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凡十年|外籍学生眼中的南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办学转型,奋力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省和教育强国建设积极贡献“南师力量”。

本期,南师大官微“非凡十年”栏目聚焦南京师范大学外籍学生,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眼里这些年中国、南京和南师的变化。


01北京冬奥会:让世界充满爱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在《让世界充满爱》轻柔的旋律中,76名中国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步调一致,穿过鸟巢。他们留下了特殊的“足迹”,地屏上,世界各国人民的笑脸灿烂绽放,汇成影像的长河,两侧飘拂着寓意“团结”的中国结飘带。 

这一幕让身在南京的我校法国留学生马舒翼非常感动,4日晚上开幕式还未正式开始,他就早早打开电视,期待着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他说,开幕式带来了让世界团结和希望的力量,让大家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新春遇冬奥,来自世界各地的世界青年在“鸟巢”相聚,共享中国文化盛宴,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更团结”的体现。虽然没能在现场观看,但通过电视屏幕依然感受到浓浓的冬奥氛围,期待有一天能到北京,到鸟巢实地参观。 

2019年8月,马舒翼正式成为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享有“东方最美丽校园”的南师大随园校区让他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如今,他已经是半个“中国通”,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在中国的日常。“在南京上学的这几年非常幸运,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和友好。我遇到了待我如家人般的老师和同学,他们让我很安心,正如开幕式上那首歌一样,这个世界充满爱。”马舒翼说,在他心里,南京是一个可以被称为“家”的地方,他非常喜欢他的“家人们”。 


同样感动于北京冬奥会的还有我校俄罗斯留学生达利亚。冬奥会期间,达利亚和其导师李建民共同绘制一幅题为《山水相连 冰雪同心》的油画作品。画作中,一名索契冬奥会的滑板运动员与一名北京冬奥会的自由滑雪运动员,相跃于山水之间,相遇于冰雪之梦。画作运用写实写意兼容的绘画表现手法,画作底部中国长城,北京天坛,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瓦西里教堂等相互交融的冰雪意象运用写意手法加以呈现。同时,用写实的手法具体描绘中俄运动员相互依托、携手并进的空中姿态,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奥运团结拼搏的文化之美被这场跨时空的同框展现的淋漓尽致。

达利亚的家乡是俄罗斯联邦卡卢加州卡卢加市,在这个“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曾执教的地方,达利亚开启了她对中国文化的探索之行。达利亚的导师李建民曾留学俄罗斯,先后于列宾美术学院、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进修学习。李建民和达利亚的这幅合作之画是对北京冬奥的特别祝福。


02中老铁路:开拓美美与共的幸福之路

琳琳是老挝留学生,刚来中国时,对中文一窍不通,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通过努力学习,慢慢适应了在南师的学习和生活。她说,南师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在南京的衣食住行十分方便,市场上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在第一次乘高铁来南京上学的路上,她深深感受到高铁的便捷、快速和舒适。那时候她便想,“我的国家要有这样的交通方式该有多好,真没想到,在中国的帮助下,2021年底由中国和老挝共同建设打造的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了。“

其实,琳琳不知道的是在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有许多的南师老挝籍校友的身影,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勤勉工作,为中老铁路建设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南京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毕业生布平,目前担任老挝人民共和国工贸部办公厅副主任,参与了中老铁路前期谈判工作;老挝籍校友蔡阳2016年到中老铁路有限公司工作,直接参与了中老铁路建设协议全程商谈和翻译,并在中老铁路开通仪式前,老挝总理会见中老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活动中担任翻译工作;南京师范大学2013届毕业生,老挝外交部礼宾司的张莎文校友参与了中老铁路通车仪式的组织工作。此外,南师大还有多位老挝校友,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支持中老铁路的建设过程中。



中老铁路的建设和开通也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老挝籍校友的关注。行政管理专业校友娃尼达直言,中老铁路通车将有利于沿线旅游、农业、水利等资源开发,密切中老两国经济社会和人文合作交流,加快建设中老经济走廊,对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盼望着能在疫情结束后乘着中老高铁再回母校看看。

近年来,南师大培养了50多名老挝籍留学生。他们已经成为老挝各行各业的骨干和精英,为中老两国人文和贸易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开拓了一条美美与共的幸福之路。


03“中国之花”: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2021年7月1日,阿根廷美洲通讯社网站登载一篇报道,讲述了一位阿根廷“网红”女孩爱上中国文化的故事。在国内,新华社、中新网等多家主流媒体也纷纷转载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位阿根廷女孩正是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ROSSI FLORENCIA(弗洛伦西娅·罗西)。



28岁的罗西,中文名叫罗佳欣,出生在阿根廷瓜莱瓜伊丘,是一名英语和汉语翻译,目前正在我校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攻读对外汉语教育硕士学位。2018年以来,罗西致力于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来传播有关在中国交流和学习的信息,并介绍这个被她视为“第二故乡”的国家的风土人情。“中国很神奇,因为当你走在街上,会突然遇到贯穿城市的古城墙,而绕着它走一圈,你眼前又会突然出现灯火通明的现代化建筑。生活在中国,就是一段沉浸当下、穿越往昔、同时又奔赴未来的奇妙旅程。”谈到现在就读的学校——南京师范大学,罗西说:“我记得我第一次走进南师大的校园,就对学校里的自然环境有很深的印象。学校非常漂亮,而且这里的老师都很热情,对我们留学生讲课总是非常有耐心。我在南师大呆了一年的时间,觉得自己的中文进步了很多。”罗佳欣说,因为阿根廷离中国太远了,阿根廷人对于中国的了解非常少,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阿根廷人真正了解现在的中国,“我的很多粉丝看了我的分享以后,都很惊讶中国现在的一切,他们不知道原来中国现在这么发达,而且和阿根廷有些媒体上宣传的中国很不一样。我觉得自己很渺小,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阿根廷,我都想成为两个国家文化宣传的桥梁。让更多的阿根廷人认识了解中国,也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阿根廷。”


谈到未来的打算,罗佳欣说她想继续在中国生活,去中国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更加地了解中国。“我想无论以后在哪里,我的生命里都会有很多事情和中国息息相关。”作为我国最早开始接收国际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早在1965年南京师范大学就作为外国学生的汉语补习基地(南方)开始招收外国学生。此外,学校还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大学,是国家设立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对外汉语教学基地。迄今为止已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万余名学生来校学习过。代表南师大参加中法地方合作成果展,获副总理“点赞”的法国留学生罗爱丽;在《中非共和国日报》上发表《新冠病毒时代的中国和中非合作》文章的中非共和国留学生李非……等优秀青年都曾是南师大的学生。

立足江苏,放眼世界。如今的南京师范大学正在奋力建设“特色鲜明、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作出南师贡献!


END往期推荐:




收藏!9图速览19次党代会“极简史”


9个数字!带你速读二十大报告


南师大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招生 | 考研 | 高考 | 校历 | 校车 | 体育馆 | PPT



来源 | 国交处、南京日报、新华社、江苏广电编辑 | 吴子涵审核 | 何悦 马海港 陈祝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