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民革党员风采录】高奇:“十行百优”冠军导游
民革长沙市岳麓区二支部党员高奇(左一)参加支部活动
【媒体报道】
“十行百优”冠军导游高奇:湖湘文化“百事通”
高奇在长沙贾谊故居为游客讲解。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邹靖方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这是湖南革命陵园管理处的讲解员高奇接待国内外客人时常用的两句话,湖南人听起来不以为然,但对初来的造访者,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却有茅塞顿开的效果。这些介绍湖南的经典之语,在高奇的脑海里就有几百上千句。
2016年12月,被称为湖湘文化“百事通”的高奇,在全省“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导游讲解员决赛中,正是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化功底,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机敏的反应获得冠军。
高奇是土生土长的郴州伢子,因出生在革命老区,从小就对当年流传的许多红军故事特别感兴趣,当上导游后,他特意收集整理这些故事,在工作中一个一个绘声绘色跟客人讲述。
“功课不扎实,现炒现卖,当不了好导游。”一件发生在10多年前的事情,使高奇刻骨铭心。
他第一次走上导游岗位,接待了一批北方的游客,主要在郴州境内参观邓中夏故居、苏仙岭、东江湖、莽山等革命纪念地和景区。之前,高奇对这些景区的背景资料并不太熟悉,先天晚上,他对每个景区的资料逐一进行了备课,自己感觉准备算比较充分了。
第二天一上岗,面对客人,思绪就乱了,准备好了的东西无法清楚的表达出来,几次被客人问得无言可答。
这次“遭遇”,使高奇对导游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当导游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后的10多年,他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在读书上,尤其是那些关于革命纪念地、旅游景区的书籍,加起来有上百本。其中很多内容他都能倒背如流。
“要把故事讲得生动形象,必须对内容烂熟于心。”高奇当导游,就像在开故事会,每到一个旅游景点他总能讲出几个让客人们十分开心而又意义深刻的故事。
在省 “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导游讲解员决赛中,高奇就是讲述了发生在自己家乡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的红色历史故事——“半床棉被”。
1934年11月6日傍晚,掉队的3名女红军战士为了把一床军被留给当地的老百姓,而在老百姓坚决拒绝的情况下,女红军战士把被子剪成两半,一半留下,一半带走。
为了把故事讲得生动感人,又不失历史的真实,高奇除了反复观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了解红军的历史,同时,还特意查证了2015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走进长征》,其中的《从完整意义上认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让评委和观众们了解到故事的来龙去脉。
高奇为了让这个故事讲得生动形象,他将基本内容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体裁,开头、结尾、中间高潮跌宕起伏、栩栩如生,把红军女战士和当地老百姓的对话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表达出来,亲切感人。
“导游服务,就是要把心紧贴客人。”人在外旅游,最需要的是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帮助,高奇总是这样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
2007年,高奇带团到东江湖观光。回程时,突降暴雨。24名游客只有2名女同志带了雨伞,为了让客人迅速登上旅游车,高奇往返于百步台阶“送伞接人”,10多分钟内,他往返了10多次,当他最后一个上车时,自己却成了落汤鸡。
有一次,旅游车在泥泞的路上行驶,不慎陷入泥坑。车上的客人顿时焦躁不安。有的指责司机的技术,有的高声叫嚷。高奇招呼大家稍安勿躁后,立即下去推车。旅游车驶出泥坑那一刻,高奇因来不及收力,一下栽倒在泥坑里,变成了一个泥人。
回到车上,高奇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很抱歉,让大家久等了。”一阵沉寂之后,车厢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游客们齐声喊道 “高导,你是最棒的!” (本文转载自“湖南日报”)
往期回顾:
【微影像】民革浏阳市摄影家协会6位成员在“同心绘•行进中的统战力量”主题摄影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