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 | 听说,这些都是老师、校长感兴趣的写作话题……
欢迎您的来稿!
课改研究周刊(6-7版)
伴随着春暖花开,全国各地全面复工,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我们逐渐进入“后疫情时代”。
可以说,2020年初的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且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疫情大爆发还将继续影响下去。当师生重回学校,人们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疫情期间的反思和改革探索如何进一步影响并推动教育进行新的变革?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如何转型?教学体系怎样完善?后疫情时代,人们能否更加理性深入地追寻教育的本质,让立德树人获得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认同?疫情,也让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一次凸显,
《中国教师报·课改研究周刊》期待以选题引领思考,以案例激励实践,特别策划系列话题,面向全国中小学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校长、一线教师征稿。
话题1:后疫情时代的学校变革
后疫情时代,学校逐渐恢复教学秩序,如何以课程思维做好防控及公共卫生安全工作?如何应对疫情之后教育教学的新变化?怎样做好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与融合?疫情相关课程能否成为校本课程长期存在?学校课改将向哪里去?
话题2:劳动教育的课程思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劳动教育并非新话题,但是劳动课程成为新要求。学校如何积极推进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劳动教育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在跨学科学习层面,劳动教育如何全方位渗透?学校有哪些劳动课程(在校、居家、社区劳动)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课程?关于劳动教育的新思考、新实践均可呈现。
话题3:新高考的改革应对
2020年,疫情的深度影响让高考延期一个月,也让新高考的实施遭遇新的挑战。高中学校如何引领师生在疫情危机中做好备考工作?高中教育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对接新高考?新高考的实施怎样倒逼高中课改推进?高中教师如何积极应对?
话题4: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所谓生涯规划是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分析,确立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生涯目标的过程。2008年教育部作出统一要求,各高校必须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有了蓬勃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虽然也有普遍的共识和不同层面的实践探索,但整体的课程建设和教育实施还不成体系。面对新高考陆续实施后的“选择性”,特别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后,青少年人生追求的自主选择以及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那么,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开发生涯规划课程,怎样实施生涯规划教育?中小学校如何规划实施好生涯规划教育?生涯规划导师的培养上有什么好举措?是否尝试开展职业体验课程?
话题5:课本里“走”出新世界
当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的常态教育内容,走出校门的“教育”如何与课本上的知识产生连接,课本知识怎样与研学体验实现无缝对接?让课堂知识学习“指导”研学体验,让研学课程拓展学生知识学习。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与学科课程内容实现整合的优秀案例,学生学习之后走向世界的课程故事,以及相关内容的项目化学习、研学课程思考等,均可呈现。
话题6:校本课程里的中国文化
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的校本课程需要特别的视角、特殊的实践。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后,如何建设好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基于地域文化建构的校本课程,如何让中国特色地域文化成就课程特色?有哪些中国文化元素成为新时代的校本课程源泉?学校有怎样特别的文化课程实践?
话题7:未来学校探索
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超越时代的思考,承载未来的教育需要超越当下的建设。因此,未来的教育需要建设能够“抵达”未来的新形态学校。不管是“未来小镇”的生活再造,还是“微型城市”的社会演练,又或者是现代书院的教育尝试,图书馆(博物馆)里的学校探索,都在勾画未来学校的可能形态。对此,您有怎样可操作的设想,可设计的谋划?又有怎样形态的学校实践?
话题8:未来课程建构
“五育并举”需要创新的课程实践,立德树人需要新概念的课程探索。比如强调发挥“物”的课程意象,以环境建模、物型建构与课程开发为内核,实现“文化塑型”的物型课程,从环境育人的新维度展开课程建构。还有从空间拓展建构的空间课程,从饮食生发的食育课程,为全人教育实施的全人课程,以师生本体价值为依托的教师(学生)课程等。诸多面向未来的新概念课程,如何在学理上解读,怎样在教育实践中落实?学校如何建设这样的课程?有什么特别的课程思考?
以上选题征稿期3个月,论述、反思类稿件一般1600字左右,重要案例或者系统成果3000字左右。发稿至邮箱121339364@qq.com,邮件需注明投稿主题,周刊将根据系列选题设计以及稿件质量酌情选用。
教师成长周刊(8-9版)
【十本书】 “十本书”栏目,邀请教师梳理自己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10本(套)书,并结合教育实践进行解读。通过这样的文章,往往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位教师的成长历程——他不断地穿越一本本书,而这些书又一次次穿越他的人生,阅读的经验与教育观的形成、人生的发展以及命运紧密相连。找到并确立自己的“十本书”,对一个教师的阅读以及成长,至关重要。不限于教育类书籍,涉及面越广越好,字数5000左右。正文以外,请附上10本书的书单(书名、作者、出版社以及出版时间),个人简介(100字以内,包括出生年月、职业身份、出版的著作以及主要社会活动)。
【非常教师】 非常教师其实很“平常”,他们有独立思考、受学生欢迎、热爱教育、“特立但不一定独行”,他们可能没有显耀的头衔,但他们一直坚守岗位,以己之力推动教育发展、变革,以微光照耀身边的世界。5000字左右。
【生命叙事】 生命叙事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审视、梳理与提炼。重新审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和重大时刻,发掘背后的意蕴,使自己的生命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力量,在琐碎而平庸的日常教育生活里探寻生命的意义。3000字左右。
【关键人物】 记录成长途中,那些影响你的人、物、事,那些有爱的学生、同事、同行者。1500字以内。
【且行且思】 一路前行,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逐,从未停止对教育的反思。1500字以内。
【教育妙招】 寻找教育达人的有趣妙招,让教师的工作轻松、高效起来。1500字以内。
【师生之间】 师生一场,情真意切,学生有时候比教师更懂“教育”,讲述你与学生之间的故事。1500字以内。
【童心绘师】 儿童心中的好老师征稿。创意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此希望从儿童绘画中揭示“好老师具有哪些特点”,读者可根据“儿童眼中的好教师”这一主题组织儿童进行绘画,由儿童独立完成,不做修饰,并请儿童配以短文解读,字数不限。儿童画作品请拍摄电子版,图片要求清晰端正,文件大小不小于1MB。
征稿要求:来稿请注明栏目名,文章必须为原创且未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样稿请百度搜索“中国教师报电子版”,每期8-9版内容供参考。
投稿邮箱:zgjsbjscz@163.com
联系人:宋老师 010-82296728
崔老师 010-82296572
更多本报征稿,请点击下方图片详细了解↓↓↓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微信号zgjsbhh)
觉得有用?点亮『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