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我们采访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嘉宾与选手,他们说学习诗词不仅是学生的事情更是教师的事情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连续在黄金时段播出,引爆了一场“诗词热”,也引发了人们对诗词的关注和思考。如今,我们应该如何读诗、写诗,如何普及诗词教育、传承诗词文化?为此,中国教师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和参赛选手。
访谈嘉宾
诗词可以唤起我们心底那种
美好的感觉和热情
《中国诗词大会》为何如此火爆,节目背后的价值又在哪里?
蒙曼:我觉得《中国诗词大会》与其他知识类节目有很大的不同,它主打的是情怀,考察的是常用诗词。节目组认为,这些诗词是每个人都应该读过、背过的,但是在滚滚红尘中,有些人慢慢把这些诗词忘记了,连同其中的美好也忘记了。因此,需要一个节目帮助我们温习一下这些诗词,唤起我们心底那种美好的感觉和热情。
彭敏:我读了许多年中文系,一直写诗,也从事诗歌方面的工作。一直以来,我都感到文学在社会中的地位比较边缘化,诗歌更是如此。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在逐渐提高,在国人心中的分量也重了不少。
王子龙:这个节目对于普及诗词、传承优秀文化很有意义。人生自有诗意,关注诗词可以带给我们正能量,帮助我们获得诗意的人生。
刘泽宇:《中国诗词大会》将诗词这种高雅的艺术传播给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诗词、亲近诗词、学习诗词,从而为他们注入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基因,起到了良好的文化普及作用。
诗词启蒙可以从一个故事、一个诗人开始
你们最早是如何接触诗词的,其中有没有比较难忘的事情?
蒙曼:最早接触的诗词,是小时候父母要求背诵的那些。后来,买了一套《唐诗故事》,这套书的作者是一个地质工作者,可能看到山川形胜联想到相应的唐诗,于是就编写了这套书。当时我不到10岁,发现这种形式很合自己的口味。我的诗词启蒙不是专业知识,而是从一个一个故事、一个一个诗人开始的。之后,我既喜欢诗词又偏重历史研究的取向,都与年少时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背景有关。
彭敏:小时候喜欢诗词并不是因为专门的诗词类节目,而是通过一个古装武侠电视剧。电视剧的男主角喜欢写诗,虽然现在看都是一些普通的打油诗,但当时觉得,写诗能让人充满魅力,于是就开始读诗词、写诗词了。
王子龙:我与诗词结缘从小就开始了,“手执女工听句读,须知慈母是先生”。母亲有意识地给我读了许多唐诗,我就在耳濡目染中走进了诗词世界。
刘泽宇:读初中时,有一次去实验室上课,在一张课桌上看到不知是谁用钢笔写的一首词,一读之下似乎被攫住了心,一下子就呆住了。后来知道,那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才真正投入到诗词的学习之中。
诗词是中华文化特有的抒情载体,
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符号
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么在你们看来,诗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蒙曼:诗词承载的是中国人心灵的那部分。如按经史子集来分,诗可以属于经,也有属于集的一部分,具体要看是什么诗。经可以触摸人的心灵道德,集是文学,主要功能是塑造心灵审美。中国人认为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善的,通过读诗就可以明白。
彭敏:诗词居于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古人传承文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经史和诗词。四书五经由于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地位,有些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教科书。诗词在科举考试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唐朝以诗赋取士,诗也是考试的工具。经的实用性更强,诗不仅是科举晋升的“敲门砖”,还是生活中的精神陪伴。
王子龙:诗词的血脉已经延续到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基因,代代传承在我们身上。如果要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一定要普及诗词、学习诗词。诗词是中华文化特有的抒情载体,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符号,可以唤醒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刘泽宇:诗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从古体诗、近体诗到词、曲等,形成了丰富的体式和严谨的格律,富有声韵上的音乐美、章句上的结构美、意象中的图画美,意境深远、格调高雅。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中,诗词抒发的情志与诸子百家、古文辞赋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是融会贯通的。
诗词可以让我们更自如地表达
中国人的思想特性和情感特性
现代社会的语言习惯已经发生改变,有人甚至说“读诗无用”,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
蒙曼: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从近代以来已经发生了太大的改变,所以诗词创作肯定不会是当今文学的主流。但是,诗词中表现的审美情趣对于中国人有着长远影响,这是不会改变的。比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些颜色的搭配就是中国人喜欢的那种感觉,这种对仗方式也是中国人喜欢的审美情趣。再比如说到意象,鹧鸪也好,黄鹂也好,中国人会有固定的联想——听到“两个黄鹂鸣翠柳”或者是“有鸣仓庚”,一定知道它代表春天、欢乐;而听到鹧鸪就不是这样的一种情绪。我们多掌握一些这样的“文字密码”,就会更容易与祖先沟通,也会更自如地表达中国人的思想特性和情感特性。
彭敏:对我来说,诗词是一种爱好,是愉悦自我的方式。许多愉悦自我的方式难以独自完成,需要与人为伴,但诗词可以独自完成,是孤独人生中的良好陪伴。诗词的另一种作用,是塑造人的灵魂质地和精神气质。一个喜欢诗词和不喜欢诗词的人,精神气质会有很大差别。我觉得现在中小学的品德教育有时过于概念化、理念化,试图用干巴巴的道理来灌输,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诗词中的那些道理,那些对人生的认知和人性的挖掘,都是偏于柔婉而亲切的。如果把诗词作为一种陶冶人心的方式,应该会非常有意义。
王子龙:现代社会尤其需要学习诗词,我们有责任传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古诗词可以涵养我们的气质,浸润我们的心灵。学习诗词的目的不是当诗人写诗,而是要用诗词中的精神激励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奋斗。
刘泽宇:诗词是一门艺术,学习诗词会让人变得高雅,会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提高自己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要有一颗爱美的心,有一种审美的能力,有一种传达美的欲望,这是诗词教育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
现在中小学诗词教学形成一股热潮,但是许多教师不得其法,如何推广更有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蒙曼:我觉得中小学阶段的诗词教育是一个文字版的美育问题。文字版的美育首先要界定这样一个特性:什么是美的,这样的美应该怎样叠层地教给学生?我最害怕的是只加强比重不考虑承载方式。现在一说传统文化,就在讲权重,其实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样通过传统文化,让一个人一步一步地经由少年、青年、成年,最终成长起来。诗词篇目不是选得多和少的问题,而是选得精和粗的问题,希望可以更加精致化一点。另一个重大问题是教师素质。就像现在的足球进校园找不到足球教师,京剧进校园找不到京剧教师,诗词教学同样难以找到诗词功底深厚的教师。这是一个全民教育的过程,一朝一夕难以解决,也许为教师进行诗词基础知识培训是“亡羊补牢”的办法。学习诗词不仅是学生的事情,更是教师的事情,如果教师自己还是“昏昏”的状态,怎么能让学生“昭昭”?古人云“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谈自己的理解,但是在应试教育中,早变成了“诗有达诂”,每首诗词都有非常固定的翻译版本、标准答案,这对学生的戕害是非常严重的。教师要有一颗爱美的心,有一种审美的能力,有一种传达美的欲望,这是诗词教育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
彭敏:中小学阶段的诗词教育应该寓教于乐,开展一些与诗词相关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感到诗词并不是躺在故纸堆里带着一堆注释的文本,也不是晦涩难懂距离现代社会十分遥远。对于青少年而言,诗词应该既能与现实生活形成情感互动,又能带有竞技性和娱乐性,可以展示魅力和光辉,这样才能更加受到青睐。
王子龙:在中小学阶段开展诗词教学应该以背诵为主,但这种背诵并非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应该辅以延伸阅读,特别强调诗人经历、诗词背景,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加深记忆。
刘泽宇:在中小学阶段进行诗词教育,最核心的是教师的自身素养,起码应该对诗词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此外,开展诗词教学时,应该循序渐进,要加强学生对诗词的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诗词之美,从而更积极地理解诗词、运用诗词。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诗词教学,将诗词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可以引入诗词吟诵、诗词表演、诗词书法等活动。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最后,请以一首印象最深刻的诗词结尾,说说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吧。
蒙曼:王建的《新嫁娘词》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中国小女子的智慧、新嫁娘的心思、女性在家庭的处境、唐朝的社会风情……全都在这首诗里了。可以看到,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想进入一个家庭,需要付出多少心思、多少努力啊。这其实是一个很沉重的事情,但是诗人写起来非常灵动,完全是白描的样子。我觉得,诗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这种意在言外、无限留白,留白的火候把握、分寸拿捏,就全靠诗人写诗的技巧和本事了。
彭敏:我对诉说人的本真情感尤其是爱情的诗词印象深刻,比如南朝民歌《西洲曲》。这是一首很长的抒情诗篇,从一开始的“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到中间的“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再到结尾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一唱三叹,非常柔婉,情感又非常真挚,将内心深处那种对美好纯良爱情的向往和自然景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王子龙:印象最深刻的诗词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除了这首词本身描述的风景和情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也让我感动。群贤荟萃、百业俱兴,正是对这千古名句最好的注解。
刘泽宇:在不同时期喜爱的诗词不尽相同,但是一直以来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诗经》中的《柏舟》。这首诗的意旨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写君子怀才不遇、受小人欺侮而内心痛苦,也有人认为是妻子被丈夫遗弃而不甘屈服。我常常用其中“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这几句来激励自己,告诉自己不要轻易放弃理想,要认定目标,不屈不挠,追求到底。
文章来源 | 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编辑 | 冬慈
猜你喜欢
❶关注 | 暖心,这所学校为女教师做的这件小事,彰显社会文明一大进步!
❷头条 | 李镇西:基础教育改革浪潮涌动,但他们弄懂什么是“真课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