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端午为啥又叫“防疫节”,老北京为何门上要挂这两种植物?

点我→ 北京交通广播
2024-08-25

端午安康

DRAGON BOAT FESTIVAL

为什么说端午节实际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到底有怎样的渊源?老北京人怎么过端午节?端午节为什么又被称为卫生防疫节?端午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和春节、中秋节并列的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之一。“端午节”。端是“开端”、“初始”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这个五是一二三四五的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这个午是上午的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一二三四五的“五”与上午的“午”通用了一下,“五”又为阳数,所以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什么?端午节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有好几种,最为人们所接受的说法就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忿然投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端午帖子》中写到:“彩索盘中结,杨梅粽里红。”表达了对粽子的赞美之情。粽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到晋朝时,更被指定为端午节的应节食品。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一个传统习俗。而在我国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是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中曾提到:“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后来大约因为枭这种鸟不容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后来代替枭羹的食物叫锉。一直要到了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Dragon Boat Festival


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于是以讹传讹,传承了风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是非常真挚深刻的。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说法很多。

最让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说,就是50万年前发明用火烹熟食物时,为了吃的顺口,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

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煮熟,这就更像现在的粽子。


很多人都知道,端午节有个习俗就是赛龙舟,而这个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在春秋时期之前,吴越之地的百姓就有在端午这一天赛龙舟,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而且屈原本人的诗作里,也可以反映出当时赛龙舟的风俗,比如《楚辞涉江》中就有:“乘舲(líng)船余上沅(yuán)兮,齐吴榜以击汰(tài)。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zhǔ)兮,夕宿辰阳。”诗中提到的这种狭长而轻小的舲船,其实就是当时一种竞赛所用的船。
综上所述,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其实真的不是因为纪念屈原。

辽金元时期人们怎么过端午节?

在辽代,契丹人也会庆祝重五,但他们的习俗受到了汉族等多方面的影响。《辽史. 礼志》中记载:“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棉著衣,七事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赐三事,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以五彩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又以彩丝宛转为人形簪之,谓之‘长命缕’。”其中,制作五彩缕和使用艾叶都是继承了汉族的习俗,辽代的人们还会穿艾衣,到了五月五日午时,他们会采摘艾叶与棉相和,做成衣服,辽主会穿上这种衣服,并赐给番汉臣僚,这显然反映了北方气候的特点。至于艾叶糕则是渤海人的创新。虽然用艾叶做衣服和吃艾叶糕的习俗没有流传下来,但是挂长命缕的习俗却一直延续到现在。

受到汉族传统习俗的影响,元大都也有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在节日前的三天,宫廷服侍机构要向官内进奉宝扇、彩索、珠花、金罗、酒醴、凉糕、香棕,还有金桃、御黄子、藕、甜瓜、西瓜等食品,民间也会食用凉糕、粽子,还会购买艾虎、泥大师、彩线符袋牌等物品。宫内还会举行击球和射柳等大型娱乐活动。


在元代,大都城内在端午节期间会举行大型的“赛关王会”。因为大都人非常看重义气,所以他们对义重如山的关羽格外尊重。在这一天,人们会用各种兽皮缝制、染绘成关王画像,有的关王画像极其华丽,然后齐集出游,各个府衙还会以画像和鼓乐等相互比赛。

端午节其实是卫生防疫节!

麦熟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空气逐渐潮湿。经过一冬蛰伏的各种毒虫、蚊蝇幼卵等在前两个月苏醒或繁殖过来,进入活跃的大量繁殖期。由于这个月因为虫咬、感染瘟疫、精神烦躁等导致生病的人很多,所以将这个月称之为“毒月”、“恶月”。为防止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人们采取一系列卫生避恶的措施,也可称之为继“三月三”上巳节之后的有一个卫生防疫节。上巳节以洗濯祓除的办法进行防疫,突出一个“洗”字。而端午紧靠“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熏”。那到底怎么熏呢?第一就是用矿物:雄黄和朱砂雄黄主要外用于杀虫、解毒,治疗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雄黄酒涂在身上,如手、足等部位,或体内雄黄酒经汗液挥发,可避蛇虫。减少疾病的传染源,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而朱砂,具有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的作用。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不过需要提醒您的是:雄黄和朱砂都具有毒性,不可大量服用。

第二就是用植物:菖蒲与艾草菖蒲,有香气,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防疫作用。《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为有毒植物,全株有毒,根茎毒性较大。点燃菖蒲、艾叶能驱蚊灭虫。这可以说是“绿色农药”,根茎捣烂,加水熬煮两小时,经过滤所得的原液,兑水,可有效防治农作物虫害。

而艾草,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芳香避秽的作用。五月,民间流行堂屋、床头等处挂艾草,毒虫蚊蝇闻着艾草的味儿就躲得远远的,它的作用与雄黄类似。但艾叶在治病方面的功效更大,也更安全,可以与食物共食。很多地方都有饮艾酒,食艾糕的习俗,民谚称“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端午节北京的独特风俗

据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编著的《北京民俗大全》记载:因为端午节在老北京的民俗中与春节和中秋合称“三大节”,所以这一天皇帝可以不上朝,老百姓须敬神祀祖,妇女可携子回娘家归宁,朋友们可以借机聚会,老北京全城呈现出热闹的节日景象。同时,在节日民俗事象中又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端午节京城儿童喜欢玩一种叫“斗百草”的游戏
参加游戏的两人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钩,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然后用“打赢家”的顺序赛下去,直至选出最后胜利者。这就要求参赛者在参赛前注意寻找那些草或花茎韧的作为自己的“选手”,无形中形成识别花草的技巧。那种能“斗”倒各草的“选手”,则成为大家公认的当天的“百草王”。这种游戏和冬天玩的拔根儿很是类似。

斗百草也分文斗和武斗,上文介绍的就是武斗,戳下方链接,一起来文斗百草吧:

端午佳节,除了包粽子,还可以斗百草!

端午斗百草,继续!刚知道,传统的粽子捆绳能开花!


给孩子佩戴“五彩粽子”,祈福增寿
五彩粽子的内壳是用硬纸叠成的,一般在2厘米左右,外面缠上五彩丝线,连成一串。街头有卖的,家中少妇少女也纷纷自己制作。除了五彩粽子以外,巧手媳妇或姑娘,还会用绫罗制成小老虎,有的是缝制成樱桃、桑葚、茄子、豆角、辣椒、梨、柿、橘等小型水果模样串起来,精致可爱。有立体的,有平面的,争奇斗艳。端午节这一天佩戴在身上,既显示自己的精巧工艺,又给节日增添了祈福增寿的节日气象。

高碑店人过了三月三就盼端午节
 高碑店人过端午节,因为多了一项逛庙会而使其显得与众不同。据高碑店的老人讲,高碑店人过端午节非常讲究,各家各户的当家人过了三月三就互相提醒,该奔节过伙了,意思是要多劳动多挣钱好过端午节。还有各家的主妇,她们为了过好节,不但要把家务做好,还要在节前把全家的针线活做好。老人们常说:“过年是会亲走亲, 过节是会友”,还说:“逛庙逛的是人”。所以大部分的家庭主妇为了到端午节叫全家大人孩子穿上新衣服去逛庙,她们就起五更睡半夜非常辛苦,没完没了的做针线。
谁家要有儿童在端午节还要给孩子穿上小动物鞋,如猪鞋、猫鞋等,据说这能驱邪灭灾。家里有大儿大女的都要把他们打扮得头是面脚是脚、光光鲜鲜的,再由爷爷奶奶或者父母带着他们去逛庙会,,一方面为了展示他们懂礼仪、有家教又有才貌,因为逛庙会时会碰到很多乡亲和远近村庄的亲朋好友,这也是对一个家庭和家教的一种展示。

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教育, 庙会上香客、游人如织,他们也可以借机学习别人的言行举止和道德礼仪。姑娘可以在庙会上看看人们各式各样的衣装打扮,学学人家的裁剪和针线,以及流行的款式颜色等,算是端午节庙会上的一种服装文化交流了。也有姑娘小伙因缘际遇的入了彼此的眼,说不定过了端午节就会有喜事来临呢。
到了五月初四下午,家家户户把菖蒲艾子割回家,放在水缸旁边保鲜。第二天是端午节,赶早把菖蒲艾子插在各家门的上坎上,然后在门上、窗户上贴上葫芦花,什么是葫芦花呢,就是用红纸剪成一个有枝有叶的葫芦。用意是葫芦花的葫芦就好比是铁拐李的宝葫芦,能驱邪灭灾解毒,铁拐李是十大药王之神,他的葫芦里装有灵丹妙药能医百病,所以葫芦在民间是一种吉祥物。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BRTV徐徐道来话北京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


点个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交通广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