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的光|马丽娅:平常黉门客,堂前愿种花
简介:
她说:“在我的教学生活中,虽无裴公绿野堂,亦想堂前秀色,春华满枝。”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只把自己当成“平常黉门客”,却在三十余年平凡又执着的坚守中踔厉耕耘,化育卓然。她是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九三学社社员、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马丽娅。
从QQ签名说起
“Q龄”17年,教龄已逾31年。QQ个人说明“谢绝陌生人聊天”,QQ签名“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些标志性的“资料”与“Q龄”同龄。“谢绝陌生人聊天”的说明,是因为马丽娅的QQ上基本都是学生,QQ只是工作沟通的工具(马丽娅的“习惯”是学生在读时加QQ,毕业后加微信)。
QQ签名取自孔子教导弟子进德修业之语。孔子培养学生,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即使学生通过熟练掌握技艺而获得自由和愉快。这是马丽娅的立身从教的精神原点,亦是她希望每一位师范生能业已求真的方向。作为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未来“教师”之“教师”,马丽娅做到了身正为范。
01
一位敬业的
师者之师2005年南京师范大学率先进行师范教育改革,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师范专业基础课由教师教育学院老师承担。马丽娅自2007年起承担本科师范教师教育专业课, 15年来,马丽娅执教过《教师职业技能素养》《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与应用》《教师基础能力》等课程,无论课程名称怎么变化,但课程性质是一致的,即师范公共课、必修基础课、教师专业课。因此,每学期必承担4-5个教学班的课务,学生总数都在三四百以上。繁复的授课内容、堆积如山的作业、浩浩荡荡的微格实训…….一年又一年,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但那个站在讲台前的身影没有变,只是岁月染春秋,时光照容颜。
在校上课的同时,马丽娅每年9-11月份还要带队深入几所中学,步履匆匆,或穿梭于金陵城的梧桐叶落间,或奔波于地铁、高铁、长途汽车站,去往另一个城市,躬身指导本科生的教育实习与见习。
除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任务外,指导毕业论文、指导大创项目等也是“常规动作”。本科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四年学业综合水平的实践项目,因此也是对指导老师的“终极考验”。随着教师教育学院实体化,教师院学科方向的老师每年毕业论文指导可谓“海量”,尤其汉语言文学师范大学科,毕业论文指导人数往往会突破上限(学院限10人),整个毕业论文周期都需付出大量精力。马丽娅指导论文向来以“认真”为口碑,从小组辅导,到单独指导;从共性问题的解决,到个别字词的修正;从选题、开题、撰写、修改、答辩,到定稿提交,见证学生的毕业论文从“雏形”到“成品”的过程,同样也是教学研究的过程,学生的不断进步,同样带动老师思考、探究,往往会有超出预想的收获。马丽娅多年来指导本科毕业论文都达到优良水平,省、教育部抽检全部合格,并获评优秀毕业论文。
多年承担大创项目指导任务,尽管是“课外任务”,但既诺则承,力必尽为。所指导的项目多结项优秀。2020年获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马丽娅自2008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为研究生开设《汉语言文字学专题》《中国文化专题》《中国古代教育经典导读》《文史工具书与文献检索》《学位论文写作》《教师职业技能优化》等课程。从开学典礼上作为导师代表迎新时的殷殷期盼,到毕业典礼上导师致辞时的由衷祝福,字字句句带着“教师的温度”,马丽娅用真诚与真心陪伴了一届届教师教育学院学子。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研究生渐成“大户”,指导任务重是现实所在。学生各有“难处”,他们对应的是“一个导师”,所以导师也必须让每个学生感觉到精准的“一对一”,而不是“一对多”或“厚此薄彼”。老师绝不“划水摸鱼”,学生也不会“躺平”。15年间,马丽娅指导的研究生毕业人数接近百人,而他们正是基础教育的生力军,教学脱颖而出者众。
马丽娅说:“我没有暑假,只有暑期。送走毕业生,完成学期课务,马上迎来暑期回校上课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指导论文是常年常态。”非全日制研究生平时忙于工作,暑期集中学习,高温酷暑不失为磨炼师生意志的“厚礼”。为缓解他们的焦虑,马丽娅总是特意安排一些课外的“惊喜”,如带学生去参观“金陵刻经处”,体验“非遗文化”;带学生参观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登上石头城,感受古都金陵的旧影新韵。活动并不新奇,但至少能冲淡一点暑热中读书的单调。
非全日制研究生平时忙于教学工作,很难有整块的时间集中于学业,于是学位论文的撰写总是 “繁难重”。马丽娅便利用周末,让家在南京的或距离南京比较近的同学到办公室,当面一字一句一段修改论文。外地同学来不了学校办公室的,就让他们自己打开电脑面对论文,马丽娅在电话里“现场指挥” 修改。工作任务繁重,身心“疲倦”是肯定的,但绝不允许自己心生“倦怠”,既然担了“导师”之名,就必须行“指导”之实,如《吕氏春秋》所云:“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 对待学生,真诚、尽心与尽力是马丽娅从教路上刻于心底的座右铭,曾获评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2016)。
作为“教师”的“教师”,马丽娅深负“在肩上”的责任担当,永葆“在路上”的韧劲毅力。她常常说:“既然要做这件事,那就必须认真做,尽管我能力有限,但我会倾尽全力做到最好”。
02
一个“站立"的
姿态教师的主场在课堂,“站立式”是基本教姿,而教师做研究则是“站稳”的支撑点。
低头耕耘脚下土地,心向远方诗章。多年教科研经历中,以古代文学专业基础与教师教育实践衔接,先后主持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出版专著、发表论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研究,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工程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书系《中国文化四季》,独立撰写《人文荟萃——中国传统文学》,该项目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马丽娅以勇毅之韧坚持教学与研究并进,参编教材,参加教改项目,积极推进本硕学科课程建设,以“站立”之姿诠释作为教师的意义。
学无止境,教有新章,育人可期,研亦不怠。马丽娅目前主持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改革研究课题,探索本科师范生基础能力课程创新,努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近日,论文《语文教学:建构文化记忆与唤起文化自觉》获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
03
一则“不期而至”的
信息有人戏称“新冠三年”。疫情肆虐,人与病毒的缠斗似无休止,各种未曾料想的各种变化随之而来,也包括教育。校园环境、师生心理、教与学的方式等共同构建了新的教育生态。此境如常,一则微信消息“不期而至”:
说起当老师的初衷,马丽娅坦言:家中长辈从教者多,父亲、兄长都是老师,似乎从小最熟悉的职业也就是“当老师”。八十年代的师范生毕业分配至中学当老师,不用选择。工作之初,每每在管理班级或某个教学事项受挫后,便觉为师之路生涩,也不时生出不太安分的小心思,觉得自己除了当老师,还能做点别的。一念生,便有另一念抵抗:能割舍与比自己更年少、更青春的学生相处吗?能放弃除了与“知识”打交道、没有其他杂务的工作环境吗?还能找到比走在绿树成荫、或静谧或欢语的校园里更觉轻快畅意的地方吗?几经纠结,遂至心安。本科毕业后从教十年,愈感“田园将芜”,于是重新披挂上阵,读研、读博,留校南师任教(2007)。从中学教到中师,从中师教到师专,从师专教到本科,到研究生导师,春秋代序的时光里,便从青春意气磨砺到中年沧桑,一路走来,没有离开过校园,自己一直在做学生、努力从师向学,也一直在教学生“怎样成为老师”和“成为怎样的老师”。脚步总是匆匆,但每一步都坚定。
2014年9月新学期,马丽娅受聘担任了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的班主任。其实,上一次从班主任岗位“卸任”还是十年前。大学“班主任”与中小学不同,这个“班主任”是“学业导师”的身份,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动态、专业成长。但既然叫“班主任”,那就不能贪得“虚名”,所以看看大一的晚自习、跟着学生听听课、与个别同学谈谈心;以“主题班会”的名义,中秋节买上各种口味的月饼、元旦带上一堆零食分给全班;毕业典礼上收到鲜花和学生的拥抱……马丽娅总能享受着与学生在一起的那份快乐和满足。因而,这一次再度受邀担任班主任,马丽娅也亦欣然应允。
尽心竭诚,厚生行远。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班就业升学率成绩斐然,这得益于马丽娅的诱进劝导,兢兢业业。值得一提的是,本班同学中有三位成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分赴重庆、四川支教,一年后返校复学,并随马丽娅继续攻读研究生。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优秀本科毕业生”到“优秀毕业研究生”,这样的师生缘分,是值得挂怀的。其中刘克家同学2021年获评南京师范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并凭借卓越能力成为省“选调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于基层工作,竭诚为民;另两位同学入职四星级高中,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施展才智。
师业传承,前绩后续。指导2015级本科生实习时,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徐雯恬同学也在马丽娅的指导小组里。徐雯恬亦以前辈为楷模,毕业即赴重庆支教。马丽娅指导她进行中西部语文教学情况调查,获得一手资料及调研数据。复学后随马丽娅就读研究生,两年时间里,徐雯恬同学成绩斐然,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获第十六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之教学论文一等奖、教学方案一等奖、下水作文一等奖、教学课件二等奖、四项全能教师等荣誉;在支教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微课题研究、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参编专书等,获评南京师范大学“科技文化之星”;获得评南京师范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学生”称号。暑假期间,马丽娅又指导她完成一篇论文,并以“创新教育”主题刊发于南师大百廿校庆特刊。开学后,“徐同学”变成“徐老师”,正式踏上中学教坛。作为新手教师,她教学方面即很快崭露头角,优质课、教研课题齐头并进,这离不开马丽娅多年持续的有力支持。
言出必行,行则守一。入选“卓越教师”项目的本科同学从大四即进入研究生培养轨道,“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根据培养方案,从指导他们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开始,马丽娅即开始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学术规范训练,一以贯之。2022级李滟清、成倩两位同学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提炼文章、修改、投稿,文章均已被省刊录用,并进入发表周期;在教学实践上,两位同学在今年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赛中获教学论文、教学方案、课件多项一等奖,教之不耽“卓越”之名。在学校第七届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所指导的研究生多斩获奖项,其中李滟清、成倩、钱心怡获多项一等奖。在9月份举行的2022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中,马丽娅指导的 2021级钱心怡同学参赛获得一等奖,并获评优秀指导教师;指导钱心怡同学撰写的论文被《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录用刊发,该同学前不久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善教者,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大概说的便是这般模样。
在学生的心中,马丽娅始终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精神内涵。她的身上有着一股静默却坚实的力量。马丽娅就像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却有力地托举了每一位学子。
04
一种圆融通达的
生活态度一个教师的职业高度取决于他生命饱满的程度。教师的生命状态无疑决定着教育的品质。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马丽娅,总能以自由、严谨、从容、客观的学术态度引携着学生弥合感性与理性的分野,鼓励他们自发地将现象投掷于理论,进而使学生品尝到丰厚学术的果实。然而,在生活中,她又近乎扮演着母亲的形象,用尊重和陪伴帮助学生克服盲目和焦虑,确定目标和路径。她更能凭借言传身教引领启迪着学生客观看待得失:或许成长从不以收获了多少荣誉为标志,而在于我们是否习得了一种可以伴随人终身发展,并收获幸福人生的能力。
她一方面为学生的成长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总能引导学生懂得平衡与圆融,进而将卓越演绎成一种天赋,养成强大与笃定的内心,看清什么是重要的,懂得拿起与放下,保留与释然。马丽娅的学生总会将她形容成天幕中的明月,清辉月圆,微笑着、远望着学生成长为师苑苍穹下的灿若星辰,自己却甘愿掩映于幕后,从未为自己争取过什么,却永远在用真诚、笃信、耐心,践行着南师“厚生”精神最本质的真谛。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2022届硕士毕业生在离校前给马丽娅递上这样一张临别贺卡。
“如果说马丽娅曾经是我们在校园里最有力的托举,那么,我们接下来应当从老师手中接过‘厚生’的薪火,并努力成为她的荣光。”她真正用自我的身体力行,成就了学生学为人师的榜样典范,而学生的发展,便是她从教为学路上最闪光的证明。“教学,是课堂化的,而厚生,却可以是生活化的”,多少次寒来暑往,马丽娅从无怨言,始终活跃在学生中间,用切身行动诠释着:只要你怀抱着生命的激情和热忱,每一个日子都可以随风起舞。
马丽娅的生活亦是充满了光亮。她热爱集体,参与各种文体活动,院排球队、广播体操队、合唱队,总能看见她热心参与的身影。当校园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她是志愿者中的一员,在随园门岗值班、在仙林做核酸采样登记。金秋九月,学校新生入学,她也是迎新志愿者,在仙林南区宿舍楼迎新生、搬行李……曾有人问“这是党员先锋突击队,你又不是党员,也要参加啊?”马丽娅则说:“做这些事与是否党员无关,我就是作为南师大普通教职工,觉得这个是我能做的,便可以做。”
热爱运动的马丽娅也喜欢徒步穿行,流连山水城林;打球、骑车,享受运动的淋漓畅快。在她看来,健身不只是为了增强体质,也是为了健壮精神。与学生漫步于古城墙下,金陵山水间,优游暇豫,谈论古今。于己而言,是生活之道与为师之道的躬身结合;于学生而言,更是向老师修习立身存世、热爱生命的大好时机。
马丽娅认为,阅读与书写也应该是教师生活的一种呈现方式。她告诉学生读书之法,既要读专业书,也要读闲适之书。书写,不仅写学术性思考的论文,也包括写闲情、写一朵云飘过、写一树花草的样子,这是记录生命的一种方式。自然,包含着天地与性灵,宇宙无穷的奥秘。马丽娅喜爱小动物是人尽皆知的。她有时会在课件中插入家中可爱小猫的图片,作为教学资源的同时,亦是分享生活之趣。她也会在校园内驻足停留,蹲下身来化身“猫奴”。在老师看来,关爱同一片天空下生长的小动物;喜欢每一株植物,辨别、叫出很多花草的名字,欣喜与它们对话,是直接汲取大自然的生命,并以大自然为师。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招生 | 考研 | 高考 | 校历 | 校车 | 体育馆 | PPT
党委宣传部 | |
供 稿 | 教师教育学院 |
图 片 | 马丽娅 |
编 辑 | 王天越 |
审 核 | 何 悦 马海港 陈祝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