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预告|ta让两晋南北朝遥远的背影渐渐清晰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一个时代

既有长时间的南北割据、

频繁的政权更迭,

又有活跃的文化交流、

广泛的民族交融。

没错,这就是——两晋南北朝时代

虽然是一个动乱的年代,

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

名士们率直任诞、清俊通脱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南京博物院即将用一个展览带您走近他

让两晋南北朝遥远的背影渐渐清晰





琅琊王是谁


公元420年,

立国百余年的东晋

终被刘裕建立的宋所替代,

中国南方由此进入南朝时代。

在初冬的一天,

一队驾着马车的行旅趁着夜色风尘仆仆,

为首的是东晋皇室成员司马楚之,

他正带着家眷和亲随逃离故土,

而这次长途跋涉的终点

位于塞外鲜卑拓跋氏

北魏政权的首都平城(今大同)

这一年是南朝刘宋的永初三年(422),

作为旧皇室成员的司马楚之

已经历了十多年的颠沛流离,

在权衡与考量后决定北奔。

这一年也是北魏明元帝的泰常七年,

他慷慨地赠予南方皇族尊贵的琅琊王爵位,

选鲜卑王族河内公主下嫁楚之,

本展览的主角司马金龙便诞生在这个汉与鲜卑结合的家庭。

司马金龙不仅袭爵琅琊王,

还擢升为献文帝的老师,位极人臣。

在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司马金龙去世,

与妻子钦文姬辰合葬在平城东郊。

半个世纪前,位于山西大同的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被发掘,出土了许多鲜卑族和汉族的随葬品,史书上关于墓主人父亲北奔和迎娶北魏公主的记载,也丰富了我们对于这个特殊家族的认知,我们获得了一个联系东晋和北魏的很好的例子,于是,“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展览诞生了。



展览亮点



01

从东晋到北魏,从江苏到山西

本展通过对江苏出土的东晋文物、山西出土的北魏平城时代文物的对比展示与阐释,讲述在不同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以及艺术风格下,两类截然不同的族群文化通过碰撞、交流,从而形成的5—7世纪南北不同民族的交融和变革,勾连起当时东亚最重要的两座都城——平城和建康间的交流互动。



持盾彩绘陶俑

东晋

南京博物院藏

彩绘鸡冠帽骑俑

北魏平城时期

大同市博物馆藏

▲ 南齐  树下高士模印拼砌砖画及拓片


▲ 北魏平城时期  山林狩猎壁画




金花钿一组 

江苏南京出土

萨珊波斯银币一组
山西大同出土



02

三个篇章,一窥辉煌

展览按时间脉络解读了琅琊王司马金龙的一生,分为三章

  • 第一章讲述琅琊王的家族,以文物营造一幅南方士族贵族的生活图卷,让帝王州、金粉地建康士族的华贵跃然眼前

点褐彩青瓷香熏

 东晋

 南京博物院藏

蝉纹金珰

东晋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 第二章选取鲜卑特有的游牧民族器具,呈现塞北民族的奔放与豪迈;



▲ 童子葡萄纹鎏金银高足杯 萨珊波斯帝国(5世纪) 山西博物院藏




  • 第三章展示司马金龙家族的光辉,通过墓中出土的精品文物,遥想琅琊王族的尊贵。

▲ 司马金龙墓雕纹石床榻细节

该件石床榻纹样处理形象生动,雕刻细腻精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北魏平城时期石雕工艺水平最高的精品。反映出当时南方绘画题材对平城流行的艺术风格乃至贵族生活方式的影响。


03

罕见漆画屏风有顾恺之绘画风格

当考古队员在对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进行发掘时,意外的发现了一组木制漆屏风。这是一组人物故事彩绘描漆屏风,每块木板高82厘米,宽20厘米,出土时共有5块。屏风上绘有多幅人物故事画,设色富丽,笔法古朴。尤其是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飘扬飞举,自然流畅,风格接近东晋顾恺之的画风,呈现出极为鲜明的东晋、南朝文化艺术特征,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绘屏风 北魏

虽然屏风板上绘列女古贤的本意是“以图为谏”,但画者显然更追求“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历代名画记 • 论顾陆张吴用笔》)的图画技巧。研究者相信,这套漆绘屏风板或是直接由东晋南朝的工匠制作,或是北魏的漆工依照南方传来的粉本摹写而成,均见证着南方汉地传统文化对北方的影响。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绘屏风局部  北魏


朱金耀彩的漆绘屏风、

矫若惊龙的书法、

丝路远舶而来的异域金银器与

南北方文物同堂并陈;

北国的粗犷豪放、

南国的优雅故事,

将会折射出整个时代

  文化与艺术的激荡与辉煌。  

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

📍 南京博物院 特展馆2楼8展厅

🕖 2018/12/22 ~ 2019/4/14


南京博物院

长按关注


更多精彩等着您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