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避车马喧嚣,心中修篱种菊

刑小宣 中南大刑事司法学院团委 2024-01-19


不要做一个孤独患者


最近,小宣总听到周围的同学抱怨“天天好无聊哦!每天24小时独处,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呜呜...”“除了上课都是独处,心情怕是一直跌在谷底...”



Emmm...虽然某些同学似乎把“孤独”和“独处”两个词给弄混淆了,不过没有关系!小宣这就来给各位分享一则新闻,这可谓是孤独症患者朋友们的福利哦




    新闻是这样子的: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一项新的研究称,每天只需独处15分钟,就能让人减轻愤怒和压力。研究结论基于四个独立实验得出,第一个实验中,114人被要求独坐15分钟,第二个实验中,108人进行15分钟沉思和阅读。结果发现,与对话15分钟相比,独处的人兴奋、兴趣等积极情绪有所减弱,但同时易怒、悲痛和不安等消极情绪也减弱了。第三个实验中,独处15分钟的人如果进行正能量思考,人们不会有孤单悲伤等负面情绪。第四个实验针对173人,发现有意识选择独处的人压力水平轻微降低,且对生活满意度更高。




然而各位网友不安分了,这导致新闻下面评论的画风好像也有点不太正常...







“我的问题在于一直独处中。”


“我也是,虽说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但我觉得我生长过头了,已经老的不行了...”


“寡人每天独处500分钟!”





额...看来,把“独处”等同于“孤独”的人还不少啊。那么,是时候发挥本科普宣的聪明才智,带领大家走出误区了。


叔本华曾说: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依此逻辑来看,难道我不喜欢独处就说明我是一个庸俗的人吗?并非如此,但是,为了逃避独处而选择刻意与人交往,并不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




      当然了,独处并不等于要与世界隔离开来。林徽因说过,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强大,就看他能不能一个人独处,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格调怎么样,就看一下他独处时都干些什么。


村上春树作品的内核,总是“一个不介意孤独的主角,乐滋滋但也不以此为傲的,平静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与彼侧世界,即,一个会吞噬你的幽暗/孤独/庸俗/暴力世界,做平静的斗争,偶尔自嘲一下自己的处境”。他笔下的主人公,不介意自己一个人呆着,能自己给自己找乐子。有时会迷茫不知所措,兜兜转转寻找着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大多数时候,他们运动、读书、工作,并没有切断与世界的联系,但同时又能够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思考着生命的意义。所以说,独处并不是要让你放弃群处哦~不刻意逢迎,不阿谀奉承,交几个知心朋友,又能够享受独自一人的时光,是最好不过啦!



    


等你走过了那段青葱般的岁月,等你读了很多书又行了很远的路,等你度过了人生某些最艰难的时光,你就会明白,生命里总有一些日子是需要我们独自走过的,或许是孤单寻觅,或许是爱情残局,或许是婚姻废墟,又或许是一个人的天涯浪迹。我们挣扎在看似的孤单中,然后渐渐冷静渐渐坚强,又渐渐与孤单和解,为自己再次找到曙光。 


      真正的孤单是高贵的,也许略带些沧桑,但并不影响从心底生出快乐,去享受生活里的某些幸福时光,哪怕就是一个人做饭吃饭呢。如此孤单,只和思想有关,和身体无关。


小宣讲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各位孤独症患者可以学会独处,远离孤独,不要再用丧丧的心情迎接冬日清晨温和的阳光啦!




推荐阅读


维多利亚的秘密,到底是啥秘密?

致国旗 ‖ 既许我一身戎装,定护我国旗飞扬

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保持关注,理性发声

干货 ‖ 总结司考,备战法考!

司考的尾巴,你抓住了么?

听说,你忙得没时间点开这篇推文

刘鑫与江歌案——愿所有善良都能被温柔以待



文案|| 王桂楠

图片|| 陈泽霖

排版|| 陈泽霖

出品|| 中南大刑事司法学院团委宣传联合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莫避车马喧嚣,心中修篱种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