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导师二三事 | 譬如那流水的回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学海无涯,岁月见证漫漫征途;山高水长,恩师如灯照亮前路。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研究生工作部,推出“我与导师二三事”专栏,邀请同学分享学术探索征程上的温暖与坚持,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些关于成长、关于启迪、关于陪伴的南师故事,重温恩师教诲,感受恩师带给我们的无限启迪与力量。本期,来听听教师教育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徐雯恬讲述她和导师的故事……那些被命运击中的时刻
我在硕士阶段有幸跟随导师马丽娅老师学习两年,而缘分早在两年前就已悄然结下。那时,我正在吴江中学实习,马老师正是我们的实习带队老师。我上的第一节课是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鲁迅的杂文言短意深、晦涩驳杂自不必说,加之那是我首次面对一群真实的学生,紧张与局促随之而来。我只记得自己踉踉跄跄地上完了全篇,自认为巧妙设计的互文阅读环节也未能圆满呈现。马老师坐在后排,仿佛也变成了学生,伴随着提问和同学们一起圈点勾画,最后做了满满三页的笔记。课后,她非但没有丝毫责怪,反而安慰我,第一次能做到这样已然不错。然而,她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教学上的不足,并在设计理念、文本细读、要点挖掘等层面给了我详尽的指导。在此过程中,马老师时刻在提醒我“教无定法”,因此她的建议仅为参考,不必奉为圭臬,关键是要有自己的创见,并能让它真实、恰当地体现在课堂上。
这件小事让我惊异于一个师者的广博、精深、敬业与谦虚。她既有专业学者的前沿视角,又有一线教师的敏锐和通达。她温柔无形地化解了我所有的不安,愿意俯身倾听我的思路和回答。更为重要的是,她的提醒让我在心底生出一股勇气:无论何时都要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保持思想的自由、思考的独立、理性的客观以及策略的可行性,这些都构成了我日后进行学术探索的基础。
细细珍藏,高高托举
在重庆支教期间,我向老师表达了想提前开展学术探索的愿望。马老师教导我从课堂小事入手,留心观察教学经验,做好教学反思,同时鼓励我广泛阅读教育原典和期刊文章,从而探寻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也可多读些“杂书闲书”,毕竟“无用之用”亦能“方为大用”。一年内,我撰写了教学叙事和阅读札记,与她分享第一次观摩省级“群文阅读”实践时的惊异与欣喜,也向她介绍我钟爱的非虚构作品《江城》,以及我的非虚构写作实验《渝行纪》。有时,我还会带点社科的“田野精神”,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数据收集和结构化访谈上做些小小的尝试。令人感动的是,这些最终没有成型也未见刊的零碎漫谈,竟也被老师仔细阅读,并“郑重”地保存在电脑里。我后来才知道,马老师带过的每一届、每一位学生,无论成果多少,修改几稿,都会被她按时间顺序排列整理、妥善存放。记忆或许会淡褪,但文字不会。在马老师这里,你始终可以找到自己的初心,也能回望自己的来路。
这些,是我在飞往重庆前怎么也想不到的结果。但它们意外而又合理,真实而又存在。那时的我只知道,在3000公里之外,穿越万家灯火和山川大江,有一位老师会耐心倾听我的困惑,阅读我的文字。她从不催促,只任由我们肆意生长。她会细心呵护我们宝贵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让它们生根发芽。马老师常常鼓励我们跳出预设的框架,去做真正热爱的选题。在这点上,老师坦言,她是与我们并肩作战的。因为热点要靠发现而非追寻,真理要靠坚持而非附庸。她有时会在组会上谦虚地开玩笑说:“我期待你们带我去看更大、更宽广的世界。”殊不知,我们其实是站在她的肩膀上,被她深深地托举着的那一群人。
具象“厚生”,传承不息
我被老师牵着,一步一步,从学术研究的“域外”领进“域内”,但成长与进步的轨迹却自具丰饶的形态。我们是被教导要自觉追寻“教育家精神”的一代人,虽然我深知自己尚未到达这种境界,但马老师却在时刻践行着。作为“师者的师者”“教师的教师”,老师的质朴、纯然、砥志、潜心,润泽着每一个学生。如果说我曾经对“初心”和“厚生”只有概念上的理解,那么马老师的存在,就如同璀璨星辰,将理念化作触手可及、鲜活灵动的现实。因为只有看见,才能感受;只有感受,才能认同;只有认同,才能够给予。
师门组会合照
在马老师身上,我愈发觉得个人得失的满足与帮助他人之后得到的价值满足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教会我“走路”的人
马老师对我影响最深远之处,莫过于她看待生活的方式和行于世的准则。我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切实经历过人生的低谷。科研、比赛频频受阻,失眠导致的记忆力减退让我仿佛置身于迷宫之中,无法找到出路。朋友提出陪我去坐过山车发泄,我却在过山车下忍不住大哭。我一直竭力避免在马老师面前展露自己的脆弱,但那一刻,心底有个声音仿佛在告诉我,让我忍不住打了个电话给她。
后来老师引导我回溯这所有意义的本原。从前我一直试图在“他证”中寻求自我价值,却一直忽略了“我”其实便是价值本身。是她告诉我,做事不要求结果,做事本身就是目的。我逐渐厘清了:能给予我成就感的,并不是那些金光闪闪的头衔和奖项,而是创造过程的本身。创造力来源于快乐,快乐能够激发创造力的产生,那才是我持续享受学术探索的动力和源头,而并非外物驱使。因而,我开始学着以一颗平和的心看待周遭变化,当遇到挫折与困难,就让它轻轻地流过。正如马老师常说:“平常心即是慧心。”
马丽娅老师与同学们户外活动合影
行笔至此 我陷入深深思索
站在时间的渡口
每一刻都是新的篇章
过去的一切重叠交织
构成了现在和未来
而我也只是个幸运的孩子
往期推荐:
招生 | 考研 | 高考 | 校车 | 体育馆 | PPT
来 源 编 辑 审 核 | 南师研究生 孟 晴 汤玉欣 陆 怡 朱志义 李 敏 |
▼更多南师新闻,敬请留意南京师范大学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