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徽因、张爱玲、杨绛、冰心......民国才女们的英文水平到底怎么样?

点右关注▷ 英语世界 2020-01-30


来源 | 蔡雷英语 cailei_sz

民国有骨,民国有节,民国出才女,她们有颜有才有气度,国语英语两手抓,腹有诗书气自华。
今天,我们来盘点几位民国才女,她们腹有诗书气自华。那她们的英文水平到底如何呢?

01

张爱玲

国学英语都挺6 文科生里的Sheldon

英文水平:写作强无敌


张爱玲五六岁时,家里就请了英国人教英语,随后她去了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圣母玛利亚女校。


这所贵族学校,学费是普通工人10个月的工资,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学生,重视英文,学生都能说一口极其流利的英语。


有钱人在孩子的教育上真是从不吝啬啊。


1937年,张爱玲从圣母玛利亚女校毕业,图为毕业照


她也挺喜欢英语的,经常一个人演莎翁的话剧玩,一会演哈姆雷特,一会演克劳迪,大段大段背诵莎翁的英文剧本,简直是文科生里的Sheldon,接近母语者的英文水平。


她说出名要趁早,20岁前后,她就用英文写了《更衣记》、《中国人的宗教》等文章,发表在上海租界的英文报刊上,转头再翻成中文投给本土杂志,一篇文章拿两份稿费。


是的,才女就是有这种操作。后来的写作生涯里,张爱玲也像炫技一样,把自己的中文作品用英文改写,再翻译成中文。


1956年,张爱玲将《金锁记》扩展成英文长篇Pink Tears,后来她将Pink Tears改写成The 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之后又将《北地胭脂》翻译成中文版的《怨女》。 


她说:“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 你很少能见到一个人像张爱玲那样,在传统国学和英语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宛如打通任督二脉一样运用自如。


旧照里,她带着才女的骄傲抬着下巴凝视远方,她骄傲得有理有据。



张爱玲的冷傲孤标个性成就了张爱玲,她的喧哗与沉寂的反差更是给她蒙上了传奇色彩,大上海成就了张爱玲的辉煌,使张爱玲的个性张杨得一览无余,又是因为感情,这个难以名状的东西改变了张爱玲的后半生。


张胡之恋燃烧了张爱玲,不过在当时张爱玲还算是比较理智的。由于胡兰成的政治身份、时代的不由分说,张爱玲从上海滩消失展转到香港,即而又到美国,直到最后客死他乡公寓,一代才女归于真正的沉寂,她死得那么悄然,甚至没有一瓣眼泪为她送行,一个曾经多么喧哗的生命就这样寂静的退场了。


02

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英文水平:19岁已经可以翻译了


长得好看也就算了,林徽因英文也超厉害,连美国学者费正清都称赞不已。


她自小就读英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底子打得好,后来父亲还带她去了一趟欧洲,专门给她找了家教老师补习英语,人家自小学的就是纯正的伦敦口音。


幼年的林徽因


19岁时,爱好文艺的林徽因尝试翻译了王尔德的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夜莺与玫瑰》),并发表在1923年12月1日《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上。 


节选一段,感受一下林徽因的翻译功底:


"No red rose in all my garden!" he cried, and his beautiful eyes filled with tears. "Ah, on what little things does happiness depend! I have read all that the wise men have written, and all the secrets of philosophy are mine, yet for want of a red rose is my life made wretched." 

青年哭道,“我园中并没有红玫瑰!”他秀眼里满含着泪珠。“呀!幸福倒靠着这些区区小东西!古圣贤书我已读完,哲学的玄秘我已彻悟,然而因为求一朵红玫瑰不得,我的生活便这样难堪。”


这个19岁的小姑娘首次发表的作品就成绩斐然,之前有人将王尔德的这篇标题翻译为《夜莺与蔷薇》、《莺儿与玫瑰》,林微因翻译完了之后,后来的译本全都引用了她的翻译《夜莺与玫瑰》。


这份译作后来也成为出版商的宠儿,王尔德的童话集直接被命名为《夜莺与玫瑰》,译者是林徽因等。


《夜莺与玫瑰》封面,图源:豆瓣读书


03

杨绛

自己写书,还能翻译别人写的书

英文水平:这位是大师


杨绛先生可能已经脱离才女之列,进升大师级别了。


“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能称为“先生”的女子寥寥无几,而杨绛就是其中之一。



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是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


杨绛读的是东吴大学,当年林语堂就是在东吴教书,这学校可谓是大师辈出。


1929年《东吴年刊》里的“东吴大学女子排球队”合影前排左起第一人为杨绛


杨绛当年是班上的“笔杆子”,东吴大学1928年英文级史就出自她的手笔。


先生不仅写作好,翻译也好,来感受一下先生的英文翻译水准:


《生与死》

作者:英国诗人兰德,杨绛译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04



谢婉莹

一片冰心在玉壶 满天繁星一汪春水

英文水平:翻译界的大师


1926 年,希拉里、宋美龄的校友冰心,在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完成了硕士论文——《李易安女士词的翻译与编辑》,第一个用英文向西方介绍李清照的诗词。


冰心不仅是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优秀的翻译家。冰心以清新、秀丽的散文、诗歌闻名于中国现、当代文坛,但她一生各个时期都没有离开翻译。


10岁左右就从祖父的书架上捡起林纾先生译的法国作家小仲马写的《茶花女遗事》,后来,又寻来了他翻译的英国作家狄更斯写的《块肉余生述》,阅读了严复译的英国名作家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与穆勒的《群己权界论》。



冰心的翻译实践是双向的,既有汉译英的作品,也有英译汉的作品。大部分译作都是英译汉,她的第一部英汉翻译作品是纪伯伦的散文诗《先知》(1931年)。在1955年到1965年期间, 她先后翻译了来自8个国家50多部作品,包括诗歌、诗剧、民间故事、书信、小说、散文诗等7种形式。


其中较出名的有纪伯伦的《沙与沫》(1963年);泰戈尔的《吉檀迦利》(1955年)、《园丁集》(1961年)、诗剧《暗室之王》、《齐德拉》、书信《孟加拉风光》、小说《喀布尔人》、《弃绝》等(1956年);印度的穆·拉·安纳德的《石榴女王》;印度萨洛季妮·奈都的《萨洛季妮·奈都诗选》;加纳的以色列·卡甫·侯的诗歌《无题》;美国尼姆·威尔士的诗歌《古老的北京》;朝鲜元镇宽的诗歌《夜车的汽笛》;马耳他总统安东·布蒂吉格的《燃灯者》;晚年,她还与老伴吴文藻先生一起参加了《世界史》和《世界史纲》的翻译工作。


冰心曾说过:我喜爱纪伯伦的作品,特别喜爱他的人生哲学,对爱的追求。他说:“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真正伟大的人是不压制别人,也不受压制的人。”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冰心所翻译的纪伯伦的这首名诗:


On Children By KahlilGibran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第四章(冰心译)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你们是弓,

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

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05

宋美龄

民国第一夫人 跨世纪的传奇女性

英文水平:国际盖章的演讲功力


读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这些才女们从小时候就开始学英语了,真的是从娃娃抓起。


宋美龄作为大家闺秀自然也不例外,她幼年在家学英文,十岁就跟随姐姐赴美留学,之后就读于韦尔斯利女子大学,主修英国文学。


宋家三姐妹:宋霭龄(左)、宋庆龄(中)、宋美龄(右)


宋美龄在美八九年,不仅拥有良好的英语功底,思想、举止和谈吐上也全盘西化。宋夫人的英文能力究竟如何?


1943年2月18日美国国会上的那场演讲会告诉你,她不仅拥有一流的英文演讲水平,更有征服人心的魄力,美国朝野为之轰动。



随后,宋美龄又到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地演讲募捐,美国朝野被其高雅的风姿、卓越的才华所倾倒。


她在美国社会刮起了一场“宋美龄旋风”,宋夫人的英文水平,可以盖个国际权威认证的章了!



这些民国才女们要么写作水平一流,要么能翻译能演讲,听说读写各有所长。为什么民国才女们英语能学得这么好?


首先,家里富裕,从小聘请家教,就读西式学校,算是一个客观原因。但反之,学好英语也是她们自己后来有钱的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教会创办的西式学校“培华女中”

最右为林徽因


英国教会创办的西式学校“培华女中”最右为林徽因再就是,她们肯吃苦好学,都是些文艺女青年,热爱文学,对西方经典作品有着浓厚兴趣,读着读着英语就利索了,譬如林徽因和张爱玲。


当然也有时代的背景因素在,民国时期,她们几乎是最早的接触西方新思潮的知识女性,也是最早走出去的一代国人。


通过英语这门语言,她们了解了海外文化,扩展了知识边界和眼界,这也许就是语言本身的魅力吧。

 灵魂拷问 

生活在新时代的你,

有认真看完一本英文书,

读完一本原著吗?




往 期 精 选

「点击图片  查看文章」


影视|这个深秋最暖暖暖的剧:八个关于爱的动人故事


讲堂|永远的"瑞秋"——詹妮弗·安妮斯顿的动人演讲 (中英双语+视频)


文拓视野 译悦心灵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一个专业、开放、有趣的翻译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