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不应是一味消耗自我生命的“人梯”,而应是立己达人、成就自我、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啃读者 Author 郝晓东

做一个真正热爱孩子的教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郝晓东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原标题 / 《做一个真正热爱孩子的教师》

真正热爱每一个孩子,是普通教师体现教育家精神最显性和最直接的方式。

热爱孩子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落脚点,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热爱孩子的基础,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是热爱孩子的方式,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热爱孩子的前提,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热爱孩子的关键,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热爱孩子的最高境界。

热爱孩子,似乎不是什么新鲜独特的观点,但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在当下更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如今,教育改革持续发力,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所有这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孩子。在大时代的浪潮中,教师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一样,工作负担普遍加重,工作节奏普遍加快。除了完成备课上课、批阅作业、课后辅导等常规教学任务,还有各种学习、打卡、填表、申报等非教学性任务,经常是疲惫不堪,因此很容易忽略教室里的学生。当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重复单一的工作,当教师被烦琐的事务和刚性的考核裹挟,当教师感觉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当教师真心付出却遭到他人误解时,还能坚守初心热爱孩子吗?

我们深知: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什么才是真正的热爱?

热爱孩子的教师,能用慈爱之心对待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看重分数和成绩,能用悲悯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问题学生”和“后进生”。热爱孩子,重视孩子的道德人格、身心健康等,不仅关注孩子的当下,还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热爱孩子的教师,不仅是精通专业知识、考试升学的“经师”,还要努力成为润己泽人、启智润心、引导学生心灵成长的“人师”。

说到热爱孩子,脑海里想起丰子恺笔下的李叔同,其最大的特点是“认真”。李叔同上音乐课时,有学生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李叔同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丰子恺在文章结尾写道:“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如李叔同这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行为世范的教师,就不仅是授业解惑的经师,还是启迪生命的人师,是热爱学生的教师。

热爱孩子的教师,能平等对待孩子,而不是居高临下;能真正尊重孩子,不把孩子当作炫耀的工具或者连累自己的麻烦。热爱孩子,不是让孩子成为你心目中的样子,而是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许多时候,教师不是缺乏热爱孩子的情感,而是缺乏热爱孩子的能力。现实中的例子提醒我们,如果父母和教师缺乏爱孩子的能力,即使是“神童”,也能培养成普通人,甚至某些方面还不如普通人。因此,要拥有热爱孩子的能力,就需要热爱学习,进行专业的终身学习。

热爱孩子的教师,不是政策文件的机械执行者,而是热爱学习、主动创新的探索者;不仅是将政策文件转化为实践行动的操作者,还是带着实践智慧引领政策的研究者;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递者,还是激活学科知识魅力的发掘者。

当下的校园,承载着许多功能:政府的要求、社会的需求、家长的诉求与育人的使命相互交织,考试评价的刚需与核心素养的迫切将长期共存,传统观念与最新理念持续碰撞,守正与创新相互交融,理想与现实交相激荡。

在时代大背景下,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新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社会和学校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一方面要在追求、兴趣、责任、能力等多种因素中找到平衡,以安放自己的身体与灵魂。越是如此,越是需要重新思考并守护教育中这个最基础、最根本的要素——热爱孩子。

有些时候,热爱孩子的榜样教师往往以“悲情者”的形象被宣传。他们的工作环境是简陋的,生活辛苦而清贫,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为了学生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为了工作不顾自己的身体……

但在今天,热爱孩子的教师不应再是一味消耗自我生命的“人梯”,而应是立己达人、成就自我、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者”,不应是听任外部环境摆布的被动生存者,而应是主动进取、内驱发展、铸就生命传奇的积极生活者。他们是追求理想教育的教师,致力于研究创造的教师,身心统一完整的教师。热爱孩子的教师,用仁爱、勇气和信念把自己的生命与孩子的生命编织在一起,让学生因遇到他们而增加幸福,他们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也因此而彰显。



来源 | 中国教师报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商务合作请拨打 010-82296668(梁老师)广告业务请联系010-82296739(刘老师)010-82296727(韩老师)愿你做这样的教师
夏青峰:好校长的首要标准

李希贵:教育就是关系学

海淀教育品牌背后的教研力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