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晰图解:PICC并发淋巴管渗液,导管是拔是留?

HAOYISHENG 2021-12-15



HAOYISHENG导语

穿刺点渗液是 PICC 置管后的并发症之一。穿刺点渗液可造成敷料脱落,增加感染机会,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扰,也给患者带来不少顾虑。

案例讨论


PICC 置管术后淋巴管渗液,导管是拔是留?


案例介绍:患者谢某,男性,恶性肿瘤。2018-07-27 在 B 超引导下左上肢贵要静脉置入 PICC 导管一根,次日,责任护士在更换敷贴时发现局部有透明澄清的液体渗出。 



以下为穿刺点渗液的图片。



责任护士俏俏考虑该患者的导管渗液原因为淋巴管损伤所致,予明胶海绵局部按压,外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导管。下图为采用明胶海绵压迫后的图片。 



但令俏俏感到困惑的是,患者问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渗液?有没有影响?会不会好?多久才能好起来?


俏俏告诉病人:PICC 置管是一种有创操作,是有可能损伤到皮下淋巴导管导致渗液,以前也有病人发生过,但到底多长时间会好还真的不能确定。


患者对此解释表示不理解和不接受,要求将刚刚留置才一天的 PICC 导管拔除,还说要去问问*院长(*院长认识介绍入院的)是怎么回事。


由于 PICC 并发淋巴管渗液而要求拔管的已不止一例,拔或不拔常常令护士左右为难。最后,责任护士予更换敷贴并告知观察几天后才勉强接受保留导管。


临床上遇到这样的并发症,不仅是病人担心,护士也很困惑。


为此,针对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整理,以便临床护士对患者进行宣教和解释。


五问五答:PICC 并发淋巴管渗液的原因及处理问题 


1、PICC 置管为什么会发生渗液?


须知,任何介入性操作均可引起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发生渗液。据国内文献报道穿刺点渗液的发生率在 3.4%。


PICC 穿刺部位渗液与患者自身疾病、穿刺方法和过程、导管维护、纤维蛋白鞘形成等因素有关。


特别是采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时,常规用手术刀在穿刺点扩皮,若切口扩大可致 PICC 导管与周围组织存在间隙,使组织液从穿刺处渗出,尤其是老年或营养不良者更难愈合。 


(图片说明:应用塞丁格技术置入 PICC 问题)


2、如何确定渗液与淋巴管损伤有关?


在穿刺血管周围腔隙中有淋巴管通过,尤其是多次穿刺或送管可穿破淋巴管导致淋巴液渗出,淋巴液呈淡黄色或无色。

 


如左图为清亮无色渗液,发现漏液时间为置管术后第 2 天;右图为淡黄色漏液,发现时间为置管术后第 4 天。


渗液与置管静脉选择有关吗? 


有文献报道,PICC 置管首选贵要静脉,穿刺时易损伤淋巴管。


(穿刺静脉示意图)


超声引导下留置 PICC 管宜选择患者的上臂作为置管部位,因贵要静脉粗、直、静脉瓣少,故首选贵要静脉。


但在腕及前臂前面淋巴管形成约有 30 个集合淋巴管,分桡侧群、尺侧群和中间群,收纳中环小指淋巴注入肘浅(滑车上)淋巴结,而肘浅淋巴结位于肱骨内上髁上方、深筋膜的浅面、贵要静脉的尺侧,其输出管伴贵要静脉。


研究显示,若穿刺者对解剖位置不熟悉或反复地静脉穿刺,难免有时会损伤浅表淋巴管,造成穿刺点持续渗液。


3、出现 PICC 渗液时,要不要拔管?


出现 PICC 渗液时,切忌盲目拔管!先仔细分析原因,给予相应处理,通过处理后,仍有少量持续渗液,但无局部不良反应者,可保留导管并继续观察。


方法 1:局部加压包扎。


穿刺点采用 6~8 层 2 cm×2 cm 小方纱加压固定,透明贴膜外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外固定。


但需注意压迫力度及压迫时间的控制,松紧程度以肢体远端不出现浮肿为宜,日间可以每 2 小时放松一次,每次 15 分钟。



方法 2:明胶海绵。


对于纱布压迫效果欠佳者,可以将明胶海绵代替小方纱压迫,其余通方法 1。


方法 3:水胶体溃疡贴。


内层用水胶体溃疡、外层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具体参见问题 4 中的 2 个案例。 


方法 4:止血药物+小方纱。


对于凝血功能差者,可遵医嘱予凝血酶粉或云南白药粉涂于穿刺点,再覆盖以小方纱(注意无菌操作),外贴透明贴膜。渗液量多时,可用泡沫敷料代替透明贴膜。


备注:除方法 4 笔者未曾使用外,其余方法均有使用,其中最常使用的是方法 3。


4、出现淋巴渗液时,有不拔管的案例吗?


有图有真相,分享 2 个案例。


案例 1:经处理渗液停止,导管继续保留。


患者,梁某,女性,乳腺癌术后。于 2018-01-25 置入 PICC 导管,根据维护记录本上的记录,次日出现淋巴管渗液。


刚开始在其他科室采用明胶海绵或小方纱需要每 1-2 天更换敷贴一次,后采用「水胶体溃疡贴+透明敷料」进行换药,能维持每周换药 1~2 次,约 2 个月后渗液停止,后续未再出现渗液。


该患者因化疗后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并发导管局部感染,于 2018-07-01 拔除导管。 



案例 2:经处理渗液未止,继续保留使用。


患者,梁某,女性,教师,直肠癌术后。首次在本病区维护时(2018-02-12)已经存在穿刺点渗液,见下图左。


后续采用「水胶体溃疡贴+透明敷料」进行换药,根据出汗及渗液情况,一周换药 1~2 次。


留置期间曾因在足浴店按摩敲背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经积极处理后愈合。下图右为 2018-07-28 所拍图片,可见穿刺点已形成肉芽肿,但无明显感染症状。


目前继续带管使用中。 


(图片说明:

分别为 2018-02-12、06-14、07-28 所拍图片)


备注:该患者既有淋巴管渗液,又对导管过敏,因此导管渗液一直存在。由于病人和家属能够理解和配合,根据渗液情况会及时调整换药间隔,目前继续带管使用中。


 5、PICC 渗液时,能预防吗?


穿刺点渗液的发生会增加患者非计划维护次数,降低患者带管质量,增加医疗花费。


因此,为减少 PICC 穿刺部位渗液的发生,置管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积极治疗原发病,置管过程中合理选择静脉、掌握穿刺及送管技巧,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后规范化导管维护。


特别提醒:在置管前须向患者和家属就置管利弊进行交代,使其有心理准备,而不能一味强调置管的好处。


参考文献:

1、钟华荪,李柳英,主编.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第 3 版. 

2、谷心灵, 王玲, 等. 1 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患者渗液的循证护理. 现代临床护理,2017,16(3). 

3、申屠英,赵锐祎,陈春芳.27 例 PICC 穿刺部位渗液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


相关阅读

案例分析|老年患者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渗液

病例分析

老年患者PICC置管术后

穿刺点渗液

患者基本情况

性别:男,年龄:92岁。入院诊断:肺部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输尿管恶性肿瘤伴肝转移。


既往病史

患者既往有输尿管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无药物过敏史。


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时消瘦,双下肢凹陷性水肿3度,白蛋白25.9g/L。因需长期输液治疗,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在B超引导经右贵要静脉植入4FrPICC,手术顺利。置管第二天起,穿刺处开始出现渗液。


诊断依据

穿刺点渗液是PICC置管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发生在置管后1周以内,一旦发生很难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推注生理盐水、血管造影、渗液性质判断渗液原因。



原因分析
  1.  穿刺过程中损伤淋巴管。尤其是多次穿刺或送管过程损伤淋巴管导致淋巴液的渗出。

  2.  纤维蛋白鞘形成。置管后,血管内膜损伤,激活凝血系统,损伤内皮细胞,促使血小板和白细胞粘附在内皮细胞上,凝血因子的激活生成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鞘形成,包裹导管头端,影响药液的输注方向,导致渗液的发生。

  3.  疾病因素:当患者血中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外渗,引起周围组织浮肿,导致组织液从置管处渗出。患者极度消瘦及抵抗力低下时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差,置管后局部组织愈合速度慢,导管与血管壁之间不紧密。

  4. 导管损伤的可能:血管内靠近穿刺点处的导管破裂,可导致穿刺点渗液,在输液时尤为明显。

  5. 穿刺点切口过大:穿刺过程中在穿刺点扩皮,致切口过大,导致PICC导管与周围组织存在间隙,使组织液从穿刺处渗出。


护理经过
  1. 置管第二日,患者PICC置管处少量渗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抽回血通畅,静脉推注生理盐水无阻力,上臂肿胀不明显,予无菌纱布覆盖换药1次。

  2. 置管第四天,患者24h尿量为100ml,四肢肿胀,为2级3度,右前臂较左前臂明显,右上肢臂围19.3cm(置管前19cm)。由于患者病情不稳定,未能行血管彩超检查排除血栓可能。PICC置管穿刺点处渗液多,予以抬高置管侧肢体,无菌纱布加压覆盖换药1次。

  3. 置管第五日,患者一般情况差,家属要求自动出院,予以拔除PICC导管。


重要提醒
  1. 置管前评估 :全面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血管情况、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如白蛋白<30g/L,应积极给予对症治疗。

  2. 严格操作步骤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准确,穿刺置管尽量确保一次性完成。尤其对于老年病人,可尝试使用钝性分离送鞘法,以减少渗液的发生。

  3. 可将渗出液送检验科化验。如果确定是淋巴管损伤,目前尚无好的处理方法,只能加强换药,防止感染发生。可以使用无菌小纱布对穿刺点进行局部加压,然后贴上无菌透明薄膜固定,根据渗液情况定期换药。渗液较多者还可以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松紧程度以肢体远端不出现水肿为宜。

  4. 纤维蛋白鞘形成一般发生在置管后7-10天,可予5000u/ml尿激酶溶液封管。

  5. 考虑导管破裂时,予边冲管边缓慢拉出导管,寻找导管破裂处。根据综合评估情况,如可以继续使用,修剪导管并更换连接器。


PICC穿刺部位渗液与患者自身疾病、穿刺方法及手术情况、导管维护、纤维蛋白鞘形成等有关。出现PICC渗液时切忌盲目拔管,应仔细分析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同时,要加强观察,防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申屠英琴,赵锐祎,陈春芳.27例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31-132.

[2]侯雪琴,季英.PICC置管渗液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志,2015,30(15):1365-1366.

[3]赵林芳,曹秀珠,王雅萍,等.改良送鞘法降低PICC置管相关渗血渗液发生率的临床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7,16(3):203-206.

[4]张纯,王成林.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5,30(21):

大家都在看


PICC护理常规

PICC护理技术(视频)

PICC穿刺并发症、原因及处理

手上置的PICC导管需要注意些什么?

皮下注射误入血管,这染红的药水是推还是不推?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 100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980151516@qq.com,另如有版权争议或频道建议与需要均可在频道后台留言或直接加小编QQ(980151516)或者微信沟通,谢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