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片分析丨爱情片创作之谈判式爱情关系

2017-12-07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 编剧圈


美国爱情电影的一个最常见分类称作“浪漫喜剧”(romantic comedy)。这里的“喜剧”并非指电影使观众发笑,而是运用了一个古老的词义。“喜剧”(comedy)旧指有圆满结局的作品。

 

按照经典好莱坞电影的描绘,爱情总是包括谈判的部分。如果出现家长反对或恋人之间的误解,便需要发挥说服的作用,使某一方最后改变主意。

 

有关这方面的主要转变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避孕药上市,女性在区别性关系和生育问题上得到了自由。婚姻仍然是一个理想目标,但男女恋人可以在婚前“尝试”一段生活,而不受社会上任何人的干预。这就废弃了传统爱情故事里家长异议或临时误解的旧式谈判情节。现在,新的爱情谈判面对的障碍涉及以下两点:

· 生活方式的选择:男女双方是否都接受爱情带来的道德义务?如果两人不能达成协议,则其中一方必须改变。既然爱情片以女性观众为主,需要改变的往往是男方。

 

· 心理兼容性:男女双方的长处和短处是否能够互补?他们能否达到心理的兼容?在这些爱情故事里,每个恋人的“愿望”和“需求”之间的区别(见9.1)尤其重要。彼此吸引的男女最初会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他们的相似之处以便建立爱情关系。但这一层“谎言”外表不可能永久维持。总有一刻,某一方会说出什么话或做出什么行动暴露其不真实的方面。

 

例如《两个情人》(Two Lovers,2008):一个心理脆弱的年轻男子必须在两个女人之间作出选择。他偏爱的那个金发女郎实际上不能满足他否认的“需求”。最后主人公选择了更加明智的第二个女孩子。


 

爱情喜剧是极其依赖明星的一种电影类型。随便看看那些最著名的例子,如《漂亮女人》和《西雅图不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1993)。你能想象如果主角换成不那么知名但同样好看的演员,影片能够赚到一半的票房收入吗?当然不能。而著名影星的聘金太贵,大多数独立电影支付不起。他们许多人避免主流电影的传统公式,增加现实主义色彩。于是,性吸引退居后台,作为辅助成分,而较为突出的是一些更受广泛关注的实际问题。

 

REC

 《缘续他乡》(Picture Bride,1994)

导演:羽田香代(1958—2005)

国家:美国、日本

估计预算:未知

 

剧情


1918年,16岁的日本女孩理代(工藤夕贵饰)远渡重洋从横滨去了夏威夷。轮船靠岸后,穿一件维多利亚式服装的理代和其他女人一起被赶进了一个房间,然后一一介绍给那些前来迎接的未婚夫。接着是仓促的集体婚礼。之后,新婚夫妇们乘马车来到辽阔的甘蔗园,从此开始干日薪低于1美元的农活。

 

当理代见到她的未婚夫松治(三船敏郎饰)时,她惊讶地发现面前这位种植园工人看上去比她已故的父亲还老。松治解释说,他没有近照才寄了一张多年前的照片去相亲。他们的婚姻一开始便充满风雨。理代不肯与丈夫同床睡觉。她只想积蓄足够的钱返回日本去。可是她的工资太低,要攒够300美元路费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松治告诉她:“过了一段时间,返回祖国的念头会变得越来越淡。回日本将成为一个古老的梦想。”


 

松治以惊人的耐心忍耐新婚妻子的冷漠态度,善解人意地对她悉心照顾。与此同时,到甘蔗园开始干活的理代受到一组日本女工们的善意嘲弄。但她们都是好心人,理代尤其与女领班加奈建立了密切关系。此人是蔗园种植工,又是洗衣工,她同意教理代洗衣,帮助她多赚钱回日本。

 

此外,加奈看出了理代丈夫松治的困惑心事,便点拨他,劝他尝试像鲁道夫·瓦伦蒂诺(Rudolph Valentino,1895—1926,好莱坞爱情默片性感偶像)那样对待妻子。于是松治用小船带妻子去美丽的夏威夷乡村郊游,两个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并且开始相互交心。理代也准备最终接受他乡的新生活。

 

影片分析


二十世纪初期,夏威夷经济以甘蔗园出口为主。为了提高产量,种植园主们引进了外国劳工,他们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和一些其他国家。

 

男性劳工们带着发财致富的梦想成群结队地来到了夏威夷。当然,现实与梦想相去甚远。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把期望限制在可能实现的范围内。于是,发财的梦想变成渴望有一个舒适、稳定的家庭。然而,即使这样一个有限的目标也很难实现,因为夏威夷可供婚娶的女子很少。结果最终的解决方案是“照片婚姻”:即种植园工人与隔海相望的许多未婚女子彼此交换照片,通过信件来相亲。


 

从1907年到1924年,有两万多“照片新娘”到达了夏威夷。她们主要来自日本和韩国。这些女性大多很年轻,手里只带着她们期望的未婚夫照片。然而,当男女双方面对面时,那些男人往往与他们寄去的黑白照片大相径庭(更老、更丑)。这些“照片新娘”到夏威夷后发现了生活的磨难和幻想破灭。等待她们的日常劳作十分艰苦。对于像理代那样的城市姑娘来说,甘蔗园的环境条件就更难适应了。

 

《缘续他乡》是传统爱情故事和夏威夷劳工历史的一个可喜的融合。导演羽田香代是一名美籍日裔电影人。她以这部作品向她的勤劳祖先致敬。最初,羽田香代打算拍一部相关题材的纪录片,但后来转为故事片。她不动生色地向我们一一介绍了种植园里的政治、种族和许多其他现象。如菲律宾工人和日本工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另外,葡萄牙工长也对地位高于他的奥地利工长不满,他感觉自己永远当不上大老板。但是,工人们克服了他们之间的分歧,准备共同举行一次罢工。因此影片的整体效果是一部戏剧化的纪录片。每个人物都是一种复合形象,用以代表众多历史真实人物的共同特征。


 

尽管故事的大部分内容涉及物质条件(工资、劳动、食品等),但影片没有忽略对文化方面的关注。环境氛围是这部电影的灵魂。《缘续他乡》捕捉到了夏威夷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美丽景色,使它成为影片的一个人物。那浓密的绿色和深红的土壤,以及终年不断的岛上海风。所有这些引出了充满小岛神秘主义的场景—夏威夷是一片带有鬼魂的土地,并非所有鬼魂都与人作对。此外,本片还极富民间文化,包含许多日本的传统故事和劳动歌曲。

 

REC


《爱在日落黄昏时》(Before Sunset,2004)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1960— )

估计预算:270 万美元

 

剧情


九年前,杰西(伊桑·霍克饰)和塞利娜(朱丽·德尔比饰)在维也纳共同度过了极其浪漫的一天后恋恋不舍地分手了。他们在火车站告别时曾约定六个月后回到那里相会(见《爱在黎明破晓前》,附录1,7.2.1.4)。但那次约会没有实现。后来,杰西把他和塞利娜的维也纳相遇过程添枝加叶地写进了一本小说。现在他被书店派出做新书巡回签售,来到了欧洲站。他在巴黎的一个小店里再次遇到了塞利娜。


 

起初,他们装作轻松的样子,谈论各自的生活,但早年的强烈爱情不时涌上心头。杰西花四年时间写那本书,而塞利娜至今尚未遇到能真正启发她的男人。这一男一女的交谈尽管貌似轻描淡写,实际上他们却像磁铁一般相互吸引。塞利娜终于扔出了“重磅炮弹”,问起杰西的家庭。他说很爱儿子,但他的婚姻生活已被常规和无聊埋没了。两个人乘游船做了一次游览,等回到塞利娜家里时,杰西离出发去机场已为时不多了。

 

影片分析


仅仅表现两个人物谈话的电影不多。1981年路易·马勒(Louis Malle)执导的影片《与安德烈晚餐》(My Dinner With Andre)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那部影片里,两位老朋友在一次晚餐中聊啊、聊啊,从头聊到尾。这种电影十分罕见是因为电影观众,特别是美国观众,习惯欣赏动作重于话语的影片。他们还喜欢较快的剪辑节奏,无论什么东西都不会在银幕上停留超过几秒钟。


 

《爱在日落黄昏时》发生在2003年的巴黎。影片开头展现了法国首都的一些主要景点后,其余的情节实时展开。男女主人公比在《爱在黎明破晓前》更成熟,也更矜持。过去那种自发的信任和年轻的开放心理已经消失了。

 

有趣的交谈之一是当塞利娜评论说,人们在年轻时建立友情那么容易自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懂得珍贵、持久的友情十分罕见。真正令人记忆深刻的交流如此稀少,几乎不存在。

 


那么,为什么杰西和塞利娜仍然记着他们九年前在维也纳度过的那个晚上?是什么因素造成他们的关系比大多数人的更持久呢?答案是他们的亲切感起源于智力方面,基于两个人的想法、关注和质疑,而不是肤浅的情感和纯粹的性欲望。在所有独特的爱情中,情感和性爱最终都达到和谐。但如果最初的吸引同时也涉及大脑的话,杰西今天与他的美国妻子则不大可能处于现在的婚姻困境。

 

《爱在日落黄昏时》是一部成熟的电影,其观众对象是那些欣赏精彩谈话的人。这样的谈话以巴黎为背景就使得整个体验更令人难忘。

 

摘自《美国独立电影制作》

作者:[加]张晓凌 / 詹姆斯•季南 

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该书!

相关阅读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之喜剧片

爱情片创作之短期爱情关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