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续读书21天,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来呢?

南师新媒体团 南京师范大学 2022-06-05

阅读打卡、运动打卡、朋友圈打卡......想要坚持做一件事,打卡似乎是当下最流行的方法。为鼓励阅读,南师“春天里的书旅人”系列活动也开启了一期“21天读书打卡活动”。但在这个沉迷手机的碎片化阅读时代,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这21天的打卡呢?


先看一波数据:



(所参与的每个院的人数分布)


(了解一下)


参与读书打卡的一共有56人,最终完成21天打卡的有51人,也就是说完成21天连续读书的同学的比例高达91.07%,所阅读的书目从《苏格拉底》到《泰戈尔飞鸟集》,有《摩西五经》,也有《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象》......那么多人能够21天读书打卡中坚持下来,难道他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还是说只是表面功夫?下面就让“偷偷潜入”打卡群的官微菌给大家分享一下“前线情报”吧!


每天读一本书?

统计的表单显示,毛佳慧几乎每天读一本书,可以说是读书打卡群里的“异类”。


“之前杂七杂八都看一些吧,但读书很随性难以坚持,想要借此养成好习惯。”21天下来,她表示读书规律了很多。


“虽然说一天一本书,但我是挑着看,看得比较浅,就其中一小部分。”“一天看一本书不现实,毕竟现在这么忙。”毛佳慧的习惯是一本书只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这次借参加活动的机会挑一挑自己喜欢的书,认为值得的会记下来接着看。


图/读书打卡群


在图书馆勤助的她一般选择在晚上值班时看书。“至少留半个小时读书吧,零碎的时间做别的,挪大块一点的时间读书。因为现在读的书可能就深一点,今天看十分钟、明天十分钟的话你都不记得它讲的究竟是什么了。”


至于坚持打卡,毛佳慧说,有些事情开头了以后就会发现没那么难,就像被木头卡停的火车一旦开动就跑得很快。“我已经开始了,那也会努力坚持下去。”


爱读书,更爱与书友交流分享

与毛佳慧一天一本的阅读相反,林浩用了整整21天读完了一本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当被问及参加活动原因时,他却反问:“你上一次完整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


图/读书打卡群


“我上一次完整读完一本书还是在高中,这次就想督促着自己完整读完一本。”面临毕业季,林浩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多,只能每次中午或者晚上吃完饭看一会,并且每次都会提前一天整理好要分享的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我毕业以后去当老师,就跟备课似的,形成习惯。”据图书馆本次活动的工作人员记录,林浩没有一天落下打卡。


而在群内的分享也让林浩很享受,对于他来说,每一次的分享可以向更多的人传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他也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影响周围的一些人,让他们改变一些生活中不好的习惯。在活动的最后一天,林浩向一起读书的群友们分享了自己读的书的电子版,还把自己的电子书库截了图,欢迎群友们来索要电子书。


爱看宗教经典的信徒?

在众多参与者中,潘海力的书单略显特别,比如《圣经故事》《摩西五经》《以赛亚之歌》等等。这些都是关于宗教的书,让人不禁发问:他是不是信徒啊?答案当然不是。他选择看这些书,只是想深入地了解宗教,希望从中得到关于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知识。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就能理解很多原来怎么都想不明白的问题。


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哈贝马斯的著作通常是非常深奥的。他也有时濒临放弃的边缘,拿起了手机放飞自我,但是猛地想起大一就要过去了,自己却还没看什么书,于是就把手机扔到一边,继续啃书。他坦言自制力不强,所以只能让自己每天都忙忙碌碌,这样,看“闲书”就成了一种休闲。


翻看他的读书笔记,最大的感受就是“长”,不过有一天却出奇的精炼——读《明朝没有沈万三》的感悟:据顾城考证,明朝确实没有沈万三。他觉得在漫长的21天中,总需要有一天用来搞笑。


读马哲,和哲学家对话

“马克思等哲学家的经典著作蕴含着真理和智慧。”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些光看书名就可能让人退避三舍的书,贾书衡却一股脑钻进去,面对高深的理论,他选择“正面迎战”。


图/读书打卡群


很多人对于马克思的了解都停留在“马原”,对马克思知之甚少。而在贾书衡看来,马克思可以用黑格尔曾经的一句话概括,即“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的伟大并不是发现了一切真理,而是他对于时代精神的总结与批判。


和大部分参与这个活动的人一样,贾书衡认为:我读书并不是要外在的形式。即使没有这个活动,他也会坚持。因为读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充实自己。


她在读书,更在读自己

在方雨晨的世界里,读书这件事情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但带给她的乐趣却远远超过这些日常琐碎。小时候在超市等待逛街的妈妈在读,没有课的慵懒的午后在读,图书馆做志愿值班时也在读。人们总在说“有趣的灵魂一生难遇”,却忽略了有很多很有趣的人都把他们有趣的灵魂藏在文字里,从纸墨间与读者畅谈。


图/读书打卡群


方雨晨结识了太多有趣的灵魂,因此她的世界很大。在读书打卡这21天里,她去三岛由纪夫的世界中看《春雪》感受毁灭的绝美,和熊培云一起看到高处的自由,而后又穿梭到心理学的世界拜读古斯塔夫对集体心理的研究,还去向陶行知援疑质理那些关于教育学的问题……她称自己为“杂食性读者”,喜欢什么就抓来什么读,什么书都读一读,才知道这世界有多少不同的斑斓的侧面。


图/读书打卡群


方雨晨说到:“非常确定的一点是,看书绝对不只是让你成为一个出口成章的人,我看的书都在影响我人格和灵魂的形成,教会我人类的各种情感,进而表现在我的行为上,就像我吃的饭,我可以不记得吃了什么,但是他们都变成了我的骨骼和血肉。


对方雨晨来说,读书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她与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们,那些前人积淀下来的伟大思想,那些人类文明几千年来延续着的智慧结晶,慢慢融为一体。她在读书,更在读自己。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南师“春天里的书旅人”系列活动之“21天读书打卡活动”已圆满结束,但读书不应仅仅局限于这21天的读书打卡,我们要让阅读融入生活,通过阅读不断进步。


生命不停,阅读不止。


往期回顾

十五年的沉淀,只为诠释大学校园里的戏曲之美

NNU之声·母亲节特辑 | 确认过眼神,您是我最爱的人

每周一星 | 王骏:我要给人生做加法


文案:张秋燕 李文媛 徐韵婷 刘童

图片来自“南师读书打卡群”

编辑:侯奕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