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者韩信:忍得了胯下之辱却忍不住权势之诱(附:汉初三将英布彭越之致命弱点)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张远方(读史专栏作家)
人性就是这么复杂。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前一年,吕后让萧何将韩信骗至宫中,令宫女用绸缎活活将他绞杀。
时年,韩信35岁。
6年前韩信出兵灭掉30岁的霸王项羽后,便已注定今天的结局。
相比项羽的残暴,世人给予原本可以逐鹿天下,却终因“妇人之仁”而殒命的韩信更大的同情。关于他的故事,一再被世人传颂,且很多被列为正面教材。
读史君今天要泼一点冷水。
毫无讳言,韩信是个好学生,但专业书(兵书)读的太多了,功夫都用在了研究对手身上,导致缺少时间锻炼EQ(情商),自私之心重了一点,自卑心和自尊心又是那么地强烈,有时便不免给人以可笑的自大嫌疑——当他当上楚王回到家乡后,他感谢了三个人:
首先是漂母,韩信赏赐她千金。在他最困顿的时候,漂母曾给他吃过几十顿饭。但你若了解一些故事细节,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韩信赐她千金,虚荣之心胜过感恩之心。当时,韩信说,他日有成,定当千金相谢。漂母怎么说的?谁稀罕你的千金!这么大的小伙子,干点啥不能混口饭吃?我给你饭吃是可怜你,也同时为你害臊啊。
现在楚王韩信来找回自己的虚荣心了。
其次是下乡南昌亭长。实际上,他才是韩信真正的救命恩人。韩信穷困潦倒时,亭长一直帮助他,让他在家白吃白住。只是亭长的老婆和漂母一样,看不惯韩信这般。当然,你也可以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但韩信成不成功,鬼知道?哪个人的成功不都是要靠天时地利人和?韩信若早饿死了,还鸿鹄个鬼?反正,亭长老婆故意刁难韩信,不给他吃饭,韩信一气之下就走了。亭长还去追他,代老婆道歉,但韩信依旧不管不顾地走了——伤自尊了。
就是这个最该感谢的恩人,韩信只“赏给”人家100钱,还奚落说:“你就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你韩信现在牛了,就有君子小人的解释权了?人家当时收留你,未曾想过有一日你可以报恩;今日发达了,人家也没凑趣来向你讨赏,你有必要特意去这样羞辱一位有恩的故人么?
第三个感谢的人居然是当年让他从胯下爬过去的“垃圾人”屠夫!韩信不但封他为中尉,还大言不惭地告诉诸将:“就是这位壮士,让我从他胯下钻过。当时他如此侮辱我,我难道不能一剑干掉他?但杀了他有球用,他又不是秦始皇,干掉他我也不会扬名立万,反而可能因此而偿命。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啧啧啧!今天还有很多人为韩信这般做点赞!真是无话可说。细想,这可不是韩信特意为自己洗白么?
如果说,韩信对自己的恩人亭长比之好上千倍百倍,再对屠夫如此,确实可以显示韩信的大度,但事实却令人失望。
试想,如果世上全是韩信这般的人,还有谁愿做收留“难民”的忠厚亭长,还有谁不愿做那可肆意羞辱他人的屠夫!“垃圾人”不理他就够了,还给他大官做!
韩信这般,真不是社会的好榜样!
韩信的性格形成,和他的履历有关。社会大染缸造就了真小人刘邦,也捏出了自尊心及虚荣心都极强的低EQ自私者韩信。
可以说,当他当年从屠夫胯下钻过后,他确实看到了一个新世界,正如他说的,他原本可以干掉屠夫,但干掉一个“垃圾人”,自己也可能因杀人而完蛋。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岂可因小折于“垃圾人”?
这是韩信得出的结论。
仅如此,这个结论是极好的,他摆正了为人极为重要的“心态”。但虚荣心驱使韩信又往前走了一点点,结果是过犹不及!
上兵伐谋。毫无讳言,韩信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被刘邦评价为“战必胜,攻必取”。
但就是这个“谋战”派代表人物,却没有谋好自己的人生。
从无败绩的韩信算得上是个心理学大师,每一战都将之用到极致,但唯独到了他自己,却就不行了。
医不自治。灯下黑。在韩信身上得到最鲜明的体现。惜哉!
公元前231年,韩信出生于楚地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他的祖上应该是当过大官的,但到了他这一辈,就没啥了。传给韩信的主要有三样东西:贵族思维、学习精神,和一把锋利的宝剑。
但对于韩信来说,此时最重要的应该是谋生手段。母亲死后,他居然连饭都不会做,也没有任何挣钱的手段,吃完家产后,居然搬到坟墓旁搭个草棚去住。
正是这个时候,下乡南昌亭长认识了“书呆子”韩信,出于好心,让韩信饭点时去他家吃饭。韩信也不客气,接连数月准时到亭长家吃饭。吃完饭也不帮忙收拾,抹抹嘴就走。亭长的老婆终于忍受不了了,故意提前吃饭,并不给韩信留饭。韩信愤然甩脸而去。亭长知道后赶忙去追,但韩信终再没到亭长家吃饭。
不会挣钱,又不会做饭,咋办?韩信想到了钓鱼——可以烤了吃。可是钓鱼也是要有技术的,韩信根本钓不到。不远处,有几位老大娘做洗涤棉麻工作,其中一位大娘见韩信总钓不到鱼,也不离开去吃饭,就将自己的饭分给他吃。韩信也不客气,一过就是几十天,大娘们工作完要走了,韩信才感谢说:“等我发达了,一定好好报答您!”谁知大娘却说:“小伙子,都这么大了还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为你着急啊。我才不希望你报答呢,你能够养活自己就行了!”
韩信的自尊心又给狠狠伤了一下。
韩信成为淮阴城人人皆知的“无能儿”,好多人取笑他,他倒不在乎,依旧有事没事地背着祖传的宝剑上街溜达。他再也没有遇到亭长那般对他好的人,却遇到一个泼皮无赖屠夫的戏谑:“你这家伙长的倒也人模狗样的,还配个破宝剑,却是个胆小鬼!”韩信看了他一眼,不理他,继续往前走。屠夫开始大声吼:“姓韩的,老子叫你呢,听不见啊,你如果胆大,就用你那破剑干掉老子。否则就从老子裤裆下钻过去!”
很多人围观上来,将韩信围住。在中国,从古到今,总有那么一帮看热闹的从来就怕事闹的不够大。
韩信站住了,冷冷看着屠夫。韩信下不了台,屠夫也下不了台,心中倒有一丝慌乱。韩信手中有剑,他手中可没握屠刀。
正在屠夫忐忑间,韩信却没有拔剑,而是低下身来,趴在地上,慢慢从屠夫胯下钻过去了……
屠夫抹了一把冷汗,得意地笑了。韩信弹弹身上的泥土,不慌不忙地走了。
从此,淮阴城每个人都知道韩信是个胆小鬼。
韩信发誓要找回自己的面子。但是,哪一日才能得以实现?
这一晃就是22年,造就了韩信极其自尊而又极其自卑的心理,并产生微妙的自私之心。
公元前209年,韩信终于盼来了乱世——陈胜吴广反了,祖籍淮阴隔壁宿迁的项梁项羽叔侄二人在江苏南部起义后杀回了家乡,韩信投奔过去。但项梁并没有重用他。
项梁死后,项羽依旧没有重用韩信——虽然韩信的好朋友、项羽手下大将钟离昧一再向项羽推荐他。
项羽喜欢的是勇将——龙且、钟离昧、季布、虞子期、英布,个个勇冠三军——不是谋将。韩信居然看不破这一点?
不是想诋毁韩信。不过,从钟离昧的结局来看,也能看出韩信不是一个侠肝义胆的朋友。
项羽败后,韩信收留了钟离昧。收留本是好友的叛军之将,如此看来韩信确是条汉子。但结果呢?公元前201年,也就是项羽死了还没一年,刘邦要剪除异姓王了,功高盖主的韩信首当其冲。钟离昧成为“由头”。以韩信的聪明,一眼就看出刘邦的真实心思,本有意发兵相抗,自陈无罪。但侥幸心理占据了上风。刘邦就像是韩信的克星。
韩信最终听从了手下的谗言:“杀掉钟离昧,将头献给皇帝,就没事了。”这应该也是韩信的内心写照。
怎么说钟离昧都是你韩信的好朋友啊,他竟然派人将之围了起来。
钟离昧终于看透了韩信,他不过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家伙罢了,大骂道:“韩信,你这个无德无信的小人!刘邦之所以不敢立即攻打你,无非就是怕我和你联手(两人结合,真可谓智勇双全),你现在杀了我去取悦刘邦,你会死得更快!”骂完拔剑自刎。
钟离昧说对了,韩信带着人头去向刘邦说明“误会”,却被刘邦擒拿。好在刘邦并不嗜杀,最终只将之降为淮阴侯,令其在都城建府居住。(关注微信公号读史,回复“刘邦”,可查看相关文章)
在项羽那得不到重用的韩信抽机会跑到刘邦这边。刘邦仍旧没瞧上眼, 42 36204 42 15535 0 0 2543 0 0:00:14 0:00:06 0:00:08 3106只给他了个运粮的小官职。
总体来说,韩信是个肯动脑子的人,在运粮官任上,用“推陈出新”的办法,解决了堆在仓库最里面的粮食总是发霉的问题:把粮仓改建为前后两个门,进粮从前门,出粮从后门,这样,所有的粮食都流动起来了,不再会有存粮因时间过久而发霉。
或许正是因此,刘邦的后勤大总管萧何认识了韩信,并发现他的将帅之能,在他干得不开心逃跑后,有了“月下追韩信”的千古美谈。
在萧何的强烈推荐下,韩信终于被刘邦拜为大将军。
韩信终于熬出了头,将“心理战”运用到极致。
在成为楚汉战争胜利根本方略的“汉中对策”中,韩信主要分析了项羽和刘邦两人的为人及性格:一个是孤家寡人,一个善于吸纳各路人才,长远来看,霸天下的项羽必为天下所共唾弃,刘邦要抗好王天下这杆大旗。具体策略则是先取关中三秦之地,后而徐徐向东蚕食,直至与项羽翻脸,逐鹿天下。
随后小试牛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使得三秦封王章邯、董翳、司马欣麻痹大意,让刘邦重返关中。
锋芒毕露的背水一战,3万残卒灭赵国20万大军。按韩信说法:“这也在兵法上,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平素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
灭赵后,韩信趁热打铁,派使者去“恐吓”燕王,迫燕投降。几乎与此同时,以兵不厌诈之策,将和谈中的齐国吞并。
韩信一时锐不可当。但就在这个时候,刘邦已狠狠“教训”过他一次。
在韩信灭赵后,正面战场和项羽对抗的刘邦被打得落花流水,兵卒殆尽。这天,刘邦与夏侯婴两人双骑渡过黄河,一大早赶到韩信的兵营,夺取了他的印信兵符,并召集诸侯,调动了诸侯的位置。等韩信起床后才得知刘邦来过,已夺了他的军队,并被封为相国了——韩信因为这一“丢人”经历成为中国历史上“王侯将相”都干过的唯一名人——几年后,刘邦几乎用同样的手段再次剥夺了他的兵权。
韩信灭齐后,终于冒出了“称王”的心思。这个时候,他已有独立称王的资本,但感于刘邦的提携,还是决定要王位,而不是与之决裂。刘邦本欲大怒,但在张良陈平的及时提醒下,醒悟过来,立马封韩信为齐王。
韩信心满意足,准备出兵了,却急坏了谋士蒯通,说你这王爵是逼要来的,即便没有逼封王位,也已功高盖主,不会落得好下场的。相反,多相比较,你韩信的力量反而最强,可以先做壁上观,然后问鼎中原!
说实话,韩信是有动摇的,但“君子遗风”使他不忍背叛刘邦,而又自恃厉害,认为即便干掉项羽,刘邦也不敢派兵攻打自己的齐国,于是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出兵伐楚。
妇人之仁,本是韩信在“汉中对策”中对项羽的评价之一,现在却很好地体现在自己身上。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29岁的韩信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将心理战运用到极致,30岁的项羽被逼乌江自刎。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
政治这玩意可不是过家家。韩信的“妇人之仁”终于害了自己。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战争刚一结束,刘邦即驰入韩信军中,再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夺了他的兵权。项羽已死,没你小子的事了,你也别做齐王了,去项羽的地盘做楚王吧。
韩信傻眼了。
得了,楚王就楚王吧,正好衣锦还乡。
但业已年迈的刘邦怎可放心正值壮年的韩信?前面已说,韩信终于在杀掉自己的好友钟离昧后,自投罗网于刘邦手中,被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都城。
刘邦不忍杀韩信,但吕后不同。她比刘邦小很多,还等着刘邦死后垂帘听政呢,可不想给自己留下大祸害,所以趁刘邦外出平叛的机会,命令萧何将韩信诳到宫中,将之处死,留下两个著名的故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知己当然是指萧何,存之者,漂母;亡之者,吕后。
看破天下之人的韩信终于没有看破自己。
英布:有勇无谋的翻版项羽英布(?-前196年)是皋陶后裔,秦代六(今安徽省六安市)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陈胜吴广造反后,在骊山当役徒的英布亦趁乱起事,后归附项梁,成为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
之所以说英布是翻版的项羽,是因为两人确实很像,又长期共事,灭秦之战,英布基本充当项羽的先锋,为项羽霸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项羽也没有亏待他,封王时,立英布为九江王,定都于六,使之衣锦还乡。
或许是不愿打仗了,自此项羽再战,便指挥不动英布。在项羽派人骂了他几次后,害怕了,终于在刘邦的离间下,彻底背楚投汉。
公元前196年,见刘邦一个个剪灭异姓王,惶惶不可终日的英布终于反了。
英布造反,刘邦问臣下该怎么办?
原楚国令尹薛公答说:“陛下前年杀彭越,往年诛韩信,英布造反不值得奇怪。如果英布英明,计出上策,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楚国,向北吞并齐国,占领鲁国,传一纸檄文,叫燕国、赵国固守本土,山东地区就不归陛下所有了;如果不是很笨,计出中策,向东攻占吴国,向西攻占楚国,向北吞并韩国占领魏国,占有敖庾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谁胜谁败就很难预料了;如果愚笨,计出下策,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下蔡,把辎重财宝迁到越国,自身跑到长沙,陛下就可以安枕无虑了。”
刘邦说:“说的好。”赐封薛公为千户侯。刘邦用人可见一斑,韩信折在他手里确实不算冤枉。
英布则如项羽一般,有勇无谋,选择的是薛公所说的下策,兵锋向西直指刘邦。
应该说,英布的排阵布局及军队攻势还是很厉害的,亲征的刘邦如见了项羽,不敢当其锋。
但世事已移,英布的锐气早已是强弩之末,属于灵光乍现,很快败北被杀。
彭越:“游击大王”胸无大略在楚汉战争中,论军事谋略及指挥才能,彭越不如韩信,但论功绩,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正是由于他率部在楚军后方开展游击战,打击楚国的补给,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战术,使项羽两面作战疲于应付,才确保了正面与项羽相抗的刘邦不被歼灭。
一句话,楚汉战争正是在刘邦的正面防御,韩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后方游击战的基础上,才在最后的垓下之战中有机会歼灭疲惫不堪的项羽。
作为“游击大王”,彭越当之无愧。但他确实没有大的才略。就性格而言,又不善于主动争取,从而一再失去诸多机会。
彭越(?—前196年)本是山东钜野湖泽中的一位渔民头头,陈胜吴广起义,有人也鼓动彭越揭竿而起,但他总说先等一等,看哪条龙有胜望后再定。一年后,大秦帝国眼看不支,起义军已成燎原之势,彭越才决定起兵。
首先杀人立威,强调军纪。彭越欲擒故纵,先不同意领头,最后才说:“那好,我们明天太阳一出就集合队伍起事,迟到者杀头!”都是懒散惯了的渔民啊,哪有这个概念,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百十人的队伍有二三十人迟到,最晚的中午才到。彭越立即叫人绑之欲杀掉。大伙赶忙求情。但彭越一改往日的和气,正色道:“起事不同一般,军令不行,怎么打仗!”亲自将最后到来的那人杀掉。
略施手段,彭越开局就锻造了一支攻击力极强的队伍。但是,就起事而言,他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革命资历”比别人浅了许多。而且也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更无扬名立万的战绩,所以到了项羽封王时,虽已有上万的队伍,仍不被项羽所知,没有封王。
彭越既没有主动去争取,也没有投靠其中的一个王,虽然他和刘邦是老相识,而是退回钜野湖泽当强盗。
公元前206年7月,田荣自立为齐王,起兵反抗项羽,想到了彭越这支部队,就派人封他为将军,一起攻打楚军。后来田荣被干掉了,刘邦来拉拢他,他又从了刘邦。可谓目标不明,志向不足。
随着楚汉战争的进行,彭越展现出卓越的“游击本领”,在项羽后面开辟出大块“根据地”,这时他想称王了,但不愿自己称,也不愿向刘邦要。最后,还是韩信向刘邦讨要王位,使刘邦想起彭越的功劳也不小,封他为梁王。
刘邦也知道彭越没啥野心,但剪除异姓王的使命促使他要拿掉彭越。公元前197年秋天,刘邦找理由将之拿下,废为庶民,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活该彭越倒霉,流迁的路上正好碰上“老乡”吕后回长安,于是哭诉了一番,希望从轻发落。吕后说,没问题,跟我一起回长安吧。
回到长安后,吕后就开始埋怨刘邦,你这脑子怎么了,把彭越这样的老虎外放,不等于放虎归山,留下遗患!我把他带回来了,杀了吧。
结果彭越没等来转机,反被剁成肉酱。
悲夫!
02:刘邦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