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口诀 3 则:轻松搞定老年高血压用药

HAOYISHENG 2021-06-05



HAOYISHENG导语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临床医生面对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那么该类患者在调控血压方面与普通患者有何不同?老年高血压治疗药物应如何选择呢?

根据我国 2016 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群达到了 2.3 亿,六十五岁以上的人群达到了 1.5 亿。


老年高血压的标准由 1974 年的「收缩压 ≥ 170 mmHg,舒张压 ≥ 90 mmHg」,逐渐演变至目前的「收缩压 ≥ 140 mmHg,舒张压 ≥ 90 mmHg」(新指南即将发布,具体可见《2017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目标值应低于 140/90 mmHg》见文末)。其中,收缩压降低较多,而舒张压变化较少,这与老年人的血压变化特点有密切关系。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收缩高、舒张低、压差大、波动大、低血压、靶器官易受损。


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高,舒张压低。单位时间内靶器官承受的血压变异大,导致靶器官易受损(脉压差 ≥ 60 mmHg,为靶器官受损的危险因素),肾脏疾病、卒中、心衰、外周血血管疾病、总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


老年患者心脏泵血动能增加,但外周阻力血管弹性下降,容量血管扩张降低,势能降低,导致收缩压升高。而中心动脉压升高,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硬度较大,顺应度降低,动脉血压的变异性升高。而压力感受器调节敏感度下降,老年高血压受昼夜、季节、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还有肾动脉阻力增加,RAS 系统激活(整体 RAS 浓度低,局部浓度高);容量负荷增加。因此,老年高血压多属于盐敏感高血压,易出现水盐失衡。根据以上特点,CCB 类药物和利尿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明显。


由于老年患者常常并发其他疾病,因此老年人血压以外的增龄性改变也需了解:


老年患者的增龄性改变:


老年味觉减退,钠摄入改变;


肝肾功能减退,调节能力低;


激素代谢减退,易引起蓄积;


运动相对较少,向心性肥胖;


腹部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关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卢新政教授还贴心地为我们总结了口诀,方便记忆。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口诀:


不是不能低,更低仍获益;


不是不能降,不能太匆忙。


优选 CCB,联用利尿剂;


疗效不如意,RAS 抑制剂。


增加依从性,较少副作用;


勤监测血压,了解肝肾功。


老年高血压的控制范围:不是不能低,更低仍获益。


目前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 ≤ 150/90 mmHg,如果患者可以耐受,则收缩压强调应尽量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血压下降,靶器官损害早期有获益,后期获益逐渐减低。但是血压若持续下降到一定程度,可能不但没有获益反而出现损害。所以具体降压控制范围,需要临床监测确定。


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时间:不是不能降,不能太匆忙。


老年患者高龄意味着高危高风险,因此不管是降压、还是降糖降脂都需要注意慎重缓降。小剂量开始,避免增量和停药过快,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


60~79 岁老年高血压患者,三个月内降压达标即可;>80 岁的患者,可能需要数月至 2 年完成血压达标。


收缩压>180 mmHg 的患者,可先降低至 160 mmHg 以下;收缩压 160~179 mmHg,先将其降低 20 mmHg,后逐渐降低至目标。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选择:优选 CCB,联用利尿剂,疗效不如意,RAS 抑制剂。


CCB 类药物可改善动脉血管的顺应性,有效纠正盐敏感性高血压和容量依赖高血压,因此对于单纯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列为首选药物。


循证医学证据:HOT 试验:选择 50~80 岁高血压患者 19193 例,选择波依定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最终临床试验组血压心率双重下降,使用不超过两种药物的血压达标患者比例达 82%。


对于高龄老年患者,选择 DHP CCB 类药物,可明显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且不降低靶器官灌注,对代谢影响小。选择控缓释长效制剂,老年人耐受性较好。


循证医学证据:HYVET 试验:选择 ≥ 80 岁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 3845 例,选择吲哚普利+吲达帕胺进行治疗,对比安慰剂组,试验组降压明显,且明显降低了 ≥ 80 岁患者的卒中发生率(40%)和死亡率。


老年高血压的注意事项:增加依从性,较少副作用;勤监测血压,了解肝肾功。


增加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需简化治疗方案,停用不必要的药物,尽量选择长效、固定复方制剂等。


治疗之余监测血压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加强随访,并且需要特别注意昼夜、季节变化。需要注意在初始治疗的一个月内,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相关阅读:


2017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目标值应低于 140/90 mmHg


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文教授介绍了即将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7 年修订版)》的更新要点,并应丁香园邀请在会后做进一步分享。本文将分别就新指南的降压目标值、血压测量、药物治疗原则等更新内容进行介绍。 



我国约有 2.9~3 亿高血压患者, 1/3 成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我国 71% 的脑卒中和 54% 的心梗死亡与高血压有关。最早在 1999 年,刘力生教授组织编纂了第一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2010 年分别进行修订,即将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7 年修订版)》为第四版指南。 


降压目标值


本次指南修订最主要的关注点在于血压目标。2014 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JNC8)发布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高血压降压目标的设定都产生了影响,也给不少心内科医生带来了困惑。新指南经过 20 余场专题研讨会,其中大部分是围绕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血压目标展开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1)一般高血压:<140 / <90 mmHg;(部分 130/80 mmHg 上下)


王教授提到,我国血压达标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部分医生认为降压目标即是 140/90 mmHg,当血压降至 140/90 mmHg 时就掉以轻心,甚至「不动了」。因而建议,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应小于 140/90 mmHg,部分可降至 130/80 mmHg 上下,这样即使出现波动也能维持血压在 140/90 mmHg 以下。


(2)老年(65~79 岁): <150 / <90 mmHg。如患者可耐受,则可降至<140 / <90 mmHg;  


(3)80 岁以上: <150 / <90 mmHg;(SBP 140~150 mmHg)


另外,新指南对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冠心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作出了建议。


CHIEF 试验纳入 13542 例高血压患者。该结果指出初始小剂量联合治疗可明显提升高血压达标率。CSPPT 研究提示补充叶酸可预防脑卒中,显著降低 21% 脑卒中风险。 


血压测量


王教授提到,新指南在血压测量方面进行了重要推荐,尤其是推荐使用国际标准(BHS,ESH,AAMI)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血压计, 目前仍可使用水银柱血压计,但由于汞的环境污染,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医用电子血压计取代。



药物治疗原则


旧指南推荐高血压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但为提高控制率,实现血压达标,新指南修改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从常规剂量开始,而老年人仍从低剂量开始用药。具体的药物治疗原则包括:


(1)常规剂量开始(老年人小剂量开始):不达标者加量至足量;


(2)合理联合用药:不同作用机制的联合处方,复方制剂;


(3)尽量用长效降压药:每天口服一次,维持 24 小时;


(4)个体化 。


指南背景与发布时间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提高,且脑出血的标化死亡率下降。2015 年的高血压知晓率达到 51.5%,控制率达到 16.9%,均比 10 年前的控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见下表。


表 1 我国三次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结果


本次指南修订执行国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的方针,更加贴近我国高血压国情现状,即:我国为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不均衡,且我国为脑卒中高发区,治疗高血压主要目标是预防脑卒中,该点与西方国家不同,因此可以学习借鉴,但不提倡国内医生照搬西方指南。

大家都在看


一图读懂:高血压并发症

动画演示: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4个能救命的高血压治疗方案!

14种高血压合并症,首选药今天都告诉你!

【医学科普】关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是我看过最牛的科普文了!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 100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980151516@qq.com,另如有版权争议或频道建议与需要均可在频道后台留言或直接加小编QQ(980151516)或者微信沟通,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