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S博士生自述 | Matt:读博士,你一定要想明白的几件事
有没有想过成为金融行业的专家?有没有想过做金融类的研究?有没有想过读一个金融学PhD?
我们专门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生张昌浩(Matt)来现身说法,分享一下他自己的读博之路。
今年是张昌浩(Matt)读博士的第五年。
2008年,Matt大学毕业,进入金融行业工作。四年后,出于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兴趣,他打算在金融这个领域走的更精深一些,于是申请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
Matt把他过去五年在新加坡的PhD求学经历做了一次梳理,在此分享给更多希望从事金融研究,想来新加坡国立大学读PhD的人。
以下内容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系博士生张昌浩的自述
我叫张昌浩,在新加坡大家都叫我Matt,我的大学本科就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的量化金融(Quantitative Finance)专业。
大学毕业之后,和很多同学一样,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工作。可能很多人都有我这样的感受,读了20多年书,一直都在校园里,特别想走入社会,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那时候,我没打算继续读研究生,就是一心想工作。
毕业后,我进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要从事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这份工作极具挑战性,而我恰好赶上整个行业遭遇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段经历真的让我长了一番见识。
金融危机给全球银行业带来沉重的打击,让很多人失去了工作,我看到并深刻感受到了这一切,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和研究兴趣,因此,我又一次踏上了学术之路。
读博士,需不需要工作经验?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有了一定的职场经验再读博士,是更有帮助的,过去的工作经验能让我把书本和课堂所学联系到行业现实中。
当然,我的同学当中也有人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读博的。能与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学习,还有导师的指导,我感觉这样的学习环境丰富而多元。
每当涉及到金融相关课题的时候,无论是访问学者来作讲座,还是在学术研讨会上听到,又或者是在学习当中自己阅读到的,我都能够从学术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思考。
- - - - - - - - - - - - 我是重要的分割线- - - - - - - - - - - -
温馨提示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PhD2018入学申请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15日。
相关课程及奖学金申请要求,请扫描二维码,打开学院官网了解详情。
- - - - - - - - - - - - 我是重要的分割线- - - - - - - - - - - -
金融行业的各个环节如何落实,某些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一些令人倍感困惑的观察我们又该如何解释?金融系统网络看似杂乱,但实则有其内在规律,处处紧密相联。某种意义上,这几乎已经接近于哲学思辨了。
我曾有幸前往纽约大学做交换访学。在那里,我遇见了许多像罗伯特·恩格勒(Robert Engle)教授这样的学术泰斗。
▲Matt(右)与纽约大学罗伯特-恩格勒教授(左)
他们中的很多人开拓了各自研究领域,对很多问题都有深入的见解。和这些学术大牛交流想法,这对我自己的研究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读博士,你的挑战来自哪里?
大家一定要知道,读博士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需要克服学习过程中的许多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如何走出自我建立的舒适区。在读博过程中,我需要保持谦卑,需要批判有些既定“真理”,需要学习全新的思维方式,但同时又要批判性地看待这些新知,并努力拓展知识范畴。让既定想法在头脑中根深蒂固,不管对我,或是对任何人,又或是在任何环境中,都是不利的。
第二个挑战是来自学术专业上的。许多金融工具需要用到几何、微积分、均衡、优化等方面的知识,我得付出更多努力,因为之前已经好多年没有用过复杂的数学公式了。
另外,我没有经济学的基础,所以和那些有经济学背景的博士生相比,我还得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课上多花一些时间。好在通过不懈的努力,我最终克服了这些挑战,掌握了全新的知识和想法。
读博士,你掌握的不止是专业技能
博士课程主要训练个人的思辨能力,要学会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更要习惯接受别人对你的观点的批判。
我现在已经学会了如何看待学术批判,这其实更是一种交流,不要在乎批判这种形式,不要在意那些不重要的内容,而要学会吸收批判中的精华。
接受批判的感觉从来都不好,但这是整个博士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要学会给同行提出建设性的批评,而不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泛泛之谈。好的意见需要具体、适当,并能够帮助作者改进最终研究成果。
广泛吸收新想法,大量阅读学术论文,这些都是读博士的训练与要求,因而博士生往往能够快速地了解和吸收新的概念。
最初,我觉得学术论文很难理解,解构一篇论文会花掉我很长的时间。但现在,我已经能够很快地找出每篇论文的主要贡献,并且可以挑出其中的重点内容。因为要看的学术文章太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就学会了从庞杂的信息中过滤出精华的本领。
同时,学术研究过程就是不断地尝试和失败。正面一点理解就是,你会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这种技能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应用在其他领域,我们也会受益。
我愿意展示自己的研究。NUS商学院和我的导师段锦泉教授都给予我很大的支持,让我有机会参加新加坡本地和海外的学术会议。通过这些会议,我积累了宝贵的演讲经验,而其他参会的同行也给我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反馈。
同时,我也可以遇到来自世界各地兴趣相投的朋友,并且有机会到访会议的主办城市。
▲2016年,Matt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参加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美国金融协会年会
对于那些正在考虑要读博士的同学们,我的建议是——“快来吧!”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你在智力上挑战自我,突破自我。
对未来,我们要保持足够开放的头脑和心态。即便你眼下对读博士没什么兴趣,工作几年后再回来读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收获可能会超乎想象。
编辑:王彤
翻译:李嵩皎、杨嘉铭
制作:秦豪
文章英文版原载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网站Outside-in
原题为Pursuing a PhD in Finance
了解更多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PhD课程及申请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