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专家陈岸瑛:贵州非遗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提起贵州,你会想到什么?是连绵起伏的高山,还是穿越大山奔流不息的江河;是令人欲罢不能的老干妈辣酱,还是风风火火的贵州发展进行时;是古老精湛的苗绣、马尾绣,还是领先快跑的大数据产业……
每一个到过贵州或者没有来过贵州的朋友,对贵州都有着自己的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贵州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形象展示给外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们延续了去年策划的《当谈论贵州时,人们在谈论什么》系列报道,力图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描述,向广大读者展示一个多元的、立体的、生动的多彩贵州。
(上下滑动查看人物名片)
陈岸瑛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是我国知名的非遗专家,对于以苗绣为代表的非遗,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
“苗绣是穿在身上的文化,是苗族口传历史的载体之一,寄托着苗族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陈岸瑛介绍说,世界各地都有刺绣的传统,中国刺绣品类尤其多样。刺绣常常体现为一种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艺,或作为半专业化的家庭副业而存在,也有一些刺绣品种走向了职业化,甚至脱离衣饰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如能与绘画相媲美的绣画。
在陈岸瑛看来,不同地区的苗绣有不同的工艺特征和图案形式。“苗族姑娘常常一边唱歌一边绣花,苗绣是苗族妇女装饰美化生活、传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妇女们非凡的创造力。苗绣作为一种活态传承的手工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伴随人生各个阶段,融入不同的生活情境,至今依然如此,这是其最富魅力、最具吸引力之处。”
“贵州苗绣产业发展得不错,有不少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和企业家,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陈岸瑛感到,他们愿意与外界交流,善于学习,也具有人才引进意识。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最近编写了一本书——《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贵州实践》,收录了不少苗绣振兴案例,讲述了石丽平、龙禄颖、吴秀英等苗绣传承人创新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
“其中,龙禄颖、龙宇创建的苗绣品牌‘舞水云台’成功建立起‘居家就业’式的生产模式,引入艺术、设计人才,开发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苗绣产品。他们还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苗绣的设计生产,把传统苗绣通过算法转换变成数字化云工厂的生产线。”听到这个消息,陈岸瑛感到很震惊,也很欣喜。“苗绣产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有了这些带头人和带头企业,苗绣的产业发展就有了希望。”
陈岸瑛认为,苗绣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文化旅游融合的大背景。在他看来,贵州山区发展文化旅游的一个最大优势,除了好山好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是本地人多,特别是不少年轻人愿意留在家乡生活和工作。“这就使得贵州的文化旅游有人气和生活基础,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适合发展高品质的全域旅游,外来的游客可以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这一点,无论是对于非遗传承,还是对于文旅产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因素。”
关于苗绣机绣与手绣的认识和争论,陈岸瑛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手推绣(缝纫机)还具有较强的手工特性,刺绣机则是另一回事,与带有个性和随机性的手工刺绣有很大差异。手工绣和机绣都有存在的价值,但不能用机绣来假冒手工绣。“随着机绣的进一步智能化,机绣的精度会越来越高,有时候会与手工绣难以区分。但这仅仅是从产品角度来看问题。”陈岸瑛说,如果从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角度来看问题,二者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机绣是缺乏文化价值的,在此意义上,机绣离不开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意义的手工绣。就苗绣而言,机绣产品可以看作是苗绣的一种衍生产品。”
陈岸瑛认为苗绣传承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脱离原有的社群和生活方式,朝向职业化、旅游化的方向发展。“后一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在承认它的前提下,采取建设性、创造性的举措,尽可能不让苗绣脱离当地民众的生活。”他建议可以通过恢复和弘扬传统节日、传统婚庆仪式来提高苗绣的应用频次;可以鼓励本地民众穿戴民族服饰,改良民族服饰以适应现代工作生活场景,拓宽苗绣的应用场景。“其实,这些举措已经在贵州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得到应用了,而且效果很不错。贵州非遗保护工作充满活力、富于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
撰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许邵庭
头图设计:杨绍辉
编辑:喻辉
统筹:王迟
编审:代乐 王璐瑶
· 带编制!贵阳贵安拟公开选拔定向培养30名中小学“兵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