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朋宣:坚守30年的“深山放映员”

2017-07-25 宜昌微友圈
点击上面微信号关注我们 

欢迎提供原创视频素材.必须附上授权申明.题材为公益.都市.创业,儿童,科技等为主题。微电影赞助合作请联系我们.

邮箱: 35169951@qq.com 微信号: yue749

  

      在平均海拔1800多米的牛庄乡,高朋宣31年如一日,坚持穿山越岭、走村访寨播放乡村电影近5000部。早年间,绝大部分村都没通公路,老高挑着80多斤的放映器材徒步下乡,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啃条生黄瓜,最远的沙湾村要走6个小时。随着电视和电脑的逐步普及,乡村电影“遇冷”,老高想尽办法,哪家办喜事就去放映,甚至给来的人都发馒头。老高的电影为高寒贫困地区的百姓打开了解山外世界的窗口,二组的向宗波受科教片启发,开始养鸡,现在已扩大到500多只的养殖规模。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唯一不变的是老高对乡村电影的热爱与执着。如今,年近六旬的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坚守、奔波在高山上。

      6月23日,大雨滂沱、道路泥泞,路上不时有滚石下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放映员高朋宣,骑着一辆旧摩托车,在往海拔1900米的山村跋涉。按照相关约定,他要为每个村送去科教宣传片《玉米防虫》。每年,他都要在平均海拔1800米的牛庄十几个村穿梭,近几年,每年为村民送去150场电影。从1987年开始,从27岁到57岁,他一直坚持了30年。

  打破闭塞 扎根深山甘当放映员


“深山放映员”高朋宣。图/ 三峡商报记者 王凌云

  牛庄乡地处鄂西,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高山乡镇,平均海拔1800多米,方圆154平方公里,境内大部分地方都是悬崖峭壁,全年无霜期仅6个月,其中有4个月处于冰冻期。牛庄素有五峰“西藏”之称。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以前,这里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贫乏。然而,由于牛庄乡山高地多,气温低,这里的蔬菜、药材、木材得以有足够的条件自然生长。这里的人们都知道,只要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他们就有望增收致富。然而,在这崇山迭起的偏远地区,上哪儿去找科学的方法,如何宣传成了大家心头的困惑。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村里年轻人都习惯外出打工谋出路,1987年,27岁的高朋宣却有不一样的想法:“如果我们这一代有文化的青年人都走了,留下的村民将会继续贫穷。高山地区不缺少资源,就是缺乏思想和科学。”

  为了给村民打开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户,高朋宣说服家人,决定留下来为村民放电影。

  据牛庄乡党委书记肖永奎介绍,1987年,放电影待遇非常低,到了现在每场补贴仅120元,但牛庄山高路远,每次放映要跋涉几个小时,刨除油费和设备及车子的折旧费,补贴所剩无几。

  采访时,高朋宣告诉记者:“通过电影放映,可以帮助和引导农民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影放映员,我只想普及农村电影,通过影片为老百姓传播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掌握致富本领,依靠科学产业致富,为党委政府精准脱贫贡献一份力量。在脱贫增收的同时,还可以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跋山涉水 踏破铁鞋送精神食粮


山村的电影之夜。图/ 湖北日报记者 刘曙松

  由于牛庄乡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很多居住偏远分散的村民很难看到一场电影,学到相关知识。为解决这一难题,高朋宣和电影队的同仁决定改善电影放映方式,坚持村村必到,老百姓要求迫切的地方轮流到,偏远村小组尽量到。

  30年来,高朋宣走遍了牛庄乡的山山水水。为了让偏远地方的百姓看到电影,时常是背着放映设备一走就是几十公里,多少次背上磨出血泡、生出茧子都默默承受,按每年磨坏五双鞋计算的话,一共穿坏了150多双工作鞋。

  后来,随着牛庄道路的改善,高朋宣可以骑摩托车到村里放电影。尽管如此,有的地方摩托车依然到不了,他就会用肩膀扛。他说:“山高坡陡路险,骑车非常危险。夏天,山上的滚石时不时掉下来,让人提心吊胆。”据高朋宣回忆,他下乡放电影过程中,曾多次被山上小滚石砸中受伤,车子也损坏了,几次距巨大滚石只有几米距离。“如果被大滚石砸中,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想想有点后怕。”他说。

  冬天路面结冰,不利于摩托车行走,为了按时给村民放电影,他就肩扛手托,把电影送到村民院子里。

  多年来,在他的努力下,牛庄乡每个村的老百姓每年能看到12场电影。牛庄的干部群众对此都很满意,村民覃小明告诉记者:“山区文化生活枯燥,信息闭塞,看电影成为大家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也是他们了解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

  牛庄乡乡长周太军深有感触地说:“这个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很不错,很实际,确实是个‘民心工程’,能帮助老百姓学科学、学知识,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送文化就是送精神食粮,送科学就是给老百姓送银子。”

  坚持30年 全情投入助力奔小康


山大人稀,村委会向看电影的老人免费发放包子。图/ 湖北日报记者 刘曙松

  作为有30年电影放映经历的老电影放映人,高朋宣心中只有一个理想,那就是为村民过上快乐而富裕的生活,尽自己微薄之力。

  高朋宣明白,电影队作为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科学技术推广的工具之一,对于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同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朋宣通过电影这一特殊的载体,给当地老百姓普及科学种粮、科学养殖的知识,积极传播勤劳致富、科学脱贫的正能量,坚定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多年来,高朋宣在放映电影过程中,结合当地各部门的工作特点加强宣传,如计生部门的“计划生育”,林业部门的“森林防火”、“乱砍滥伐”,交通部门的“乡村公路保养”、“交通规则知识”以及乡村换届选举基础知识等等。

  高朋宣所在电影队在全乡放映了《高产玉米》、《暖棚养蓄》、《红色玉兰种植》等科教影片,帮助当地老百姓学习种植、病虫害防治知识。在电影放映过程中,为帮助老百姓尽快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还结合县乡一号文件精神,放映前进行录音宣传、话筒讲解,每村每场坚持不懈,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据统计, 高朋宣放的电影,观众每场最少也有近百人,最多有300多人,30年下来,他共参与巡回放映行程达44500多公里,放映电影近3000场次,其中科教片305场次,观众达290000人次。

  牛庄乡党委书记肖永奎对此高度评价:“牛庄山高危险、条件艰苦,为了给老百姓送去快乐和致富信息,高朋宣连续30年为村民放电影,难能可贵。这么多年来,他放映的电影也好、科技片也罢,都在传播正能量,都在给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注入活力。”

  宜昌市放映公司总经理王三高告诉记者:“宜昌市有很多乡村放映员,但五峰牛庄条件最艰苦,他们每放映一场电影,要比别人走更远的山路,但高朋宣能坚持30年,待遇微薄,热情不减,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是宜昌市基层放映队的楷模。”



大山深处的逐梦人

  高朋宣31年如一日,始终勤勤恳恳,力争放好每场电影。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他乐在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远大,或渺小。但无论大小,都代表他对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会始终激励人奋勇争先、不断前行。


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辑:月儿   编审:陈虎     

往期看点

商人鲁明翠带失业青年考察成为“二当家”

为了漂出富民路,比基尼美女、歪果仁、彩跑、打水仗、九畹溪这次是真拼了!

宜昌业主雨夜小区里寻找失踪男孩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点击“阅读原文”光临本土最火爆的微社区,文明交流、发布信息,瞬间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