持非常长时间的单身或者甚至你愿意终身单身,那社会也可以包容你这样的一个需求。另一方面从社会角度讲,什么叫做友好型社会。政府或者说国家或者社会,它更多的是提供一个扶持,而不是说我要 push 你,我要推动你一定要进入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的模式,可能并没有任何一个理想的模式,而是说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
当我想选择终身单身的时候,可能会有足够的政策来支持我这样的一个选择。比如说我去看病或者我要动手术,我可以自己给自己签字,不一定非要找我的配偶来给我签字对吧?那或者说如果我想进入婚姻,我早早地进入了婚姻,那可能是不是有相关的法律可以保护我在婚姻之中的一个权利?一旦我想要退出的话,能不能够保证我这么多年的一个付出,不能完全没有回报对吧?就是说法律政策或者社会层面可以给各种各样的人,就是他有一个合理的需求。大家的需求是非常非常多样化的,我们怎么给这个多样化的需求帮助大家去满足,我觉得可能这一点是我自己理解中一个友好型的一个婚恋社会。
木木:包容我觉得是非常重要。因为我也是想到其实真正的婚恋友好型社会还是能够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虽然说之前我讲了很多什么硬件条件,但其实婚恋并不是说只有一种单一的状态,一定要怎么。如果说要求大家都按照同一个模式去恋爱结婚的话,那反而很压抑。所以我觉得其实是要尊重每个人,包括是尊重不愿意结婚的选择,尊重异性恋之外的选择,同样也是要尊重希望可以追求比较传统的男女之间的婚恋模式的选择,就是大家都可以,那我觉得这个才是真正的友好。
海舟 :我同意木木的观点。婚恋友好型社会我觉得就是多元就好过于单一,我会觉得这样的社会它是比较友好的。如果说大家都是在一个模子里面就会变得非常单一,这个社会也就会无趣吧。
无法克制对亲密关系的追求
涟漪效应:之前还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不婚不育保平安。你们怎么看待这句话呢?於嘉:不婚不育保平安,听起来是一个很悲观的一句话。但是我觉得它其实背后是有很多不同的意义的。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说这句话的人可能是以女性群体为主,并不是男性群体而为主。那其实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的一个觉醒,就是她认识到了婚姻,认识到了生育对于女性可能会带来的一些损害,或者女性是不是在其中,无论是婚姻还是生育之中,是不是她的付出和回报相比于男性来说可能是不成比例的。对于这种不成比例或者这种所谓的不公平的一个反馈,希望可以表达出她这样的一个不满的情绪。我觉得一方面是情绪的一个宣泄。那另一方面,我始终还是觉得人类还是有对于亲密关系的一个渴求。虽然大家现在精神生活也非常丰富,但是每个人都还是有脆弱的时候。虽然可能父母可以帮你分担一些,但是父母毕竟可能和我们是有一些代际差别的。那可能朋友可以帮你分担一些,但是非常私密的事情,可能你也不想去跟朋友分享,所以亲密关系,对于个体来说,在当前的这个社会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是说她不婚不育,但是有可能一方面并不排斥于这种亲密关系的一个形成,只是说她反思到了婚育制度对于她可能带来的一个损害。那目前这个社会可能不会给她一个正向的反馈,他试图去推迟这件事情,所以可能会有一个口号,对吧,就是我们不婚不育,但也可能他就是一个比较暂时的一个现象。当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所好转,或者说当他自己的心态,当他可以调整到可以接受这一切的时候,我觉得可能还是可能会改变吧。涟漪效应:可以说是不想结婚的背后是对爱情的坚守。那作为已婚已育的木木,你怎么看待这句话?木木:其实我觉得不愿意结婚是一种非常正当的选择。就是特别是对女性来说,其实婚姻是有很多让人感觉不太划算的地方。刚才我们也说到,现在很多女性她已经不是说把婚姻作为一种改变命运,然后提升社会等级的一种方式。可能很多女性她发现自己很难找到比自己条件更好的男人,或者说她找到,充其量是跟自己差不多,甚至是比自己低一点。那这个时候你结婚就不是说你要把自己给拉上去,而是你要把另外一个人给拉上去。你就想为什么你要去做这些呢?你一方面你要放弃这样的一个人开心,你还得去处理各种家庭关系,还要给他生个娃,还要做家务什么,那确实是很不划算。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我完全可以理解心态。但是我觉得可能还是需要辨别一下自己到底是出于深思熟虑不愿意结婚,还是说是出于一种胆怯?因为我觉得其实我们现在很多都过着非常原子化的生活,就不管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虚拟世界里面,都是作为个人在独来独往,就说可能一下子确实很,无法去接受和一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去建立很亲密的关系,然后一起去度过余生。
四种爱 作者: (英)C.S.路易斯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但是这其实恰恰也是我个人对于婚姻一直非常好奇,而且向往的地方。就是说怎么样去和一个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去达成深层次的互相理解,然后可以给自己的世界打开一个口子,去接纳另外一个人的世界。我觉得其实婚姻是这个最极致的一种例子。但是从婚姻往下看,其实除了在婚姻关系之外,就是说你跟身边的朋友也好,或者说是跟网上的陌生人也好,其实大家都是需要在不同程度上去要和别人达成这样的一种理解。所以我觉得其实就还是不要封闭住自己,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海舟:我觉得那更多的人可能其实是在等待或者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在没有找到之前,比如说你要相亲了,如果他是被迫的,那么会有一种抵触的一种心理,那干脆我就摆烂,或者是我不按你们的意思来,所以会讲那还不如不婚不育算了。那其实内心还是想去找一个跟自己心灵相通的,有很好的亲密关系的一个人。涟漪效应:於嘉老师,您觉得现在年轻人对婚恋应该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期待?你有什么建议吗?於嘉:每个人对于婚姻的需求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要认识到你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婚姻。因为我们讲婚姻制度本身,它可能从一个制度性的一个婚姻,它是为了家长、为了整个家族,为了整个社区的福利,它不是考虑个人的需求的这种制度型婚姻。慢慢到了这种陪伴型的婚姻就是以夫妻为一个核心建立的,这种婚姻的夫妻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夫妻的感情也很重要。那甚至再往前迈步的话,可能还有这种个体化的婚姻。那就是说我们不以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利益,而是说我们家庭中每个个人都希望可以让自己的利益是最大化的。不是说比如说女性就一定要去为了家庭牺牲,即便这样的话,可能整个家庭的利益是更好的,但是可能她就会牺牲掉自己的一个事业。所以既然存在不同类型的婚姻,你要想你自己到底期望成为什么样,如果你自己的目标就是我就想把家庭视作一个整体,如果家庭好就可以带给我最大的一个快乐,那可能你就要去寻找到比较适合你的陪伴性婚姻。但是如果你认为说,我希望是过一个非常个体化的一个婚姻,我自己的需求是最重要的,那我觉得可能你也要去选择一个愿意去尊重你的这个需求,可以去跟你共同组建一个这样个体化婚姻的对象。我觉得其实就是大家都可以去找不同,就是认识到自己需要什么,然后再去寻找这种需要。不要对这个年龄或者时间有什么样的焦虑,其实社会还是比较宽容的,虽然会有压力,但是没有关系是吧,就是还是可以慢慢地去找,直到找到满意为止吧。不要轻易地去放弃它,如果碰到一些压力,你就轻率地进入到一段婚姻,那可能最终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比你不进入婚姻还要大得多得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