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墓里的漫画,看一次笑一次!
初步勘测后专家判断,这一次在戈壁滩发现的墓葬群至少有千年甚至更久远的历史了(早至魏晋时期),他们盼望着在这里能有重大的发现和收获。
魏晋壁画5号墓
怪画
还有的在骑马猎羊。
生产劳动场面也不少,包括农作、畜牧、蚕桑、狩猎、商贸等内容,约占画像砖的1/4。
但更多的,还是奴婢们从事的屠宰、炊庖等各种杂役和主人们宴饮美食的场面。主要有持锤击牛、宰猪、杀羊等屠宰场面,烫洗野味、烤羊肉串、案上切肉、灶下烧火烹食等系列炊事活动,和奴婢拜会方案递食,主人围炭盆进食等场面,每一个画面都描绘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与今日的生活现状仍十分相似,令人倍觉熟悉。
看这幅,图中人手上拿着个和身材比例极不相称的大叉子,这可不是闰土手中的那种叉,这画的其实是烤肉串串呢!
这个更狠,直接上火烤大块的肉肉。
除了这些,画像砖还描绘了墓主人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但是有着如此丰富壁画的墓葬,却没有一个有详细的墓主人信息,这一度让考古学家很困惑。正因如此,墓主人的身份之谜至今仍然无法揭开,因为没有碑铭,所有的推测就仅仅只是推测,无法准确考证。
能如此大手笔给墓室画像,却吝啬那一两行字介绍一下墓主,这究竟是什么操作?
这些魏晋墓之所以没有碑铭,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起。
众所周知,我国的魏晋时代,是一个生灵涂炭、战火纷扰的时代,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使璀璨的中华文明惨遭兵祸,之后的文明史中,魏晋遗存寥寥无几。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第二次高峰。
西北地域周边的匈奴、羌、氐、西域诸族及鲜卑等,因长期与汉族错居杂处,形成共同经济体制,民族间的差异逐渐减少,最后与汉族在互动中融合。尤其在河西走廊,有汉唐时期的历史基础,胡汉融合更是自然而然,所以在中原发生内乱之时,这里却一直安宁,一些内地的逃亡者和士族纷纷迁入,形成了河西以及嘉峪关一带的稳定与繁荣。嘉峪关魏晋墓的形成,也是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真实反映。
虽然东汉盛行墓前立碑,但到了魏晋之时,提倡节葬,曹操诏令禁碑,晋武帝亦认为:碑表私美,助长虚伪侈靡之弊,应予禁断。
所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嘉峪关魏晋墓没有出土相应的墓碑,是符合当时的历史现实的。
来源:收藏马未都
热文推荐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