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州聚力新赛道,打造新引擎

贵州日报 2024-04-13

聚力新赛道 打造新引擎|贵州省加速新兴产业聚链成群,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11月1日,贵安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孵化基地项目施工现场,维护结构檩条、屋面檩条系杆安装等工程稳步进行。


“目前,1至4号厂房已完成封顶。”贵州贵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将于今年12月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建成后计划形成航天航空特色产业链。在基地开足马力建设的同时,贵安产投公司已与成都和鸿、博浩机械、大东风科技等多家企业签署入驻协议。


黔西储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翟培声 摄


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近年来,贵州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创新突破不断加快,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8%,其中,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增速分别达47.8%、42.4%,全省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工业投资持续向新兴领域集中,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新兴项目快速上马


“得益于开发区相关部门的帮助,项目快速推进。”贵州为方能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秦杨说,签约后仅用19天,项目用地拆迁等手续就办理完成,10月16日厂房主体开工建设。


10月16日,为方能源贵州大龙年产10万吨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开工暨贵州大龙年产 20GWh钠电池电芯项目签约仪式在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举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葛永智 摄


为方能源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大龙开发区建设年产10万吨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主要建设锰基钠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


贵州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低碳产品、数字技术等不断催生新产业,推动新兴动能集聚,逐步成为工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航拍中核紫云储能电站。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林民 摄


今年以来,贵州已成功引进贵州大龙年产10万吨锰基钠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厦钨新能源科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等4个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部分项目即将启动建设,产业链补链强链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年内将开启场平工作。


项目要“快”,更要“质”。目前,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已达10家,产值占比预计超80%,继续保持稳定输出。


俯瞰盛屯新能源材料项目建设现场。


重点产业高能发展


眼下,正在加紧建设中的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已进入场平阶段,这个包括年产3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15万吨电池级硫酸镍、1万金属吨电池级钴产品新能源材料生产线的项目明年投产后,“亚洲磷都”福泉市的产业能级将实现又一个梯度的提升。


贵州盛屯总经理米勇告诉记者,贵州盛屯新能源项目入驻福泉市双龙工业园区,不仅填补了黔南州三元前驱体材料制造企业的空白,还提高了园区产品耦合度。


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年玉 摄


为了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全省将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今年下半年,中安科技集团与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达成产学研深度合作意向,共同围绕新能源汽车电线电缆领域的技术难题及市场、客户需求展开科技攻关。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中安集团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在组建。


不论是支柱型产业集群,还是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航空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数字与文化创意等培育型产业集群,贵州持续引导创新资源要素向产业的关键环节聚焦,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25年,将推动全省新建研发平台50个、重点实验室5个,力争培育50家省级及以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平台载体建立15个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研发机构。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线。


龙头舞动构建好生态


威宁自治县以长通集团为“链主”,全力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长通威宁新能源产业园集优成“群”。


“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支撑、企业是主体、项目是龙头。”威宁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邓林表示,通过发挥长通的“链主”作用,引进浙江一道新能源、江苏国强、厦门科华数能等优强企业,长通威宁新能源产业园已形成光伏组件、逆变器、储能等新能源全产业链,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给光伏组件贴条码。


“光伏项目所需的设备,在威宁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企业一应俱全。”贵州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云舒说,一道长通威宁基地光伏组件二期产线已在今年8月底开工,这一集单片焊接、叠层、测试等工序于一体的高效光伏生产线建成后,威宁基地将达到2GW年产能,是一道新能源在西南片区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组件制造基地,年产值预计达30亿元。


建“圈”强“链”,增强产业链韧性,激活内生动力。贵州多重发力,推动数字聚能、龙头带动、创新驱动、智造提速等重点任务,强化重大项目招引、集聚项目落地要素、健全关键基础环节等措施,全力实现提能级、强矩阵、增质效。


随着各重点产业链的完善,贵州将迎来更多新兴产业的“爆发点”,为工业经济稳进提质提供重要支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编辑:刘添元

统筹:晏海艳 胡莹

编审:刘丹

更多新闻

· 贵州首个云化标准收费站在贵阳投用

· 贵州首个超级“充电宝” 2小时储满38万度电

· 速看!贵阳公积金政策最新变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