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风采展|传世界知识,扬中华文化,印尼文化交流之旅
雅加达的夜晚(拍摄:俞书婷)
National Monument (拍摄:肖悦)
2019年7月底,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不同院系的6位学生聚集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开展为期6周的国际志愿活动。在这里,志愿者们不只深入探索印尼文化,还去到当地的学校教授英语和介绍中国文化;通过这次活动,志愿者们不仅希望让印尼的孩子们了解中国文化、拓宽视野,也期待认识真正的印尼并为其教育文化事业的改善出一份力。
初行之际,电视上赫然报道着印尼哈马黑拉岛发生7.1级地震。早在一个月之前,印尼大选完毕,有华人血统的佐科再次当选,雅加达(进行志愿活动的主要城市)成为了部分市民反对新总统上任的城市。排华、宗教、竞争,一场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在雅加达酝酿。截至5月23日,示威游行已造成6人死亡,200人受伤。“花钱买罪受。”有人这样嘲讽去印尼的志愿者。
然而,贫穷、落后之处,恰是志愿小组成员们闪光之时。进步的空间如此巨大,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国走向世界的今日,每一位青年人都是世界公民——需求不应仅停留在眼前,视野不应只局限在海内。作为国际志愿者的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亦有责任,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为中国和世界的成长与发展贡献力量。
当然,于个人而言,成长意味着走出舒适圈。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生活,融入当地文化是实践小组选择的方式。如何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找到车站,如何适应没有热水洗澡的夏天,如何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同龄人工作甚至同屋居住……这一切都是志愿者们面临的问题。
Old Town(拍摄:陈乐瑶)
印尼火车站(拍摄:后辰昕)
当地的负责人看到实践小组成员的困难,特意安排了当地陪同外出的大学生,帮助志愿者们适应当地生活,处理各种麻烦。在各种事情都安顿好后,新的一周,组员们开始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及周边城市的学校展开教学。
组员胡雅淇被分到当地一个名为BM400学校的初中部,每天有三个小时的自由教学时间。她和搭档Scarlett的备课计划是围绕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准备不同的主题进行教学,让当地的小朋友对中国有更加系统科学的认知,并且学习一些简单的汉语。文字是精神的载体,精神亦是文字的升华。第一天的主题是中国传统菜系。众所周知,中国有八大菜系,每一种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老话讲“唱戏的腔,厨子的汤;窥一斑而知全豹”。中餐烹饪从川鲁粤苏等菜肴分类之精致可见一斑。她们搭配文字和图片,用英语为小朋友们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教他们写中国汉字。刚开始的时候,小朋友们难免写得歪歪扭扭,发音不准确,但经过她们耐心的讲解和辅导,小朋友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胡雅淇感叹:“也是在这一刻,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了解中国文化,并积极向外国友人传播,自我输入再输出,当是传承的真正意义。”
胡雅淇的课堂(拍摄:胡雅淇)
后辰昕的课堂(拍摄:后辰昕)
组员肖悦分配到的任务则是在SD HARAPAN学校为四年级的小朋友讲授关于“多样性”的知识,课程为期两周。肖悦表示:“通过介绍中国文化和讲授基础中文,我希望能让印尼的小朋友们了解不同的文化,从而学会包容和尊重彼此,增加地区宽容度。”在印尼,英语的普及率并不高,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更是无法接受志愿者用全英的方式来授课。于是,项目方为她安排了印尼大学的同行志愿者,负责把英语翻译成印尼语,便于孩子们理解。这无疑增加了志愿者讲课的难度。
讲课第一天,肖悦掌心都捏了一把汗。刚进教室没多久,坐在第二排走廊边的一个小女孩似乎看出了她的紧张,偷偷喊她,并塞给了她一块崭新的紫色橡皮——“For you!”。离开前,她又送了肖悦一幅画了“Miss Lisa”(肖悦的英文名)的画,并拉住她的手要与她拥抱。这些印尼孩子朴素天真并且乐于交友,让肖悦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
肖悦说:“当我教一些基本的问候语和数字时,我读一遍,孩子们读一遍,他们用明亮而期待的眼神看向我,齐刷刷地努力模仿着我的发音。下午两三点的教室里没有空调,外面是往来车辆发出的隆隆噪声,汗水直淌,喉咙很快干燥——但孩子们的期待让我对教课充满热情。事实上,他们学得很快也很棒;我想,他们值得更好、更系统的教育,但在现有的状况下,我只能尽力负责,在短短两周的相处中,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爱’、‘尊重’、‘包容’等概念,从而为他们甚至他们国家的成长与发展出一份力。”志愿者们不仅给孩子带来了知识、文化,更是培养了他们对世界的关注和爱。这颗爱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的心中,等候将来生根发芽,长成博爱、开放的模样。
肖悦和孩子们的大头照(拍摄:肖悦)
肖悦在讲“自爱”的主题时,教授了许多鼓舞人心的中文短语—“加油”、“真棒”、“我可以”。肖悦不仅让孩子们学会鼓励自己,还教会她们为他人喝彩。她让孩子们在准备的卡纸上写同桌的名字,并边说卡片上的中文边把卡片送给对方。孩子们表现得十分开心。
肖悦教孩子们中文—我可以!(拍摄:肖悦)
后辰昕和老师们的合照
老师们超级温柔亲切(拍摄:后辰昕)
实践小组一行人带着“中国的名片”走出国门,寻访陌生国度。在一节节课中,逐渐让印尼孩子熟悉这些中国面孔下的文化背景;在一次次交谈中,中国志愿者越来越被当地人接纳和喜爱。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不但需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应积极向外国友人传播,这个过程使得他们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暑期实践风采展 | 能源学院实践团队赴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文案|南师大印尼暑期实践小组
图片|南师大印尼暑期实践小组
编辑|万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