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特辑(二) | 丝路文创:驼铃与白帆之歌
主题:设计开发与丝路相关的文创产品或文化衍生产品,探索新丝路时代的新颖经营模式
团队编号:3579
实践时间:2018.07.16-07.22
实践地点:陕西西安
最初看到“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时,贺小畅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土墙围成的小院落,烈日下,朗朗读书声伴着五星红旗被风吹起。
说到丝路,她的家乡就在古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
寻找伙伴、确定主题、申报实践......几乎是本能地完成了这一系列事情,兴奋之后,便是焦急地等待前期实践方案是否能通过。从团中央官网来看,全国各地的其他团队的主题似乎更“高大上”一些,有的甚至将实践地点扩展到了国外去,她盯着“文化创意产品或文化衍生产品”,不禁有点心虚:三两物件,完全陌生的制作过程,能做好吗?
实践申请通过了。
迎面而来的,是现实的操作环节,纵使脑海里天马行空,如果不能很好地转化成为一步步脚踏实地,也等于零。“实践”二字的意义,想必就在这里。
古城采风
这是她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去到很多地方,查阅很多资料,有人说西安遍地皆历史,要在这其中找到与古丝路相关的,并加以创新,这的确是考验,但其中的过程还是令人享受的。“做什么文创产品”以及“怎样把丝路与文创产品结合”是她和小伙伴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曲江书城是她们的第一个目的地。这里有很多与西安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常见的有明信片、书签、冰箱贴、摆件等等,也有耳机、小音箱之类更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但对于此,前者过于普通枯燥,后者又造价昂贵,只得遗憾离开。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她们寻找素材的下一个地方。与曲江书城相反,这里并非没有选择,而是可取之处太多,令人眼花缭乱。曾入选国家宝藏的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纹饰极具西域风情,是受丝路文化影响的代表之作;印有国王半身像的东罗马金币,更是丝绸之路上贸易络绎不绝最直接的见证。在博物馆,她们知道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书上那一句“从长安出发,出玉门关,经新疆、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通道”,而是一段影响整个欧亚大陆、沉甸甸金灿灿的历史。
畏惧于西安铁板烧一般高温炙烤的夏天,她将下一个搜索目的地放在了网络上。
探访丝路
目前她们以及将文创产品确定为书信三件套:信纸、信封和明信片,命名为“雁回·鱼溯”,分别对应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除了有传承丝路文化的意义在,还是对书信——这种快要退出人们生活的通信方式的纪念。
对于明信片,她和小伙伴盘点了丝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陆上有西安、甘肃、新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土耳其,海上有泉州、马六甲、印度、非洲东海岸、地中海、荷兰鹿特丹港。每一个地方只能选取一个代表物,不仅要具有辨识度,而且要方便绘制。罗列下来总共11项:大雁塔、玉门关、火焰山、克里姆林宫、热气球;市舶司、泰姬陵、帕特农神庙、荷兰风车等等,她们将用它们串联起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完成两套明信片。
信纸是用来书写的,尽管此次文创中的信纸不会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她们还是选择让信纸发挥它最原始的功能,而不只是外观好看。所以信纸上的图案并不复杂,每张的右下角绘有大雁或锦鲤。在最后的环节,委托商家帮我们完成产品,所以这一步就要考虑信纸的材质、味道、大小等等,要便于折叠,易于书写,长宽适中,颜色也要温和。
信封上可以设计的地方并不多,正面的大部分地方被地址、邮编、邮票占去,于是她们选择在启封处上花点心思。首先跳出来的想法是”长乐未央“瓦当印”,这是一种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最初的含义是希望汉帝国“千秋万岁”,现在大多释义为“欢乐无比”。贺小畅从网上找到了长乐未央瓦当拓片的图案,刻成了橡皮章,印在信封的启封处。人们都希望信封中是报平安的佳音,所以,便让它带上“长乐未央”的祝福吧。
水彩描绘
她们选择用水彩来完成之前确定的图案,它更契合书信产品,也更契合文创的主题。不论哪一个建筑物,水彩都可以让它变得柔和,想到漫漫黄沙,想到海浪船帆,想到蓝天白云,用水彩,无疑可以最好地展示丝绸之路的宽广与辽阔。
晕开的颜料,像是那段历史的裙边。
这一环节尤其凸显了合作的重要性。由于贺同学绘画技能的严重缺失,这个任务便落在了她的小伙伴的肩上,而她去完成实践要求的日记、资料整理与上传。虽然,如果天赋异禀,一个人可以成为一只队伍,但始终不能称之为团队。相反,哪怕只有两个人,也是一个团队,两个人就可以互补,可以锦上添花,可以取长补短,因为谁也不知道,两个想法碰在一起,会擦出多大的火花。
她们也能更加明白,社会实践,永远是以团队为单位在进行的意义。每一个人都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战斗,没有人能催促你顶着40度的高温出去采风,没有人能唤醒你还在沉睡的创造力,没有人能帮你完成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所以,社会实践需要一个团队。
截至写稿,她们的产品还没有成型,下一步是交给商家制作,希望水粉的丝路印在信纸、信封、明信片上时,可以容颜不改。
7
月
17
日
周
二
实践日记|2018/7/17
“在十三朝古都的气韵中,从渭水扬帆,从长安出发。兼顾历史与现在,探索新丝路时代下的新颖经营模式,因为丝路不是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近在眼前的、鲜活的存在。自主设计文创产品,不仅因为它最能引起当代年轻人的兴趣,引导人们去了解产品背后的历史,还能激励年轻一代把这份记忆传承下去。这是作为西安人,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华夏民族的子孙最应该铭记的......”
(部分图片来源于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心官网及团中央学校部公众号)
文策 | 贺小畅
图片 | 贺小畅
编辑 | 魏宵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