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平:上海民盟的“活字典”

陆学文 上海民盟 2023-09-20

  +

+

编者按


民盟精神薪火相传,身边榜样躬身为师。为更好地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近期,民盟市委机关干部对自己所熟悉的盟员开展采访报道,讲述他们不懈奋斗、岗位建功、继承传统、尽心为盟的故事。上海民盟公众号将陆续刊发系列报道,旨在展现盟员的熠熠风采,号召全盟汲取身边的榜样力量。




一提起苏步青、谷超豪、李国豪等民盟大家,她如数家珍;一谈及上海民盟各级组织和广大盟员,她娓娓道来。她就是民盟市委原副秘书长、组织部部长董平,大家口中的上海民盟 “活字典”。


在采访中,我们听到她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把民盟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热爱热心、尽职尽责,才能无愧于参政党的使命和担当。”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插队知青到机关干部


1970年,董平来到安徽淮北农村插队,并担任民办教师,从小学一直教到初中,得到老百姓和当地政府的一致认可。1977年恢复高考,董平一边继续认真教学,一边挤出点滴业余时间复习备考,并于1978年如愿考上了心仪已久的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董平被分配到市委统战部后,被派进民盟市委机关。董平回忆道:“八十年代初,民主党派刚恢复活动不久,民盟机关干部普遍年龄较大,但是整体素质很高。当时的专职副主委是寿进文,宣传部长是尚丁,部门负责人都是行业方面的翘楚。

董平(前排右一与机关老领导在“盟员之家”合影

能进入民盟机关,董平感到很幸运,前辈们的榜样力量也深深感染了她,她提到最多的就是民盟市委原专职副主委翁曙冠:“第一次给翁老送材料,我感觉翁老非常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后来在工作中,更是感受到他细致严谨又科学的工作作风。”


翁老非常关心机关青年干部,希望他们加入民盟,增加盟组织的新鲜血液。时任民盟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锐夫,组织部老前辈毛引等领导和同事,都觉得董平身上有民盟的“味道”,纷纷建议她入盟。正是受到民盟精神的感召,和领导同事言传身教的影响,1987年,董平加入民盟,成为一名光荣的民盟盟员。





从职业到终身事业


董平(中)与交大民盟老主委(右一)合影

成为盟员后,董平感到自己与组织和盟员之间更近更贴心了,在工作上也更焕发出更大的热情,她说:“要把民盟工作当成事业来做,不仅仅在8小时之内,有时还要‘5+2’、‘白+黑’。你把工作当成事业干,感觉就不一样,对盟员的感情也就不一样。”每次参加会议,董平总是尽量早到会场,和盟员多说几句话,多了解些情况。遇到盟员的事情,她也不厌其烦,多跑几次腿,多提供些帮助。


某基层组织新任主委是一位年轻同志,刚开始对盟务工作还没有信心。当时,董平就陪着这位主委一个支部一个支部去调研,一次次去做工作,帮他熟悉情况,熟悉人头,把他扶上马、送一程,最终这位新主委出色地做好了盟务工作,也得到了更多盟员的支持爱戴。


只要盟员有困难,即便不属于盟务工作范畴,董平也总是想方设法提供帮助。有一位盟员当时即将走上某单位的主要领导岗位,可是他对如何做好“一把手”心里没底。董平得知后,帮他联系了这方面的盟员前辈,让他去请教学习,为之后的工作顺利打下了基础。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谈到工作心得,董平有三个“做好”。做好服务:组织部工作人员要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精神,在幕后为盟员服务、为基层服务,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协调,甘做铺路石;做好功课:下基层活动或盟巿委会议,都是了解盟员的好机会,要了解所在基层情况,掌握重点盟员名单,熟悉人头;做好调研:多听多问多了解组织和盟员的方方面面情况,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董平看来,作为民盟机关干部就是要通过为盟员服务,通过帮盟员解决具体的事情,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要尊重盟员,关心关注盟员发展,让他们在本职工作有作为、有地位,他们对民盟组织才更有归属感,也更愿意为民盟做贡献,才能在本职岗位和盟务工作上“双向发力”。





从“小董”到“董大姐”


民盟是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民主党派,大家云集、人才荟萃,与他们打交道,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既要有知识,更要长见识。”董平常常给机关青年干部讲,要开阔视野、不断学习,要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新形势新知识,不求做专家,但求做一个“万金油”干部。


她经常关注民盟代表人士的重大获奖情况或者他们的“好人好事”,“哪怕发一个祝贺短信也好,也会让他们感到组织的关注。”曾有一位盟员专家被某高校聘为二级学院首任院长(兼职),他把自己所得的聘金全部捐出来,给学院的困难学生设立奖学金。董平得知后便第一时间给他打去电话,祝贺的同时更有赞赏,让他深感组织的温暖和激励。

董平(右二)与妇委会盟员合影

正是靠着对盟员的发自肺腑的关心和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董平变成了盟员“活字典”,只要问到盟员情况,她总能信手拈来、滔滔不绝。很多盟员都曾经满怀深情地提到:“认识民盟市委机关的第一个干部就是董老师,给他们关心最多的也是董老师。”有的盟员组织关系当时还在外地,但董平也热情邀请他们来参加组织生活,让他们有强烈的归属感。民盟市委领导也多次在机关建设会上盛赞董平并号召大家向她学习,多下基层、多和盟员交朋友,多为盟员服务。


四十年弹指一挥。从1982年大学毕业后,董平就一直在民盟市委机关工作,先后在宣传部、办公室、组织部、研究室,之后又回到组织部,从副部长、部长到民盟市委副秘书长。董平也从当年的“小董”,变成了盟员们敬重爱戴的“董大姐”,一些年轻盟员更是亲热地喊她“董妈妈”。

即便退休后,她也并没有离开民盟组织,积极参与《上海市志·民盟篇》的编纂工作,后又担任《上海市志·民主党派分志》副总纂,一干就是7年。去年,沉甸甸的《民主党派分志》终于出版面世。与此同时,为纪念民盟成立80周年和上海民盟组织建立75周年而拍摄制作的历史寻访纪录片《逐梦同行》也在上海市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反响热烈。董平在片中接受访谈,将盟史故事和先贤风采娓娓道来。今年,她又为制作纪念苏步青诞辰120周年专题片《情随国步 德溢丹青》东奔西走。很多盟员都说,并没有感觉到董老师已经退休,她好像一直在身边,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在新一届专委会名单中,大家看到董平担任了老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纷纷向她表示祝贺。其实,此前她已经担任了两届老委会副主任。董平说:“在民盟风风雨雨至今已经四十年,可以说没有民盟就没有我。最荣幸的是遇到很多好领导、好同事和好盟友,心中充满了感谢和感恩。盟员们都没忘记我,今后我还要继续发光发热,继续为盟员做好服务。”




文字:陆学文(民盟市委组织部二级调研员)

照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郭琪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发现惊喜

记得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