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星 | 鲁洁:我国教育学科建设路上的追梦人
她是“文革”后重建我国教育学科的一位领跑者;
她是新的历史时期探索我国德育学科发展之路的求索者;
她是20余年来始终坚持在小学德育课程与教材第一线的实践者;
她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她就是我校资深教授、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当代教育名家鲁洁教授。
“文革”之后,百废待兴,教育学学科面临着拨乱反正、学科重建的严峻任务。当时,担任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的鲁洁,首要的工作就是组织全教研室的老师在教育学术思想理论正本清源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和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出发,编写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时代需要的、有扎实和丰厚学术理论根底的教育学教材。经过全教研室教师多年的努力,这本《教育学》教材198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它不仅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本专业课的教育学教材,而且在很多问题上突破了旧有的观念。这本教材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广泛采用,曾先后获吴玉章基金一等奖、国家教委第一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几代教育学人。出生于60年代、70年代乃至80年代的中青年教育学人,几乎没有人没读过这本教育学。它被学界亲切地称为“南师绿皮教育学”,成为南师教育学的符号和象征。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本教育学没有修订,但一直在印刷,它的主要观点依然没有过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育学》
1987年,鲁洁老师又承担了国家教委文科教材“七五”项目“教育社会学建设”。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她担任主编、吴康宁担任副主编的《教育社会学》,这是建国后受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该学科的第一本高校教材,获全国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也奠基了南师大教育社会学在全国的地位。
任何一个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主要由标志性的代表人物来完成。鲁洁老师在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的重建中,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个标志性人物。
面对“文革”期间,德育被扭曲的局面,德育原理的学科建设首先需要从基本理论研究开始。鲁洁教授和东北师大的王逢贤教授一起承担了“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十年“文革”,很多人把德育等同于政治运动、思想灌输,“盲从运动,德育学就不能成为一门学科,不能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鲁洁教授这样认为。德育基本理论研究,就是要把德育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探索德育的规律,改变以往德育的随意性。作为这个项目的最终成果——《德育新论》于1994年出版。《德育新论》在德育学的地位,如同南师那本“绿皮教育学”在教育学中的地位一样,成为一代代德育理论研究者的必读著作。《德育新论》梳理和界定了德育中的基本问题,如德育的本质、德育的功能、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问题。其中,鲁洁教授对德育功能的研究,拓展了对德育的偏见,她提出的“德育的享用性功能”“德育的超越性”等观点,使德育摆脱了政治化、工具化,回到了德育的原点。发展到后来,这成为鲁洁教授对德育的基本认识,体现在她后期发表的《教育的原点:育人》《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等论文中。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社会进入了加速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人的物质文明水准的同时,把人的精神和道德扫出了门。现代化激发了人的世俗的生物性,放纵了人的生物性,否定了人的一切的神性、圣性。现代化的危机,使鲁洁教授对道德教育的思考更多地转向人性,她批判病态的适应性教育,倡导超越性教育,培养有理想的人,重建人的心灵世界。
鲁洁老师对现代化中的道德教育危机重在批判,21世纪开始,她在批判的基础上转向了人学视野的道德教育的建构,提出了“生活德育”的思想,使其德育思想不断地完善,一步步达到了高峰。南师大的教育学虽然没有标门立派,但“生活德育”已经真正成为南师大德育的一个标志。
2000年,鲁洁老师已经70岁了,也送毕业了最后一名博士生,辛劳了一辈子,也该安享晚年了。谁知道,更重要的任务、更大的挑战还等待着她。
2001年,国家开始了新课程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负责同志找到鲁洁老师,请她承担《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研制。鲁洁老师说,她感觉很突然,没有思想准备,思想上很矛盾,一是自己年龄大了,也该休息了,二是前期的品德课大纲的研制也没有参与过,三是自己的“知能”结构也存在缺陷。再者,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意志在课程中的体现,责任太大了,有点不堪承受其重。但她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促使她答应下来的,不是因为领导的劝说,而是责任。她说:“面对我们国家品德课的现状,一种被否定的现实,我们这些所谓的德育理论工作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实中,品德课程假大空,不受欢迎,鲁洁老师要啃这块“硬骨头”,“课程标准做好了,上亿儿童都会受益”。为此,她给自己的目标是:“让道德教育成为最具有魅力的教育”。
2012年11月鲁洁在南京龙潭小学
参加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编写试讲活动
在分析现实中小学德育课程不受欢迎的原因之后,最终确立了“回归生活”作为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回归生活,使道德教育基于儿童生活,通过儿童的生活,最终为了儿童生活,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建构完美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德育课程,克服了远离儿童的宏大政治叙事,克服了成人化、高大化的空洞说教,使儿童在生活中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2002年6月,课程标准研制结束,鲁洁教授又接手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写。2004年,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12本教材正式出版了。事实证明,这个阶段有多套教材,而鲁洁老师主编的教材是广受好评的一套教材。至此,这个任务应该说圆满完成了。但她仍放心不下,孩子们接受这套教材吗?老师们会教这套教材吗?教材中还有哪些问题?因此,教材结束后,她又开始了新教材的教学跟踪。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01年接手这项工作,到2013年,持续了13年的小学品德课程改革,结出了硕果: “儿童道德生活的构建——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于2014年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由于鲁洁老师在小学德育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和研究中的卓越工作,2012年5月,教育部又委托鲁洁老师担任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总主编。这是一项更大的工程,更大的挑战、更大的责任。编写工作启动之后,鲁洁老师以80多岁高龄与编写组同志一起学习中央文件和课程标准,讨论确定教材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在讨论中,她总是准备最为充分的人,很多问题她都列出了提纲,写成文字稿。
教材每编写一课,都要去小学试教,而且鲁洁老师要求尽量到农村小学去试教。2013年4月18日这天,试讲安排在偏远的江宁区铜井镇中心小学。这一天安排了6节课,当时83岁高龄的鲁先生与大家一起坐在教室后面的小学生的小板凳上听课,认真地做着笔记。突然,哐当一声响,回头一看,是鲁老师差一点摔倒,可把大家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后来学校老师专门搬了把椅子给鲁老师坐,大家才放心。中午在学校会议室里,大家就上午4节课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听取教师和小学生代表的意见。下午又听了两节课,再接着讨论。这样高负荷的工作,年轻的老师都说工作一天很累,但80多岁高龄的鲁老师和他们一样奔劳。大家都说,“这就是鲁老师,要么她不答应,答应的事情,她一定尽责,一定会做好。”
就是这样,经过5年的苦战,经过层层审查,无数次的修改,2017年9月,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统编教材全部投入使用。现在年近90高龄的鲁洁老师还在研究怎样使用教材才能使老师教的更好,学生学的更有收获。大家问她累不累,她淡淡一笑,说:“那怎么办呢?事情总得有人做。”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担负的是国家的重托和期待。
本该安享晚年的鲁洁老师在退休之后担当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之事,而且20年(2000-2019)如一日,因为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想,这就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了儿童,则是为了国家的未来。鲁老师从来没有豪言壮语,但她为了儿童的工作确确实实在为国家、为民族做一件大事情。
鲁洁老师学问做得好,有思想高度、文辞大气,是大家学习的楷模。鲁老师的学生们却说:“我们永远学不到鲁老师的境界,因为她不是用知识写作,而是用人格写作;写的不是作为知识的论文,而是她的人格、她的思想。”江苏教育学会的叶水涛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鲁洁老师:“她作为教育学界的代表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这不是知识的累积,而是一种智慧的彻悟;她对求知的执着,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对自己理论、实践的自信及不断反思,正是康德精神的升华”。“文如其人”,什么样的为人,决定了能够做什么样的学问。道德教育更是如此,“道德和道德教育学术成就的高度只能是自己生活的高度”。这是鲁洁老师几十年的道德教育研究悟出来的道理,在她身上得到了印证。
鲁洁老师的学生,没有不“怕”她的。学生们去鲁老师家请教或谈问题,到了门口,几个同学谁去敲门,大家都要推让半天。即便是学生们都工作了,去看鲁老师,大家依然不敢“贸然”行动,一定要和鲁老师约好,准时赴约。如果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怕”鲁老师,是因为老师的“凶”,那就错了。在学生们的印象中,鲁老师没有批评过学生一次,甚至都没有给学生们大声说过一次狠话。学生的“怕”不是来自老师的严厉,而是来自于对老师的“敬畏”,这种敬畏源于其人格。
鲁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每个学生都能够说出一二,令大家感到温暖。学生们困难了,鲁老师会接济;家庭不和了,鲁老师会出来做工作;鲁老师外出了,回来还给学生们带小礼物;节日了还会请学生们吃一顿,犒劳大家学习的辛苦。她以一颗慈母般的心,关心着每个学生。但鲁老师也有“严厉”的时候,鲁老师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至今还记着这样一件事:他周五下午外出到南京对岸的和县访友,周一早上按时回校。因为是周末,当然也就没有请假。但是一回宿舍,桌上就放着周六鲁老师用信封装好的一张“便条”。便条上面写着:“檀传宝:今天找你。了解你已于昨天外出未归。也许因为你是新生,不了解学校的有关规定。希望今后再遇类似情况必须向班主任办理请假手续。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学校对于你们的安全等等负有责任。鲁洁,10月15日”。檀传宝教授说,他至今还保留着这张便条,在每一届研究生入学时候,他都会讲一遍这个故事,念一遍这个便条。鲁老师上课的时候,任何人不能擅自闯进教室找她办事,她说,这是课堂的起码规矩。一次,学生到教室找鲁老师签字,被鲁老师毫不留情地狠狠批评了一顿。当然,大家被“批”的这些事情流传下来,后来的学生们自然懂了规矩,也就没有老师的批评了。
鲁老师的学生们常说,大家能有所成就,真的很感激鲁洁老师,是她教大家学会研究,是她以人格教学生们学会做人。但她却说“你们给予我的远多于我给予你们的”。2010年4月,鲁洁先生八十诞辰学术思想研讨会的致谢发言中,她动情地说道:“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我很清楚这一点。但是,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却是我一生中间最为幸福、最充实的日子。与其说你们在跟我学,倒不如说我在跟你们读书、思考、钻研。每当有人问我,最近你在做什么,我的回答都是跟着学生读书。这不是调侃,是事实,不是谦虚,是真情。”“学生是我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是他们总是逼着我前进,逼着我有所发展,逼着我‘天天向上’”。
鲁洁老师和同事、学生们
作为老师,鲁洁老师不只为她的学生所敬仰,也是中青年学人敬仰的导师。不只是学界中青年学人敬仰的导师,也是一线品德课教师敬仰的导师。江宁上元小学的陈先凤老师说到:“有一次在江宁听试教课,年逾古稀的鲁老师一天下来整整听了八节课,研讨结束时已近晚上七点,老人家为了不给学校添麻烦,连工作餐都没吃就回去了。”无锡的张爱勤老师这样描写和鲁老师的交往:“与她在一起,你会发现,她的一言一行都自然地彰显着道德品质与高贵的人性。例如,在旅馆,她十分注意节约用水、用纸、用电;在餐馆,她一直强调按需订餐,不讲排场;在学校,她一定要走到孩子们中间,与他们攀谈,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照。”
高尚和伟大不一定是惊天动地,而在平常的一点一滴。鲁洁老师说,她一辈子没有离开南师大,“一生平淡”。但“一生平淡”并不意味着“平淡一生”。她为“文革”后我国教育学科的重建,为德育学科的建设,为改变小学德育课程的面貌,为使她所钟爱的德育事业而奋斗一生,她是我国德育学科建设和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路上的追梦人。
“每周一星”系列之三十四
供稿单位| 教育科学学院
文| 冯建军 章乐
编辑| 蒋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