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技术为每一位癌症患者找到最佳治疗方案!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的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而医学工作者也在前仆后继,从未间断的找寻攻克癌症的方法!
尽管随着靶向及免疫治疗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人类在对抗癌症的这场大战中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但人类医疗技术还无法对千差万别的个体癌症病例做出精准确切的判断,比如PD-1虽然被誉为“抗癌神药”,但是有效率也仅为20%~30%,究竟哪些才是最佳的生物标记物,筛选出能获益的人群也一直是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而在中国,对于肿瘤住院病人,最多采用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放疗和化疗(药物治疗)。
传统的肿瘤标准治疗方案是根据标准治疗规程(SOC),包括一线、二线和三线四线用药等。用同一种方案治疗所有同类癌症患者,而其中仅有20-40%的施药起到了效果,60-80%对于患者无效,而且在某些肿瘤中可能更低。
因为癌症病人是非常个体化的,对某个病人有效的药物,对于另一个看似同样癌症的病人可能完全没有效果。所以,虽然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遵循了标准治疗规程(SOC),也有可能因为药物无效而让病人错过宝贵的治疗时机。所以,说部分癌症病人是被治死的也是有道理的。
当一线治疗失败后,每一次更换方案,反应率会逐渐降低,到了几乎令人沮丧的程度。(临床上3线化疗反应率在10%左右)。
人不是小白鼠,生命只有一次机会,用错一次药或是用的药没有效果,就会付出不可挽回的生命代价(失去癌症的宝贵治疗时机,浪费时间和金钱,更加剧了肿瘤细胞癌化扩散,承受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所以,癌症患者和临床医生找到最佳的用药方案是战胜癌症至关重要的一步!
肿瘤的精准治疗技术优劣势大对比!一提起个性化治疗,大家想到的基本上都是基因测序。通过对肿瘤DNA进行深度测序,找到突变基因,再针对突变基因选择合适的靶点药物,比如针对ALK、MEK、EGFR等的靶点药物。但实际上,肿瘤的个性化治疗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的多。
首先,绝大部分的癌症并不是单纯的由突变导致的;
第二,绝大部分的肿瘤组织是异质性程度很高的细胞群,也就是说,是由各种不同基因突变细胞组成的,这个时候医生和患者无法通过基因检测判断究竟选择哪个靶点的靶向药;
第三,即使是能够发现比较单一的基因突变,靶向药物也不是100%有效的。
针对每个肿瘤病人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已经成为国际目前治疗肿瘤的最新手段,并成功治疗大量的肿瘤患者。我们来了解下肿瘤精准治疗的几大技术:
基于基因检测的靶向治疗,是目前全球最热的研究方向之一,但需要同时具备2个条件:
1、患者必须有特定的基因突变;
2、FDA批准了针对该靶点的药物。
以肺癌为例,大部分突变完全没有获批的药物,因此,据统计,基因检测实际受益的患者不到10%!
体内药物筛选技术使用PDX模型,通俗来说,就是把癌症患者的癌细胞种到一批小白鼠身上,让它们都变成“癌症患者的克隆体”,然后给小白鼠试用不同的化疗药,让小白鼠代替患者筛选哪个药物效果最好,就给患者用哪个治疗方案。但是这种技术费用高,周期长,并且筛选药物数量有限、种植小鼠存活率低、目前还不能不能标准化。
应用肿瘤患者自体标本中混合细胞(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直接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混合细胞细胞培养困难,不能完全模拟肿瘤微环境,因此效果会出现偏差,并且筛选药物数量受限。
新一代体外药物筛选技术应用患者自体活的肿瘤细胞,直接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新技术采用了专利特殊培养体系,体外癌细胞培植繁殖成功率已达95%以上,并且高度模拟肿瘤微环境、高通量筛选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一 次可筛选药物多达24或48 种,临床相关性大于80%。
各类个体化检测技术大对比
新一代药物遴选 | 传统体外药物筛选 | PDX模型 | 基因检测 | |
检测结果与临床结果相关性 | >80% | 低 | 85% | 45%~75% |
价格 | 几千~2万 | 几千 | >10万 | 几千~2万 |
筛选药物种类 | 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一次可筛选24~48种 | 化疗药物,一次筛选6~8种 | 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一次一般筛选6种 | 靶向药 |
成功率 | 90% | 需要大标本 | 20%~30% | >98% |
出结果的时间 | 2~4周 | 1~2周 | 4~5个月 | 2周 |
技术特点 | 应用患者自体活的肿瘤细胞,直接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 | 应用肿瘤患者自体标本中的混合细胞,直接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 | 患者的肿瘤种植在小鼠上,长出肿瘤,观察用药后肿瘤大小 | 不需要活的肿瘤细胞,观察(DNA)的变化 |
目前,利用患者自体的肿瘤进行药物筛选,从而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新一代药物遴选技术,通过手术从癌症病人身上提取少样的肿瘤细胞样本,在实验室中模拟肿瘤细胞体内的营养需求和肿瘤组织中的胞外微环境,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快速扩增,并充分保持了细胞的原代特征。进而对肿瘤细胞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所获得的实验结果与体内用药的致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从而指导医院实现精准用药。
1、完善的培养体系可达到高成活率:多种差异培养体系,可培养绝大部分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神经系统肿瘤除外),达到高成活率。
肿瘤类型 | 成功率 |
肺癌 | >92% |
卵巢癌 | >90% |
前列腺癌 | >92% |
乳腺癌 | >95% |
宫颈癌 | >91% |
子宫内膜癌 | >90% |
2、独家专利胞外支持介质高度模拟肿瘤微环境:培养及扩增过程采用独特的胞外支持介质,模拟体内肿瘤组织特有的胞外微环境,使扩增后的肿瘤细胞保持原代活性,另筛选的药物与临床应用更加匹配。临床试验证实:在体外实验有效的药物,85%以上在体内有效;体外试验无效的药物,95%以上在体内无效;
卵巢癌的细胞药筛临床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经验治疗组)比较,药物筛选组的总生存率显著提高及治疗费用明显下降
3、微量样本高效扩增:仅需要少量组织,在短时间内对微量肿瘤细胞进行高效扩增。
2D培养基 3D培养基 新一代培养体系
4、筛选通量高、速度快:可一次性筛选至少 24种药物,并可根据需要进一步放大筛选规模,整个过程2-4周左右完成,为癌症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同时选择效果好、副作用相对较小、价格优惠的药物或药物组合;
5、不依赖于基因变异、通用性更强:基因检测的结果往往受组织标本部位质量、血液检测灵敏度以及检测的技术和深度影像较大,常常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影响用药方案的选择。
在临床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患者检测出了突变靶点,但是针对这个靶点的药物有很多,哪一种效果最好往往是让医生和患者难以抉择的,还有些患者,明明检测的某靶点的结果是阴性,使用靶向治疗效果却很好,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患者该怎么办呢?
近日,中科院肿瘤医院的专家们做了一项有趣的试验,选出69位刚刚手术的肺癌患者,对他们的肿瘤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其中60例患者的肿瘤培养成功(成功率94%),其中29例患者同时接受了基因检测,
其中:EGFR(+)19 例, KRAS (+)1 例, ALK (+) 0。研究仅对接受基因检测的患者分为两组:EGFR阳性,EGFR阴性,对两组患者进行靶向药: 阿法替尼, 吉非替尼, 克唑替尼, 奥希替尼, 厄洛替尼, 埃克替尼的敏感测试。
结果:专家们为肺癌EGFR 突变阳性筛选出临床获益的靶向药,并按获益程度进行排序(1、2、3)
最值得患者注意的是,在EGFR阴性的10例患者中,结构显示有两例患者对针对EGFR阳性的靶向药奥希替尼非常有效,这就说明了上文提到的基因检测局限性的问题,这部分患者受组织标本部位质量,血液检测的敏感度及检测的技术和深度影响,出现了假阴性结果,如果没有进行药敏试验,很可能就错过了非常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
适用肿瘤类型:
药筛选涉及的领域,包括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不包括神经系统肿瘤)
这五类患者最值得检测:
晚期肿瘤
复发肿瘤和耐药的肿瘤
基因检测无靶向突变位点的肿瘤
其他复杂肿瘤
早期及中期肿瘤
用特殊方法将患者自己的肿瘤细胞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来;
在实验室保真扩增,生成大量微小肿瘤进行药物筛选;
在该体系中对肿瘤细胞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
所获得的实验结果与体内用药的一致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可次性筛选至少24种药物,并可根据需要进步放大筛选规模。
肺癌
晚期肺癌患者,肺癌穿刺标本送病理检查及药物筛选, 根据病理结果选择化疗方案,经第一疗程化疗后,效果不太明显,根据精准药物遴选技术选择治疗方案一疗程,效果很好。
有24种药物参与了筛选,分传统化疗药物+靶向药物、靶向药物、传统化疗药物三种用药方式,从中找到了毒性最小、效果最优的用药方案。同时我们也看到,大多药物虽然用药量相当大了,但是杀死肿瘤的效果却并不明显,有的甚至毫无作用。
样本要求:
新鲜肿瘤组织、胸水、腹水
手术切除组织、或者穿刺样本,避免血块或者坏死组织,不可固定处理,不可冰冻。
离体半小时内放入保存管
离体组织可用无菌生理盐水简单冲洗后直接放 入带保存液的样品管。
冷链运输,48小时内运抵实验室
异地样本需进行全程冷链运输,运输过程由实 验室指定承运商负责。
申请电话:400-666-7998
申请邮箱:doctor.huang@gloecancer.com
在经验用药指导下出现用药不当,给病人带来额外经济负担事小,药品的毒副作用破坏了免疫系统,耽误了宝贵治疗时机,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治疗效果,对于癌症治疗来说,错误用药后果极其可怕。
癌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症,一定是有法可循、有药可治的。有些癌症病人甚至是晚期癌症病人之所以能从癌症的‘魔爪’下生还,创造出治疗奇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精准的治疗方法和及时恰当的对症用药。相信随着抗癌手段的不断更新,尤其是分子靶向药物等新一代治疗方法的出现,人类全面战胜癌症的那天不再遥不可及,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一天的来临!
全球肿瘤医生网仅为患者提供全球抗癌新药上市及用药最新信息,如需了解详情可致电医学部400-666-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