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教育史概略:从东京大学建筑学科体系创建谈起
作者:
[日] 加藤耕一,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教授。
译者:
唐聪,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讲师,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审译者:
包慕萍,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日本建筑学会论文集论文审查委员会委员。
本文摘自《日本建筑教育史概略:从东京大学建筑学科体系创建谈起》,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20年12月刊,总第208期P13-21。微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注释、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
本文以东京大学为例,概览了1877年至今的日本建筑教育史。东京大学创建初期的结构、设计、历史三足鼎立的格局自1914年始渐呈强化工程技术教育倾向。1950年代诞生的“建筑计划学”,促成日本建筑设计强调科学依据的特色。为了弥补1962年丹下健三及其梯队离开建筑学科而导致设计教学的弱化,1970年代开始采取明星建筑师执教建筑设计课的方式,并延续至今。至1920年代为止日本开设建筑教育的各大学,仅一所例外,其余院校的创始人全部来自东京大学。且以辰野金吾创建日本建筑学会为首,东京大学各专业教授创建了本专业的全国性学会。由于东京大学在教育及学会体制的全方位影响,其强调工学教育以及注重科学性、体系化的特征也成为日本全国建筑教育的普遍特征。
目录概览
一、第一期:建筑学科体系初创期 二、第二期:建筑教育中新技术、现代主义思潮的登场 三、第三期:二战前建筑学科的科学化与体系化 四、第四期:二战后建筑教育体制的再编 五、结语:日本建筑教育的特点
日本近代建筑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70年工部省创建的“工学寮” ,它是实行完全寄宿制度的大学工学教育机构。1873年日本政府特聘的7位英国人教师开始了7个学科的近代教育,造家学科(今建筑学)为其中之一。不过一般人们都认为废除“工学寮”制度、改设工部大学校的1877年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这一年,伦敦大学建筑学优秀毕业生乔赛亚·康德(Josiah Conder,1852—1920)接受了日本政府的邀请,作为工部大学校造家学科教授开始了他在日本的建筑教育工作。
工部大学校就是今天的东京大学工学部的前身,1886年改编为东京帝国大学中的工科大学,造家学科也在1898年改称“建筑学科”,延续到今天的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笔者被委托为中国读者介绍“日本建筑教育史”。这个题目涵盖的内容很大,一篇文章难以言尽。因此,本文以日本建筑教育的先驱,而且直到今天依然牵引着日本建筑教育的东京大学建筑学科为主,阐明东京大学如何构建了建筑学教育体系,以及日本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建筑学一直包含在工学体系内的历史背景,最后将尝试分析东京大学明星建筑师辈出的成因以及建筑教育的最新动向。
一、第一期:建筑学科体系初创期
1877年,乔赛亚·康德在工部大学校造家学科开始执教。工部大学校引进了德国式工学教育体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康德开始了以务实为特性的英国式建筑教育。设计课也以介绍当时欧洲流行的历史主义风格、折中主义风格为主。1883年,从英国进修归国的第一届建筑学毕业生辰野金吾担任教授;康德离任一年前的1887年,中村达太郎(1882届毕业生)担任副教授。中村协助辰野金吾延续了康德式的建筑教育,肩负起初期建筑教育的重任。辰野负责设计课,中村是多面手,负责设计以外的结构、历史、建筑环境工学等诸多课程。1888年康德辞去教职,彻底结束了在日本历时11年的建筑教育生涯。这也意味着日本开始了自主的建筑教育。
辰野金吾对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活动,并没有局限在校园内。1886年,他召集有德国建筑留学经历的松崎万长(男爵)、河合浩藏等建筑家,以及工部大学校的六届毕业生创办了民间学术团体“造家学会”,当时会员仅26名。在伊东忠太的建议下,1897年“造家学会”改名为“建筑学会”,即今会员人数近4万的日本建筑学会的前身。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建筑界人士,最新的建筑评论、学术论文、建筑设计作品都及时地在学会月刊杂志《建筑杂志》刊行。
1893年,东京帝国大学开始实施对其后的学术研究、教育方针影响深远的“讲座制”。这里的“讲座”指专业方向,同一专业方向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手、技官(秘书或技术助手)各一位(或有空缺),构成一个“讲座”。教授全权负责“讲座”内的研究、教学及人事权。“讲座制”的有利点在于同一专业方向的教师组成完整的梯队结构,利于学科后继人的培养。教授退休后,副教授接班,能够保持研究课题与教育方针的持久化和深入化。实际上,这种制度在1970年代促成了日本各领域领先于世界同一领域的科研成果。
造家学科最初设置了3个“讲座”:中村达太郎主持建筑结构方向的第1讲座;辰野金吾主持设计方向的第2讲座;历史方向的第3讲座最初由副教授的石井敬吉主持,3年之后由伊东忠太接手。这样,形成了东京大学建筑教育的3根支柱——结构、设计、历史。
至此,自1877年始乔赛亚·康德开创的建筑教育,已由日本人教员之手得以确立。1902年,48岁的辰野金吾辞去教职,专职于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塚本靖接班,在设计方面,依然继承了康德以来的历史主义、折中主义建筑风格教育。历史方面,伊东忠太开拓了作为建筑哲学、建筑思想的建筑史研究和教育。他放眼世界,应用当时最新潮的进化论观点构筑了崭新的世界建筑体系假说,在世界体系中,给予日本建筑史和亚洲建筑史以积极的评价。
二、第二期:建筑教育中新技术、现代主义思潮的登场
开始于英国外教的日本建筑教育,最初不自觉地接受了当时欧洲最流行的历史主义、折中主义风格之建筑思想。然而,在1910年代,日本建筑界开始自主地思考建筑的未来走向。首先,在历时三年半的世界大旅行中,目睹了德国、法国的新艺术运动,以及美国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的伊东忠太在1909年1月的《建筑杂志》上刊登了《从建筑进化原则看我国建筑的前景》檄文。在第二年的1910年,辰野金吾就着伊东的设问,在建筑学会召集了两次大型讨论会,在建筑界掀起了“我国的建筑风格应该走向何方”的大辩论。
同时,一直专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的远藤于菟在1909年设计了日本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横滨三井物产仓库。
在建筑界整体思考未来的建筑去向,并引进新技术的1910年,建筑教育也迎来了第一次大转机。
1914年,在保持中村主持的结构“讲座”、塚本靖主持的设计“讲座”、伊东忠太主持的历史“讲座”(更名为第4“讲座”)的同时,新设佐野利器主持的 “第3讲座(结构)”。
根据“讲座制”的原则,已经有了中村主持的结构“讲座”,不会再设同一专攻方向的“讲座”。但如前所述,中村是多面手,除了结构,他还负责环境工学以及建筑法规等诸多内容。而佐野利器专攻抗震结构,他在1906年实地调查了美国旧金山大地震中的建筑受灾状况,1911—1914年赴德国进修。1915年在本校提交博士论文《房屋抗震结构论》,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关于抗震结构理论的论著,文中定义了“震度”概念,一直沿用至今。1891年发生的浓尾8级大地震(今岐阜、爱知县地区)是佐野利器选择抗震研究的直接原因之一。
1916年,佐野利器的弟子内田祥三升为副教授,与佐野利器共同分担抗震结构讲座。因1930年代山西大同城市规划方案,或因东京大学本乡校舍建筑群的哥特风设计,内田祥三以城市规划家或者建筑师而驰名。但在最初的教学中,他负责结构计算、铁骨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讲义。也是从防灾的角度出发,内田的专业方向扩展到了城市规划。
1914年新“结构讲座”的设立,给予了东京大学,甚至可以说是全日本的建筑学科体系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显著特性,即建筑学属于工学领域且技术要素得到了极大的强化。一般地,人们都说“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而从1914年开始,东京大学的建筑教育体系就确立了“技术重于艺术”的教育内容。佐野利器公言“建筑形式、色彩云云,那都是妇人之见”,他认为日本建筑的第一要务是保证结构强度。在他的积极主张下,1919年制定的
《市街地建筑物法》(今《建筑基准法》)中也加入了建筑结构强度计算条款。
无论是佐野利器还是内田祥三,不仅在东京大学内任职,在日本建筑学会也位居要职,因此,他们的主张不仅决定了东京大学的建筑教育特色,同时也决定了日本建筑界的特色。加之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社会舆论也认可建筑结构的优越地位。如果说,明治政府创建“工学寮”时,把“家屋“(建筑)纳入工学领域事出偶然,那么在佐野利器、内田祥三主持东京大学结构“讲座”之后,建筑学属于工学领域成为必然的选择。日本除了几个美术院校的建筑学科设在美术学部以外,一直到2011年为止,各个大学的建筑学专业都属于工学部或者理工学部,没有独立的建筑学部(建筑学院)。
1910年代的另一个教育特色是用毕业论文引导学生对建筑未来走向或者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在这以前,毕业论文大多是对毕业设计的说明,而在1915年以后进行了改革,由老师提出固定的毕业论文题目,一直到1921年撤销此做法为止,具体题目如下。
1915年 (1)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建筑风格,(2)论我国住宅建筑的未来;二选一。
1916年 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建筑风格。
1917年 论我国住宅建筑的未来。
1918年 论城市与建筑。
1919年 论我国住宅建筑的未来。
1920年 论城市与建筑。
从毕业论文的题目设定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教育注重推行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住宅和城市等社会问题。这一历史阶段,正是日本全国编制建筑与城市相关法律的时期,可以说建筑教育的动向顺应了当时的社会需求。1919年,日本出台了《市街地建筑物法》《都市计画法》(《城市规划法》)。在这些促进建筑和城市近代化的法律中,无论是建筑法还是规划法,都从防灾的角度,加入了对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法律条款。
在建筑思想方面,1910年代摆脱了以往单纯模仿西洋历史样式做法,在建筑设计中积极推进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的新结构,并且从防灾角度切入城市领域的研究和教育。
1920年日本迎来了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崭新开端,以6位东京大学建筑学毕业生为核心人物呼应国际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创建了“分离派建筑会”,这意味着日本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全面展开。
紧接着的1923年,关东大地震直袭东京。可以说,发生大地震的那一刻,正是建筑结构和城市防灾领域在日本建筑界中确立了“老大”地位的瞬间。在日本,频频来袭的大地震是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它决定了建筑结构与城市防灾成为建筑教育体系以及实际工作中的最重要课题。
因此,1910—1920年代,东京大学的建筑教育开始走向全面导入新技术和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全新时代。
三、第三期:二战前建筑学科的科学化与体系化
1920—1940年代是东京大学建筑教育科学化和体系化的时期。首先在1920年增设了关野贞主持的第5讲座(东洋建筑史)。因中村达太郎退休,原本与佐野利器一起分担第3讲座(建筑结构2)的内田祥三接替中村,独当一面地主持第1讲座(建筑结构第1)。年龄相近的伊东忠太、关野贞、塚本靖先后在1928年、1929年退休。加之佐野利器也在他49岁时即1929年辞去教职,转到民间。因此自1929年始,除了内田祥三以外,骨干教授全部退居二线,他们以聘请讲师的身份辅助教学。
1929年以后,内田祥三成为完善建筑教育体制的领导人物。首先,1929年新设第6讲座(建筑材料),由混凝土材料专业的副教授浜田稔主持。1930年代依靠年轻教师支撑过渡性阶段,至1940年,重新编制了各“讲座”的主持教授和梯队,完善了新的教育体制。
1940年工学部建筑学科“讲座”状况:
第1讲座:建筑结构1,内田祥三主持,教学内容为建筑构法(建筑构造和施工)。
第2讲座:建筑计划1,平山嵩主持,教学内容为建筑环境工学;平山是日本建筑环境工学的奠基人。
第3讲座:建筑结构2,佐野利器的接班人武藤清主持,教学内容为抗震结构。
第4讲座:“建筑计划2”,塚本靖的接班人岸田日出刀主持,教学内容为建筑设计。
第5讲座:建筑史,伊东忠太的接班人藤岛亥治郎主持;藤岛既精通日本建筑史,也是朝鲜建筑史专家。
第6讲座:建筑材料,浜田稔主持。
1940年的改编,最重要的变化是增加了“建筑环境工学”的专业领域。如前所述,日本的“建筑环境工学”不仅包括建筑物理,而且包括给水排水、通风、保温防寒、卫生环境、照明、色彩等诸多内容,建筑物的物理环境和人们感受到的心理环境都包括在内。教学中配备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主持教授平山嵩于1926年从东京大学建筑学毕业后,留学哈佛大学以及MIT,回国后他在东京大学任职的同时,兼任日本公众卫生院建筑卫生部长,并担任了日本国会议事堂的室内设计和音响设计。平山嵩被誉为日本建筑环境工学的奠基人。新增建筑环境工学“讲座”,体现了东京大学建筑教育强化专业科学性的教育方针。6个专业方向的学科构成,反映了1940年代日本建筑学专业更加强烈的工学性质。
在建筑设计方面,年轻的岸田日出刀积极推行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岸田在1924年与同学蒲原重雄一起结成日本的表现派,1925年任副教授。1926—1927年游历美国和欧洲。1927年岸田出版了《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他的建筑师生涯与思想》,接着出版了《过去的构成》(1928年)与《现代的构成》(1929年)姊妹篇写真集。岸田以现代主义审美之眼,具体地说,从点、线、面、立体的角度看待日本传统木构建筑的细部构成以及从轮船、飞机、工地的细部发现现代性与机器美,积极地向学生及日本建筑界介绍欧洲前卫建筑作品和思想。因此,当时的东京大学的学生熟知贝伦斯、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等。1936年又以德意志工作联盟为范本,岸田日出刀组织创建了建筑师和工艺家、艺术家们参加的“日本工作文化联盟”,出版《现代建筑》杂志。
1940年改编的另一个要点是提升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在没有被批准独立设置规划“讲座”的情况下,首先把城市规划当作防灾专业,安排在第6讲座之中。实际上,在二战刚结束的1946年,当时是副教授的丹下健三就以城市规划专家的身份进入了第6讲座。
1930—1940年代,日本社会对工学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东京大学决定扩大工学部的招生规模。于是1941年,在保持原有本部校舍(本乡校园)工学部的同时,在新校舍增设了第二工学部,即今天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的前身。这时,城市规划终于成为有完善教师梯队的独立“讲座”。
第二工学部建筑学科“讲座”内容如下。
1942年第二工学部建筑学科“讲座”状况:
建筑学第1讲座:建筑结构第1(小野薰主持)。
建筑学第2讲座:建筑结构第2(坪井善胜主持)。
建筑学第3讲座:“建筑计划第1”(星野昌一主持,教学内容为建筑设计)。
建筑学第4讲座:“建筑计划第2”(渡边要主持)。
建筑学第5讲座:建筑史(关野克主持)。
建筑学第6讲座:城市规划(新创建“讲座”,高山英华主持)。
小野薰和渡边要与上述平山崇教授同届毕业。小野薰的杰出业绩是改善了来自德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力学计算方法,使得日本的结构计算方法更为简明,但结果精确。他自1928年出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表》之后,一直引导着日本的建筑结构学,先后出版了以《建筑应用力学》为代表作的一系列著作。
坪井专注于大跨度结构,特别是薄壳结构(shell structure)研究,任国际薄壳·空间结构学会会长。坪井是丹下健三的结构设计合作伙伴。因承担了丹下设计的东京奥林匹克场馆(1964年)悬索结构设计、东京圣玛丽亚大教堂薄壳结构设计(1964年)以及大阪世界博览会主会场空间框架结构设计(1972年)而驰名世界。可以说,坪井善胜是日本第一位明星式建筑结构家。而且,他还培养了青木繁、川口卫等众多弟子成为日本建筑界明星式建筑结构家。
渡边要主持的“建筑计划第2讲座”与在本部(第一工学部)的平山教授一样,具体内容是建筑环境工学。但渡边的主攻方向是建筑照明和空调设备等。他连续六期担任日本空调卫生工学会会长,并创办了日本建筑设备师协会。
关野克是关野贞之子,他与高山英华作为内田祥三的门生,曾跟随内田祥三去山西大同进行城市规划方案设计。1937年他与太田博太郎等人一起创建了“建筑史研究会”,即今日本建筑史学会前身。关野克认为只研究建筑风格(样式)演变史的话,建筑史将走向死胡同。他提出建筑技术史研究的必要性。关野克也是第一位结合考古发掘成果进行建筑考古复原的建筑史家。他将建筑史研究拓展到民间建筑、近代建筑以及文物修理范畴,出版了《日本住宅小史》《文化财与建筑史》等,为日本战后建筑史全面、多元化发展指引了方向。
以上五个“讲座”与东京大学本部第一工学部科目设置相同,只是具体的研究方向不同,招生时学生没有选择权,大学以保持第一工学部、第二工学部学生的学习能力均等的原则分配学生。
只有第6“讲座”城市规划是从本部的建筑材料“讲座”里独立出来的新科目。因此,高山英华也与石川荣耀、西山卯三一起被奉为日本城市规划学的奠基人。1951年创建了日本都市计划(规划)学会,会长为内田祥三,高山英华主持学会杂志以及学科建设。
如上所述,至1940年初,东京大学的建筑教育体系终于成形。如表1所示,从1914佐野赴任到1941年第二工学部的创立,建筑结构在建筑教育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从抗震到当时最新的大跨度新结构。建筑环境工学、建筑材料、城市规划也从无到有。建筑史从最初只有西洋建筑史发展到拥有日本建筑史、东洋(亚洲)建筑史的独立“讲座”。建筑设计“讲座”虽然一直只有一个,但其他“讲座”的教授也协助设计课教学,无论各自的研究领域是什么,诸位教授都有著名的设计作品。
▲东京大学建筑学科目设置沿革
以上诸科目的设置,体现了东京大学建筑学科强化科学性与体系化的特征。而且,自1920年代起,日本分离派的结成,岸田日出刀积极介绍欧洲前卫建筑思潮,佐野利器提倡在公共建筑中普及钢筋混凝土新技术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东京大学学生的建筑设计也倾向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这一点从1938年东京大学建筑学毕业设计作品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当年毕业设计并列获得辰野奖铜奖的三位学生分别是大江宏、浜口隆一和丹下健三。大江宏的作品模仿了瑞典建筑师冈纳·阿斯普朗德(Gunnar Asplund)1930年设计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入口门厅。浜口隆一的作品为包豪斯风格,丹下健三的作品则是勒·柯布西耶风格,虽然三个作品在表现上呈现了纤细与粗犷的不同,但均属现代主义风格。据说,当时东京大学建筑学生们都为当时还属于包豪斯风格的勒·柯布西耶而倾倒。虽然在1930—1940年代社会上出现了若干“帝冠式”建筑风格的作品,但那并不是教学所推行的风格。
1941年的学科建设不仅收获了以上成果,还为学科的未来发展埋下了伏笔。在不能立即实现理想学科构架的状况下,先安排了二战后主持焊接工程(即钢结构)“讲座”的仲威雄担任讲师,1942年又提升吉武泰水为副教授,加入岸田日出刀主持的第4讲座。这些人事安排大体上决定了二战后日本建筑教育的方向。
四、第四期:二战后建筑教育体制的再编
1950年代,丹下健三因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与和平纪念公园的现代主义设计作品得到国际性赞誉,成为东京大学建筑学科教师中第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筑师。丹下本科毕业后在前川国男建筑事务所工作,1941年返回母校进入高山英华研究室攻读城市规划硕士、博士课程。1946年留校任副教授,在建筑材料讲座中承担城市规划方面的教学。1951年丹下应邀参加在英国召开的第8届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大会,发表了广岛和平公园规划和设计,1958年又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奖。其间,丹下的门生纷纷毕业,有桢文彦(1952年毕业)、矶崎新(1954年毕业)、黑川纪章(1957年硕士毕业)等,他们成为丹下之后的国际知名建筑师。
丹下以及丹下门生们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东京大学建筑教育成果得到了世界的认可。1950年代,东京大学建筑教育继续以往强调的工学化、科学化、体系化的方针。1954年,新设“焊接工学(钢结构)讲座”的计划得到了文部省的批准。但高山英华和丹下健三承担的城市规划内容,依然安排在建筑材料学“讲座”里。1962年,东京大学工学部新增建“都市工学科”,高山英华和丹下健三离开建筑学科,转入“都市工学科”。从此,东京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分离,而与城市设计、城市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历史城市·村镇风貌保护、城市防灾等组成新的“都市工学科”。至此,大名鼎鼎的丹下健三也终于升为教授。
由于城市规划的独立,建筑学科在1963年做了如下调整。
1963年建筑学科“讲座”构成:
第一“讲座”:建筑结构学第1讲座
(松下清夫、内田祥哉担任,木结构)。
第二“讲座”:“建筑计划学”第1讲座(平山嵩、小木曾定彰担任,环境工学)。
第三“讲座”:建筑结构学第2讲座
(武藤清、梅村魁担任,抗震结构)。
第四“讲座”:“建筑计划学”第2讲座(吉武泰水、铃木成文担任,“建筑计划学”)。
第五“讲座”:建筑史学讲座(太田博太郎、稻垣荣三担任)。
第六“讲座”:焊接工学讲座(仲威雄、加藤勉担任,钢结构)。
从以上“讲座”构成来看,虽然依然是六个“讲座”,但新增加了三个专业方向,少了建筑材料学、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随着丹下健三的迁出,建筑设计教学明显弱化。1968年,西忠雄、岸谷孝一主持的建筑材料学“讲座”正式确立,1970年又新增设了“建筑计划学第3讲座”,即芦原义信主持的建筑设计,以及“建筑计划学第4讲座”,由大崎顺彦主持的与地震相关的环境工学以及建筑结构学。
1963年新增加的三个专攻方向,意味着东京大学长久以来的建筑教育构想终于得以实现。至此,建筑结构得到了全方位的配备,木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结构各自成立了完整的学术梯队。这种注重建筑结构的学科配置体系之后影响了日本整个建筑教育界。除了设在美术类大学(学院)或者女子大学家政学部(以居住建筑为主)的建筑学专业结构教学稍有简略,如三种结构都由一位老师担任的现象,其他各大学的建筑学专业,特别是设置在工(理工)学部里的建筑学专业,基本上都配备木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的专职教授,除此之外,有些大学还另设结构设计理论专职教授,而且每一种类型的结构授课都包括抗震内容。
如果说二战后建筑学学科体系的再编,在建筑结构方向追求木、钢、混凝土结构的完备性,那么,在“建筑计划学”方面,则是创造出全新的设计理论。本文一直用引号表示日语词汇“建筑计划”,因日语的含义与中文有很大偏差,而且随着时代变化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首先,日语“建筑计划”源自Architectural planning,但在1910—1940年代,“建筑计划”作为课程名称使用,实际包括建筑设计和建筑环境工学。在1950年代,随着“建筑计划学”和建筑环境工学各自专业领域的明确化,“建筑计划学”变为特指专用名词,并且发展出日本独有的内涵。
英语的Architectural planning,一般指建筑设计行为本身。但在日本,“建筑计划”指根据人类的行动、心理要求设计建筑的理论,把它发展为“具有科学性的”设计理论。东京大学“建筑计划学讲座”的主持教授吉武泰水被公认为是日本“建筑计划学”的奠基人。
1947年国家战灾复兴院(建设省的前身)为了制定住宅政策,以价钱低廉、使用舒适,必须是防火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且能够大量供给为基本要求,委托吉武泰水进行住宅调查研究。吉武泰水及其研究室成员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国民的生活习俗,总结出日本人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体现在“食寝分离”(餐厨空间与寝室分离)和“亲子分室”(父母子女卧室分开)这两点上。1951年吉武泰水提出保证舒适生活品质的最小限集合住宅单元平面方案,被命名为51C型。51表示年份,C是住户面积的代号,具体约为40m2,除了厕所、浴室、壁橱之外,餐厅和厨房为一个DK空间,父母与子女卧室各一间。51C型成为二战以后日本通行至今的LDK标准住宅平面的原型。吉武泰水还提出了确定建筑空间大小或者设备数量的“溢出(等候人数)率”概念。即调查某一空间内的某一设备(电梯、厕所便器等)的使用状况,将需要等候的时间和人数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溢出率”。之后提出在设计建筑空间规模或者布置设备数量时,以 “溢出率” 控制在一定数值以下为目标算定建筑规模的设计原则。从以上两个实例可以看出,日本的“建筑计划学”的特征是以大量调查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提炼出人类集团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共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平面设计或者提示建筑设计指标和设计原则。二战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成果最大限地体现在日本建筑学会编制的各类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建筑设计资料集成》中,有综合篇和基本原理篇以及各种建筑类型专辑,如居住建筑、医疗建筑、教育建筑、展览建筑、交通建筑等十几册专辑。而且,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大约以5年为周期不断更新,例如最近新增加无障碍设计专辑、老人居住建筑专辑等。日本以这种方式拓展了“建筑计划学”的内涵。
▲51C型集合住宅标准平面,吉武泰水设计,1951年
▲光线设计范例——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矶崎新设计,1974年
从明治时代开始的“讲座制”一直延续到2001年。当今东京大学建筑学科各教授、副教授的研究室基本源于1960年代以来的各“讲座”。2001年以后,东京大学将以往的小“讲座”归纳合并为建筑结构学“讲座”、建筑计划学“讲座”、建筑环境学“讲座”三大“讲座”。建筑设计、建筑史包括在“建筑计划学”讲座里。
虽然不很明显,三大“讲座”内容又可分为“软知识”和“硬知识”两大类。“软知识”指建筑设计、“建筑计划”、建筑历史等,“硬知识”指工程领域。目前的三大“讲座”建筑设计等属于“软知识”,建筑结构学属于“硬知识”,而建筑环境工学同时涉及“软”与“硬”。建筑设备、能耗领域属于“硬知识”,而光线、色彩设计则更接近“软知识”。建筑环境学“讲座”里这种不统一现状与前述建筑教育发展经过相关。
从东京大学各“讲座”的课程设置读者也许能够体会到日本的建筑学教育专业内容比其他国家更广,既培养着工程师,又培养着建筑师。毕业生有些成为建筑结构师、设备工程师、环境工学工程师等工程类技术者,有些成为建筑师、照明设计师等设计类工程师。学生在四年级时,分属到专攻领域各不相同的教授、副教授的研究室内,毕业论文在各位教授、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另外还需要在设计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作品。
五、结语:日本建筑教育的特点
走过了20世纪的百年以及19世纪、21世纪前后各20年——大约140年里程——的东京大学建筑教育,在日本发挥了如何的影响呢?
如果东京大学的建筑教育只是一枝独秀,它将不能代表日本的整体状况。而事实上,东京大学不仅是日本最早开始建筑教育的学校,而且它所建立的建筑教育体制在日本全国得到了普及。最直接的原因如表2所示,日本早期创立了建筑学的院校,除了横滨高等工业学校这所学校,其他所有院校的建筑教育创建人全部来自东京大学。而且,除了美术学校的“建筑学”属于美术学部,其他全部属于理工或者工学部,完全沿袭了东京大学的教育体系。即使是三年学制的工业学校,也与东京大学的课程设置完全一样,只是课时减短。只有美术类院校以及横滨高等工业学校的建筑学注重美术教育。后者因创建人中村顺平毕业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因此横滨高等工业学校成为日本唯一一所导入了巴黎美术学院派建筑教育的学校。此外,东京大学主持各个“讲座”的教授们都创立了自己专业领域的学术团体,通过学会组织强有力地影响着日本建筑界。
▲日本早期主要大学建筑学科创建年表
那么,东京大学——扩展地说日本的建筑教育体系又形成了如何特点呢?
首先,毫无疑问地,乔赛亚·康德引进近代化建筑教育之前,日本建筑已经存在。所以,东京大学历时140年的近代化建筑教育史,必然是与日本传统木构建筑相互融合的历史。这一点无论是从建筑史课程中设置了日本建筑史,还是从建筑结构课程中专设了木结构课程中都可以看出来。不仅如此,日本的建筑结构学之所以极大地发展了被称为“Rahmen”的刚性框架结构,原动力也许源自日本本来就有(榫卯相连的)木构框架结构的传统。虽然日本的近代铁骨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理论都来自西洋,但框架结构的登场对西洋来说却是完全的新生事物,框架结构取代西洋延续了几千年的砖石承重墙结构,这在西洋建筑史中是空前的巨大转变。与此相反,日本反而是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使用近代化结构材料的框架结构。在日本的建筑教育中,不管是立志成为建筑师,还是立志成为工程师,学生们都会被要求彻底学透“Rahmen”结构。虽然我们并不能说清楚这样做的实际意义和效果,但至少可以说这是日本建筑教育的一个特点。
日本建筑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建筑计划学”很发达。不断更新、充实的《建筑设计资料集成》这个大型图书系列为建筑设计提供着科学的依据。二战后日本国家推行的公营住宅的标准平面以及住宅区规划的各种技术指标等,大多来自“建筑计划学”的研究成果。医院、学校、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平面设计的合理化也一直是“建筑计划学”的研究重点,除了大量调查人群行为的特征,还设立实验室进行实证性验证。而且,日本除了《新建筑》《日经建筑》等注重建筑作品创造性的建筑杂志,还有《月刊近代建筑》(1946年创刊)这样注重建筑作品科学性的建筑杂志。
在培养建筑师(建筑设计能力)方面,从最初的乔赛亚·康德传到辰野金吾、塚本靖以及岸田日出刀,教育职责得到了很好的继承。特别是岸田,1925年接班时年仅26岁,而当时正是世界建筑思潮从历史主义风格转向现代主义的历史性转折期。岸田在去德国留学的两年中,带回了当时欧洲最新的建筑思想与作品的原版资料。在指导门生前川国男做毕业论文时,他把勒·柯布西耶的《今天的装饰艺术》(法语版)推荐给前川做参考,这是促成前川毕业后立即去勒·柯布西耶事务所留学的直接契机。岸田研究室出身的著名建筑师有前川国男、丹下健三、立原道造、浜口隆一等。然而,岸田的接班人吉武泰水,虽然是开辟了日本“建筑计划学”的开拓者,但他把建筑设计作为科学来看待,因此他的教育方式并非是培养艺术家式的建筑师,因此,可以说在吉武泰水主持包括建筑设计课程在内的“建筑计划学讲座”时,培养建筑师的传统中断了。事实上,这一时期,主持城市规划“讲座”的丹下健三通过“东京计划1960”等大型提案,培养了黑川纪章、矶崎新等新一代建筑家。但丹下在建筑学科的期间并不长,只有1946—1962年的16年。1962年丹下调入都市工学科时,建筑学科中培养建筑师的教育环节可以说一度中断。直到1970年,特别聘请了当时的知名建筑师芦原义信主持新设的建筑学第3“讲座”,建筑师教育“讲座”才得以恢复。此后,这一“讲座”一直由明星建筑师执教,依次为桢文彦、香山寿夫、大野秀敏、安藤忠雄、难波和彦,并作为传统延续到今天的隈研吾、千叶学、安原干,虽说明星建筑师执教的历史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但在140年的建筑教育史中,还算是新事物。
1970年以后,建筑设计课由明星建筑师执教是东京大学建筑教育的特色之一。此外,东京大学目前依然保持着1949年以来的学制,即大学入学时只分理科1类(理工学)、理科2类(农学、药学)、理科3类(医学)和文科1、2、3类,1、2年级不分专业,普遍学习基础课程,3、4年级才进入专业学习。
东京大学的建筑教育历史经过了上述的起止转承,一直走到了今天。其中,注重建筑结构、建筑环境工学等工学领域教育,以及注重建筑学的科学性的学科体系普及到全日本,成为日本建筑教育的普遍特征。
▲日本建筑教育史概略图,1887—1970s
今天的日本建筑教育,再次迎来了必须面对新时代新要求的历史转换期。促使时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总人口锐减问题。20世纪的主要课题是如何处理持续增长的人口和不断巨大化的城市需求,因此,建筑教育也以不停地建造建筑和促进城市化为应对手段。但是,今天的日本进入了完全相反的社会状况,总人口越来越少,而且人口高龄化。所以,建筑界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不断新建,而是对已有建筑物的修复再利用,或者更换功能再利用将逐渐成为主题。工程师的职责也不再是为了新建而开发新技术,如何延长已有建筑物的寿命将变为他们的重要课题。那么,这些时代的新需求必然会要求与20世纪完全相反的建筑教育体系吧。
加之计算机的发达和信息技术的革新,也促使建筑教育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新领域究竟会如何改变建筑教育的未来,目前还是未知数,但是毫无疑问,今后的建筑教育必将迎来历史性的变革。
(本文节选自《日本建筑教育史概略:从东京大学建筑学科体系创建谈起》,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20年12月刊,微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注释、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建筑师》No.208丨2020年12月刊
长按二维码
快速订购《建筑师》208期杂志
【扩展阅读】
|日本建筑研究 |《建筑师》杂志208期“专栏:日本建筑研究”
|日本建筑研究 | 包慕萍:建筑之日本展 基因的传承与再创造——策划总监藤森照信访谈录
|日本建筑研究 | 徐苏斌: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动力机制的再思考
|日本建筑研究 | [美]大岛正(Ken Tadashi OSHIMA):世界的日本建筑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责任编辑:陈海娇
内容统筹:陈海娇
内容终审:李鸽
微信编辑:李雪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
(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
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