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一星 | 王小锡:醉心“道德资本”研究的学术大家

南师新媒体团 南京师范大学 2022-06-05


他从穷孩到教授,成功的背后是从不松懈的努力与日积月累的坚持;

他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伦理学、经济伦理学、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经济伦理思想史研究,是学界的“道德资本家”;

他是伦理学学科的耕耘者,一生潜心于人才培养,给成千上万的本科生上课、做讲座,培养出一批批博硕士生;

他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小锡教授


王小锡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34场)作演讲


学习、学习再学习

1951年11月,王小锡出生于江苏溧阳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6口人挤在20多平米的茅草屋里,过着“屋外下大雨、屋内漏小雨”,靠“预借粮”度日的艰难生活。尽管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但父母却从未忽视他的学业。“我的父母是文盲,他们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因此,他们总是告诫我,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努力学习知识。”就这样,在父母的坚持和期望下,王小锡年年保持着优良的学习成绩直至高中毕业。毕业后,他在溧阳县城西公社参加工作,在自己的家乡度过了难忘的六年,由此积累了许多社会经验。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的王小锡留在了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任教。



1980年大学毕业时的王小锡


随后在1982年秋,王小锡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高校教师进修班学习。在人大一年的研修期间,王小锡如饥似渴地读书,他觉得自己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实在太多,必须将有限的学习时间最大化。在那段时间里,王小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在日积月累之中,他不知不觉就写就了30余万字的备课和读书笔记,为后来的伦理学学术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中年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在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王小锡以超常的毅力,坚持工作、研读两不误,向更高学术之峰攀登,进一步夯实了与国际接轨的经济伦理学乃至伦理学学术平台。


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王小锡一直保持“挤时间”的习惯。在他看来,时间并不能平白无故地“挤”出来。“所谓‘挤时间’,就是只有放弃休息或休闲时间、减少睡眠时间来增加学习和研究的时间。”王小锡年轻时就经常一天一夜、一天两夜或两天一夜不眠不休地看书。为了保持清醒的精神状态,他经常边看书边吃辣椒、抓头发、钢针发梳敲打大腿、冬天冷水洗脸……王小锡寒暑假不出家门,平时基本也没有娱乐活动,以至于被朋友戏称为“(打牌)三缺一顶不上的一个呆子”。“有目标就有了追求和定力,”王小锡说:“遇到假期要经得起诱惑,任凭山水风光秀美、特色餐饮味好,我独自坐家中阅读、思考、爬格子。平时出差其实很累,但是,书是要带的,见缝插针读一点是一点。”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每次来回长沙的路上,王小锡总是带上学术文献在路途阅读,通常来回一趟就能浏览一两本书


王小锡与导师唐凯麟先生在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


王小锡成功学术人生的背后是从不松懈的努力与日积月累的坚持,充分利用空隙时间研读已是他的生活常态。王小锡曾收到来自一位校友的贺卡,贺词写道:“从穷孩到教授不亚于从奴隶到将军”,以表达对其奋斗经历的敬叹。   

 


研究、研究再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王小锡面向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在我国较早开展了对经济伦理学的研究。他在1994年就发表了我国研究经济伦理学体系的第一本学术著作《中国经济伦理学》和第一篇学术论文“经济伦理学论纲”,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证了 “道德资本”、“道德生产力”等概念。


2011年王小锡在英国伦敦拜谒马克思墓


“有经济必有道德,因此,离开了道德视角,经济不可能被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即是说,道德是真正认识经济、发展经济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甚或核心要素。”在理论研究方面,王小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自觉结合,学术观点求新求精,在构建了独特的经济伦理学体系的同时,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内涵道德也是生产力的道德资本观。他认为,科学的道德就其功能来说,它不仅要求人们不断地完善自身,而且要求人们珍惜和完善相互之间的生存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这种功能应用到生产领域,必然会因人的素质尤其是道德水平的提高而形成一种不断进取精神和人际间和谐协作的合力,并因此促使货币和实物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企业因此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他指出,道德具有对资本的“内向批判”功能,即道德具有服务资本的工具理性,也具有约束资本的价值理性,从而可以促使资本运作趋于理性和正当,避免“资本逻辑”的无度扩张或资本本性的非理性膨胀。因此,道德也是资本。在应用研究方面,他通过深入全国诸多企业的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构建了受到企业界赞誉的“道德资本”的实践与评估指标体系,为企业培育“道德资本”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依据。


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王小锡先后主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先进文化和道德的基本观点研究”(首席专家之一)、“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研究”(重大)、“商业伦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重点)等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经济伦理道德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等,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伦理学》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编写。


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王小锡学术成果丰硕,著、主编《中国经济伦理学》《道德资本论》等20多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报刊发表13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40多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伦理学》等相关权威刊物全文转载。先后有7项研究成果分别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三等奖,有1项研究成果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有1项研究成果获中国伦理学会首届(30年)“学术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王小锡的学术研究“涉猎广泛,视野开阔”,且建树非凡,铸就了他的“创新学术之路和特色学术人生”。他在关于伦理学理论体系及其道德、经济德性等相关范畴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道德观的研究、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的研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系统工程的研究、经济伦理学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的研究中,始终力求创新并服务于理论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哲学伦理学学科建设作出了独到的贡献。他2015年和2017年连续名列长安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在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公布的《2011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中,王小锡入选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


由于其出色的成就,他获得了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师范大学奕熙精英教师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王小锡现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名誉副会长、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委员,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荣誉会长,江苏省伦理学会执行会长,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时,他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外审专家,《中国哲学年鉴》编委,《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伦理学》《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江苏社会科学》《南京师大学报》等杂志编委。


王小锡的经济伦理学及其“道德资本”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学界诸多名家也给予了高度赞誉,罗国杰(生前曾任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说:“小锡同志多年来潜心研究伦理学尤其是经济伦理学理论问题,发表了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他作为兼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以自己的特色研究,为中心增添了学术亮色”。万俊人(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说:“经济伦理学是当代最为突显和重要的应用伦理学研究领域。王小锡躬身其中,耕耘有年,成果斐然,尤其是他提出并努力证成的‘道德资本’、‘道德生产力’等关键性经济伦理学概念,在国内外学界影响甚大”。章海山(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发给王小锡的电邮中写道:“在经济伦理学术上的成就和突破,你在伦理学界始终在最前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伦理的深入研究,无人能及的。这不是溢美之词,而是多年来关注的结论。


作为当代我国经济伦理学领域的开拓者和道德资本论的独创者,王小锡的诸多学术思想被学界同仁跟踪研究,不管是赞赏、认同还是商榷,王小锡教授的学术及其产生的学术效应给学界带来了活力和动力。不仅如此,王小锡教授的学术影响从国内走向国际,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他的《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一书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道德资本研究》作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经专家评审批准的首批外译著作立项翻译出版,现已经翻译成英文、日文、塞尔维亚文在海外出版发行, 可喜的是,《道德资本研究》(英文版)获得第十四届输出版优秀图书,《道德资本研究》(塞尔维亚文版)获得第十六届输出版优秀图书,《道德资本研究》(英文版)还获得版权输出奖励计划。


王小锡应日本经营伦理学会邀请在东京讲学


注重国际交流的王小锡多次邀请诸如美国著名哲学伦理学家艾伦•吉伯德教授和乔治•恩德勒教授、德国著名经济伦理学家彼得•科斯诺夫斯基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到南师大进行交流、讲学。同时,他注重在国际学术平台上发声,他说:“让世界了解我们,让自己走出国门,这是学术交流乃至相互汲取学术营养的最好路径。”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家,他的学术研究中体现着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深度融合,在国际交流中彰显出中国学者的独特魅力。     

    


育人、育人再育人

在王小锡看来,为学和为人是一体的,成才与成人是一致的。他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讨论为人处事的道理,教之以德立世的行为准则。“道德之美乃人生最美之美”、“自尊、自信、自强;理解、信任、互助,乃立身处事法宝”、“人生遇到问题或挫折,不要悲伤,不要愤怒,不要气馁,更不要放弃生的希望,时间会冲淡一切,努力会改变人生,坚持一下,生活总会归于平和,说不定,柳暗花明,更加美好前景在招手”……王小锡的“道德箴言”和伦理学课如同人生哲学课,既传授知识,又润泽人心。


正在为学生作讲座的王小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王小锡一直坚持为本科生讲课或讲座,对于一线教学工作,他始终保持着认真的态度。因为责任,所以专注。王小锡秉持着对学生负责、对学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已经或正在培养175名硕、博士,其中博士49人,硕士126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众多弟子成就斐然,其中有11位担任地方厅局和高校正副职领导,有20多位为大学教授或博士生导师,有一批县处级领导和普通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铸造了出彩的人生。在对待师生关系上,王小锡教授说:“我们更像是父子关系,也是兄弟姐妹关系。”他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乐意与学生交流,学生思想观念的闪光点总是会引起他的关注。基于此,年近古稀的王小锡教授仍然精神矍铄、思想年轻,这与长期同学生交流沟通有很大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王小锡也是用乐观豁达的精神面貌笑对人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尽到努力,顺其自然,修炼德性,善待人生”。他在《漫谈人生境界》一文中写道:“如何为人乃人生境界的风向标。人生在世,厚道得人缘,真诚聚人气。”“人生境界高低不在事大事小之分。事大事小不是人生境界的分水岭,人生境界体现在对立身处事之应该的认识和践行程度。”正如古语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王小锡认为做人的最高道德境界应是“慎独”。为人处事是一门学问,然“慎独”与“诚善”二者尤不可缺。他反复说,做事做学问与做人是一致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首先要做一个厚道之人。


王小锡在其散文随笔集《德与美》前言中写道:“美之道德乃世上难得之德,道德之美乃人间最美之美,美之德或德之美乃人生必备之生活要素,需要好好培育。”“教伦理学,做道德人”,看似简单的话,蕴藏着深厚的真理与生活实践。谈到学术人生,王小锡欣慰地说自己的学术人生中有两件幸事,一是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弟子;二是有了自己原创且影响较为广泛的学术成果。事实上,这两件幸事正是对一位师者、学者最好的认可。




王小锡最想对青年大学生说的话:

力戒浮躁,修炼德性;潜心读书,锤炼本领;善待家园,幸福人生;心系民族,筑梦中国。

往期回顾

第八届读书节|在南师,遇见春天里的书旅人

易书交心,低碳生活,就在明天!

每周一星 | 林敏洁:大学里的“和平使者”

南师资讯站|第九周讲座、活动与招聘信息汇总


“每周一星”系列之九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


文案|张蕊 潘文娇 郭亮

编辑|刘家欣

原文见阳光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