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神殿到全息投影展,博物馆承载着什么?| CVSZ第十期主题讨论

Conversazione 2019-07-04

对话讨论具有跳跃性、和离散性

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

思考和质疑,夹杂着口语与生活体会

还原给你现场感,也有不同思维的碰撞与交融


每期讨论前

社群成员轮流进行论题分析、背景资料撰写

开脑洞神游千万里之际

也不忘追根问底、有理有据


CONVERSAZIONE艺术社群

双周主题讨论

一群艺术癌“学术”又“脑洞”的谈话



【CVSZ专题策划】

双周主题讨论

VOL.10

博物馆:真实的虚拟空间
今年 7 月,一件价值不菲的拍卖品被清洁工误认为垃圾清理出了酒店,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有艺术家认为“在博物馆或者艺术背景中”已经可以成为判断一件物品是不是艺术品的依据之一。那么公共艺术展示机构是否影响到了展览中艺术的自我塑造,甚至成为其自我价值的一部分?
博物馆的权威性已经形成了一种“博物馆中的展览都是真迹”的共识,但是在前不久的“不朽的梵高”感应大展过后,人们对数字化展览提出质疑。去博物馆看真品对观众来说到底能看到什么?走出了博物馆的“虚拟”空间之后,这些失去了原作“光韵”的“伪作”们又是怎样影响着观众的?


博物馆空间
博物馆(美术馆)作为一个被社会构建的为物质文明的顶点,无论是古代器物亦或现代艺术品,进入博物馆就像进入了天堂,达到了别的“物品”无法企及的自我价值最高点被观众欣赏。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观众被这种文化和机构权威所影响,博物馆在邓肯的文章中被的定义为了“世俗化的神殿”——博物馆建筑本身企图模仿神殿,而观众也因此不大声喧哗,认真在每一件艺术品面前品位,就像教徒膜拜神像一样。
大家可以谈谈自己在博物馆里的感受。
在博物馆看到有还活着的艺术家作品展出,都会本能的觉得是关系户。
博物馆展的应该都是“死亡”的艺术品,“死亡”的含义有二,一是艺术家拜拜了,二是创作系列完结了。
逛博物館的心情,往往像要去挖掘宝藏一樣,觉得透过观看的过程,可以交换到一些知识或是美的涵养。我们大多時候跟艺术品都是有实质的距离的。 而在拍卖场中,我們对作品則多了一個想像,試著估量他們的价值——会想拥有,可能就不只是單純地想要欣賞,也可能会考虑到转手升值的问题,所以這時艺术品就反而变成一种生产工具的投资。而且“艺术品可以变成你的”这种可能,也打破了人與艺术品的物理上的实际距离。
其实博物馆一直都是一种社会生产物(也没有神殿那么的神圣),尤其是像大都会博物馆,它的展览策划总是会和纽约的“经济、政治”挂钩,算是除去公共教育以外的一个功能拓展,经济政治考量也在展览策划考量内。
博物馆的政治性这里更多指国家级的博物馆,世界上具有国家博物馆性质的首座博物馆应该是卢浮宫,在拿破仑时期法国扩张的时候,首次开始把别国珍藏的艺术品搬到自家博物馆的行为,这也被很多人认为最早的把艺术和国家自我意识联系的时候。
我觉得現代博物館和最初发展那种收集世界珍奇的方式,很重要的转变是向公众开发,里面的物品不再只是被少数拥有权力者所占有,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而“展览”是文化资产共享的一個方式,另外透过典藏和研究的同时,共同去建造社会文明的论述与想像。(这也是古代君王想要去掌控的)拿破仑時期把別国的艺术品掠夺、占有,拿來展示,背后象征著征服他国的优越;然而当代的博物馆则是用典藏的方式去帮社會积累文化资产。
我总感觉博物馆,就像是一本历史书,里面写满了胜利者的历史,是人为的就有偏见的感觉,不知道这样比喻正不正确。
我也这个感觉~我觉得博物馆本身这个词语就被神化了,这也是我标题的虚拟空间的一个想法,博物馆其实不止是一个实体建筑,进入过博物馆就是好东西、高大上的东西这个印象深深根植在社会里,但是这个社会意识其实完全是被构建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觉得艺术品本身具有自我价值,那么理论上是不会只因为展示空间属性导致其艺术性受到影响的。


艺术品出现在市场,一级市场打拼,二级市场打拼,商品价值有了顺便也有了学术价值,于是作战人员以艺术品为武器,战胜一方的战利品进入了教科书、博物馆……
之前听过一个观点是,博物馆和艺术史都是二线战斗人员,捡现成这种;策展和批评是一线战斗人员,发掘艺术品,艺术家。
艺术体制
雅舍将杜尚(Marcel Duchamp)的观念推进了一步。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是因为它是被艺术家签了名的作品,在美术馆或者任何“体制性”的场域中展出。只有当它存在于将它视为艺术、评价为艺术并当作艺术来消费的语境和行为中时,它才是艺术,不论它是一个物品、一个手势、一个表现形式,或者仅是一个观念。艺术体制不是在任何艺术品以外的性质,而是艺术作为艺术存在的无法消解的条件。
艺术体制不是在任何艺术品以外的性质,而是艺术作为艺术存在的无法消解的条件。不论它被放在如何公共的区域,不论它是非物质的、非恒常的、关系性的(注:Relational Aesthetics, 法国理论家Nicolas Bourriaud创造的概念)、日常的、或甚至是无形的, 被申明并感知为艺术的永远是已然被体制化的,仅仅因为它存在于参与者在艺术之为艺术的场域中的感知过程中。这种感知过程不必是美学的,其判定结果在本质上是确是社会性的。
雅舍由此显示的便是:艺术体制不仅仅在例如美术馆的组织中被体制化,在艺术物品中被客观化。一切参与到艺术场域中的人们也同时将它们内在化,具身化(embodied),并再次表述。它内化融入了“促使我们去生产、评论并理解艺术、或者仅仅是认知艺术”的各种能力、观念模型以及感知模式之中,不论我们是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艺术史学者、经理人、收藏家或者美术馆的参观者。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存在于赋予我们的行为导向并定义我们价值观的利益、志向以及价值的评判标准之中。这些能力和性情决定了我们作为艺术场域之中的成员自己的体制化过程。他们组成了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谓的“惯习”(habitus):我们“以社会构成的肉身”和“以体制构成的精神”。
当然,体制的“之外”仍然是存在的,但是它没有任何固定的、本质的特征。它仅是,在任一特定瞬间,一切不以艺术语境和行为的对象存在的事物。但是正如艺术不能存在于艺术的场域之外一样,起码我们作为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等等亦不能存在于这个场域之外。而我们在场域之外所作的一切,仅就它确实存在于那个“之外”来说,对场域以内并无任何效能。所以,如果对于我们来说那个“之外”不存在,并不是因为体制是全然封闭的,或者以运作于“完全操纵式的社会”中(totally administered society,社会学家Max Weber的概念)的机制的形式存在,或者已然发展到了包罗万象的规模;这是因为体制已然被我们内化,而我们不可能脱离我们自己。

虚拟博物馆
到现在为止我们说的基本上都是有实体的博物馆,里边的东西都是真真实实的,而且通常意义上来说博物馆里都展示着真品的样本是大家的共识。然而随着科技发达很多虚拟的展览开始出现。比如敦煌石窟出现了虚拟展厅,包括世博会清明上河图也有了动画版,但是梵高的影像展带来的几乎是一致差评,被评价为大型付费PPT展。这些虚拟展品,甚至一些原作的复制品会对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体验?
我们上回聊到艺术品的虚拟呈现就在想,我们为什么那么向往看到真迹。的确现在很多虚拟呈现方式受当代科技程度所限,但科技的发达程度不可估量,总会有无比逼真的呈现方式诞生。我上次问大家觉得如果有全息投影展,能把一幅油画不光是平面投出来而是把笔触、画框等等都立体地投出来,大家觉得如何。然后有人说那样的话还去博物馆干嘛。我想的确我们去博物馆就是为了到原作跟前,感受它的在场和自己的在场,从而得到一种我真切地看到了「它」而不是「它的样子」, which could be seen anytime from my laptop. 那个真实是我们对博物馆的信仰吧。
然而当今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到博物馆拍照。感觉很微妙。就是我们内心都抵触仅仅在网上看个梵高自画像的照片,然而到了现场一定要自己拍一张真迹,然后发到网上证明自己在场过。
如果不是有保安,恐怕我们更愿意写个“到此一游”而不仅仅是拍照。。。
看真迹时能有很多更细腻的信息,比如尺寸、画框、一幅画的肌理等等。但是我感觉越出名的作品往往也吸引来的是看不到这些细节的观众。大家来只是寻求一个非常虚幻的真实感,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在心里打个钩说,啊我终于「看到」了。
人们来博物馆看那些永久收藏的大师作品只为得到,或者说确认一个结果而不是一种过程。大家除了给原作拍照,现在还增加了跟原作合影/自拍这个技能,更证明自己来过。之前在画廊实习的时候看各种人来森山大道的摄!影!展!拍照!清新地摆拍!感觉实在是非常非常微妙啊。
拍照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po在网络上吧。如果社交媒体没有这么发达,大家是不是会更能够专注的欣赏艺术呢?
在博物馆临摹这件事,也是另一种在场感。通过自己的双眼观察原作,效仿、试图向那个已经不可及的初点靠拢,模拟那种颜色和笔触,某种程度上是在时间轴上游离,在自己在场时间和原作创作的那个时间之间来回折返。
我觉得社交网络让大家自我意识变强了,到哪里都会想着这个值得拍下来之后放到我的朋友圈/微博/ins...etc上,总是不好好感受当下。在博物馆美术馆也是,文物也好艺术品也好都是为了让人经历、与人在某种程度上对话,但是人们现在不会真的完全接收这些信息。匆匆照一下就走了。当然也有现在人生活节奏快等等别的因素,尤其是出去旅游看外地外国博物馆通常都只是旅程当中的一站而已,都赶着去下一个地方,不能细细地看。
还有一点博物馆的优势在于有很多东西,就好像网上买书和去书店买书的区别,博物馆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去看某一两幅原作。我去博物馆拍照大多数时候就是因为看到有意思的作品了想记下来。。



什么是Conversazione?这是个关于“一起评论、创作艺术,思考交流”的社群。这里不仅有严肃的to be or not to be式的哲学问题,还有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不仅可以认真地探讨艺术哲学,还可以一起造访艺术家、约展览、读诗写生,一起玩耍。我们不要看客,要热爱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我们不做华丽的排场和冠冕堂皇的门面,我们要共同创建一个“纯粹、自由、又具有批判性”的艺术社群。

原创文章(艺术评论、创作日记、作品集等) + 推荐艺术文章投稿邮箱:ycai01@risd.edu
如何加入?了解更多?公众号后台回复“社群介绍”
CONVERSAZIONE一个“纯粹、自由、又具有批判性”的艺术交流社群微信号:CONVERSAZION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