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不知道的中国古代十位女医

孔学堂 2019-05-18



“5.12”国际护士节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是为了纪念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英国护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又被称为“提灯女士”)而设立的。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护士节”,但历史上却有十大女医,她们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病,身兼医者、护士等多种职务,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道。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古代这十位女医


1、义妁:最早的女医生



义妁,汉武帝时河东人,今永济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因医术高超被召入宫,专为皇太后治病。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首。


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河东地方(今山西省复县),有一个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日积月累,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妇还大,脐眼突出,身躯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义妁对她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银针,在病人的腹部和腿部一连扎了几下,又取出一包药粉撒在病人的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裹住,并给病人喂服中药。几天之后,病人的肿胀竟渐渐消退,不到10天工夫,病人就可以起床活动。后来,义妁的医术被汉武帝知道了,便将她征入宫,封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治病,深得太后的信任。


2、鲍姑:擅长艾灸之数



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一。她是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


自幼在父亲的耳熏目染下,对道教的教义十分有兴趣,嫁给了葛洪后,成为葛洪的得力助手,和葛洪的葛洪之著作中有甚多灸法急救术,与鲍姑之高明灸术有关。弟子黄初平一起帮葛洪研究炼丹术,葛洪抄写著作,为附近的百姓治病。


葛洪在罗浮山逝世后,鲍姑和弟子黄初平到广州越岗院,一面修道,一面为百姓治病。她继承了丈夫和父亲的医术,加上自己的钻研,医术更加精湛。往往药到病除,人们称她为鲍仙姑。去世后特地在越岗院为她建「鲍姑祠」来纪念她。


鲍姑从小生长于仕宦兼道士家庭,深受道教影响,后从夫在广东罗浮山行医炼丹。鲍氏医术精湛,尤长于灸法,以治赘瘤与赘疣擅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盛产的红脚艾进行灸治,取得显著疗效。“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


3、张小娘子:精通外科



张小娘子,是北宋嘉祐年间的著名民间女医师, 为我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分别为;(晋代鲍姑、汉代义妁、明代谈允贤),张小娘子就是其中一位。


宋代有个着名的外科医生,名叫张小娘子。据说,在张小娘子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一位云游郎中路过门前,向她讨杯水喝。张小娘子见是一位银髯老人,气度不凡,便将他请进屋里,让座沏茶,还热情地招待饭菜。那位老郎中见她聪明贤慧、手脚勤快,便将开刀和制膏等外科秘方传授给她,还赠她一部秘而不传的《痈疽异方》。后来,经过不断实践,张小娘子终于成了一位精通外科的女医生。凡是疮疡痈肿的病人前来求医,经她诊治,无一不见奇效。—时名声大噪,病人应接不暇。她又把外科技术传给丈夫,于是,夫妇俩都成了当地名医。


4.谈允贤:著《女医杂言》



谈允贤 (1461年-1556年) ,中国古代4位女医之一(有晋代的鲍姑、西汉的义妁、宋代的张小娘子、谈允贤)则是女名医之一。明代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


谈允贤,出生于医学世家,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的名医,其祖母对医药也十分精通。秉承家学,从十来岁时即“昼夜不辍”地攻读各种医学典籍、著作有《女医杂言》一书传于世。


5.曾懿:钻研家藏医药典籍


曾懿,字伯渊,又名朗秋。清咸丰二年(1852)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属成都市)一个官绅家庭。十岁时其父曾咏卒于江西鄙阳任所,其母左锡嘉带着子女返回了四川老家。为了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左锡嘉把家搬到了成都城附近的浣花溪一带,这个新家和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居近在咫尺。在左锡嘉淳淳教诲下,曾懿自幼研读经史,擅长丹青、文辞。许多患者由于医治无效而丧生 ,曾懿既怜乡民之无辜,更恨庸医不识寒温,泥执古方之无能,乃废寝忘食地苦读家藏医药典籍,上始汉、唐,下迄清末,凡精辟之论述,严谨之方剂,都一一摘录下来,悉心钻研。


6.淳于衍:最早的专职妇产科医生之一



淳于衍,字少夫,汉宣帝时期宫廷女医,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专职妇产科医生之一。她被扯入宫廷斗争,受霍夫人威逼,毒害许皇后。后又得到霍光的庇护而逍遥法外。


女子行医,始于汉代。当时出现了一批民间女医,她们中医术高明者,常应诏担任宫廷女医。淳于衍便是其中的一个。她虽来自民间,没有经过专门医学学校的传授培养,但是她天资聪慧,勇于实践,在与各种疾病搏斗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医疗经验。淳于衍精于切脉,通晓医药,有“女中扁鹊”之称。


淳于衍是我国最早的专职妇产科医生。秦汉时期,妇产科有很大进步,有关妇女经、带、胎、产、杂病的基本医疗知识已初步形成。《汉书·艺文志》记有《妇人婴儿方》19卷,是最早的妇产科文献。淳于意的“诊籍”也有妇产科病案2例。西汉初期,宫廷中出现了专职妇产科医生,称作女医或乳医,专为皇太后和皇后少数权贵人物服务。


7.胡愔:撰写多部医书


胡愔,号见素子,又称见素女或见素女子,居太白山 (位於陕西郡县南)。据胡愔撰《黄庭内景五藏六腑补泻图序》,後题大中二年戊辰岁(公元八四八年)述,则胡愔为晚唐人。


胡愔的著作,《唐志》著录《黄庭内景经》一卷。宋《崇文总目》医书类著录《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一卷,道书类著录《黄庭外景图》一卷,均为女子胡愔撰。《总目》又著录《黄庭内景图》一卷,余锡鬯云: 「《唐志》、《通志》并作胡愔撰,考医书类三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一卷,亦胡愔所撰,或是一书」,但《宋志》著录胡愔撰《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一卷,又有《黄庭内景图》一卷,似为二本书,或同一著作的两种抄本。《宋志》著录胡愔的著作还有:《黄庭外景图》一卷、《补泻内景方》三卷。又,见素子《洞仙传》十卷,此见素子疑为另一人。


今所见胡愔的著作有:《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一卷,收入明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卷五十四;《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说》一卷,见收於《道书全集》;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国字号还收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卷。


《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与《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二著,论旨相同,但文字互有出入。二篇前均有序文,大意相契,亦略有文字差异。前本先後言肺、心、肝、脾、胆诸脏,分析各脏的次第为:一、图说,明某脏之生理解剖位置、形状、重量、功能等,二、修养法,言以气、津、思等方式调和各脏;三、相病法,诊断脏腑病症;四、治病方,对症下药,各有处方;五、吐纳法,以气调理肝、脾、肾、胆四脏,六、忌食法,分时节禁忌食物,如肾病 「十月勿食椒」等;七,导引法,劳动肢体,旨在活动筋脉,去诸脏积聚风邪之气。


8、刑氏:察夫脉而知妻死,未孕而知产亡


在周密的《齐东野语》卷十八中,记载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女医邢氏。她是南宋绍熙年间人,当时的阁门官韩平原要出差,邀请她来为自己诊脉,看自己的身体能否顺利地完成这次旅行。邢氏诊脉后,认为他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需要担忧的是他夫人的身体。果然不出邢氏所料,几个月后,韩妻就病故了。


当时还有一个叫朱胜非的丞相,他的儿媳妇病了,也邀请邢氏来为其诊治。邢氏看过以后,说这是小病,不吃药也会好的,但她却不能怀孕,一旦怀孕将必死无疑。全家人都不相信,认为邢氏危言耸听,毫无根据。可后来的情况却如邢氏所言,这女子怀孕后不久也病故了。周密评价邢氏说:“余谓古今名医多矣,未有察夫脉而知妻死,未孕而知产亡者。呜呼,神矣哉!”


9.10.蒋氏、方氏:专业儿科


明朝安徽休宁人。蒋氏是婆,方氏是媳。婆媳二人,继承家学,专业儿科。凡急慢惊风、癫痫、疳疾,经她们治疗,无不著手成春。人们称赞她们是神医国手



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少年国学院综合整理

编辑:周婷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文推荐

欲为大树,莫与草争!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天要下雨”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

人生只求半称心!

做人最硬的底牌是什么?

一篇家训,影响了中国400年!建议转发收藏!

“天要下雨”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