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希望能做很多人喜欢的书,可以流传很久很久的那种喜欢”

2017-08-14 陈瑶@夏日星 做書

两周前,刘松发来一段话,仔细一看,是我很久之前写的:


我有时候会觉得,作为编辑,其实我看到并未完成的作品、并不成熟的作者反而会更兴奋,因为这样往往会看到这样的作品和作者闪耀的希望之光,也会看到自己工作的动力。


看后觉得惭愧,写这段话的时候,自己有些自负了。



01

从“做出来”,到“做得对”


前几天,一位开图书公司的朋友说,她拿到一位退休老师写生活感悟的稿子,读了以后特别感动,决定出版成书。


我简单了解内容以后,开始严肃脸问她:


“这位老师的作品以前出版过吗?”

“没有。”

“他有什么平台能帮助营销或销售吗?”

“没有什么。”

“你打算这么直接出版了吗?准备怎么卖呢?”

“因为稿酬不高,有些故事我又真的觉得不错,哪怕把版权先拿在手里也行。”

“那买了版权后可以看情况再出版吗?”

“应该不行……”


我忽然发现,如今我正问着我以前嗤之以鼻的问题。虽然我还能看到那些希望之光,承认那些书稿“原石”中珍贵的部分,却已经没有这位朋友的出版勇气。


“觉得有价值就要做出来啊”

“只会分析市场现状的人不重视内容”

“挖掘新鲜血液才是编辑的使命”

……


这些是我那时候的想法,也是当年的做法。


我的确出了一些书,也几乎都是作者的第一本书。我选择我觉得有趣的内容、寻找我认为有价值的角度、更愿意与有成长空间的作者合作。


在这些书里,有些书销量好,让出版社赚了钱,但是也有些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库存,变成了纸浆。在这些卖不掉的书中,有的决定起印数时太盲目,有的内容上并没有做到位,有的的确缺乏配套渠道与宣传力度……但所有这些书在现在看来,都可以成为“做得更对”的书。


的确,“做得对”,比“做出来”对我现在来说更重要。因为“做得对”三个字,我反而变得比以前不那么爱做书——


哪里有那么多内容值得出版呢?


图书销量好时,我们充满了身为编辑者的职业满足感,但转瞬即逝,并不长久;而那些化成纸浆的书却变成自责感,始终萦绕心头,伴随至今。


我相信很多人是因为对书有着迷恋而进入出版行业的。因为书能传播知识、书能让人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书能帮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不是只有书才能做到这些。



02

从纸书控,到电子书拥趸


前几日见了一位立志做出版的90后女孩,她说自从用上了一个很好用的阅读APP后,大多数纯文字的书都只看电子版了。除非是很喜欢的装帧和内容,否则纯文字的书我现在也会首选电子版。


即使选择纸质书,我更看中的也是装帧和内容的平衡性。比起内容丰厚装帧差劲的书,我更无法忍受那些装帧华丽内容无法相匹配的产品。就像很多国产电影,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视觉效果越来越国际化,但是故事却越来越“虚无缥缈”。很可惜,我们的读者似乎并没有电影观众来得更理智。


那些过于偏重包装的书,反而有种内容空洞的不自信感。而热衷于只通过封面来买书,甚至判读一本书好坏的读者更让我觉得做书的乏力与无趣。


相比而言,一本内容无聊的电子书便不会如此可憎。


转来转去,最喜欢的还是三联的平装版书。封面简洁,内文排版舒服不招摇,而且便宜


最近的出版圈,图书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本是一件好事。很多人发现,一本看上去“很有设计感”的书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然而,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有时就像中医疗效一样微妙,人们对设计结果的理解更是仁者见仁。


在一本书这样小的载体上,在这似乎没有标准答案的事情上,人们纷纷表达着自己对设计的看法。但当所有人在这条路越走越远的时候,当我们评论、点评一本书只通过装帧设计时,我看到的却是,内容被抛在了脑后。


与那些“制作”精良、价格高昂的图书相比,我忽然觉得电子书反而更加纯粹。纵然电子书也有界面设计的考虑,但却好像是大家站在更公平的层面上进行内容上的比拼。



03

从网络辅助,到网络决定


我的很多位作者都是通过网络找到的。曾经有新人编辑问我从哪里找选题,我很不解地说,“上网啊”。但是那时,我们看的更多还是内容,编辑需要自己判断内容的好坏、出版的价值。网络只是帮助我们看到作品、找到作者,但是并不完全由网络及粉丝来决定是否出版。现在,各种指数成为选题通过的判断依据。如果没有这些数字,甚至很难说自己的选题报告是专业的。


在编辑让渡这种判断权利的同时,编辑出版的意义也一点点发生了变化。很多网红或KOL 将网络已有内容出书,就是这种变化下的产物。


曾经知道某位网上很红的条漫作者出了作品集,但是出版后却并没有根据纸书的形态重新调整内容。要知道,手冢治虫的漫画从杂志连载转到单行本形态时,也根据图书开本,做了画面的重新绘制。条漫不做改动直接印制成书,出版的意义在哪里?编辑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只是,这样的书并不会出现销量很难看的结局。慢慢地,网络内容针对图书内容的编辑转化工作也似乎可有可无,出版速度决定了资金周转效率。谁能更快签下流量作者,谁就能更好完成出版任务——


谁就是更好的编辑。


的确,这是个需要做得快,与资本赛跑的时代。



04

从原创,到版权


在我知道版权书如何操作以后,不得不承认,有经济头脑的人,一定不会选择只做原创作品。除非原创作品可以像版权书一样,直接给到几乎完稿环节。


有很多作者都对自己的稿酬不那么满意,编辑只好赔笑脸说,出书的确是不赚钱的事情。然而对编辑来说,签下一本版权书,远比签下一位作者,并帮助他出版容易得多。一般的版权书,版税并不高,内容还是可见的。


我经常开玩笑说,做版权书像卖奶粉:挑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奶粉,把各种销售手续搞定,翻译下奶粉罐后的文字,就可以销售啦。而做原创书意味着,你要养牛,然后建造奶粉厂,这中间还要请大量技术和非技术人员。待产品出来你才能跟上做版权书的人的脚步。


但可悲的是,在某些出版品类里,国内消费者并不太认国产品牌。


我们观察那些非知名作者的原创图书,会发现大部分是靠图书品种类型来销售的。同时,这些图书要辅以像快消品一样的营销手段:可以做到看完就扔的成本,或者,远高于一般图书前期成本的宣传投入。


我很羡慕国外的一些小出版社,很少的人做不多的书(非畅销书)仍然可以存活,并且原创比例很高。但是国内的出版及阅读环境下,我们能看到的小型出版机构一般是这几种类型:①版权书为主;②大牌作者加持;③流量书为主(小说、随笔、鸡汤类);④低折扣书为主(少儿、生活是重灾区)。我们很少能看到国外那种完全靠挖掘新人来进行出版的公司。


做原创图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不是紧抱大腿追随流量失去编辑者存在的意义,我们要能在与版权书相比,并不高的性价比中找到出版的出路,才是大家坚持原创的意义。



05

到底出版什么


我特别羡慕一些童星,无论长大以后是否还会出镜,但是他们却留下了珍贵的童年回忆。


曾经和朋友讨论,到底想做什么样的书。朋友说,她想为身边的人做书,想为那些相信她、愿意和她一起揣摩书稿的人做书,哪怕这本书很小众,哪怕只有一位读者。


我想了想说:“我希望能做很多人喜欢的书,可以流传很久很久的那种喜欢,最好可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握拳)。”


现在,我工作的动力不再是证明我个人的编辑价值(出版一本书也并不能证明什么编辑价值)。我更希望出的每一本书能达到读者的手里,我希望书能卖掉。


最近搬家,很多书卖到了多抓鱼。看着这些书又被人们卖走,我非常开心。因此,现在看到心动的内容,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过了许多年,这本书重新回到市场,还会有人愿意带走它吗?


===========================

刘松和我约稿时,我正处于做书的厌烦期。我和朋友吐槽:我已经受够了和一群人沟(zhou)通(xuan),好像出书就是编辑一个人的事情一样。如果可以,我更愿意自己做完全部流程,策划组稿、设计排版、审读质检、出片盯印……然后挂到网上,不包邮,爱买不买!


做書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图片,查看好文 👇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