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n上海首发:更!更加积极的亚洲观
2018年的夏天,我曾在定海桥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那天大雨瓢泼, 从定海桥一个屋檐走到另一个屋檐之间,足以湿透全身。但更令人难忘的是那晚在定海桥的讨论,那晚的名字叫“更加积极的亚洲观”,涉及印尼历史、深圳河以南左翼、缅甸佛教社会主义等,我们在大雨如注的背景声中激烈地询问与讨论,并打定主意以后还要在亚洲各地聚首。
一晃两年,我没再经历过类似气质的活动,也没再见过 Thiti、Geoff 和 Lala ,但他们留下的线头,时不时还会冒出。9月1日晚上,paan #1「穿越火线」在上海的发布会“更!更加积极的亚洲观”,也希望能撒下一些线头。paan 邀请到了泰国华人和左翼政治的研究者艾鹏和印尼归侨后代、专注的东南亚声音聆听者许振华来谈谈他们的研究和经历,如果运气好,我们也许还会请到一位重量级神秘嘉宾。
—对方,paan 编辑
paan #1 穿越火线
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1927年以后,成千上万的中国民族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离开了家园,踏上了东南亚的土地。有些人是为了逃难,有些人则是有意来组织当地的革命力量,呼应在中国爆发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将先进的思想引入泰国,成立了暹罗共产党和海外华人共产党(俗称“侨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这小群人像火花一样点燃了泰国革命的稻田。泰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出现具有明显的跨国意识。在1952年1月,侨党解散了。一些党员留在了泰国,在不同的机会下,融入了新的火线,一些回到了中国大陆,我们会谈谈这些人在历史和地理上的“失踪”。
我的爷爷奶奶于60年代从出生地印尼棉兰“回”到此前从未到过到中国广东,在不同的侨民安置点迁移。印尼不是我的祖国,也不是我居住、生活过的地方,但在日常的生活和饮食中,印尼是一团巨大的疑云,我的母语中混杂了闽南话、客家话、印尼语,时不时吃到天贝(tempe)。另一方面,我生长的社会里,越来越多人因为1998的“排华”而本能地排斥、贬低印尼,视其为蛮夷、异教,即使他们从来没有甚至尝试了解过这个万岛之国。我在这种撕裂中炽烈地、远距离地爱上了印尼,那里有目前东南亚最活跃的声音、社会活动和组织的实验。我会带一些声音来定海桥放。
恳谈人
艾鹏,现就读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系。一九二八年的“五三惨案”在海外华侨群体中掀起民族主义的浪潮,作为一名济南人,这也成为我对东南亚华人和左翼政治关注的嚆矢。主要关注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泰国华人群体中的起源与传播以及通过移民而形成的跨国性革命网络。
许振华,南方人,印尼归侨后代,钟情于马来世界。原人类学学徒,现国际新闻记者。认可陈映真“冷战-内战的双重结构”的视角,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找寻有关的碎片,懒惰又不甘心地想要回到冷战和后冷战的历史世界。
对方,paan 发起人,第一期主编,东南亚学徒。编辑、拍摄和写作历史层累中的杂音。
paan上海首发:
更!更加积极的亚洲观
时间:9月1日晚七点
地点:定海桥互助社
形式:亲密圆桌
报名方式:
请将简单的自我介绍+想参加本次恳谈的想法
8月31日晚11点前发送至
contact@dinghaiqiao.org
请等待回复确认
(名额有限,滚动回复)
(p.s. 如果邮件被退回,可能是信件太短被邮箱系统自动判定为垃圾邮件,可尝试多写几句后再次发送)
往期活动回顾:
paan 是一本关注亚洲历史文化类议题的双语主题年刊,2020年正式面世。每期关注一个特定的主题,围绕特定的主题委托写作和创作。第一期主题为「穿越火线」。
互助社以工作组的方式促进个人创造性生活和工作的可能,不定期地自主发起圆桌、漫游、出版、地方特色的晚餐、游击剧场、艺术/知识驻地、书影研习、自由舞会、城际交流、展览等各种不断被重新定义的实践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