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是“养”出来的!
许多人认为这些老师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越来越注重用太极拳养生了,所以更多的强调“以养为主”了,对于年轻人,还是应该以“练”为主的,不“苦练”怎么能出真正的太极功夫呢?
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肯下“苦”功,每天站桩几小时,练拳几十遍的太极拳习练者,但最终好像也没有展现出像前辈那样的太极功夫,许多人为此努力了一生,但也困惑了一生。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实际上,根本的原因在于太极拳功夫是通过正确的修养“养”出来的,而不是靠苦练就能“练”出来的。
太极拳的本质是一种拳术,拳术就是用来技击的,所以太极拳创始之初就不是为了养生而造的,如果是为了技击的拳术,那么力量、速度、变化这三个重要因素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我们才要“练功”,通过各种方法把力量练得越来越大,速度练得越来越快,变化练的越来越巧,即通过习练在自身固有的功能上做加法,使其发挥到极致,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勤奋“苦练”是不行的。
但唯独太极拳这样一个拳术的习练,与其他拳术恰恰相反,从力量上讲,太极拳要求“练意不练力”,而且还要通过放松把我们固有的身体力量彻底的扔掉,从速度上看,太极拳要慢不要快,而且拳论讲“慢到十分功夫,就灵到十分”。而变化的技巧呢?太极拳又讲“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由此我们看到,习练太极拳是要把我们“苦练”,要提高和增强的功能一扫而光了,那么它到底要干什么呢?
实际上,太极拳的习练,是在“养”东西,是一个逐步退去“旧的东西”,渐渐孕育和滋养“新的东西”的过程,即太极功夫是“养”出来的。而“练”的过程是一个“退旧生新”的自然变化过程。太极拳的“练”首先不是增强,而是消退,不是做加法,而是要在习练中做减法。习练的过程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练到把目前所有的功能都丢干净了,就是归“无”了,就是“无极”的状态了。“太极者,无极而生”,这种“无极”的状态就是生“太极”的土壤和先决条件。而“太极劲”就是在这种状态下逐渐的开始孕育,并慢慢的生长出来的,就像我们养花一样,一粒种子通过适合的环境,适合的土壤和适当的水份,它就开始慢慢的滋养、生根、渐渐壮大起来了。
“太极劲”也是这样“养”出来的,是一种身体内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力量,它的性质和功能与之前身体的力量是完全不同的,是一种极柔软、极灵活、极充盈、极具膨胀性的力量,孕育在体内时含而不显,一旦触之,即会产生“如币投鼓,应声即出”的效果,有了这样的力量,就叫“有劲儿了”,“懂劲儿了”,太极拳的技击才有了坚实的基础。而这样一种全新的东西是通过“退旧生新”的正确方法渐渐孕育和滋养出来的,靠高强度、高频率的“苦练”是“练”不出来的。
所以,练太极有“十年不出门”的说法,即是因为它要慢慢的“养”,急是没有用的。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既要明理会练,又要得法懂养。不会练即不会养,不懂养即会伤,会练会养才能成功。
第一要懂养什么?即内养三宝精气神,外养三体身手步;内养津血液,外养筋骨肉;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全体;在内养性养德,在外养形养拳;养后天,返先天;养先天,化后天。养是多方面的,包罗万象,贯穿始终。
第二要懂如何养?修心养性,修身养拳,全凭心意用功。心为一身之主,人之七情六欲皆由心生,活动太过则损三宝、伤先天。所以,会练懂养,一在心、二得中、三逆运。
一在心,即清静之心能养精,平和之心能养气,虚无之心能养神,宽容之心能养性,行善之心能养德,诚敬之心能养道,平淡之心养五脏,舒畅之心能养形,中正之心能养拳,坚韧之心能养志。
二得中,即行拳练功,推手较技,处世待人皆要致中达和,心诚中和,身形中正,不偏不倚,阴阳平衡,不顶不丢,刚柔参半,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行于中,转于中,开于中,合于中,伏于中,发于中,择其中和之道而行之,得其中和之道而养之。行中和元气,养浩然正气。
三逆运,即逆运先天真阳,不为后天假阳所伤。如:后天识神当道,心思乱用,则先天元神受损;逆运者收心求静,抑制后天妄动,而养先天。如:后天之精满则溢,若耗损过度,则先天元精受损;逆运者练精化气,使精液上升练化为气血还原于身则为养。如:心为离火,肾为坎水,火性炎上,水性就下,若心肾不交,久之会伤;逆运者意守丹田,使神下行,气沉足底,引火归源,以水济火,心肾相交则为养。如:人习惯用后天拙力,大力胜小力,手快打手慢;而太极拳主张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逆运者以先天混元气发动肢体运动,劲由内换,力从人借,引进落空,以小力胜大力。修炼太极拳功,不懂逆运之理,就不会练,不会养。
会练懂养既可却病延年,使精气神三宝亏者复原,圆者更圆;又能增长功力,使自身混元太极体的气能、电能、磁能不断增强,形成威慑力,出神入化,功夫攀入大成。因此,真正的太极拳功夫是通过正确的方法“滋养”出来的,而不是靠艰苦的训练“苦练”出来的,太极拳“练”的过程,就是“养”的过程。所以,前辈们总说:“养练结合,以养为主”。
●“气”,内家拳之根本!●郭云深“半步崩拳”怎么练?●形意拳 | 腰胯驱动 劲上脊背●内家拳身法第一要素:立身中正!
●内家拳的“三盘”
一个有内容的公众号
ID:guoshu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