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影像贵州|用银写诗的人
银饰,让控拜村名声在外。这里被誉为中国民族银饰艺术之乡,村民世世代代有制作银饰的传统。
车在村里的水泥路边停下。路的一侧是依山而建的苗族民居,另一侧不远则是高山。向着民居走去,一路爬山,一些银饰作坊的招牌挂在房屋门口。“哪家银饰最出名啊?”询问一个小女孩。“当然是龙太阳啊!”小女孩说道,然后一溜烟就跑掉了。
沿着山路走到山顶,一座有着玻璃幕墙的现代建筑就是龙太阳家。此时,龙太阳正在兄弟家做客,他的妻子王红梅打开房门,介绍了这个家庭式的银饰体验中心和龙太阳的故事。
“多的时候一年有上万人来呢,很多人都是像你这样慕名而来的。”从王红梅娴熟的介绍里,能够感受到这个小村的旅游热度。
突然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十年前,知名的旅游读物《孤独星球》贵州专辑里,对控拜村的介绍只有一小段文字,且说这里很多银匠都外出打工了。而新版的《孤独星球》贵州专辑,专门对控拜村作了重点推介。一本旅游读本对一个小村的推介之变,体现了十年之后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之变和小村的发展之变。
在体验馆的墙上,贴满了龙太阳与游客、参访学者制作银饰的照片,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各种造型的银饰,美轮美奂、形态逼真。“比我想象的好呢,一直以为村里的银饰会比较粗糙,没有想到那么精美,都可以和国际大牌媲美了。”
“我们的这些银饰都是有故事的,我爱人喜欢用银饰来表达感情。”王红梅的画外音里有着一种自豪,她指着一双银制皮鞋说起了她爱人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龙太阳上世纪90年代在温州皮鞋工厂打工,因为从小会制作银饰,做皮鞋上手特别快,短短几年就在厂里承包了皮鞋生产线,月收入过万元。
2002年,龙太阳回家时,听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村里一位老人因为子女都在外打工,去世一段时间才被发现。这个事情刺痛了龙太阳,他决心回到家乡,照顾老人和孩子。
回归乡村的龙太阳搞起了客运,但日子久了他慢慢意识到——银,才是控拜的灵魂。一边做银饰,一边种田,日子过得不温不火。“在家嘛,没有那么多钱赚,日子没有在温州那么辛苦。所以我爱人才制作了这个银皮鞋,纪念在温州的日子。”
走进另外一间房,这里展示了龙太阳制作的银饰。“这个草帽挂件,就是原来我和老公下地干活,为了争一个草帽吵架,回来他就设计制作了这个草帽银饰。”
在一个银蜻蜓挂件前,王红梅笑着说,“这是女儿小时候被一个趴在身上的蜻蜓吓哭了,我老公以此为灵感制作的。”
不远处的知了挂件,则记录了当年外国小姑娘被爬到身上的知了吓哭,龙太阳女儿捉知了得到外国小朋友称赞的故事。
这一件件生活里的趣事,都被龙太阳用银饰记录下来。“感觉他是用银饰在写诗,很有生活情调,你会不会很感动?”我问道。
“龙太阳是个浪漫的人”,王红梅觉得他脑子好用而且有情怀,和他在一起就是图的这个人。“你们一年大概有多少收入?”“没有算过,应该有几十万吧,我们都不太爱去计算,但是这几年日子比刚回来时候好多了。”讲到这里,王红梅突然说起一个故事,让我们都不约而同笑起来。
“大概是2013年吧,有一次,我老公说带我去县里买件好衣服,我说他穷得连文胸都买不起。”王红梅觉得,这句话似乎伤到了龙太阳,“后来,他专门为我打造了一个银制的文胸,挺浪漫的。”
没多久,一个朋友到龙太阳家做客,被这件陈列在家中的作品惊艳到,便带着作品到国外参加展览,震惊了外国朋友。一时间,很多媒体涌入控拜村,龙太阳的银饰火起来了,游客纷至沓来,一家人收入大幅提高。
走红以后,龙太阳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议论和事情。比如有一次,在一个展览上,一个年轻女孩就问他:“你就是专门为女人做银文胸的银匠吗?”这句话让龙太阳哭笑不得,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就这样,从苗族手工艺人,成了一个变态银匠。
异样的眼光和世人的误读,让龙太阳有一些新的思考。拒绝贴牌!龙太阳一直很坚定这一点。王红梅也非常赞同爱人的观点,“贴了牌,辛辛苦苦做,别人赚了大头,银匠只能赚小头,谁愿意来当银匠?”王红梅说,爱人的梦想是希望村里更多的年轻人重拾打银饰这份手艺,通过大家一起努力,让更多人走上致富的道路。
“走,我带你去找龙太阳聊聊。”王红梅说。“等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吧。”委婉拒绝了这个提议,因为我感到从身边人的叙述中更能读出龙太阳的特点。
临走前,在一个玻璃橱窗里,我发现贴着他们女儿眼睛的特写照片,照片前面是一个酷似眼睛的银饰挂件。“这叫‘心灵之创’,是疫情防控期间女儿玩手机,我教训她时不小心在她眼下划了一个伤口,后来我老公制作了这个作品,提醒我要控制脾气,改善教育方式。”
定睛一看,这不是刚刚我询问的那个小女孩吗?“她叫什么名字?”“龙传艺,她爸爸希望她能把银饰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突然想起小姑娘的那句“当然是龙太阳啊”。
这一刻,十分奇妙。
撰文摄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许邵庭编辑:胡凯瑜 任诗音统筹:胡莹编审:王璐瑶
· 天眼看冬奥丨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冬奥配套工程上的“贵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