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硬精装,成功“杀死”了我的买书频次

袁小茶 做書 2022-08-02


我最近买新书的频率明显少了——真是受够了五花八门的“过度包装”硬精装。哪怕再便宜,我都不想要。宁可选平装。


如果能在二手网站上淘到“旧平装”,我肯定不选“硬精装”。但奈何现在很多出版社的新书只出“精装本”,为了资料性没办法买了,每次收到书,都要骂骂咧咧地把“硬精装”请上书架,然后骂骂咧咧地想开个直播吐槽一回《硬精装“翻车现场”1小时》。


通常“硬精装”都伴随着一个更大的弊病:就是把书做得像“砖头”一样厚(不再分上、中、下册),书脊动辄4、5厘米起步,有的甚至书脊厚到7厘米,什么书都看着像《康熙字典》《金文编》似的有学问。



好好的书,弄得跟“买切糕”似的——好像越大块头、就越“经典”、就可以“典藏版”、就可以卖得“贵”。



01

软皮党 vs. 硬皮党的历史之争


在书的装帧上,向来有“软皮党”和“硬皮党”之别。“软皮党”恨不得书全是平装、册数可以多、但分册不要太厚(如果能弄成不超过1cm的小薄本那才真是“便携天堂”)。



硬精装大厚册,这对于“地铁看书党”,简直是“天杀的灾难”。一方面,我们天天哀嚎“地铁上都没有人看纸书啦!”,一方面,我们又把新书做得一本比一本“more than bigger”硬精装超厚本。通常单册超过600页的书,地铁上随身带就很有压力看了(真的需要臂力)。谁没事儿地铁里拿块“砖头”啊。


像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城市,每天地铁通勤时间超过1小时是常态,手机网络并不是“站站满格”,kindle偃旗息鼓,明明可以是出版社可以争取的“读者极佳看纸书时段”。结果是,原本是可以地铁上看的书,被硬精装砖头本一整,弄得只能改别的书。


大部分的硬精装“砖头本”,设计之初就不是用来一页页“读”的,而是用来“查”的(比如工具书查资料)。



当然,也有一些出版人是绝对的“硬皮党”——如果1厚册能搞定的书,就绝对不要出上、下分册。因为一部书只要分了好几册,在书架上随手拿特别容易放乱、然后就“再也找不到了”。如果书脊厚到一定程度,那普通的平装就很难撑得住,基本都要“硬精装”。



02

什么书适合“分册软皮”?


一本书到底应该做精装还是平装?分薄册还是整装一厚册?可能有很多说法,比如按作者和内容的经典程度、知名度、以及预期定价等等。


但有一条是最关键的:内容的连续性


通常来说,内容独立成篇、不是必须从第1页开始读的书,都可以软皮分册。


(1)内容独立成篇的丛书类,其实“分册软皮”的体验感更好。比如《全唐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清史稿》等等。


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全唐诗》不止一个出版社做过,做过软装(25册,定价1180元)和硬装(15册版,定价998元)。


但明显,“保值”更好、走势更稳的是软装25册版。



在旧书市场上,“软皮25册全”才是“硬通货”。1960年的旧平装一套,售价基本在5000元以上,2003年以后的新刷本一套,也要在800元以上。反而是“精装15册”更不保值——旧书市场上500块一套就能搞定。要的人少。


理由很简单——诗集这种丛书,就适合单独成篇小薄本。除了目录册之外,我看“李白”卷,不需要先去看“杜甫”卷。想看哪首看哪首,不必从第一首来。薄册就适合“take away”——赏花、打发空闲、约会等人……总之,读一两首诗的“碎片时光”,总是很美好的。



带本砖头厚的《全唐诗》……额,想想那画面就太酸爽了。我都不好意思拿。


再举个吐槽例子。比如《宋元笔记小说大观》——这里边都是单独成篇的故事。而且既然是“笔记”嘛,就是一些古文杂篇志怪,篇幅往往很短,特别适合没事儿翻着玩。


但是……做成了砖头厚的大精装。



明明是个“扯闲篇儿”的书,被活生生搞成了“大字典”——只能放在书架上“献祭”。


我试着拿了一本路上看,然后放弃了。手腕受不了。


(2)短小精悍的“小品文/语录体”——越适合“碎片化阅读”的IP,越适合“薄本软装”增加便携性。



“语录体”同样属于内容独立成篇——只不过更短小精悍,往往只缩成一两句话,特别适合打发“碎片化时间”。


书单一大堆,比如《呻吟语》、《菜根谭》、《围炉夜话》、《赵州录》……等等。


其实《X楼学短》精装本这事儿,我一直不是很理解。什么叫《X楼学短》?作者的本意,本来就是“短”——号称百字版《古文观止》,是一部普及启蒙性质的书。但我们反而把它做成“学术大厚砖头”(精装还要分上下册),我就不懂了。



看厚度,还以为这书至少60万字。实际字数呢?一共530篇短文×100字,大家可以自己算算。凑不够页数厚度怎么办?古文部分的排版,就是稀稀疏疏地“100个字,占一页纸”。



说句耿直boy的话,我真觉得,这“100个字,占一页纸”属于“强凑厚度(shua liu mang)”行为。那100个字,就是电脑字体放大号。请问有什么价值呢?如果你这530篇短文,真的是找到了古籍的配图(古籍的字都大),那也算是给孩子们普及了古代经典的版本知识。哪怕是插画,我也觉得是有审美价值——至少帮助我理解、赏心悦目了。


舍不得花1分钱的插画费、舍不得下1分力气找古籍原文(或古画)配图,直接把宋体字放大号、弄个了“100个字,占一页纸”。把明明是“短篇启蒙”的碎片化读物,搞成了“浪费纸大冤种工程”。


最后这套精装本的归宿,就是厕所读物——它的内容,真的适合碎片阅读,适合常看常新,其实对成年人依然有巨大启发。但它的厚度,哇靠。随身带着真够呛,而且选的纸克数重,巨沉。



03

什么书适合“硬装厚册”?


(1)“查”>“读”。比如字典类和工具书。



对于查询类的工具书,几乎很少有人一页页地去读(钱锺书那种宇宙无敌书呆子除外)。并且使用“查询功能”时,如果没有前面的目录页,后面也没法用。所以这种书基本不必考虑“小本便携”问题。


册数越少越不容易丢(丢了一本,其他本往往就没法正常用了)。并且工具书的时效性差,精装本确实可以更好地延长书的使用寿命。


有些图录因为内容太多、纸张克数太重,是没有办法才做成精装+多册。比如《四库全书总目》。


(2)内容连续性强、内容厚的书



很多书的内容连续性很强(要从第一章开始读,不然后面的看不懂了),这样的书如果厚度允许,做成一厚册最合适,不然上、下册的“兄弟姐妹”特别容易走丢了。


内容厚到一定程度,基本上都会精装——因为太厚的平装,真的掉页“散架”的风险。


(3)收藏性、装饰性>“读”。比如《X宫经典》大套系。


正经读者是用来“读”“查”或“收藏”的。但此类书由于内容“显得高级”,也经常变成少部分人的“摆拍神器”。


并且这种精装大厚册,特别能撑得住空间。如果是中式空间装修(要有文化逼格的那种),摆满了普通平装书,其实也不便宜。不过来几套《X宫经典》大系、“四王”“四僧”大系、《清代帝后玺印谱》大系等逼格书。


一本硬精装,就足可横放撑满一个书格。



那如何显示出自己是“真的看书”,而不是“摆拍党”呢?


一个装X犯的秘密是,无论你看不看,一定要把“塑封”撕了——这样才显示出自己“真看书”的样子。如果能往里面塞几张纸条、微微露出边缘“假装做过笔记”,效果更佳。


嗷。


👇 点击「阅读原文」解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